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希腊的债务危机不断蔓延,不仅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百万工人大罢工,而且罢工还升级为一场骚乱,导致了三名希腊公民丧生,一场经济危机渐有发展成为政治危机之虞。
富士康短短一周内两度宣布加薪,继6月1日宣布调薪33%后,6月7日又宣布预定10月1日将再调薪,深圳地区各厂考核合格的作业员及线组长,基本薪资将由1200元调高至2000元,届时薪资总调幅将达66%。这项大幅度的调薪,再次引来制造行业的震撼。
这应是富士康为应对12宗跳楼事件祭出的强力政策,当然加薪是必要的。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07年发布的报告《农民工工资收入问题分析》中的数据来看,2003年全国农民工的月度平均工资是781元,(而根据“深圳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推算,2000年深圳市农民工工月平均收入为822元)做为打工“天堂”的富士康,2003年的工资应该不会比全国农民工平均月薪781元低太多。富士康在今年没有调整工资之前,一般员工的月薪是900元,。那么依此来测算,富士康员工工资年品均增长不足2%,如果再扣除掉物价上涨因素,富士康员工的工资这六七年来实际则是在缩水,这次提升员工工资后,不考虑物价因素,2003年到现今富士康员工月薪平均年增幅为12.4%,仍然比全国在岗职工工资同时期的平均增幅低不少。
但加薪就能解决问题吗?我表示怀疑,因为只要能用钱摆平的事情都不算是大事情,富士康的“十二跳”,人命关天,怎么也不能算是小事情。所以富士康还必须配套其他的措施,现在富士康聘请了心理咨询师进驻企业为员工进行疏导,但这仍旧是治标不治本。
富士康的第十一位跳楼者丧命后,警方在其宿舍找到死者写给亲人的遗书,遗书中称其自杀是因为心理压力大,感到现实与其对前途的期望差距较大,从而失去生活信心。从其他富士康跳楼者的遗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理想破灭、人生无望等这样透着绝望的词汇。看来,理想被扼杀才是逼他们走上死路的主因。
那么,他们有什么理想呢?富士康员工大多是来自农村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虽然出身贫寒,但怀揣着改变生活现状、融入城市生活的梦想进城务工,他们在现有薪酬制度和物价水平下,生活非常困难——基本工资很低,只有通过大量的加班才可能挣得接近2000元的月收入。他们没有时间来规划、提高自我,或者融入城市。几年后,他们将失去青春和工作,却仍然没有能力或财力来享受城市生活。这样的现实确实让人缺乏继续奋斗的动力。
人的动力来源除了自身因素外,外在激励也很重要。激励员工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激励方式有多种,路径——目标理论就是当今最受关注的观点之一。路径——目标理论是权变理论的一种,由多伦多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最先提出,后来华盛顿大学的管理学教授特伦斯·米切尔(Terence R. Mitchell)参与进行了完善和补充。目标——途径学说的理论来源是激励理论中的期待学说,这一理论以弗罗姆的研究最有代表性。 弗罗姆认为,个人的态度,取决于他的期望值的大小(目标效价)以及通过自己努力得到这一期望值的概率高低(期望几率)。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路径——目标”的概念来自于这种信念,即领导者通过给予员工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明确地指明实现工作目标的途径和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和危险,从而使下属更为容易地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
既然新一代农民工希望改变现状,融入城市生活,类似富士康这样的制造型企业是不是可以引入路径——目标管理,帮助员工实现接近或实现这样的理想呢?比如除了提高工资待遇外,提供更多学习培训机会,开放更多比流水线作业岗位更高级的职位让他们参与竞争;将厂区设立在尽量靠近城区的地方,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体验城市生活等等,当然,也许有些问题单靠企业并不能解决,而需要政府甚至全社会参与进来。
