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MRI定量分析联合DWI影像学检查对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chun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定量分析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影像学检查对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DCE-MRI定量分析及DCE-MRI+DWI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并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65例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TNM分期结果:T1-T2期25例,T3期32例,T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的MRI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我院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OCCC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总结分析其MRI特点,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1例均单侧发病,在MRI上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6例(6/11,54.5%)以囊性成分为主,5例(5/11,45.5%)以实性成分为主,囊腔多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其中3例患者囊腔内见少许稍短T1信号影;实性成分均呈等T1稍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病理特
目的探讨盆腔异位妊娠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均接受CT检查,检查后1~3d行异位妊娠手术治疗,观察80例患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结果异位妊娠CT影像表现:输卵管妊娠CT表现为盆腔附件区混杂密度肿块,部分妊娠囊内呈高密度团块状钙化,经增强扫描厚壁环形强化,边缘包膜明显强化或不均匀强化,部分可见血管中断,肿块与正常卵巢结构的分界尚清晰或粘连、边界不清;卵巢妊娠CT表现为宫腔内附件区厚壁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妊娠囊与膀胱之间的肌
目的分析超声、MRI检查对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0例盆腔炎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RI检查、超声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经MRI检查对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57%、84.29%、88.57%,超声性分别为74.29%、72.86%、77.14%,MRI联合超声检查分别为98.57%、92.86%、98.57%,明显高于单一的MRI、超声检查(P<0.05)。结论MRI、超声检查均可有
为深入了解坚硬顶板切顶成巷结构演化过程及稳定控制机理,采用物理试验、连续-非连续介质模拟试验、力学分析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切割顶板在采空区侧形成长悬臂梁结构,切割端首先旋转下沉,未切割端首先破断,当切割端顶板触底后,切割顶板沿中部断裂;切顶扰动对采空区顶板结构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切割顶板岩层,对上覆岩层结构影响较小;切割顶板在巷道上方形成短悬臂梁结构,进一步变形后在煤体深部产生垂直张拉裂缝,然后向采空区旋转变形,并与采空区垮落切割顶板接触,形成平衡结构;切顶高度及切顶角参数对平衡结构的力学作用有较大影响,当切
结合Mohr-Coulomb强度准则,推导考虑支护力作用下的非等压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区边界方程的近似解,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出支护阻力对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和形态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在现有支护条件下,支护阻力能够使浅部低应力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有一定程度的减小,特别是对于双向主应力比值较大情况下浅部巷道围岩塑性区呈现的蝶形扩展,支护阻力能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对于深部巷道,现有支护阻力对减小其塑性区半径的作用不大,难以阻止深部巷道的大变形,支护对于深部巷道的作用在于阻止巷道围岩的破裂。深部巷道围岩控制,
针对圆弧平顶这类极少出现的特殊巷道断面力学特性不明,原支护方案及一般返修方案无法满足围岩稳定控制要求等问题,基于极限分析理论建立相应的巷道顶板力学模型,算例分析不同参数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根据巷道不同地段现场变形破坏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地段分区控制,关键部位加强支护,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极端条件联合支护”的返修控制对策,设计相应的返修方案并进行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注浆加固等措施提高岩体力学参数,改进主动支护构件强度或者采用高强高刚的被动支护构件提高支护阻力,均能有效提高巷道圆弧平顶的稳定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肠道造影(MSCTE)在评估溃疡性结肠炎病情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SCT肠道造影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根据Mayo系统评分,分析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MSCTE表现及其诊断正确率。结果轻度组有3例合并肠息肉,中度组和重度组均有5例合并肠息肉,其余未见其他并发症。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下气泡、结肠袋消失、肠系淋巴结肿大、肠壁分层、肠壁增厚等表现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究双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临床疑诊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行腹部CT平扫及动、静脉期双能量增强扫描,获取虚拟平扫图像,比较真实平扫与虚拟平扫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情况,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双能量虚拟平扫的诊断效能。结果单期真实扫描辐射CT剂量指数(CTD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水平均显著低于单期虚拟扫描(P<0.05),常规三期扫描辐射剂量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双能双期扫描(P<0.05);真
目的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VEG F-C、CEA、SAA水平对直肠癌术前TNM诊断准确度。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不同TNM分期中血清VEG F-C、CEA、SAA水平进行比较,并对比MSCT检查、血清VEG F-C、CEA、SAA单独检查以及四种联合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NM诊断准确率。结果不同分期血清VEG F-C、CEA、SA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基准,MSCT检查、
针对高应力巷道围岩锚注中注浆锚杆锚固力低和水泥基注浆材料自收缩造成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破碎围岩锚注加固方法。以平煤十矿变电所巷道为工程背景,基于原支护方式失稳机理分析,探究裂隙岩体自应力浆液加固原理,研发新型高强预应力注浆锚杆系统,形成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破碎围岩锚注支护方案。通过浆岩界面SEM扫描、围岩钻孔窥视、锚杆索受力和围岩变形监测等方法综合评价该新型预应力锚注的工程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高强预应力注浆锚杆的轴向约束应力与自应力浆液的膨胀应力使加固围岩处于准三维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