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学生在思考中迈向成功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让课堂呈现出一种生命的活力和张力。但审视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那热热闹闹的背后缺少冷静、有深度的思考。只有当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了学习主人,学会了独立思考,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开始走向成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审视;教育成功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2-0008-02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们的教师越来越关注教学方法的探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亮点。可以说课改犹如注入一泉活水的课堂,的确让课堂呈现出来一种生命的活力和张力。但是,审视我们的课堂,在那热热闹闹的背后总觉得缺了些许冷静的、有深度的思考。
  
  【现象】
  
  (教学《小草和大树》)
  师:(语速极快,似连珠炮)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读完后小组交流:夏洛蒂在哪些方面遇到坎坷?遇到的是什么坎坷?她又是怎样战胜它们的?
  (生一头雾水地望着老师)
  师:(生气地责怪)怎么还不读书?看着我干什么?
  (生开始朗读课文,读完即开始在小组内交流。乍看交流挺热烈,细观,小组内只有一两个优等生说的是正题,其余有的在说笑,有的只顾自娱自乐,教师则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略显焦急地看着表,数着时间。)
  师:(交流还未足2分钟,拍手示意学生停止小组交流)刚才大家交流得很好,谁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提问毕,教室内一片沉寂,还没等待3秒钟,老师见没人举手,便开始“点兵捉将”,一位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被点名站起来回答。)
  生:(学生欲言又止,一边翻着课本一边想着)就是……嗯……夏洛蒂遇到的坎坷有……
  师:(焦急万分,大声呵斥)怎么搞的?刚才你在小组内是怎样交流的?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别坐下!听别人回答!
  (课堂上气氛立刻紧张,学生个个埋着头,生怕被老师喊到。偶有一优生举手救场,老师忙点名,在优生吞吞吐吐回答完毕后,这一提问环节便也结束,所有学生均松一口气)
  
  【分析】
  
  “连珠炮”式的提问,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没有对问题足够时间的冷静分析,也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没有很好地组织交流,只有表面的活跃气氛,学生的思考状态不同,潜能发展不均衡,导致了学情的两极分化;学生因缺乏充分思考而使思维缺乏深度;因少数学生抢答而使大多学生失去思考机会。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多数学生的思维惰性。
  
  【对策】
  
  一、优化提问,启发思考
  1.三思而问。
  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不可随意;要着眼于课文或知识结构体系的巧妙构思,找准问点。问点可以是对理解课文内容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处,可以为看似简洁明了实则含义深刻处,可以是作者设置的艺术空白处。问题要难易适中,不要提那些不假思索即可回答或书上有暗示性答案的问题,那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要提太难的问题,使学生望而生畏。应当是使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思考后能回答上来的;同时提问时还要注意合理的坡度,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入求知的高度。
  2.以疑代问。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设疑”和“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为提出疑问本身就是一个思考过程,而且学生往往会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更感兴趣,更容易激发思维火花。其实,课文中有很多较浅显的地方,在学生进行预习后就已能自己理解、感悟。教师如果此时缺乏对学生已有水平的考虑,再去提那种学生根本无需思考就会作答的问题,设疑就只能流于形式,学生也就会失去积极思考的兴趣而处于疲软状态。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深入探究课文,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从而当堂引导思考,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疑问;最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提问情况再作一些补充提问。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真是一举两得!
  3.清晰抛问。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如果学生连问题都没弄明白,那么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将付之东流。正确的提问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前提条件,教师不能轻视。提问语速不可过快,语言力求简洁明了,听觉效果清楚、明白,切忌紧张匆忙地赶速度、走过场。即使问题比较多,也切忌“连珠炮”式的问法,那样会让学生对题目应接不暇。我们还要尽可能理清题目的层次,进行逐层提问。如果必须同时出现,则可用小黑板或幻灯片等出示,让学生很清晰地逐题解答。
  4.等中释问。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唤醒、激励和鼓舞不是立刻就形成的,而是需要等待的。如果当问题提出后,立即要求学生作答,学生将因缺乏充足的思考时间而缺乏深度的思维;久之,则可能养成不假思索盲目抢答、不容他人发言或将自己的见解强加他人等习惯,看上去课堂中似乎充满民主和激情,殊不知这背后隐藏着很大隐患。一位教育专家在一次课堂评价中曾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要经得起课堂上的沉默。”他把只有气氛活跃而没有凝神思考和思维交锋的课堂称之为不健康的课堂。有经验的教师在提问后总能给学生充足的、安静思考的时间,或提醒学生别忙着马上作答,要进行深层思考;在学生交流时,要求学生保持安静,仔细聆听对方发言。等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安静的等待,有利于学生形成“三思而后行”的良好思维习惯。
  
  二、寻求策略,促进思考
  1.化无形为有形。
  思考是学生大脑活动的一种过程,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那怎样才能检验出我们的学生是否在真正思考呢?可将那无形的思考化为有形的批注。这种训练方式尤其适合小学高年级批注式阅读使用:阅读文本上圈圈划划,在关键处、深有感触处简单地写上自己的独特感受,而老师则趁学生凝思批注之际,进行巡视,作适当指导。这样,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投入到思考中,又能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2.化集体汇报为小组交流。
  课堂的提问只能让少数学生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这会使那些表现欲不太强的学生逐渐丧失思考的激情。在学生作了较深层的思考后,不妨进行集体交流,先让他们在小组内各自发表见解。这样既为每个学生创设了展示的机会,也能促进学生在交流前进行较深层的思考,达到所有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3.化倾听为思考。
  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很重要的;让学生在倾听他人发言的过程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则更加重要!在倾听时要引导学生保持思考的心态。当别人发言精彩时,学会在欣赏中分析别人是从何角度进行思考的;当不赞同别人发言时,不随便给予否定,尝试着弄清同学为何有这样的想法,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别人的发言给自己以启发时,可随时进行补充发言。只有鼓励学生在倾听中学会思考和判断,欣赏和批判,学生的思考才可能更有深度,更有分量。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思考,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何其重要、深远的作用!什么时候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会独立思考了,什么时候孩子们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
  【责任编辑 韩立鹏】
其他文献
目的:减少单侧斜疝患儿术后对侧斜疝的发病率;方法:单侧斜疝患儿在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常规探查对侧鞘状突,如存在未闭,将未闭的鞘状突高位结扎;结果:患儿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性改变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IE患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漏诊1例,探测赘生物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活动度及瓣膜功能
今天,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准备买块豆腐做菜。我自告奋勇地对妈妈说:“妈妈,让我去买吧。”一会儿工夫,
一天,我正在看动画片《哆啦A梦》,突然电视机一闪,哆啦A梦就从电视机里飞了出来。“你是哆啦A梦吗?”我兴奋地问。它回答:“是啊!”我又问:“你可以带我到未来时代吗?”“当然可以!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享受是一种幸福;有人说,创造是一种幸福;还有人说,付出也是一种幸福。我觉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说得真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不久前,我就在帮助他人中找到
目的:介绍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远端蒂筋膜皮下瓣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设计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远端蒂筋膜皮下组织瓣,组织瓣面积(10cm~14cm)×(4cm~5cm),蒂宽3cm~4cm,翻转18
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个情节:"赵秀纔与钱洋鬼子谈得很投机,便相约去革命。他们想而又想,纔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
目的了解某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促进《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在基层医院的贯彻落实。方法调查该院2003-2009年医疗废物管理进展情况。结果该院医疗废物处置经历了从不规范
期刊
目的调查某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改进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9月4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