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泱泱华夏,熠熠篇章,英雄史诗,源远流长。翻开五千年历史长卷,传记
文学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尤其是太史公首创纪传体通史以来,形形色色人物的传记在历史记载中更是独领风骚,备受青睐。
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刚刚接触文言文,词句的理解尚有一定难度,传记体古文中的人物评论当然就更难以把握了。多数学生只是简单地一刀切,武断地把人物划分为非此即彼、非忠即奸。这看似简洁干脆、直截了当,其实失之全面,谬以千里。因为正如同毛主席的评论:“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开创盛世繁荣的旷代帝王尚且如此,遑论普通王公卿相、布衣之流!客观而全面地说,上起秦皇汉武,下至老毛老朱,几乎所有的历史英雄优点再多也是相对的,缺点再少也是绝对的。如果参考几何中“黄金分割点”一样找一个评判分寸,大致应该是7︰3,如优点占七成,缺点占三成。当然,这个比例还可以再细化,如优点中七成基本是闪光品质,品质中七成绝对是英雄特质等等。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们对传纪人物(尤其英雄人物)的品评客观公正、全面合理,笔者由浅入深、步步引导,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层面认识历史英雄:
第一个层面.课文内容
这里是说,有些课文仅是传记文学全文的节选部分,尚不足以全面、客观地表现主人公性格品位;为了学生们不至于以偏概全,教材特意在正文之后加以附文,其实正暗合春秋笔法,交互阅读、对照参考则褒贬俱在。
比如《陈涉世家》中,正文对陈涉的描述几近完美——少有大志,鸿鹄凌云;洞察时势,首事反秦;师出有名,顺应民心;运筹帷幄,威众杀尉;指挥若定,风卷残云……出身草莽而进入“世家”,当真是名副其实!但是,请不要忽略了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的第三题,题干上明确要求通读文意,结合课文对陈涉评介。而这段附文正是《史记》中《陈涉世家》全文的结尾部分,司马迁在高度肯定陈涉历史功绩的同时也并没有掩盖他的错误和局限。读后我们才知道,陈涉到底没能克服固有的小农意识,称王后沉溺享乐、大肆铺张,甚至为维护个人绝对威严而不惜滥杀无辜,这样一个类似于越王勾践、只能同苦不能共甘的统治者最后势必导致众叛亲离。于是乎陈涉的王位仅仅坐了六个月,并且在败逃途中死于自己的车夫之手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个层面.文学评论
这里是说,一位历史英雄,为后人留下的可以是金牌,可以是银匾,但更多的还是口碑。同代和后代中对之评点的定然不乏其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不同眼光对同一人物、事件从多种视角、各个层面进行审视,才能使人物的功过是非客观全面、公允可信。这就要求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动手检索图书、横向引证资料,用相关的“他山之石”来补充课文的独立性和片面性。
如《隆中对》中,当我们绝大多数人惊叹于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高瞻远瞩、尤其是对其“北定中原”政策深表钦佩、与其北伐队伍受到百姓“箪食壶浆”欢迎的胜利展望不谋而合时,伟大革命领袖毛主席却一声长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焉能不败!”事实证明,蜀国的北伐的确失败了,并且也的确败在了荆州失守、后院着火!
第三个层面.历史背景
这里是说,英雄人物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具体的历史年代中,对他们的评价首先自应从当时的历史观、价值观、审美观来入手,结合当时具体的历史趋势、社会矛盾、民心指归、风俗习惯等因素对人物做出切实、公正的评判,而不应想当然地以个人爱憎、今天标准对古人非难苛求、吹毛求疵或神化拔高、盲目崇拜。
首先,从历史记载可知,战国末期时,小国使者进入大国朝堂,按规定是绝不允许带兵刃的,正因为如此,同时代的荆轲刺秦王时才绞尽脑汁,将一把短匕卷在地图里瞒天过海;那么,唐雎之所以不辱使命中最具决定性的动作“挺剑而起”是从何说起呢?
其次,天将降大任于嬴政,秦王虎视六合、一统天下,其雄才大略、文治武功自不可等闲视之。虽猛兽骤临也应当面不改色、奋力搏杀,为什么在本国朝堂之上、群臣之中,区区一小国使者在远处一亮兵器就吓得脸色煞白、跪地求饶呢?这样的角色何德何能以威震天下?
再次,春秋战国时期,烽烟不断,征战四起,百姓饱受离乱之苦,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迫切盼望祖国统一、四海升平。秦始皇扫平六国,建立起大一统的秦王朝正是顺应历史、合乎人心。至于所用手段,在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自也无可非议,鼓吹“爱心”的宋襄公备受国人反感、呼吁“仁政”的亚圣孟轲在当时备受统治者冷遇,都是很好的反面证明。如此看来,唐雎的做法只能算是狭隘爱国主义,保小家而碍大局,充其量只是滚滚历史大潮中一小块绊浪礁石而已!
