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底的一天,姚劲波打开微博时,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58同城崩盘在即。去年58总体收入为4000万美元,员工人数为7000人,总体支出为1.1亿美元,2011年58同城全年亏损7000万美元。其之前完成的A、B、C轮融资的钱已经在去年7、8月份就已花完。目前58同城账上只剩3000万美元,而每月亏损额在4000万元人民币左右,公司只能维持运营4个月。”
谣言止于真相,身为这家“崩盘在即”的公司CEO,没有人比姚劲波更了解58同城的真实状况。问题是,尽管姚劲波对满天乱飞的危机传闻一一否认,却并没有透露58同城的经营状况,如何止住谣言?
要让58同城“倒闭”的方法有两种,但经由的途径是一样的,由网民点击手中的鼠标,关闭58同城的网站,或者,转发关于58同城的种种传言。但要让这样的传闻传播开来,除了别有用心者的推动,前提一定是58同城的确遇到了问题。
只有口水没有真相
一个业内的朋友告诉我,其实从去年开始,姚劲波就已经在想办法四处找钱了,这与姚劲波在D轮融资前约见了20余拨投资人的说法不谋而合。
这不奇怪,疯狂烧钱,是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的共同选择,何时盈利,又是他们的共同难题。去哪里找融资,当然是公司CEO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但令人惊讶的是,58同城的资金链缺口之大。
一种说法是,58同城2011年全年亏损7000万美元。另一个版本是,2011年,58同城花在广告上的投入便超过5亿元人民币,薪资、广告、运营、产品四项累计支出超过了 10亿元人民币,而对比4000万美元的营收,亏损额超过7.5亿元人民币(接近1.2亿美元)。
根据公开的数据,即使把58同城从2006年至今的三轮融资加起来,结果也不到1亿美元,算下来还不够2011年一年的亏损。公认的烧钱大户京东商城2011年的亏损也不到12亿元人民币,自建物流、仓储这些支出都是58同城没有的。我们咨询了不少行业内的朋友,58同城经营固然惨淡,但还不至于惨烈至此,显然,姚劲波说“亏损情况严重不符事实”所言非虚。
有意思的是,崩盘消息传出后,又有机构“适时”地宣布58同城已经于2011年下半年完成了D轮,总金额5500万美元的融资。这次融资的一个细节是,5500万美元中4200万美元是由C轮领投的华平集团提供,姚劲波跟投1300万美元,不过这1300万美元又是今 姚向华平投资借贷来的。
“虽然数目不对,但任何创业公司能得到原有股东和CEO个人的跟投都充分说明对公司的信心。” 不过在有的人看来,姚劲波的“信心说”根本不可信,要求CEO跟投,双方绑定利益的方式本来就极为少见,不正是因为对58同城缺少信心么?而姚劲波为了拿到这笔投资,出售了自己担任董事的学大教育125万股股票,换来500万美元,这不正是58同城资金链已相当吃紧的明证么?
在“倒闭门”之外,58同城的“用工黑幕”也被“揭发”。自称58同城刚离职的员工披露,新到职员
工前八天不计工资,绝大部分销售员工是不缴纳保险的,所有员工均未缴纳住房公积金,这是公司人尽皆知的潜规则。
在已经够多了的传言面前,我们无意再添上一条无法证实的揣测,也能理解姚劲波无奈的感叹,“不融资是负面,融资,也是;不投广告是负面,投,也是;不扩张是负面,扩张,也是。”但一边感叹谣言凶猛,一边却又对58同城的现状三缄其口,怎么杜绝得了更多的猜测与质疑。
我们还依稀记得,2010年姚劲波便曾对外宣称,按照58同城目前的发展现状,完全有能力在2011年下半年选择海外上市。到了2012年的现在,58同城还在准备上市的途中,并且姚劲波又做出了一个预测,58同城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将实现盈利。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传言呢?
