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绿色施工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仅仅关注的“表层”上绿色施工,如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环境污染等,对绿色施工的理解不全面、不完整,对绿色施工技术也是被动接受,仍以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规范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不能系统地运用适当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绿色施工”全过程管理,更不用说企业把绿色施工能力做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企业;管理;策略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日益加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在世界当中靠后。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大量建筑工程投入建设,而建筑行业对于能源的需求十分巨大,给我国原本紧张的能源供应雪上加霜。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在建筑工程当中开展绿色施工,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绿色施工,不仅仅是采用新的施工技术,更多的是立足于现有的施工技术,通过强化施工管理,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耗,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施工概念
什么是绿色施工?《绿色施工导则》中绿色施工的含义为: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中绿色施工的含义为: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综上所述,本文将绿色施工定义为: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前提下,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四节一环保”,通过科学管理和实施有效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从而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的施工方式。
2 影响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原因
2.1 公民绿色施工概念的缺失
绿色施工意识的加强与整个环保意识的加强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当前,包括政策的制定者、业主、设计者、施工人员及公众在内,人们对环保的认识普遍不够,公众环保意识水平仍有待提高。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说的多,做的少;学者和政府官员对环境问题关注较多,而一般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较强,但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在建设项目的建造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作业的特点,以及一线从业人员一般受教育水平较低,他们对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尤为不重视,似乎已经习惯了刺耳的噪声、严重的浪费和一些习惯性的不良做法。
2.2 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驱动
对于施工企业,绿色施工往往意味着可供的选材范围更小、材料成本更高,可供选择的工艺更加受限,施工投入的成本更高,却没有相应的补偿。而施工单位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及最高的利润在规定的时间内建成项目,除非不增加费用,或者合同中作了规定,否则施工单位不会自觉去实施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工作,其结果必然是绿色施工在市场和施工现场的淡出。解决这种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失衡的矛盾,必然要求政府参与调节。只有让非绿色施工的社会责任成本更高,让实施绿色施工的企业收益得到保证,才能真正形成有利于促进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2.3 建筑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滞后
由于建筑施工具有土地附着性、材料加工性、设备依赖性、技术移植性和劳动密集性等特点,建筑业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诸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生产装备制造技术等其他行业先进技术的横向转移和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当时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同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企业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带有很强的随意性,而制度化、规范化差,无法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导致成本上升,绿色施工经济性效果更差,形成恶性循环。
3 推行绿色施工管理的对策
3.1 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是推进绿色施工的基础
当前在整个社会的范围之内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环保意识,这就使得绿色施工的开展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应该强化环保教育和宣传工作,使人们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这样在整个社会的范围之内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环保氛围,人人重视环境保护,就为建筑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同时,应该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环保意识以及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有这样一支管理队伍到施工一线去,开展专业的绿色施工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的效果。
3.2 完善绿色施工相关法规是推进绿色施工的关键
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依据,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为绿色施工管理活动上。因此国家应该针对当前建筑行业能耗巨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强制标準以及法律法规,从而有效地规范施工企业的行为,控制能耗,最终为绿色施工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3 加强行政管理部门对绿色施工的管理,是推进绿色施工的保障
完善建筑项目审批制度,以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作综合、科学的评判,保证建筑项目的科学性、长期性。可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承包商应在投标书中说明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予以覆盖; 可提出承包商应通过ISO 14001环保认证的要求。加强行政监管体系、健全绿色施工技术的标准支撑体系、制定绿色施工评估体系,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工程质量验收或文明工地评优时增加或突出绿色施工技术的验收或考评。还可建立绿色施工责任制、施工单位的社会承诺保证机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的制约机制。
4 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管理
在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是应备受重视的一个阶段。在施工策划时就找出本项目环境因素,依据环境因素的影响力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重点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目标、控制措施及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一般来讲,施工阶段的重要环境因素包括能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材料管理、噪声管理及废弃物管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能源结构包括: 煤、天然气、液化气、电、汽油、柴油等,煤、天然气、液化气主要用于施工现场的食堂做饭、生活取暖和冬季施工时砂石料及混凝土拌和时的水加温。电主要是满足施工机械的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两大类。施工现场各种重型机械则是以汽油或柴油为主要能源。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来看,在进行施工用器具选型时,要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相对较低的工艺和设备,要逐步淘汰能耗大的机械及设备。确实做好供电线路的设计及优化,减少设备的无负荷运行时间。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正常,降低能源的消耗。根据不同的施工区域,采用不同的能源,最好是采用清洁能源。
结束语
绿色施工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受到政府、业主、施工企业影响,还和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实施绿色施工, 不仅仅需要企业自身加强管理, 履行绿色施工的社会责任,更需要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拓展、需要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支撑、需要全社会意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芝梅.浅谈绿色施工的管理措施[J].才智,2009,(3).
