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上期)
老年人注重保健,希望通过保健品、治疗仪等方式“治疗”老龄化带来的疾病或不适。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打着“医疗保健”的幌子,从餐饮用具、服饰鞋帽等日用消费品,到居家寝具床垫、被褥等大件商品,对产品加以“功能化”特殊包装,使之“具备”保健甚至治疗某些疾病的功能,让不明就里的老年消费者竞相追捧。而这些所谓的保健品、治疗仪等,根本不具有其宣传的功效,不仅没有保健作用,甚至给老年消费者带来各种副作用,加重病情。
C案例:老人花两万元买6盒“一剑汤”
2018年9月4日,福建省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到88岁高龄的消费者周先生投诉,周先生表示其向厦门宝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了一款名为“一剑汤”的保健品,数量是6盒,每盒价格3,500元,共计21,000元。周先生在购买上述保健品前被商家忽悠参加了一场保健品宣传讲座。在活动现场,商家给其检查身体,告知其身体有很多健康问题,服用该保健品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商家的极力推荐下,周先生向商家预定了一个疗程的保健品,共6盒,商家已提供了3盒,还有3盒未提供。周先生向商家付款5,500元,服用了2盒后,发现该保健品没有商家宣传的效果,与商家协商退还暂未服用的1盒保健品,不再购买剩余的3盒保健品,遭到商家的拒绝。
厦门市消保委工作人员接到周先生的投诉后,立即与周老先生一同来到厦门宝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现场调查,消保委工作人员向商家明确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经过调解,商家答应给予以下处理:剩余未服用的1盒保健品“一剑汤”退回商家,剩下的3盒不再购买。
老年人退休后日常活动较少,接触的主要是广播、电视、报纸这类传统媒体。老年人观念比较传统,认为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具有权威性,广告播放的企业和产品,都是经过电台严格筛选和审核的。一些不良商家和媒体抓住此点,在特定的时间做整版、整时段的广告,再请一些所谓的“名医”、“专家”,将产品吹嘘得天花乱坠。实际上,这些媒体受盈利驱使,缺少对广告内容的监管,对售后问题的连带责任认识不清,发生消费纠纷后与广告方互相推诿,给投诉处理带来了难题。
C案例:买“神药”上当退货难
江苏省南京市71岁的消费者蔡先生在某电台以每盒519元的价格购买了40盒参茸灵芝胶囊,电台广告中称此胶囊可以医治各种慢性疾病,效果好,疗程短。到货服用几盒后,消费者身体出现不适,经检查发现商品包装标明的功效与宣传广告严重不符,遂要求将剩余产品退货。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诉后,及时与电台核实情况。经确认,此商品的销售方是南京某药业公司,该企业以商品大包装盒被拆、包装破损为由,拒绝退货。
消保委工作人员通过沟通与教育,告知了经营者关于提供真实、全面的商品和服务信息的义务规定,最终经营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为消费者办理退款13,000元。
1.选择养老机构要多方面考察,尤其警惕集资型养老“美丽谎言”。
目前养老机构应当具有民政部门认证的“养老机构资质”和企业注册登记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同时具备消防和食药监管部门的相关认证;当养老机构内设立有医疗机构时,应当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此外,《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对养老机构的出入院服务、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清洁卫生服务等9方面的服务项目,进行了详细规定,消费者选择时可以对照参考。
如果消费者遇到养老机构有下列承诺,一定要警惕。一是打着提供养老服务的幌子,以收取会员费、“保证金”,并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二是以投资养老公寓或投资其他相关养老项目为名,承诺给予高额回报,或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
2.旅游出行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不要单纯以价格为导向。
老年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选择旅游线路,不要单纯以价格为导向,要多关注旅游产品的品质,选择正规的旅行社,仔细了解旅游行程安排,签订旅游局统一制定的旅游合同,特別注意违约条款。老年消费者在出行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最好去医院做相应体检,开一些必备药品,随身携带,防患于未然。
外出游玩时应注意人身、财物、行车安全,避免到人流拥挤、购物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景点景区,谨慎参加涉水、登山、骑马等具有一定风险和需要一定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旅游项目。
3.理财消费要理性,警惕消费返利、高收益藏品等赚钱陷阱。
“消费返利”原本是一项常见的促销手段,商家设定一个消费梯度,满额有返利,如同打折。近年来这一促销手段却被不法商家所利用,诱惑众多老年消费者踏入“高额返现”的陷阱。老年消费者在进行消费、购买理财、收藏品时,一定要记住高收益必然对应高风险。投资理财不等于投机发财,不要贪图一时的高利息,最终本金被骗。
4.医疗保健需求要找正规医院医师,不要相信保健品是“灵丹妙药”。
近年来,有关老年人遭遇保健品消费陷阱的问题层出不穷,最常见的是保健消费“被坑”,不法分子往往以“干爹干妈”相称,用“免费赠礼”作饵、“健康专场”洗脑、“专家义诊”推销、“亲情营销”维系四大套路,目标是老年人的钱包。为迎合老年消费者的保健消费需求,对普通商品进行功能化宣传,对添加了所谓功能材料的商品进行疗效化声称,甚至鼓吹治疗效果的行为,属于夸大宣传或虚假宣传,涉嫌欺诈消费者,类似“灵丹妙药”的保健品往往价格畸高,建议消费者不要轻信,谨慎选购。
老年消费者应理性看待自己的健康问题,不要盲目购买保健品,确有健康问题需要治疗,应该去正规医院诊治,通过正规药房、药店购买健康产品。同时,多与家人沟通交流,不要轻信电视广播广告、健康讲座等“假保健、真销售”的信息。
6.宣传能治病的保健产品
