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水体黑臭重现清水绿岸——沈阳铁西区细河黑臭水体治理案例分析

来源 :中国水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p2781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河黑臭水体治理是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7年水污染攻坚战的头号民生工程.细河治理结合水利、环保、生态等行业先进技术,污染治理与生态改善并重.通过河道污染底泥清淤,底泥资源化安全处置、活水引入、生态护岸建设、滨岸带提升等系统治理措施,尤其利用了环境行业的重金属底泥固化稳定化安全处置的方法后,细河水质得到有效改善,整体从视觉和嗅觉上消除黑臭,提升河道生态修复能力.符合铁西新城建设要求和沈阳环保政策,对北方寒冷地区河流黑臭治理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其他文献
加强挖掘黄河流域治水文化,是保护、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内容.黄河上游干流穿行中国干旱区边缘,黄河流域治水事业突破流域的自然地理边界,深刻影响更为遥远的干旱区腹地.其中蕴含的科技文化、制度文化、生态文化,集中体现我国治水事业的独特传统与优长之处.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深入解析“黄河故事”在中国干旱区的变奏与回响,有利于未来中国治水事业从文化层面获取灵感,对于中国治水事业“走出去”亦有着独特的助推作用.
政府和市场是黄河水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两只手”,两者相互联系又各具优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两手发力,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从发展水权水市场、优化水资源配置方面,完善水价机制、促进节约用水方面,扩大水利投融资、强化黄河治理资金保障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环洱海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洱海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标志性工程,是新时期对于洱海保护提出的新举措、新要求.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结合洱海治理的特点,创新设计理念,把环洱海生态廊道建设作为洱海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可拦截净化汇流污染,恢复环湖生物栖息地,保障洱海水质安全,全力推动洱海高水平保护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结合对环洱海生态廊道建设创新设计理念及特点分析,对新时期洱海保护促进绿色转型及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至今,水质持续改善,供水功能不断丰富,使沿线地区水安全保障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通过总结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对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效果进行梳理和回顾,提出后期工作建议,为科学进行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等环境保护规划设计提供经验参考.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从绿色发展的角度总结了治污工程建设中采取的各类措施及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了用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水质改善和水安全保障建设,为后续东线二期工程和同类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关注西藏发展、关怀西藏人民,改革开放以来先后7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和谋划西藏工作.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的大事.自2001年水利部明确淮河水利委员会对口援藏任务以来,20年来淮委始终把对口支援西藏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来谋划,始终把对口支援西藏作为淮委全局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推动,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水利部各项要求,协调各方资
期刊
按生态学理念规划建设防洪堤,对已建的硬质堤防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河道生态治理的主要建设内容,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通过研究梳理我国堤防发展历史,归纳总结不同区域生态防洪堤建设的结构形式和优缺点,以雄安新区萍河左堤防洪治理工程为例,从生态防洪堤的理论研究、标准制定、技术及材料等方面探讨生态防洪堤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针对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在对标中央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安全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立足于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着眼于保护河湖生态系统、有效管理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明晰了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保障水资源安全利用的主要措施,提出了保障河湖重要断面流量水量、完善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能力等工作重点和要求.
工程总承包等新型建管模式在不同行业得到应用,已成为构建企业新型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和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设计单位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但设计单位在开展总承包项目管理时,与传统设计业务运营管理相比风险上升.以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为例,简要分析了设计单位开展总承包业务的优势、难点、风险及应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举措,为设计单位开展总承包业务提供借鉴.
2021年7月23-28日,上海市遭遇第6号台风“烟花”的侵袭.面对“风暴潮洪”四碰头的严峻考验,上海市积极应对,科学防范,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但部分区域出现内涝,对人民群众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本次台风“烟花”防御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评估,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rn一、台风“烟花”的特点rn1.台风强度强,路径变化多rn“烟花”在近十年影响上海的台风中,最大风速排名第二,最强盛时中心气压达955 hPa(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4级.受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