既然自己也在制造口水,又何必埋怨别人的嘴巴。
看不到希望的商业模式
58同城真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么?稍留心的人就会发现,58同城烧钱的疯狂程度令人咂舌。高额的明星代言,在央视、地方卫视、地铁的广告轰炸,对百度、谷歌、淘宝等“流量生产商”的大笔投入,每年近5亿元的广告费这一说法是姚劲波所认可的。
另一家分类信息网站赶集网2011年整体销售额达到了4000万美元,相比2010年涨幅400%,作为两家相似度如此高的公司,58同城的营收也应该是千万美元级别。与不计成本的疯狂投入相比,即便不至于像外界风传的那样将在短期内倒闭,58同城也确实面临着非常现实的盈利困境。
2011年,赶集网与58同城分别重金签下姚晨和杨幂代言,在电视上扯着嗓子吼了一整年的广告,两个分类信息网站的巨头深入人心。现在,赶集网与58同城又先后陷入“破产”传闻,默契得令人惊叹。实际上,两者从诞生之初起,就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作为58同城与赶集网共同的鼻祖,大洋彼岸的Craigslist.org定位于非营利性网站,其创始人Craig有着伟大的理想,目的是搭建一个简约的网络架构“为人民服务”,让人们能够自由、免费地在上面处理自己的事情。网站自1995年创立以来,很长时间里没有任何竞争对手,作为一个小网站,其页面设计十多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而且Craig不设销售部,不拉广告,不要VC,员工一共才30多人,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小步慢跑,积累了超强的人气,个人用户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完全免费使用,用制度规范交易,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更重要的是,只有几十名员工,年营收过亿美元,网站价值超过25亿美元,这让中国同行们羡慕不已。
最红火时,国内曾经有两千多家分类信息网站,如今只剩下了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三家角力。红透半边天的人人网(renren.com)也曾是几千家分类信息网站大军之一,但经营了两年多时间都没有营收。2007年,看不到希望的千橡集团最终选择了关闭人人网。这故事像极了国内的团购网站,从美国复制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商业模式,却在集体狂奔中,因为不健康的运营方式而迷失了方向。
分类信息网站是一个综合的信息平台,个人和企业可以免费发布求职、房屋租售、二手货等信息。Craigslist通过对个人用户完全免费,对企业用户的商业信息收费来获得收入。在国内,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则主要是依靠房产中介的佣金来获利。
除了房产中介,58同城的主要业务还包括招聘、二手货交易、交友等。一个稍有些经历的网民都会意识到,58同城的对手绝不只是赶集网、百姓网,房产中介搜房网一支独大,招聘则比不过智联招聘、51job这样的专业网站,二手货交易有淘宝挡在身前,在各类SNS社区和APP面前,交友就更加没有竞争力了,他们才是最可怕的对手,如何保住用户流量比怎样向用户收费的问题更现实。
在Alexa最近的排行榜中,58同城排在中文网站前40名行列里,在全球所有分类信息网站中,排名也仅次于Craigslist。但与Craigslist相比,58同城人马太多,营收却太少,广告太多,价值却太少,对资本而言,以这样的方式坚守分类信息模式,就只意味着亏损和没有出路。
靠广告投放来获得更多的流量和知名度,花钱网罗用户,再通过对用户收费和交易佣金来盈利。盈利模式的限制和竞争对手的挤压,让分类信息网站从一开始就能看到天花板,不转型,或许真的只有等待崩盘和倒闭。
赶集网和58同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团购,从模式上看,分类信息网站是提供本地生活信息的,将业务扩展到提供本地生活类的团购,商业逻辑是完全成立的,现有的资源都能嫁接到更大的团购平台上来。只是,此时的团购网站也已经成为了一片血淋淋的红海。
拼团购饮鸩止渴
是做一个缩水的千万富翁还是破产的失败者,这个选择委实不难。
正因为月亏损数额巨大、亏损速度之快,58同城现在面临的魔咒是,要么融到维持经营的钱,要么等现金烧完,姚劲波和投资者的钱都将打水漂。在完成D轮融资之前58同城的估值就不低于3亿美元,加上每月巨大的亏损额,58同城再融资的可能已经越来越低,做大规模,全力冲击上市成了唯一的选择。
要成功上市,暂时不盈利并不是问题,亏损1亿美元的唯品会已经登陆纳斯达克。问题是分类网站规模太小,如何达到上市要求的营业额门槛,将营收提至1亿美元成了最迫切的现实。
因此,58同城选择向团购发力便可以理解了,从现有资源上看,这是离58同城最近的模式,可以顺利整合已有的商家和用户资源,而从市场规模来看,这也是冲营业额的最佳途径,拉手、美团、窝窝等网站的营收已超过2亿元人民币。
