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薯之父”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日的阳光洒在云南省沾益县大坡乡大坡和耕德两个村委会交界处3000亩的连片耕地上,蓝天、红土、绿树、远山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畫卷。畫面的一边,一台马铃薯自动收获机从耕地上开过,留下完好无损的洋芋躺在泥土之上,工人尾随其后,将土豆拾捡进口袋里。畫面的另一边,一条“银色铁龙”横跨地垄,随着轮子的滚动,“铁龙”开始缓慢移动着喷洒水花,进行着土壤浇灌作业……
  “这里就是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大坡核心示范区,是西南地区最现代化的马铃薯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个子不高的基地主人,云南诚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长宝指着地里的现代化机械骄傲地说道。
  看着眼前延伸至山边的广袤土地,50岁的王长宝回想起当年将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挣的几百万元投到这里,带领工人将土地间的山石移走、沟壑填平的峥嵘岁月,不禁感叹自己年纪大了,如果再年轻一些,还可以为农业发展做得更多。
  文化不高觉悟高
  只有初中文化的王长宝曾经销售过建材、做过小生意、开过塑料厂、种过蔬菜,最终与马铃薯结缘,从2001年开始做起了马铃薯经销的生意。
  做马铃薯经销生意的几年内,为打开市场、扩大销量,王长宝到过全国的很多城市,每天与马铃薯打交道的他发现,市场上的马铃薯品种在逐渐退化,品质越来越差,产量一直提不起来。当他来到内蒙古,看到当地对马铃薯种薯的培育非常重视,而马铃薯种植和收获完全依靠机械化操作,比沾益老家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提高了几十倍的效率,所种出的马铃薯品质也远远高于老家种植的品种。他心想,沾益老家的土豆品质远远不如外地品种,马铃薯销售根本无法做大,干脆在老家也建一个标准化、规模化程度高的种薯繁育基地,为农户提供优良的品种,让当地的马铃薯增产增收、品质提高,老百姓的粮食增加了,收入也能提高。
  “好好的销售不做,要回去‘修地球’,是不是傻了啊?”在周边几位老板朋友的反对声中,王长宝凭借多年来在马铃薯营销市场的经验看准了马铃薯的潜在市场,不断思考,在马铃薯种植上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清晰起来。他要建成曲靖市乃至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引种和推广种植实现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模式的典范。
  从理想到现实 山区建起现代化农业基地
  2006年,王长宝成立了云南诚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他拿出多年的积蓄,投资300余万元在沾益县大坡乡土桥村委会承包了3000余亩荒山、荒地,移山填壑,开始种植马铃薯。他一边考察、学习山东、内蒙古等大型农场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一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走科技创造新道路,按照高起点、高投入的思想,聘请了懂管理和生产的高级农艺师,从山东、北京等地购买了先进的马铃薯机械化生产设备,购买了挖掘机、播种机、收获机等现代化设备,改变了传统靠人种植、收获,农民靠天吃饭的生产经营模式,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马铃薯良种繁育示范基地。
  建设过程中,王长宝意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先进的水利设施做保障。借助政府实施的中低产改造工程,他进一步平整了土地,并实现了灌溉水源及管网配套,还专门从美国引进了2套最先进的指针式圆形喷灌机。通过这一现代化浇灌设备,用水精确到了毫升,还可以设定晚上浇水,大大减少蒸发量:一套浇灌设备就可以覆盖400-600亩的土地,还能节省50%的水量,实现了节水、提效、抗霜冻。王长宝算了一笔账,现代化的浇灌设备价值不菲,但是平均下来算到覆盖每亩土地上,每亩投的钱有26元,使用期限20年,算下来每年每亩只有133元的成本,只相当于工人两天的工资,大大节约了成本,保证高产高效,摆脱气候因素等带给农业生产的影响。
  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种薯繁育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保证马铃薯种薯的品质和种类,王长宝不断引进一些优良品种的苗,送往科研机构进行脱毒、选育苗,与高校经行合作,邀请专家加强合作交流,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基地正常运转起来,培育的20余个品种经过耕种取得了良好效益,种薯的推广和销售取得了巨大成功。
  小小马铃薯,做成大产业
  随着王长宝的薯种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一些专家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开发,高校把教学实践基地建到了马铃薯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里。有了技术的支撑,王长宝信心和干劲更加足了。
  王长宝通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诚兴农业公司制定了以企业带动就业,“公司+基地+市场+农户”的生产经营理念,倡导“诚实、互信、学习、创新”的企业精神为农户提供优质的种薯和完善的生产技术及回收服务。
  公司按照王长宝的要求,对农民开展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植保、统一农机、统一订单收购的“五统一”社会化服务。为保证农民的利益,公司在与农户签订马铃薯回收协议时,还签订了协议保护价,市场价低于协议保护价时,公司也要按照协议保护价进行回收,让农户能安心种、安心卖,获得真正效益。
  在诚兴农业公司的优惠政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带动下,周边村镇1000余户农户发展马铃薯种植,还吸纳周边剩余大龄妇女在公司基地工作,全年累计用工1500余人次。实现农户增收、产业增效、人均增收600余元、户均增收1200元,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收致富取得了显著成绩。
  如今,云南诚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繁育的良种已经成为畅销货,种薯原原种都是按粒卖,2012年的行情是每粒0.4元/斤,每年能卖出2000万粒原原种,通过原原种的种植,每年产出原种7000余吨。王长宝估算,整个沾益县70%农户用的是他提供的原种,而在整个曲靖市,这一比例也达到了30%-40%。
  王长宝的薯种凭借其多品种的优良品质、抗病性和对地区气候适应性,走出了曲靖市场,在云南省内外多地都有薯种供应和成薯回收,还远销到缅甸、越南,为各地马铃薯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良好的口碑,也为他带来了各种荣誉。
  王长宝先后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产业结构调整先进个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拔尖农村乡土人才”等称号。他领导的云南诚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也先后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县、市、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先后被云南省科技厅认定为“优质种业基地、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并承接了“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工程”。
  做更多让老百姓受益的事
  对于云南诚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马铃薯种薯产业的下一步发展,王长宝打算在未来的几年里,再租土地1万亩,将种薯繁育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成西南领先的种薯产业基地;还要投资进行马铃薯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马铃薯的附加值。
  王长宝还想做一个马铃薯种薯批发市场,把各地的种薯集中起来,引进优质种源,繁育更好的品种,搭建一个种薯提供平台,统一销售,统一订单,统一回收,打造属于沾益的马铃薯品牌。农民出身的他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让农户种上最好的马铃薯,产生更好的收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马铃薯种薯产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让农户增收致富。
其他文献
<正>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又称克隆氏病),是一类以非特异性的炎性反应为主要表现的肠道疾病,本类病常常迁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