老年人注重保健,希望通过保健品、治疗仪等方式“治疗”老龄化带来的疾病或不适。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打着“医疗保健”的幌子,从餐饮用具、服饰鞋帽等日用消费品,到居家寝具床垫、被褥等大件商品,对产品加以“功能化”特殊包装,使之“具备”保健甚至治疗某些疾病的功能,让不明就里的老年消费者竞相追捧。而这些所谓的保健品、治疗仪等,根本不具有其宣传的功效,不仅没有保健作用,甚至给老年消费者带来各种副作用,加重病情。
C案例:老人花两万元买6盒“一剑汤”
2018年9月4日,福建省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到88岁高龄的消费者周先生投诉,周先生表示其向厦门宝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了一款名为“一剑汤”的保健品,数量是6盒,每盒价格3,500元,共计21,000元。周先生在购买上述保健品前被商家忽悠参加了一场保健品宣传讲座。在活动现场,商家给其检查身体,告知其身体有很多健康问题,服用该保健品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商家的极力推荐下,周先生向商家预定了一个疗程的保健品,共6盒,商家已提供了3盒,还有3盒未提供。周先生向商家付款5,500元,服用了2盒后,发现该保健品没有商家宣传的效果,与商家协商退还暂未服用的1盒保健品,不再购买剩余的3盒保健品,遭到商家的拒绝。
厦门市消保委工作人员接到周先生的投诉后,立即与周老先生一同来到厦门宝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现场调查,消保委工作人员向商家明确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经过调解,商家答应给予以下处理:剩余未服用的1盒保健品“一剑汤”退回商家,剩下的3盒不再购买。
7.轰炸式宣传的广播电视广告
老年人退休后日常活动较少,接触的主要是广播、电视、报纸这类传统媒体。老年人观念比较传统,认为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具有权威性,广告播放的企业和产品,都是经过电台严格筛选和审核的。一些不良商家和媒体抓住此点,在特定的时间做整版、整时段的广告,再请一些所谓的“名医”、“专家”,将产品吹嘘得天花乱坠。实际上,这些媒体受盈利驱使,缺少对广告内容的监管,对售后问题的连带责任认识不清,发生消费纠纷后与广告方互相推诿,给投诉处理带来了难题。
C案例:买“神药”上当退货难
江苏省南京市71岁的消费者蔡先生在某电台以每盒519元的价格购买了40盒参茸灵芝胶囊,电台广告中称此胶囊可以医治各种慢性疾病,效果好,疗程短。到货服用几盒后,消费者身体出现不适,经检查发现商品包装标明的功效与宣传广告严重不符,遂要求将剩余产品退货。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诉后,及时与电台核实情况。经确认,此商品的销售方是南京某药业公司,该企业以商品大包装盒被拆、包装破损为由,拒绝退货。
消保委工作人员通过沟通与教育,告知了经营者关于提供真实、全面的商品和服务信息的义务规定,最终经营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为消费者办理退款13,000元。
消费提示 四大注意
1.选择养老机构要多方面考察,尤其警惕集资型养老“美丽谎言”。
目前养老机构应当具有民政部门认证的“养老机构资质”和企业注册登记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同时具备消防和食药监管部门的相关认证;当养老机构内设立有医疗机构时,应当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此外,《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对养老机构的出入院服务、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清洁卫生服务等9方面的服务项目,进行了详细规定,消费者选择时可以对照参考。
如果消费者遇到养老机构有下列承诺,一定要警惕。一是打着提供养老服务的幌子,以收取会员费、“保证金”,并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二是以投资养老公寓或投资其他相关养老项目为名,承诺给予高额回报,或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
2.旅游出行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不要单纯以价格为导向。
老年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选择旅游线路,不要单纯以价格为导向,要多关注旅游产品的品质,选择正规的旅行社,仔细了解旅游行程安排,签订旅游局统一制定的旅游合同,特別注意违约条款。老年消费者在出行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最好去医院做相应体检,开一些必备药品,随身携带,防患于未然。
外出游玩时应注意人身、财物、行车安全,避免到人流拥挤、购物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景点景区,谨慎参加涉水、登山、骑马等具有一定风险和需要一定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旅游项目。
3.理财消费要理性,警惕消费返利、高收益藏品等赚钱陷阱。
“消费返利”原本是一项常见的促销手段,商家设定一个消费梯度,满额有返利,如同打折。近年来这一促销手段却被不法商家所利用,诱惑众多老年消费者踏入“高额返现”的陷阱。老年消费者在进行消费、购买理财、收藏品时,一定要记住高收益必然对应高风险。投资理财不等于投机发财,不要贪图一时的高利息,最终本金被骗。
4.医疗保健需求要找正规医院医师,不要相信保健品是“灵丹妙药”。
近年来,有关老年人遭遇保健品消费陷阱的问题层出不穷,最常见的是保健消费“被坑”,不法分子往往以“干爹干妈”相称,用“免费赠礼”作饵、“健康专场”洗脑、“专家义诊”推销、“亲情营销”维系四大套路,目标是老年人的钱包。为迎合老年消费者的保健消费需求,对普通商品进行功能化宣传,对添加了所谓功能材料的商品进行疗效化声称,甚至鼓吹治疗效果的行为,属于夸大宣传或虚假宣传,涉嫌欺诈消费者,类似“灵丹妙药”的保健品往往价格畸高,建议消费者不要轻信,谨慎选购。
老年消费者应理性看待自己的健康问题,不要盲目购买保健品,确有健康问题需要治疗,应该去正规医院诊治,通过正规药房、药店购买健康产品。同时,多与家人沟通交流,不要轻信电视广播广告、健康讲座等“假保健、真销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