如此看来,同样位机极人臣,诸葛亮更多的是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邹忌更多的则是为个人沽名钓誉、巩固相位;作为英雄,前者七成有余,后者七成不足。又同样是秦末起义领袖,陈涉首事反秦,侧重于“善始”,项羽则推翻了暴秦,侧重于“善终”,这样,作为英雄,就是后者七成有余而前者七成不足了。至于唐雎,尽管也是有勇有谋,但从特定时代与社会发展角度看,英雄的成分恐怕就只有三成了。
文学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尤其是太史公首创纪传体通史以来,形形色色人物的传记在历史记载中更是独领风骚,备受青睐。
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刚刚接触文言文,词句的理解尚有一定难度,传记体古文中的人物评论当然就更难以把握了。多数学生只是简单地一刀切,武断地把人物划分为非此即彼、非忠即奸。这看似简洁干脆、直截了当,其实失之全面,谬以千里。因为正如同毛主席的评论:“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开创盛世繁荣的旷代帝王尚且如此,遑论普通王公卿相、布衣之流!客观而全面地说,上起秦皇汉武,下至老毛老朱,几乎所有的历史英雄优点再多也是相对的,缺点再少也是绝对的。如果参考几何中“黄金分割点”一样找一个评判分寸,大致应该是7︰3,如优点占七成,缺点占三成。当然,这个比例还可以再细化,如优点中七成基本是闪光品质,品质中七成绝对是英雄特质等等。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们对传纪人物(尤其英雄人物)的品评客观公正、全面合理,笔者由浅入深、步步引导,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层面认识历史英雄:
第一个层面.课文内容
这里是说,有些课文仅是传记文学全文的节选部分,尚不足以全面、客观地表现主人公性格品位;为了学生们不至于以偏概全,教材特意在正文之后加以附文,其实正暗合春秋笔法,交互阅读、对照参考则褒贬俱在。
比如《陈涉世家》中,正文对陈涉的描述几近完美——少有大志,鸿鹄凌云;洞察时势,首事反秦;师出有名,顺应民心;运筹帷幄,威众杀尉;指挥若定,风卷残云……出身草莽而进入“世家”,当真是名副其实!但是,请不要忽略了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的第三题,题干上明确要求通读文意,结合课文对陈涉评介。而这段附文正是《史记》中《陈涉世家》全文的结尾部分,司马迁在高度肯定陈涉历史功绩的同时也并没有掩盖他的错误和局限。读后我们才知道,陈涉到底没能克服固有的小农意识,称王后沉溺享乐、大肆铺张,甚至为维护个人绝对威严而不惜滥杀无辜,这样一个类似于越王勾践、只能同苦不能共甘的统治者最后势必导致众叛亲离。于是乎陈涉的王位仅仅坐了六个月,并且在败逃途中死于自己的车夫之手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个层面.文学评论
这里是说,一位历史英雄,为后人留下的可以是金牌,可以是银匾,但更多的还是口碑。同代和后代中对之评点的定然不乏其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不同眼光对同一人物、事件从多种视角、各个层面进行审视,才能使人物的功过是非客观全面、公允可信。这就要求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动手检索图书、横向引证资料,用相关的“他山之石”来补充课文的独立性和片面性。
如《隆中对》中,当我们绝大多数人惊叹于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高瞻远瞩、尤其是对其“北定中原”政策深表钦佩、与其北伐队伍受到百姓“箪食壶浆”欢迎的胜利展望不谋而合时,伟大革命领袖毛主席却一声长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焉能不败!”事实证明,蜀国的北伐的确失败了,并且也的确败在了荆州失守、后院着火!
第三个层面.历史背景
这里是说,英雄人物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具体的历史年代中,对他们的评价首先自应从当时的历史观、价值观、审美观来入手,结合当时具体的历史趋势、社会矛盾、民心指归、风俗习惯等因素对人物做出切实、公正的评判,而不应想当然地以个人爱憎、今天标准对古人非难苛求、吹毛求疵或神化拔高、盲目崇拜。
首先,从历史记载可知,战国末期时,小国使者进入大国朝堂,按规定是绝不允许带兵刃的,正因为如此,同时代的荆轲刺秦王时才绞尽脑汁,将一把短匕卷在地图里瞒天过海;那么,唐雎之所以不辱使命中最具决定性的动作“挺剑而起”是从何说起呢?
其次,天将降大任于嬴政,秦王虎视六合、一统天下,其雄才大略、文治武功自不可等闲视之。虽猛兽骤临也应当面不改色、奋力搏杀,为什么在本国朝堂之上、群臣之中,区区一小国使者在远处一亮兵器就吓得脸色煞白、跪地求饶呢?这样的角色何德何能以威震天下?
再次,春秋战国时期,烽烟不断,征战四起,百姓饱受离乱之苦,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迫切盼望祖国统一、四海升平。秦始皇扫平六国,建立起大一统的秦王朝正是顺应历史、合乎人心。至于所用手段,在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自也无可非议,鼓吹“爱心”的宋襄公备受国人反感、呼吁“仁政”的亚圣孟轲在当时备受统治者冷遇,都是很好的反面证明。如此看来,唐雎的做法只能算是狭隘爱国主义,保小家而碍大局,充其量只是滚滚历史大潮中一小块绊浪礁石而已!
如此看来,同样位机极人臣,诸葛亮更多的是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邹忌更多的则是为个人沽名钓誉、巩固相位;作为英雄,前者七成有余,后者七成不足。又同样是秦末起义领袖,陈涉首事反秦,侧重于“善始”,项羽则推翻了暴秦,侧重于“善终”,这样,作为英雄,就是后者七成有余而前者七成不足了。至于唐雎,尽管也是有勇有谋,但从特定时代与社会发展角度看,英雄的成分恐怕就只有三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