但现实是,与分类信息网站相比,团购是另一个烧钱的大火坑。销售利润率不到10%,人力、运营、
推广成本不断被炒高,在这场烧钱竞赛里,由“千团大战”到“集体倒闭”,不过一年多时间便只剩下了十几家大型团购网站。
在全行业集体亏损的情况下,做团购,则意味着加剧58同城的亏损情况。不做团购,还有什么业务能快速提高营收规模?据称,58同城期望团购业务模块能贡献2000万美元的年营收,没有团购业务,实现上亿美元的营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这2000万美元,58同城要付出数倍的经营成本,在自身都还没止损的情况下,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的团购不过是另一个大窟窿。为了缓解饥饿感而吸食毒品,因为一时的快感而欲罢不能,虽然暂时抵挡住了饥饿感,但肚子终究空空如也,犹如饮鸩止渴。
当然,在团购网站中也不乏相对稳健的企业,要么如聚划算背后有阿里巴巴输血,或者如大众点评团有大众点评网支持,要么如美团、F团,精打细算维持规模,只等行业热潮退去再出来收拾残局,抱定“剩者为王”的想法。这都是58同城学不来的。也有激进的团购网站,明星代言花样百出,广告攻势铺天盖地,这不就是58同城在做的么?这个队伍中的窝窝团、团宝网都是非不断,前者关站倒闭的传闻迭起,后者已经经历了一次涅 。如果过于激进,团宝网便是前车之鉴。
在尝试团购业务之后,赶集网最终选择了与窝窝团联合运营团购业务,这似乎预示赶集网的团购业务正在被边缘化,蚂蚁短租成为了赶集网新的战略重点。虽然未来难料,但至少蚂蚁短租的O2O租房模式还被大多数人所看好。百姓网则坚持着Craigslist模式,精兵简政,坚守分类信息。而在58同城,面对只见投入难见产出的团购业务,投资人在董事会要求停掉团购,以便节省资金,并与姚劲波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姚劲波的坚持保住了58团购,但坚持团购能圆了58同城的上市梦么?团购网站第一阵营的拉手网尚且折戟IPO,处于第三阵营的58同城希望更加渺茫。58同城的亏损难题,依靠上市就能破解么?刚刚登陆纳斯达克的唯品会1.25亿美元融资规模被腰斩7000万美元,上市后一路“跌跌不休”,同样,靠资本市场的输血也解决不了58同城的盈利软肋。
任春雷“跑路”前,来自公司内部、消费者、商家的指责就犹如四面楚歌包围着团宝网,陈平在发出“恳请大家一起承担”的创业失败短信后,之前关于星晨急便的各种投诉、爆料、预言又一次被热炒。
不是这些传闻打垮了团宝网与星晨急便,58同城也不会因为谣言而止步不前。但在这些传闻背后,显露出的是58同城已经失衡的心态和被上市计划扰乱的步调,让58同城身不由己,规模过度膨胀,最终进退失据,陷入了经营危局。
谣言止于真相,身为这家“崩盘在即”的公司CEO,没有人比姚劲波更了解58同城的真实状况。问题是,尽管姚劲波对满天乱飞的危机传闻一一否认,却并没有透露58同城的经营状况,如何止住谣言?
要让58同城“倒闭”的方法有两种,但经由的途径是一样的,由网民点击手中的鼠标,关闭58同城的网站,或者,转发关于58同城的种种传言。但要让这样的传闻传播开来,除了别有用心者的推动,前提一定是58同城的确遇到了问题。
只有口水没有真相
一个业内的朋友告诉我,其实从去年开始,姚劲波就已经在想办法四处找钱了,这与姚劲波在D轮融资前约见了20余拨投资人的说法不谋而合。
这不奇怪,疯狂烧钱,是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的共同选择,何时盈利,又是他们的共同难题。去哪里找融资,当然是公司CEO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但令人惊讶的是,58同城的资金链缺口之大。
一种说法是,58同城2011年全年亏损7000万美元。另一个版本是,2011年,58同城花在广告上的投入便超过5亿元人民币,薪资、广告、运营、产品四项累计支出超过了 10亿元人民币,而对比4000万美元的营收,亏损额超过7.5亿元人民币(接近1.2亿美元)。
根据公开的数据,即使把58同城从2006年至今的三轮融资加起来,结果也不到1亿美元,算下来还不够2011年一年的亏损。公认的烧钱大户京东商城2011年的亏损也不到12亿元人民币,自建物流、仓储这些支出都是58同城没有的。我们咨询了不少行业内的朋友,58同城经营固然惨淡,但还不至于惨烈至此,显然,姚劲波说“亏损情况严重不符事实”所言非虚。
有意思的是,崩盘消息传出后,又有机构“适时”地宣布58同城已经于2011年下半年完成了D轮,总金额5500万美元的融资。这次融资的一个细节是,5500万美元中4200万美元是由C轮领投的华平集团提供,姚劲波跟投1300万美元,不过这1300万美元又是今 姚向华平投资借贷来的。
“虽然数目不对,但任何创业公司能得到原有股东和CEO个人的跟投都充分说明对公司的信心。” 不过在有的人看来,姚劲波的“信心说”根本不可信,要求CEO跟投,双方绑定利益的方式本来就极为少见,不正是因为对58同城缺少信心么?而姚劲波为了拿到这笔投资,出售了自己担任董事的学大教育125万股股票,换来500万美元,这不正是58同城资金链已相当吃紧的明证么?
