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目视化管理的概念、目的及意义、现场目视化管理的作用,以及目视化管理的实际应用等方面,浅析目视化管理在石油天然气运输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运输安全;目视化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012-01
引言
石油天然气在运输环节中,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高温、高压、临氢、深冷、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点),因此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时刻都要加强对它的安全管理,对储运机械设备都要加强维修和维护。为了使用、维护好这些运输机械设备,那么就要以更醒目地方式提示人们现场存在的风险,在现场可以设置以板、牌、签、物、线等标识、标志的目视化内容,以便有利于现场的安全运输管理。这样,目视化管理的应用也就应运而生了。
1 目视化管理的概念、目的及意义
目视化管理就是通过颜色、标识、标签、标牌等方式,区分或鉴别工器具及设备的使用状态、工艺介质和流向、生产作业场所的危险状态、人员身份及资质等的一种现场(定置)管理方法。它也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组织现场活动的有效方法,达到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利用视觉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
通过对设备和设施、区域和点位、人员和工器具的标识,可以辨识装置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基本信息;有效提示风险;避免人的误操作;实现现场标准化建设;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灌输“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体现安全文化。
2 现场目视化管理的作用
①明示管理工作要求:通过目视化标牌可表明现场管理的要求(装置入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示进入装置区域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防火、禁止打手机等)。②一目了然判断:通过标牌、标签等标识,使人们对现场车辆、设备等运行状态能快速反应判断(压力表、温度表、液位计等用各种颜色表示正常和异常),使人们一看便知当前状态。③提醒、提示的作用:现场用各种安全标志牌表示现场区域或点位存在着火、爆炸、中毒、腐蚀、辐射等危险,提醒现场容易发生滑倒、碰头、有毒等危险,提示现场是废水、废气等排放口等。
3 目视化管理的实际应用
1)标准管理目视化。方针目标的目视化,像安全管理方针目标的制定,直接体现了安全管理的工作方向、严细程度和总体要求。为提升全员安全理念,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可将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目标制作成巨幅标语悬挂在醒目位置,时刻提醒人们牢记方针目标的内容,形成“人人知晓目标、人人为之努力”管理格局的。①有感领导的目视化。即通过各级领导所展现出的安全行为,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推动执行力,强化示范力,提高影响力。如将领导需要做的安全工作制作成“个人安全行动公示展板”。定期公示领导主要安全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促进领导干部能按要求主动开展安全环保工作,并提高自觉性。②安全责任的目视化。组织员工签订《安全责任状》和《安全承诺书》,明确各岗位责任目标。通过公示栏将员工的责任状、承诺书及季度安全承诺履职情况进行公示。这样普遍能将岗位安全职责与责任目标紧密结合,使内容更加切合实际,并自觉掌握和遵守责任状、承诺书的内容。③文件资料的目视化。对管理人员疏忽导致安全管理文件资料管理混乱,造成使用和检查时不方便查用,甚至有遗漏和丢失等现象。将文件资料统一分级、分类归档,定置存放,并在每个文件盒上贴号码标签和文件资料索引目录,使管理人员收集和查找文件更加方便快捷,并能提高工作效率。④属地管理的目视化。就是建立责任体系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其实质就是对作业现场的每个员工对自己所管辖区域内的安全工作负责,该方法可充分调动岗位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在作业现场悬挂属地管理图,通过不同的颜色,把工作区域、设备设施等细化到每个人,划分属地管理范围,明确属地管理职责和内容。其工作的目视化,使岗位员工更加直观、深入地掌握和开展属地管理工作,管理层次更加清晰、明确,管理责任得到有效落实。⑤应急管理的目视化。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在遇到突发事件時能迅速采取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将损失降低到最低。将应急管理机构、职责及处置程序等绘制成“应急处置管理图”,悬挂在各级组织的应急办公室,遇到突发事件时,无需再去查找翻阅文件、规定,值班者便可直接看到应急处置所需的各工作程序、相关内容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以确保应急处置工作能迅速、准确开展。
2)标准现场目视化。现场安全提示目视化,重点突出两方面工作:一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将现场内识别出的风险和应急措施等制作成HSE管理提示牌,悬挂在厂区门口,让所有人可直接了解。二是厂区内的风险点源、设备设施运转状态,以警示牌的形式设置在醒目位置,提示人们远离危险区域。①设备实施管理的目视化。一是加强运输设备基础管理,对所有运输设备状况、负责人及特种运输设备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等实施挂牌制度,让员工了解其性能和所处状态。二是对叉车、起重机等移动设备指定专用停放区域,并进行明显的标识。②安全用电管理的目视化。为提高电器线路、用电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降低作业风险,在所有配电柜、配电箱上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时刻提醒员工在非安全状态下严禁操作或维修,杜绝触电事故的发生。③现场消防管理的目视化。重点对安全通道的设置、消防器材的使用、易爆容器的存放和重点防火区域管理等开展目视化工作。