[2]叶兵.浅论如何实施工程项目绿色施工[J].中华建设,2010,(2).
[3]何瑞丰,赵泽俊.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与实施途径[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S1).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企业;管理;策略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日益加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在世界当中靠后。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大量建筑工程投入建设,而建筑行业对于能源的需求十分巨大,给我国原本紧张的能源供应雪上加霜。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在建筑工程当中开展绿色施工,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绿色施工,不仅仅是采用新的施工技术,更多的是立足于现有的施工技术,通过强化施工管理,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耗,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施工概念
什么是绿色施工?《绿色施工导则》中绿色施工的含义为: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中绿色施工的含义为: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综上所述,本文将绿色施工定义为: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前提下,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四节一环保”,通过科学管理和实施有效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从而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的施工方式。
2 影响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原因
2.1 公民绿色施工概念的缺失
绿色施工意识的加强与整个环保意识的加强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当前,包括政策的制定者、业主、设计者、施工人员及公众在内,人们对环保的认识普遍不够,公众环保意识水平仍有待提高。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说的多,做的少;学者和政府官员对环境问题关注较多,而一般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较强,但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在建设项目的建造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作业的特点,以及一线从业人员一般受教育水平较低,他们对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尤为不重视,似乎已经习惯了刺耳的噪声、严重的浪费和一些习惯性的不良做法。
2.2 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驱动
对于施工企业,绿色施工往往意味着可供的选材范围更小、材料成本更高,可供选择的工艺更加受限,施工投入的成本更高,却没有相应的补偿。而施工单位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及最高的利润在规定的时间内建成项目,除非不增加费用,或者合同中作了规定,否则施工单位不会自觉去实施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工作,其结果必然是绿色施工在市场和施工现场的淡出。解决这种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失衡的矛盾,必然要求政府参与调节。只有让非绿色施工的社会责任成本更高,让实施绿色施工的企业收益得到保证,才能真正形成有利于促进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2.3 建筑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滞后
由于建筑施工具有土地附着性、材料加工性、设备依赖性、技术移植性和劳动密集性等特点,建筑业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诸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生产装备制造技术等其他行业先进技术的横向转移和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当时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同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企业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带有很强的随意性,而制度化、规范化差,无法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导致成本上升,绿色施工经济性效果更差,形成恶性循环。
3 推行绿色施工管理的对策
3.1 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是推进绿色施工的基础
当前在整个社会的范围之内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环保意识,这就使得绿色施工的开展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应该强化环保教育和宣传工作,使人们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这样在整个社会的范围之内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环保氛围,人人重视环境保护,就为建筑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同时,应该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环保意识以及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有这样一支管理队伍到施工一线去,开展专业的绿色施工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的效果。
3.2 完善绿色施工相关法规是推进绿色施工的关键
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依据,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为绿色施工管理活动上。因此国家应该针对当前建筑行业能耗巨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强制标準以及法律法规,从而有效地规范施工企业的行为,控制能耗,最终为绿色施工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3 加强行政管理部门对绿色施工的管理,是推进绿色施工的保障
完善建筑项目审批制度,以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作综合、科学的评判,保证建筑项目的科学性、长期性。可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承包商应在投标书中说明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予以覆盖; 可提出承包商应通过ISO 14001环保认证的要求。加强行政监管体系、健全绿色施工技术的标准支撑体系、制定绿色施工评估体系,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工程质量验收或文明工地评优时增加或突出绿色施工技术的验收或考评。还可建立绿色施工责任制、施工单位的社会承诺保证机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的制约机制。
4 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管理
在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是应备受重视的一个阶段。在施工策划时就找出本项目环境因素,依据环境因素的影响力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重点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目标、控制措施及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一般来讲,施工阶段的重要环境因素包括能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材料管理、噪声管理及废弃物管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能源结构包括: 煤、天然气、液化气、电、汽油、柴油等,煤、天然气、液化气主要用于施工现场的食堂做饭、生活取暖和冬季施工时砂石料及混凝土拌和时的水加温。电主要是满足施工机械的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两大类。施工现场各种重型机械则是以汽油或柴油为主要能源。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来看,在进行施工用器具选型时,要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相对较低的工艺和设备,要逐步淘汰能耗大的机械及设备。确实做好供电线路的设计及优化,减少设备的无负荷运行时间。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正常,降低能源的消耗。根据不同的施工区域,采用不同的能源,最好是采用清洁能源。
结束语
绿色施工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受到政府、业主、施工企业影响,还和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实施绿色施工, 不仅仅需要企业自身加强管理, 履行绿色施工的社会责任,更需要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拓展、需要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支撑、需要全社会意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芝梅.浅谈绿色施工的管理措施[J].才智,2009,(3).
[2]叶兵.浅论如何实施工程项目绿色施工[J].中华建设,2010,(2).
[3]何瑞丰,赵泽俊.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与实施途径[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