在“倒闭门”之外,58同城的“用工黑幕”也被“揭发”。自称58同城刚离职的员工披露,新到职员
工前八天不计工资,绝大部分销售员工是不缴纳保险的,所有员工均未缴纳住房公积金,这是公司人尽皆知的潜规则。
在已经够多了的传言面前,我们无意再添上一条无法证实的揣测,也能理解姚劲波无奈的感叹,“不融资是负面,融资,也是;不投广告是负面,投,也是;不扩张是负面,扩张,也是。”但一边感叹谣言凶猛,一边却又对58同城的现状三缄其口,怎么杜绝得了更多的猜测与质疑。
我们还依稀记得,2010年姚劲波便曾对外宣称,按照58同城目前的发展现状,完全有能力在2011年下半年选择海外上市。到了2012年的现在,58同城还在准备上市的途中,并且姚劲波又做出了一个预测,58同城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将实现盈利。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传言呢?
既然自己也在制造口水,又何必埋怨别人的嘴巴。
看不到希望的商业模式
58同城真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么?稍留心的人就会发现,58同城烧钱的疯狂程度令人咂舌。高额的明星代言,在央视、地方卫视、地铁的广告轰炸,对百度、谷歌、淘宝等“流量生产商”的大笔投入,每年近5亿元的广告费这一说法是姚劲波所认可的。
另一家分类信息网站赶集网2011年整体销售额达到了4000万美元,相比2010年涨幅400%,作为两家相似度如此高的公司,58同城的营收也应该是千万美元级别。与不计成本的疯狂投入相比,即便不至于像外界风传的那样将在短期内倒闭,58同城也确实面临着非常现实的盈利困境。
2011年,赶集网与58同城分别重金签下姚晨和杨幂代言,在电视上扯着嗓子吼了一整年的广告,两个分类信息网站的巨头深入人心。现在,赶集网与58同城又先后陷入“破产”传闻,默契得令人惊叹。实际上,两者从诞生之初起,就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作为58同城与赶集网共同的鼻祖,大洋彼岸的Craigslist.org定位于非营利性网站,其创始人Craig有着伟大的理想,目的是搭建一个简约的网络架构“为人民服务”,让人们能够自由、免费地在上面处理自己的事情。网站自1995年创立以来,很长时间里没有任何竞争对手,作为一个小网站,其页面设计十多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而且Craig不设销售部,不拉广告,不要VC,员工一共才30多人,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小步慢跑,积累了超强的人气,个人用户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完全免费使用,用制度规范交易,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更重要的是,只有几十名员工,年营收过亿美元,网站价值超过25亿美元,这让中国同行们羡慕不已。
最红火时,国内曾经有两千多家分类信息网站,如今只剩下了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三家角力。红透半边天的人人网(renren.com)也曾是几千家分类信息网站大军之一,但经营了两年多时间都没有营收。2007年,看不到希望的千橡集团最终选择了关闭人人网。这故事像极了国内的团购网站,从美国复制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商业模式,却在集体狂奔中,因为不健康的运营方式而迷失了方向。
分类信息网站是一个综合的信息平台,个人和企业可以免费发布求职、房屋租售、二手货等信息。Craigslist通过对个人用户完全免费,对企业用户的商业信息收费来获得收入。在国内,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则主要是依靠房产中介的佣金来获利。
除了房产中介,58同城的主要业务还包括招聘、二手货交易、交友等。一个稍有些经历的网民都会意识到,58同城的对手绝不只是赶集网、百姓网,房产中介搜房网一支独大,招聘则比不过智联招聘、51job这样的专业网站,二手货交易有淘宝挡在身前,在各类SNS社区和APP面前,交友就更加没有竞争力了,他们才是最可怕的对手,如何保住用户流量比怎样向用户收费的问题更现实。