3)标准操作的目视化。对反违章工作的目视化,就是针对反违章工作制定一系列规定和禁令,强制性地约束和规范岗位员工的操作行为。但实际落实时,常会因员工自身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或对制度掌握和理解程度的不平衡,导致执行不到位。为此结合实际,将不同作业现场所有的可能出现的多种违章行为以“漫画”形式表现出来,制作成“违章行为图文解释”挂图置于施工作业现场,通过正确与错误操作图示对比,促使员工作业活动更加标准、规范,最终遏制违章行为。①运输设备巡检的目视化。其检查是操作者在使用运输设备前的一道重要工序,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整改运输设备设施存在的隐患,确保设备本质安全。对一个经验丰富的操作者,可不用对照操作规程,即可熟练地开展,但对于新上岗或刚转岗者而言,那就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死记硬背将操作程序中难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查出来。为此,将多种主要生产运输设备启动前巡回检查的工作内容和检查方式,以目视化形式描述出来,悬挂在运输设备附近。“运输设备点检图”表明了哪些检查项目是需要眼看的、要耳听的、要手摸或实际测量的,使员工易学易掌握,解决条款掌握不熟、检查难发现故障及漏点、漏项的问题。②吊装管理的目视化。起重作业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作业项目,操作中吊索具的选择、使用和存放都紧密关系着起重作业的安全性。对此,将吊装管理与目视化相结合,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实现规范管理。③上锁挂签管理的目视化。为有效杜绝“误操作”或盲目操作所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对运输设备设施检维修中的动力源、临时用电作业中的电源、带压作业中的高压源等,实施上锁挂签管理。需要上锁挂签的部位黏贴醒目、清晰的图示,明确提示操作者作业后上锁,避免非专业人员操作设备而导致误操作,同时明确负责人,督促岗位责任制有效落实。
结束语
推行“三标目视化管理系统”,在公司内部形成了自主管理、自我控制的长效机制,员工安全意识普遍提高,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它在促进持续稳健发展的同时,也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再加上“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基层“三标”建设工作水平更加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云普.目视化:看得见的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企业周刊,2010,(11.22):05.
[2] 李保海,等.目视化管理在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12:194,277.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运输安全;目视化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012-01
引言
石油天然气在运输环节中,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高温、高压、临氢、深冷、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点),因此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时刻都要加强对它的安全管理,对储运机械设备都要加强维修和维护。为了使用、维护好这些运输机械设备,那么就要以更醒目地方式提示人们现场存在的风险,在现场可以设置以板、牌、签、物、线等标识、标志的目视化内容,以便有利于现场的安全运输管理。这样,目视化管理的应用也就应运而生了。
1 目视化管理的概念、目的及意义
目视化管理就是通过颜色、标识、标签、标牌等方式,区分或鉴别工器具及设备的使用状态、工艺介质和流向、生产作业场所的危险状态、人员身份及资质等的一种现场(定置)管理方法。它也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组织现场活动的有效方法,达到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利用视觉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
通过对设备和设施、区域和点位、人员和工器具的标识,可以辨识装置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基本信息;有效提示风险;避免人的误操作;实现现场标准化建设;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灌输“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体现安全文化。
2 现场目视化管理的作用
①明示管理工作要求:通过目视化标牌可表明现场管理的要求(装置入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示进入装置区域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防火、禁止打手机等)。②一目了然判断:通过标牌、标签等标识,使人们对现场车辆、设备等运行状态能快速反应判断(压力表、温度表、液位计等用各种颜色表示正常和异常),使人们一看便知当前状态。③提醒、提示的作用:现场用各种安全标志牌表示现场区域或点位存在着火、爆炸、中毒、腐蚀、辐射等危险,提醒现场容易发生滑倒、碰头、有毒等危险,提示现场是废水、废气等排放口等。
3 目视化管理的实际应用