不管哪个企业,都希望员工要脚踏实地,尽职尽责,但同时不应忽略,员工也需仰望星空,怀抱理想,如何保证员工的理想不被扼杀,让他们能有尊严,更幸福,这不仅仅是富士康一家企业的事情,而是全社会都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富士康短短一周内两度宣布加薪,继6月1日宣布调薪33%后,6月7日又宣布预定10月1日将再调薪,深圳地区各厂考核合格的作业员及线组长,基本薪资将由1200元调高至2000元,届时薪资总调幅将达66%。这项大幅度的调薪,再次引来制造行业的震撼。
这应是富士康为应对12宗跳楼事件祭出的强力政策,当然加薪是必要的。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07年发布的报告《农民工工资收入问题分析》中的数据来看,2003年全国农民工的月度平均工资是781元,(而根据“深圳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推算,2000年深圳市农民工工月平均收入为822元)做为打工“天堂”的富士康,2003年的工资应该不会比全国农民工平均月薪781元低太多。富士康在今年没有调整工资之前,一般员工的月薪是900元,。那么依此来测算,富士康员工工资年品均增长不足2%,如果再扣除掉物价上涨因素,富士康员工的工资这六七年来实际则是在缩水,这次提升员工工资后,不考虑物价因素,2003年到现今富士康员工月薪平均年增幅为12.4%,仍然比全国在岗职工工资同时期的平均增幅低不少。
但加薪就能解决问题吗?我表示怀疑,因为只要能用钱摆平的事情都不算是大事情,富士康的“十二跳”,人命关天,怎么也不能算是小事情。所以富士康还必须配套其他的措施,现在富士康聘请了心理咨询师进驻企业为员工进行疏导,但这仍旧是治标不治本。
富士康的第十一位跳楼者丧命后,警方在其宿舍找到死者写给亲人的遗书,遗书中称其自杀是因为心理压力大,感到现实与其对前途的期望差距较大,从而失去生活信心。从其他富士康跳楼者的遗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理想破灭、人生无望等这样透着绝望的词汇。看来,理想被扼杀才是逼他们走上死路的主因。
那么,他们有什么理想呢?富士康员工大多是来自农村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虽然出身贫寒,但怀揣着改变生活现状、融入城市生活的梦想进城务工,他们在现有薪酬制度和物价水平下,生活非常困难——基本工资很低,只有通过大量的加班才可能挣得接近2000元的月收入。他们没有时间来规划、提高自我,或者融入城市。几年后,他们将失去青春和工作,却仍然没有能力或财力来享受城市生活。这样的现实确实让人缺乏继续奋斗的动力。
人的动力来源除了自身因素外,外在激励也很重要。激励员工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激励方式有多种,路径——目标理论就是当今最受关注的观点之一。路径——目标理论是权变理论的一种,由多伦多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最先提出,后来华盛顿大学的管理学教授特伦斯·米切尔(Terence R. Mitchell)参与进行了完善和补充。目标——途径学说的理论来源是激励理论中的期待学说,这一理论以弗罗姆的研究最有代表性。 弗罗姆认为,个人的态度,取决于他的期望值的大小(目标效价)以及通过自己努力得到这一期望值的概率高低(期望几率)。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路径——目标”的概念来自于这种信念,即领导者通过给予员工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明确地指明实现工作目标的途径和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和危险,从而使下属更为容易地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
既然新一代农民工希望改变现状,融入城市生活,类似富士康这样的制造型企业是不是可以引入路径——目标管理,帮助员工实现接近或实现这样的理想呢?比如除了提高工资待遇外,提供更多学习培训机会,开放更多比流水线作业岗位更高级的职位让他们参与竞争;将厂区设立在尽量靠近城区的地方,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体验城市生活等等,当然,也许有些问题单靠企业并不能解决,而需要政府甚至全社会参与进来。
不管哪个企业,都希望员工要脚踏实地,尽职尽责,但同时不应忽略,员工也需仰望星空,怀抱理想,如何保证员工的理想不被扼杀,让他们能有尊严,更幸福,这不仅仅是富士康一家企业的事情,而是全社会都应积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