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是个一直困扰着许多教师的难题,特别是在农村普通的中学,这样的问题尤其突出,因此进行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尝试很有现实意义。
客观上每个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和能力,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但人不可能学会所有的东西,作为相对落后于城市的农村教育,他们家庭的文化气氛不如城市,社会的教育资源也较欠缺,再加上目前的教育体制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够全面,这样就无形中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导致了学习困难与学业不良。前苏联教育家索络维契克关于学习“魔力圈”的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都常常会形成一种循环效应,失败会造成兴趣的减弱和丧失,从而导致更大的失败;成功则会造成兴趣的产生和强化,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孩子的性格和意志特征尚发展不足,稍有失败,情绪立刻就会变差,我们又怎么能够要求他们在长期的过低评价面前始终保持学习上的自尊心呢?既然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有其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我们应如何解决呢?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尝试,适应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成功教育的基本思想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和愿望,都可以取得成功。我国学者研究表明,常规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中学生间的差异性超乎我们的想象,即使仅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相应学习能力的学生在班级中的比例为依据,就可能得到13种之多的班级组合类型,如果我们总是使用同一标准的教学目标面对所有的学生,必然会出现通常所谓的“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必将进一步加重“差生”负担的同时,“制造”出更多的“差生”。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因材施教,对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方案,对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适当提高难度,对学习困难学生适当降低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
我们通常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把他们分为A、B、C三组,基础较差的为A组,基础中等的为B组,基础较好的为C组。每一节课都以新课程标准为核心,根据A、B、C三组学生的不同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A组学生应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主,弄清教科书上的基本概念,会处理A组题;B组学生在完成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同时,要适当提高,培养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教学思想;C组学生除完全规定教学要求外,要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较为灵活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层次化
通过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尝试探索是“尝试成功”课堂模式的核心,这里的尝试就是把科学家发现的某一规律的过程的某一部分,通过教师剪裁,导演成学生再发现、再运用的过程。具体内容就是变单纯的教师传授为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五个一”方式,即“猜一猜、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教师要当好“学生与课程中间人”的角色,还要借鉴成功教育的经验,根据班级学生分层的实际,对每节课教材进行裁剪处理,使知识重现的序列层次更加清晰,并设置了多个台阶,让学生分步到位,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例子说明这种做法。
例如,教学“正方形“时,我们设计下面一组递进问题,让学生不断探索。
1.四边形ABCD在______时为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ABCD在______时为矩形?在______时为菱形?3.四边形ABCD在______时为矩形?在______时为菱形?4.矩形ABCD在______时为正方形?菱形ABCD在______时为正方形?5.平行四边形在______时为正方形?6.四边形ABCD在______时为正方形?
从图形最低状态开始,每层递进,提出一个新问题,引导学生跳出狭窄的单向思维定势,从边角、对角线等不同的角度,全方位探求满足新的特殊四边形的条件,直至最后,水到渠成,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人人争先恐后,个个渴望成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层次化
教学评价要科学合理,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分层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中表现出应有的教育机智,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推进”的动力。其主要方式以是:(1)进步分。计分方式是:本次评价成绩减前次评价成绩。(2)奖励分。即对学生在某一学习目标,达到度上的突出成绩,给予额外的分数奖励。(3)双轨分。即把针对教和评价结果及针对学和评价结果区分开来,对前者适当保密,而把后者公之于众。(4)如有必要还可以延缓计分或不计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从分层作业,分层测试两个方面来体现分层评估的思想。
分层作业。平时的课堂作业是对本节课教学效果,教与学两方面的及时评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次的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作业一般分三个层次。(1)面向A类学生的简单模仿型作业,旨在促进学生重视基础知识,打牢学习基础,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2)面向A、B类学生的简单变式作业,简单、新颖、易做,旨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3)面向B、C类学生的应用实践型作业,旨在让学生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4)以C类学生为主的变通独创性作业,允许各人不一、各小组不一,旨在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这样的作业设计,即使各类学生都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也避免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使学生学有所成。学习暂落后的学生也不会因为解不出难题而困惑,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会为简单重复而无聊,都将学得充实而自信,有利于各类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分层测试。所谓分层测试,就是要精心设计检测题、考试题、一卷分三叉。基础题全体同学必做,能力题、综合题分三层,供A、B、C三类学生选做。这样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努力目标,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测试。另外,综合运用进步分、奖励分、双轨分、延缓计分或不计分等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计分方式,可从“表面上”使A,B,C三类学生的成绩趋于接近,从而使学生人人都有获得高分的机会,使各类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可以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性,形成人人争满分、个个争上游的良性竞争环境。
通过几年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探索尝试”,不论是对提高后进生,还是优秀生的培养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表明这种模式很适应农村教育的特点,有较理想的优越性。
当然,采取分层教学这种方式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就进一步提高了,教师要了解每一名学生,对他们的能力要有充分的认识,反之,若把握不好,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便适得其反了。