在Alexa最近的排行榜中,58同城排在中文网站前40名行列里,在全球所有分类信息网站中,排名也仅次于Craigslist。但与Craigslist相比,58同城人马太多,营收却太少,广告太多,价值却太少,对资本而言,以这样的方式坚守分类信息模式,就只意味着亏损和没有出路。
靠广告投放来获得更多的流量和知名度,花钱网罗用户,再通过对用户收费和交易佣金来盈利。盈利模式的限制和竞争对手的挤压,让分类信息网站从一开始就能看到天花板,不转型,或许真的只有等待崩盘和倒闭。
赶集网和58同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团购,从模式上看,分类信息网站是提供本地生活信息的,将业务扩展到提供本地生活类的团购,商业逻辑是完全成立的,现有的资源都能嫁接到更大的团购平台上来。只是,此时的团购网站也已经成为了一片血淋淋的红海。
拼团购饮鸩止渴
是做一个缩水的千万富翁还是破产的失败者,这个选择委实不难。
正因为月亏损数额巨大、亏损速度之快,58同城现在面临的魔咒是,要么融到维持经营的钱,要么等现金烧完,姚劲波和投资者的钱都将打水漂。在完成D轮融资之前58同城的估值就不低于3亿美元,加上每月巨大的亏损额,58同城再融资的可能已经越来越低,做大规模,全力冲击上市成了唯一的选择。
要成功上市,暂时不盈利并不是问题,亏损1亿美元的唯品会已经登陆纳斯达克。问题是分类网站规模太小,如何达到上市要求的营业额门槛,将营收提至1亿美元成了最迫切的现实。
因此,58同城选择向团购发力便可以理解了,从现有资源上看,这是离58同城最近的模式,可以顺利整合已有的商家和用户资源,而从市场规模来看,这也是冲营业额的最佳途径,拉手、美团、窝窝等网站的营收已超过2亿元人民币。
但现实是,与分类信息网站相比,团购是另一个烧钱的大火坑。销售利润率不到10%,人力、运营、
推广成本不断被炒高,在这场烧钱竞赛里,由“千团大战”到“集体倒闭”,不过一年多时间便只剩下了十几家大型团购网站。
在全行业集体亏损的情况下,做团购,则意味着加剧58同城的亏损情况。不做团购,还有什么业务能快速提高营收规模?据称,58同城期望团购业务模块能贡献2000万美元的年营收,没有团购业务,实现上亿美元的营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这2000万美元,58同城要付出数倍的经营成本,在自身都还没止损的情况下,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的团购不过是另一个大窟窿。为了缓解饥饿感而吸食毒品,因为一时的快感而欲罢不能,虽然暂时抵挡住了饥饿感,但肚子终究空空如也,犹如饮鸩止渴。
当然,在团购网站中也不乏相对稳健的企业,要么如聚划算背后有阿里巴巴输血,或者如大众点评团有大众点评网支持,要么如美团、F团,精打细算维持规模,只等行业热潮退去再出来收拾残局,抱定“剩者为王”的想法。这都是58同城学不来的。也有激进的团购网站,明星代言花样百出,广告攻势铺天盖地,这不就是58同城在做的么?这个队伍中的窝窝团、团宝网都是非不断,前者关站倒闭的传闻迭起,后者已经经历了一次涅 。如果过于激进,团宝网便是前车之鉴。
在尝试团购业务之后,赶集网最终选择了与窝窝团联合运营团购业务,这似乎预示赶集网的团购业务正在被边缘化,蚂蚁短租成为了赶集网新的战略重点。虽然未来难料,但至少蚂蚁短租的O2O租房模式还被大多数人所看好。百姓网则坚持着Craigslist模式,精兵简政,坚守分类信息。而在58同城,面对只见投入难见产出的团购业务,投资人在董事会要求停掉团购,以便节省资金,并与姚劲波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姚劲波的坚持保住了58团购,但坚持团购能圆了58同城的上市梦么?团购网站第一阵营的拉手网尚且折戟IPO,处于第三阵营的58同城希望更加渺茫。58同城的亏损难题,依靠上市就能破解么?刚刚登陆纳斯达克的唯品会1.25亿美元融资规模被腰斩7000万美元,上市后一路“跌跌不休”,同样,靠资本市场的输血也解决不了58同城的盈利软肋。
任春雷“跑路”前,来自公司内部、消费者、商家的指责就犹如四面楚歌包围着团宝网,陈平在发出“恳请大家一起承担”的创业失败短信后,之前关于星晨急便的各种投诉、爆料、预言又一次被热炒。
不是这些传闻打垮了团宝网与星晨急便,58同城也不会因为谣言而止步不前。但在这些传闻背后,显露出的是58同城已经失衡的心态和被上市计划扰乱的步调,让58同城身不由己,规模过度膨胀,最终进退失据,陷入了经营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