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有很多人有过不错的创意,但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缺少自信、专业知识和经验。宰吾(Zeev)相信,有好的想法以后,可以自学所需要的知识,积累所需要的经验,以实践自己的想法。
如果没有专业知识怎么创业?当然首先需要自己付出努力,补充知识。但有时恰恰因为外行有其它专业的背景和不同的思路,他们会打破惯性思维方式,产生创新的灵感。
本期,我要向大家介绍一名以色列创业者,他叫宰吾(Zeev),希伯来语的意思是狼。这个名字源自《圣经》,雅各祝福最小的儿子便雅悯的时候说:“便雅悯是个撕掠的狼,早晨要吃他所抓的,晚上要分他所夺的。”意思是便雅悯会衣食无忧,他的富裕也会惠及他人,但这种“小康”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先介绍下宰吾“曲折”的前半生。他生于1953年,长于特拉维夫,父母是从东欧移民到以色列的犹太人。宰吾的妈妈一直希望他以后能成为医生,他也一直将此当做自己的梦想。宰吾中学读的是特拉维夫最好的学校。看上去似乎他就要顺理成章地学医了,但其实他一直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凡事都不会按部就班地做。在校外,他远比在学校活跃,经常玩音乐、办小报、组织演出。
高中毕业后,宰吾按照法律选择参军当了炮兵,参加过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战争结束以后,受推荐上了军官学校,毕业后做部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来在部队会有很好的前途,他却退了伍,去大学读心理学。之后,他把换工作当成了爱好,每一年半到两年便要跳槽一次,他当过剧院经理、录音棚经理、摄影棚经理,期间又在夜校读了MBA,专攻市场营销。换了几份营销的工作之后,宰吾成了一家DIY公司的CEO。
宰吾一直有创业的念头,快到四十岁的时候,他还真“不惑”了,打定主意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虽然在进出口方面有着不错的人脉,但宰吾对自己的创业确定了两个方针:一是要靠脑子里的新想法创业,二是要走国际路线。
于是,他辞职创办了一家名为NORIKO的DIY公司(名字来源是他儿子读的故事书中一个日本小女孩名字),他以一人之力与以前的公司竞争,利用敏锐的市场观察力来改善销售的产品。宰吾可是名副其实的“Do It Yourself”,自己设计、自己发明、自己销售、自己包装,连做广告的照片也自己拍。他最得意的发明是多功能工具箱,与人初次见面,他就会送上一套工具箱当见面礼;交警要给他开罚单,他也会从后备箱中搬出工具箱“贿赂”人家。
因为爱国,宰吾的产品选择在以色列生产,在国外销售(这样可以帮以色列赚取更多的外汇)。宰吾提着工具箱去美国和德国推销,一边推销一边发展“亲信”——亲密的、信得过的合作伙伴,与他们一起尝试各种项目。跑得多了,英语说得倍儿溜,连德语也学会了。宰吾给自己设计的每个产品都申请了专利,产品做得好,他就把专利卖掉,拿赚来的钱启动新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不少项目他做得很成功,但也有失败的,再加上出国的成本不低,所以总体来看,他的生意只能算说得过去。
因缘巧合,他将赚来的钱都投入了欧洲一家医疗设备公司。虽然投资只有几万美元,对宰吾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他认认真真地当这家公司的小股东,每次股东会都去参加。会上认识了很多医生和医疗设备行业的人士,跟这些专业人士接触多了,宰吾飘飘然地找回了年轻时候想当医生的感觉:“当年我没能当上医生,论治病我不如他们,但论创意我可比他们强。”
几年之后,这家他投入了大量心血的公司却倒闭了,投进去的钱一分也没收回来。宰吾却很看得开:“这个钱是我交的学费。通过这份投资建立的人际关系和学到的医疗设备知识,去其他地方可买不到。”
宰吾决定重整旗鼓,与以前的投资伙伴、一位以色列一流的血管医生合伙搞起了创新研究。那段时间,宰吾认真钻研跟血管相关的知识,读书、参加专业会议,甚至去合伙人那里参观血管手术过程。没有专业背景的宰吾却悟出了一套独特的理论:
“我发现,血管的工作原理与上下水管道很像,差别仅在于管壁大小的不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术,但是手术的过程复杂,需要全麻、住院,还难免有副作用。宰吾左思右想,有了一个创意:利用材料工程的知识设计出一款新产品,将治疗从医疗手术变成“美容治疗”,不仅不需要全身麻醉,而且在普通诊所就可以完成。
他将整个思路分享给合伙人,合伙人非常激动,觉得此创意大有前途。他们自投资金进行研发。2004年两人合伙开了高科技公司starup,起了个洋名叫VVT-Med,两个合伙人,一个当顾问,一个全面管理,只干活,不拿工资。
研发产品需要做大量的试验,他们投入的资金很快耗尽。即使在风险投资非常发达的以色列,想得到风险投资的钱也并非易事,更何况这个公司既没有办公室也没有产品。宰吾只得把研发停下来,专心找投资。
