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辅助化疗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以蒽环类和紫杉烷类为主要化疗药物。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在显著提高化疗疗效的同时,也为临床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治疗思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帕妥珠单抗、T-DM1和贝伐珠单抗。

其他文献
期刊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行近端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众多,较为常用的有食管残胃吻合、食管管状胃吻合、空肠间置吻合等。近年对空肠间置吻合研究较多,并衍生出多种改良重建方式。在临床实践中,仍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RASSF1-MST1-FOXO3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特定蛋白质的活性及表达来影响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决定着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凋亡。
作为T淋巴细胞亚群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一方面可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降低致瘤性及转移性、改善癌组织局部微环境、增强癌细胞抗原性、降低肝炎病毒载量、强化机体抗肿瘤能力。另一方面IL-2增强了肿瘤的高凝状态。IL-2对于原发性肝癌的作用及其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有光明的研究前景。
放疗前对靶区进行精确勾画、修正靶区和调节治疗计划,放疗后评价疗效对食管癌的治疗至关重要。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将PET功能影像和CT解剖影像有机结合,为PET提供更多的解剖细节,并且可从分子水平反映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生化变化和代谢状态之间的差异,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帮助。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经临床检查不能确定原发灶部位,检出困难,预后差。CUP的传统诊断手段主要有病理学检查、内镜、影像学检查等,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一直是首选手段。近几年,基因表达谱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确定CUP组织来源的诊断手段,基因表达谱分析原发灶的检出率及准确率高。推荐的治疗方法包括经典的以铂类或紫杉醇类为基础的化疗、放疗或手术,基因表达谱分析指导的针对原发灶的标准治疗提高了患者存活率。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靶向于HPV16型的-E7(HPV16-E7)基因的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系统(CRISPR/Cas)对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株SiH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HPV16阳性的宫颈癌细胞株SiHa和HPV阴性的人胚肾上皮细胞株HEK293,分别将SiHa细胞和HEK293细胞分为3组:Cri组(按照1∶3的比例转染向导RNA与Cas9质粒)、C9组(只转染等量的Ca
晚期乳腺癌中约70%的患者最终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可导致骨相关事件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非常重要。双膦酸盐是目前乳腺癌骨转移的标准治疗方法,而抗体类新药地诺单抗可能成为双膦酸盐的合理替代物,化疗、内分泌及靶向治疗亦是晚期乳腺癌的基础治疗,只有将各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才能获得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