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创业氛围、创业胜任力、创业教育、孵化器、国家政策及服务多个角度探讨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的现状,以期提高大学生初创企业率、创业胜任力及创业成功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困境;创业胜任力;创业教育;创业政策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活动愈演愈烈。虽然大究生创业活动发展势头甚猛,有创业意向和创业人数都在逐年增加中,但是纵观整个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由于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较高、存活率较低。
创业失败率和创业存活率属于创业绩效范畴,而创业绩效受创业胜任力、创业环境等相关因素影响,本文从创业胜任力、创业教育、孵化器、政府政策和服务四个方面解析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的原因。
一、创业胜任力方面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存活率的重要内在因素。综合Timmons教授在1999年提出的著名的Timmons模型,“创业机会、资源与创业团队是创业过程的关键构成要素”,笔者发现大学生创业胜任力低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知识匮乏,在获取信息、人力、资金、经验等资源能力方面存在劣势。
当代大学生普遍知识面狭窄,工科及理科学生缺乏商业统计、商业运作、理财、税收等方面的知识,而文科及经管类的学生对技术、工程方面也知之甚少;大学生非常缺乏创业所必需具备的有关知识,尤其是缺乏关于创办企业的相关流程和知识、创业相关政策法规、创业教育的发展、创业相关理论等。
由于身处大学校园,大学生很少从事贴近市场的前沿工作,对第一线的市场信息了解甚少,加之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很难获得有价值的市场信息以及发掘潜在的商业机会,他们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收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学生普遍与外界社会联系较少,社会关系不强,社交能力欠缺,无法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关系网,这对大学生创业者筹集资金、获取创业经验、组建高效率的团队都极为不利;另外,大学生本身经济不能完全独立,市场经济及投融资机制不健全,以及大学生本身社会资欠缺等诸多因素,大学生创业者很难获得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他们创办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亲友借款等,以至于财务资源是大学生最缺乏的创业资源。
二、创业教育方面
1.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较为滞后
而我国的创业教育开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成立的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至今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创业教育历史的短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我国创业教育的暂时性落后。在教育和培训方面,中国的水平低于GEM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均值,处在落后水平。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对创业、市场经济的教育明显不足;在大学商业、管理教育的水平方面,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虽然近年来创业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很难满足创业者的需要。
2.创业教育课程和非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创业教育在创业课程和非课程体系上都比较落后。从我国当前开展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为MBA学生,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创业课程寥寥无几;目前只有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少数高校开设了创业管理之类的课程,而且他们开设的创业课程大多比较散乱,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总体而言,我国不仅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较少,即使少数处以前沿的高校开设,囿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开设的创业课程也存在诸如内容、形式不齐全的问题。除了创业课程,中国在创业研究上也较为落后,尽管我国创业学术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至今我国学术界仍然没有一本专门的创业研究学术期刊或杂志。虽然我国高校也经常邀请商界精英到学校以讲座、对话等多种形式开展企业家论坛等活动,但是大多都是临时性的,没有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这与国外定期邀请资深人士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3.创业师资力量不足
美国很多高校为创业教育配备了雄厚的师资,如仁斯里尔理工大学有22名教师,开设了20门课程;而且很多美国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曾经有过创业经历,担任过或现在仍然担任企业的外部董事。而中国大学的创业教育面临师资短缺的严峻挑战。目前大多数创业教育师资和研究人员都是从管理、投资、教育等方面的研究领域转型而来,创业教育的师资集中在商学院;现有的创业教育师资大都缺乏实战经验,很少有过创业经历或者是企业管理经验。
三、孵化器
孵化器在弥补大学生创业者知识能力不足、提供各种服务、构建网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仍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者的需求。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1)大学生并非创业群体的主要力量,政府和社会仍未引起足够重视,政府的资源多倾向于其他创业群体,如留学生、海归派等,西部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的惨淡经营和留学生创业园的风光无限形成了截然的反差。(2)孵化器主要针对高新技术产业,而目前很多创业者选择的是贸易零售等傳统行业,他们对孵化器的需求较低。纵使一些创业者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对其科技含量要求很高,学生在校期间或刚毕业也很难进入孵化器,享受到孵化器的各种服务。
四、国家政策和服务
由于大学生并非是现有创业大军的主体,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专门给予大学生创业者的优惠政策不多,加之大学生创业政策的逻辑起点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很多现已出台的政策是对已有就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引申,如加强创业技能培训、提供小额贷款等政策,受惠者由原来的下岗工人、失地农民、残疾人延伸到了大学生。这没有充分考虑到到大学生创业群体的特殊性,即广大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善于分析问题和自主学习,同时社会资本和社会经验都较为匮乏的特殊性。
目前,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优惠多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创业初期,对其他行业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并没有特别的支持措施,同时主要关注大学生创业准备和创业企业设立阶段,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长阶段涉猎得较少。这可能是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创业初期对于创业者而言难度比较大,但是这跟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实际现状不相符合。因此,也阻碍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