他去过欧洲、美国、南美洲,甚至也到了中国,却到处碰钉子,因为他坚持公司的未来要由他拍板而投资人不可以过多干涉。一晃两年时间过去了,风险投资没有找到,宰吾却想明白一个道理:以公司目前的状况,没有投资机构会投资他,只有认识他、完全信任他的人才会来与他一起赌明天。于是他又花了一年的时间,动员所有以前拿过、买过他多功能工具箱的人——亲戚、邻居、老战友、前同事——给他介绍投资人。一批人因为这个项目逐渐走到一起,谈判的过程宰吾可没少费口舌,好几次差点谈崩。一转眼到了2007年,几个投资人终于签字画押,允诺投资整个研发过程。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与创业家之间的关系都会很复杂,在信息交流中常常“短斤少两”。但是宰吾却提倡与投资人开诚布公,他不仅将公司进展随时“同步”给投资人,还与他们成为亲密的好朋友。在他们合作的三年时间内,没有发生过一次不快。
在以色列,大部分靠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的公司的最终目标并不是成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公司,而是在价值顶峰时期将公司连同产品和知识产权一起出售,宰吾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公司的“身价”,不仅需要不断完善产品,还需要得到美国FDA和欧洲CE的认证。因为宰吾设计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在设计理念上有很大不同,所以认证是个大难题。宰吾干脆把办公室开在了帮他申请认证的公司的对门,方便随时与他们交流。这样在每个研发阶段,都可以及时了解材料、技术是否符合认证标准。宰吾也开始雇用员工,有秘书、工程师,还有两个人专门负责写医学文献。经过努力,产品逐渐成型,并且开始在以色列和东欧几所研究机构进行动物试验。由于试验动物使用的是羊,为了感恩,宰吾在办公室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玩具羊。
欧洲的认证迟迟未能申请成功,宰吾决定不能坐以待毙。他飞往瑞士,直接找到认证负责人,希望给认证小组做一个深入的产品介绍。见面才知道原来对方一直没搞明白这个产品。经过不懈沟通,一个月之后,WT-Med公司终于收到了CE认证许可。
WT-Med现在已经在以色列、东欧、波士顿的几家医院开始临床试验,并有望在近期通过美国FDA认证。2010年,公司的估值已经接近八千万美元。
“世界上有很多人有过不错的创意,但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缺少自信、专业知识和经验。我相信,有好的想法以后,可以自学所需要的知识,积累所需要的经验,以实践自己的想法。”宰吾说,“其实,创业和生意都是人与人的关系,得到投资、知识、信息甚至认证都得靠与人交流的艺术。”
如果没有专业知识怎么创业?当然首先需要自己付出努力,补充知识。但有时恰恰因为外行有其它专业的背景和不同的思路,他们会打破惯性思维方式,产生创新的灵感。
本期,我要向大家介绍一名以色列创业者,他叫宰吾(Zeev),希伯来语的意思是狼。这个名字源自《圣经》,雅各祝福最小的儿子便雅悯的时候说:“便雅悯是个撕掠的狼,早晨要吃他所抓的,晚上要分他所夺的。”意思是便雅悯会衣食无忧,他的富裕也会惠及他人,但这种“小康”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先介绍下宰吾“曲折”的前半生。他生于1953年,长于特拉维夫,父母是从东欧移民到以色列的犹太人。宰吾的妈妈一直希望他以后能成为医生,他也一直将此当做自己的梦想。宰吾中学读的是特拉维夫最好的学校。看上去似乎他就要顺理成章地学医了,但其实他一直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凡事都不会按部就班地做。在校外,他远比在学校活跃,经常玩音乐、办小报、组织演出。
高中毕业后,宰吾按照法律选择参军当了炮兵,参加过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战争结束以后,受推荐上了军官学校,毕业后做部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来在部队会有很好的前途,他却退了伍,去大学读心理学。之后,他把换工作当成了爱好,每一年半到两年便要跳槽一次,他当过剧院经理、录音棚经理、摄影棚经理,期间又在夜校读了MBA,专攻市场营销。换了几份营销的工作之后,宰吾成了一家DIY公司的CEO。
宰吾一直有创业的念头,快到四十岁的时候,他还真“不惑”了,打定主意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虽然在进出口方面有着不错的人脉,但宰吾对自己的创业确定了两个方针:一是要靠脑子里的新想法创业,二是要走国际路线。
于是,他辞职创办了一家名为NORIKO的DIY公司(名字来源是他儿子读的故事书中一个日本小女孩名字),他以一人之力与以前的公司竞争,利用敏锐的市场观察力来改善销售的产品。宰吾可是名副其实的“Do It Yourself”,自己设计、自己发明、自己销售、自己包装,连做广告的照片也自己拍。他最得意的发明是多功能工具箱,与人初次见面,他就会送上一套工具箱当见面礼;交警要给他开罚单,他也会从后备箱中搬出工具箱“贿赂”人家。