客观上每个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和能力,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但人不可能学会所有的东西,作为相对落后于城市的农村教育,他们家庭的文化气氛不如城市,社会的教育资源也较欠缺,再加上目前的教育体制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够全面,这样就无形中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导致了学习困难与学业不良。前苏联教育家索络维契克关于学习“魔力圈”的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都常常会形成一种循环效应,失败会造成兴趣的减弱和丧失,从而导致更大的失败;成功则会造成兴趣的产生和强化,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孩子的性格和意志特征尚发展不足,稍有失败,情绪立刻就会变差,我们又怎么能够要求他们在长期的过低评价面前始终保持学习上的自尊心呢?既然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有其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我们应如何解决呢?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尝试,适应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成功教育的基本思想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和愿望,都可以取得成功。我国学者研究表明,常规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中学生间的差异性超乎我们的想象,即使仅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相应学习能力的学生在班级中的比例为依据,就可能得到13种之多的班级组合类型,如果我们总是使用同一标准的教学目标面对所有的学生,必然会出现通常所谓的“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必将进一步加重“差生”负担的同时,“制造”出更多的“差生”。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因材施教,对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方案,对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适当提高难度,对学习困难学生适当降低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
我们通常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把他们分为A、B、C三组,基础较差的为A组,基础中等的为B组,基础较好的为C组。每一节课都以新课程标准为核心,根据A、B、C三组学生的不同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A组学生应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主,弄清教科书上的基本概念,会处理A组题;B组学生在完成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同时,要适当提高,培养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教学思想;C组学生除完全规定教学要求外,要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较为灵活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层次化
通过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尝试探索是“尝试成功”课堂模式的核心,这里的尝试就是把科学家发现的某一规律的过程的某一部分,通过教师剪裁,导演成学生再发现、再运用的过程。具体内容就是变单纯的教师传授为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五个一”方式,即“猜一猜、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教师要当好“学生与课程中间人”的角色,还要借鉴成功教育的经验,根据班级学生分层的实际,对每节课教材进行裁剪处理,使知识重现的序列层次更加清晰,并设置了多个台阶,让学生分步到位,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例子说明这种做法。
例如,教学“正方形“时,我们设计下面一组递进问题,让学生不断探索。
1.四边形ABCD在______时为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ABCD在______时为矩形?在______时为菱形?3.四边形ABCD在______时为矩形?在______时为菱形?4.矩形ABCD在______时为正方形?菱形ABCD在______时为正方形?5.平行四边形在______时为正方形?6.四边形ABCD在______时为正方形?
从图形最低状态开始,每层递进,提出一个新问题,引导学生跳出狭窄的单向思维定势,从边角、对角线等不同的角度,全方位探求满足新的特殊四边形的条件,直至最后,水到渠成,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人人争先恐后,个个渴望成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层次化
教学评价要科学合理,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分层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中表现出应有的教育机智,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推进”的动力。其主要方式以是:(1)进步分。计分方式是:本次评价成绩减前次评价成绩。(2)奖励分。即对学生在某一学习目标,达到度上的突出成绩,给予额外的分数奖励。(3)双轨分。即把针对教和评价结果及针对学和评价结果区分开来,对前者适当保密,而把后者公之于众。(4)如有必要还可以延缓计分或不计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从分层作业,分层测试两个方面来体现分层评估的思想。
分层作业。平时的课堂作业是对本节课教学效果,教与学两方面的及时评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次的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作业一般分三个层次。(1)面向A类学生的简单模仿型作业,旨在促进学生重视基础知识,打牢学习基础,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2)面向A、B类学生的简单变式作业,简单、新颖、易做,旨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3)面向B、C类学生的应用实践型作业,旨在让学生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4)以C类学生为主的变通独创性作业,允许各人不一、各小组不一,旨在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这样的作业设计,即使各类学生都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也避免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使学生学有所成。学习暂落后的学生也不会因为解不出难题而困惑,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会为简单重复而无聊,都将学得充实而自信,有利于各类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分层测试。所谓分层测试,就是要精心设计检测题、考试题、一卷分三叉。基础题全体同学必做,能力题、综合题分三层,供A、B、C三类学生选做。这样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努力目标,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测试。另外,综合运用进步分、奖励分、双轨分、延缓计分或不计分等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计分方式,可从“表面上”使A,B,C三类学生的成绩趋于接近,从而使学生人人都有获得高分的机会,使各类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可以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性,形成人人争满分、个个争上游的良性竞争环境。
通过几年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探索尝试”,不论是对提高后进生,还是优秀生的培养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表明这种模式很适应农村教育的特点,有较理想的优越性。
当然,采取分层教学这种方式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就进一步提高了,教师要了解每一名学生,对他们的能力要有充分的认识,反之,若把握不好,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便适得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