作者简介:张金连(1987-),女,江西临川人,江西科技学院财经学院助教,福州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创业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困境;创业胜任力;创业教育;创业政策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活动愈演愈烈。虽然大究生创业活动发展势头甚猛,有创业意向和创业人数都在逐年增加中,但是纵观整个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由于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较高、存活率较低。
创业失败率和创业存活率属于创业绩效范畴,而创业绩效受创业胜任力、创业环境等相关因素影响,本文从创业胜任力、创业教育、孵化器、政府政策和服务四个方面解析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的原因。
一、创业胜任力方面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存活率的重要内在因素。综合Timmons教授在1999年提出的著名的Timmons模型,“创业机会、资源与创业团队是创业过程的关键构成要素”,笔者发现大学生创业胜任力低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知识匮乏,在获取信息、人力、资金、经验等资源能力方面存在劣势。
当代大学生普遍知识面狭窄,工科及理科学生缺乏商业统计、商业运作、理财、税收等方面的知识,而文科及经管类的学生对技术、工程方面也知之甚少;大学生非常缺乏创业所必需具备的有关知识,尤其是缺乏关于创办企业的相关流程和知识、创业相关政策法规、创业教育的发展、创业相关理论等。
由于身处大学校园,大学生很少从事贴近市场的前沿工作,对第一线的市场信息了解甚少,加之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很难获得有价值的市场信息以及发掘潜在的商业机会,他们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收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学生普遍与外界社会联系较少,社会关系不强,社交能力欠缺,无法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关系网,这对大学生创业者筹集资金、获取创业经验、组建高效率的团队都极为不利;另外,大学生本身经济不能完全独立,市场经济及投融资机制不健全,以及大学生本身社会资欠缺等诸多因素,大学生创业者很难获得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他们创办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亲友借款等,以至于财务资源是大学生最缺乏的创业资源。
二、创业教育方面
1.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较为滞后
而我国的创业教育开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成立的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至今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创业教育历史的短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我国创业教育的暂时性落后。在教育和培训方面,中国的水平低于GEM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均值,处在落后水平。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对创业、市场经济的教育明显不足;在大学商业、管理教育的水平方面,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虽然近年来创业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很难满足创业者的需要。
2.创业教育课程和非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创业教育在创业课程和非课程体系上都比较落后。从我国当前开展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为MBA学生,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创业课程寥寥无几;目前只有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少数高校开设了创业管理之类的课程,而且他们开设的创业课程大多比较散乱,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总体而言,我国不仅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较少,即使少数处以前沿的高校开设,囿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开设的创业课程也存在诸如内容、形式不齐全的问题。除了创业课程,中国在创业研究上也较为落后,尽管我国创业学术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至今我国学术界仍然没有一本专门的创业研究学术期刊或杂志。虽然我国高校也经常邀请商界精英到学校以讲座、对话等多种形式开展企业家论坛等活动,但是大多都是临时性的,没有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这与国外定期邀请资深人士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3.创业师资力量不足
美国很多高校为创业教育配备了雄厚的师资,如仁斯里尔理工大学有22名教师,开设了20门课程;而且很多美国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曾经有过创业经历,担任过或现在仍然担任企业的外部董事。而中国大学的创业教育面临师资短缺的严峻挑战。目前大多数创业教育师资和研究人员都是从管理、投资、教育等方面的研究领域转型而来,创业教育的师资集中在商学院;现有的创业教育师资大都缺乏实战经验,很少有过创业经历或者是企业管理经验。
三、孵化器
孵化器在弥补大学生创业者知识能力不足、提供各种服务、构建网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仍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者的需求。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1)大学生并非创业群体的主要力量,政府和社会仍未引起足够重视,政府的资源多倾向于其他创业群体,如留学生、海归派等,西部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的惨淡经营和留学生创业园的风光无限形成了截然的反差。(2)孵化器主要针对高新技术产业,而目前很多创业者选择的是贸易零售等傳统行业,他们对孵化器的需求较低。纵使一些创业者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对其科技含量要求很高,学生在校期间或刚毕业也很难进入孵化器,享受到孵化器的各种服务。
四、国家政策和服务
由于大学生并非是现有创业大军的主体,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专门给予大学生创业者的优惠政策不多,加之大学生创业政策的逻辑起点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很多现已出台的政策是对已有就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引申,如加强创业技能培训、提供小额贷款等政策,受惠者由原来的下岗工人、失地农民、残疾人延伸到了大学生。这没有充分考虑到到大学生创业群体的特殊性,即广大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善于分析问题和自主学习,同时社会资本和社会经验都较为匮乏的特殊性。
目前,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优惠多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创业初期,对其他行业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并没有特别的支持措施,同时主要关注大学生创业准备和创业企业设立阶段,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长阶段涉猎得较少。这可能是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创业初期对于创业者而言难度比较大,但是这跟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实际现状不相符合。因此,也阻碍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
作者简介:张金连(1987-),女,江西临川人,江西科技学院财经学院助教,福州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创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