因为爱国,宰吾的产品选择在以色列生产,在国外销售(这样可以帮以色列赚取更多的外汇)。宰吾提着工具箱去美国和德国推销,一边推销一边发展“亲信”——亲密的、信得过的合作伙伴,与他们一起尝试各种项目。跑得多了,英语说得倍儿溜,连德语也学会了。宰吾给自己设计的每个产品都申请了专利,产品做得好,他就把专利卖掉,拿赚来的钱启动新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不少项目他做得很成功,但也有失败的,再加上出国的成本不低,所以总体来看,他的生意只能算说得过去。
因缘巧合,他将赚来的钱都投入了欧洲一家医疗设备公司。虽然投资只有几万美元,对宰吾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他认认真真地当这家公司的小股东,每次股东会都去参加。会上认识了很多医生和医疗设备行业的人士,跟这些专业人士接触多了,宰吾飘飘然地找回了年轻时候想当医生的感觉:“当年我没能当上医生,论治病我不如他们,但论创意我可比他们强。”
几年之后,这家他投入了大量心血的公司却倒闭了,投进去的钱一分也没收回来。宰吾却很看得开:“这个钱是我交的学费。通过这份投资建立的人际关系和学到的医疗设备知识,去其他地方可买不到。”
宰吾决定重整旗鼓,与以前的投资伙伴、一位以色列一流的血管医生合伙搞起了创新研究。那段时间,宰吾认真钻研跟血管相关的知识,读书、参加专业会议,甚至去合伙人那里参观血管手术过程。没有专业背景的宰吾却悟出了一套独特的理论:
“我发现,血管的工作原理与上下水管道很像,差别仅在于管壁大小的不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术,但是手术的过程复杂,需要全麻、住院,还难免有副作用。宰吾左思右想,有了一个创意:利用材料工程的知识设计出一款新产品,将治疗从医疗手术变成“美容治疗”,不仅不需要全身麻醉,而且在普通诊所就可以完成。
他将整个思路分享给合伙人,合伙人非常激动,觉得此创意大有前途。他们自投资金进行研发。2004年两人合伙开了高科技公司starup,起了个洋名叫VVT-Med,两个合伙人,一个当顾问,一个全面管理,只干活,不拿工资。
研发产品需要做大量的试验,他们投入的资金很快耗尽。即使在风险投资非常发达的以色列,想得到风险投资的钱也并非易事,更何况这个公司既没有办公室也没有产品。宰吾只得把研发停下来,专心找投资。
他去过欧洲、美国、南美洲,甚至也到了中国,却到处碰钉子,因为他坚持公司的未来要由他拍板而投资人不可以过多干涉。一晃两年时间过去了,风险投资没有找到,宰吾却想明白一个道理:以公司目前的状况,没有投资机构会投资他,只有认识他、完全信任他的人才会来与他一起赌明天。于是他又花了一年的时间,动员所有以前拿过、买过他多功能工具箱的人——亲戚、邻居、老战友、前同事——给他介绍投资人。一批人因为这个项目逐渐走到一起,谈判的过程宰吾可没少费口舌,好几次差点谈崩。一转眼到了2007年,几个投资人终于签字画押,允诺投资整个研发过程。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与创业家之间的关系都会很复杂,在信息交流中常常“短斤少两”。但是宰吾却提倡与投资人开诚布公,他不仅将公司进展随时“同步”给投资人,还与他们成为亲密的好朋友。在他们合作的三年时间内,没有发生过一次不快。
在以色列,大部分靠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的公司的最终目标并不是成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公司,而是在价值顶峰时期将公司连同产品和知识产权一起出售,宰吾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公司的“身价”,不仅需要不断完善产品,还需要得到美国FDA和欧洲CE的认证。因为宰吾设计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在设计理念上有很大不同,所以认证是个大难题。宰吾干脆把办公室开在了帮他申请认证的公司的对门,方便随时与他们交流。这样在每个研发阶段,都可以及时了解材料、技术是否符合认证标准。宰吾也开始雇用员工,有秘书、工程师,还有两个人专门负责写医学文献。经过努力,产品逐渐成型,并且开始在以色列和东欧几所研究机构进行动物试验。由于试验动物使用的是羊,为了感恩,宰吾在办公室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玩具羊。
欧洲的认证迟迟未能申请成功,宰吾决定不能坐以待毙。他飞往瑞士,直接找到认证负责人,希望给认证小组做一个深入的产品介绍。见面才知道原来对方一直没搞明白这个产品。经过不懈沟通,一个月之后,WT-Med公司终于收到了CE认证许可。
WT-Med现在已经在以色列、东欧、波士顿的几家医院开始临床试验,并有望在近期通过美国FDA认证。2010年,公司的估值已经接近八千万美元。
“世界上有很多人有过不错的创意,但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缺少自信、专业知识和经验。我相信,有好的想法以后,可以自学所需要的知识,积累所需要的经验,以实践自己的想法。”宰吾说,“其实,创业和生意都是人与人的关系,得到投资、知识、信息甚至认证都得靠与人交流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