1)标准管理目视化。方针目标的目视化,像安全管理方针目标的制定,直接体现了安全管理的工作方向、严细程度和总体要求。为提升全员安全理念,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可将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目标制作成巨幅标语悬挂在醒目位置,时刻提醒人们牢记方针目标的内容,形成“人人知晓目标、人人为之努力”管理格局的。①有感领导的目视化。即通过各级领导所展现出的安全行为,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推动执行力,强化示范力,提高影响力。如将领导需要做的安全工作制作成“个人安全行动公示展板”。定期公示领导主要安全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促进领导干部能按要求主动开展安全环保工作,并提高自觉性。②安全责任的目视化。组织员工签订《安全责任状》和《安全承诺书》,明确各岗位责任目标。通过公示栏将员工的责任状、承诺书及季度安全承诺履职情况进行公示。这样普遍能将岗位安全职责与责任目标紧密结合,使内容更加切合实际,并自觉掌握和遵守责任状、承诺书的内容。③文件资料的目视化。对管理人员疏忽导致安全管理文件资料管理混乱,造成使用和检查时不方便查用,甚至有遗漏和丢失等现象。将文件资料统一分级、分类归档,定置存放,并在每个文件盒上贴号码标签和文件资料索引目录,使管理人员收集和查找文件更加方便快捷,并能提高工作效率。④属地管理的目视化。就是建立责任体系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其实质就是对作业现场的每个员工对自己所管辖区域内的安全工作负责,该方法可充分调动岗位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在作业现场悬挂属地管理图,通过不同的颜色,把工作区域、设备设施等细化到每个人,划分属地管理范围,明确属地管理职责和内容。其工作的目视化,使岗位员工更加直观、深入地掌握和开展属地管理工作,管理层次更加清晰、明确,管理责任得到有效落实。⑤应急管理的目视化。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在遇到突发事件時能迅速采取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将损失降低到最低。将应急管理机构、职责及处置程序等绘制成“应急处置管理图”,悬挂在各级组织的应急办公室,遇到突发事件时,无需再去查找翻阅文件、规定,值班者便可直接看到应急处置所需的各工作程序、相关内容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以确保应急处置工作能迅速、准确开展。
2)标准现场目视化。现场安全提示目视化,重点突出两方面工作:一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将现场内识别出的风险和应急措施等制作成HSE管理提示牌,悬挂在厂区门口,让所有人可直接了解。二是厂区内的风险点源、设备设施运转状态,以警示牌的形式设置在醒目位置,提示人们远离危险区域。①设备实施管理的目视化。一是加强运输设备基础管理,对所有运输设备状况、负责人及特种运输设备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等实施挂牌制度,让员工了解其性能和所处状态。二是对叉车、起重机等移动设备指定专用停放区域,并进行明显的标识。②安全用电管理的目视化。为提高电器线路、用电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降低作业风险,在所有配电柜、配电箱上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时刻提醒员工在非安全状态下严禁操作或维修,杜绝触电事故的发生。③现场消防管理的目视化。重点对安全通道的设置、消防器材的使用、易爆容器的存放和重点防火区域管理等开展目视化工作。
3)标准操作的目视化。对反违章工作的目视化,就是针对反违章工作制定一系列规定和禁令,强制性地约束和规范岗位员工的操作行为。但实际落实时,常会因员工自身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或对制度掌握和理解程度的不平衡,导致执行不到位。为此结合实际,将不同作业现场所有的可能出现的多种违章行为以“漫画”形式表现出来,制作成“违章行为图文解释”挂图置于施工作业现场,通过正确与错误操作图示对比,促使员工作业活动更加标准、规范,最终遏制违章行为。①运输设备巡检的目视化。其检查是操作者在使用运输设备前的一道重要工序,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整改运输设备设施存在的隐患,确保设备本质安全。对一个经验丰富的操作者,可不用对照操作规程,即可熟练地开展,但对于新上岗或刚转岗者而言,那就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死记硬背将操作程序中难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查出来。为此,将多种主要生产运输设备启动前巡回检查的工作内容和检查方式,以目视化形式描述出来,悬挂在运输设备附近。“运输设备点检图”表明了哪些检查项目是需要眼看的、要耳听的、要手摸或实际测量的,使员工易学易掌握,解决条款掌握不熟、检查难发现故障及漏点、漏项的问题。②吊装管理的目视化。起重作业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作业项目,操作中吊索具的选择、使用和存放都紧密关系着起重作业的安全性。对此,将吊装管理与目视化相结合,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实现规范管理。③上锁挂签管理的目视化。为有效杜绝“误操作”或盲目操作所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对运输设备设施检维修中的动力源、临时用电作业中的电源、带压作业中的高压源等,实施上锁挂签管理。需要上锁挂签的部位黏贴醒目、清晰的图示,明确提示操作者作业后上锁,避免非专业人员操作设备而导致误操作,同时明确负责人,督促岗位责任制有效落实。
结束语
推行“三标目视化管理系统”,在公司内部形成了自主管理、自我控制的长效机制,员工安全意识普遍提高,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它在促进持续稳健发展的同时,也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再加上“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基层“三标”建设工作水平更加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云普.目视化:看得见的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企业周刊,2010,(11.22):05.
[2] 李保海,等.目视化管理在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12:19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