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一天的飞行,我抵达了世界第二高海拔的首都—厄瓜多尔的Quito。下了飞机,看着眼前海拔200~3000米的安第斯山脉,倒令我想起了川藏线的318国道。租好汽车,已是后半夜,即便是在赤道上,但因海拔因素,夜晚也是凉飕飕的。
次日中午,我便出发了。从地图看,接下来的行程将经过5704米海拔的Antisana山脚,一路向东,途径高海拔戈壁、高原云林(由于亚马逊盆地大量的蒸腾,在被风吹到安第斯山脉附近形成了一年几乎天天下雨的气候),最终抵达亚马逊平原。
接近8小时的驾驶行程,挑起了我的兴奋。其实,很多时候我都非常享受一个人的时光,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每一段路都充满期待。
上坡的过程与上折多山或海子山很像,壮美的云层和荒凉的戈壁仿佛不断向我诉说这片土地辉煌的过去。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长度接近9000公里,从巴拿马东部一直延伸到智利。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形特征之一,对南美洲甚至整个半球的气候产生了巨大影响。
沿着45号公路继续下山,山路边上是一条溪流,这便是亚马逊河的源头之一了。这条溪流奔腾而下,最后进入Napo流域,与其他溪流汇集成一条大河,最后在秘鲁和巴西国界处进入到亚马逊河。
渐渐地,气候开始湿润了起来,进入到了安第斯山脉囤积雨水的地段。这一段云雾缭绕,几乎终年下雨,植被生长极其茂密,并且是保存完好的原生林。作为我这样的自然爱好者,当然是按捺不住内心狂喜想马上下车进行一番搜索,可考虑到之后的行程还有大概5个小时,便只简单地在山路行走了一段。
7个小时后,我经过Tena、Puyo,来到了海拔为200~400米的低海拔雨林,停车后还需要步行40分钟,方可抵达住宿点。
住宿的区域远离任何一个地图上可见的大城市,Canelos是距离最近的村庄,村民依然过着最淳朴的生活,山路布满了石子和凹凸不平的坑,汽车开进来非常难走。
我把车停在一座长达100多米的吊桥边上,吊桥距离下面奔腾的河流大概有几十米高,接待我的是Christopher。我们一路聊着天,向着山里走去。
我们走走停停,到了小木屋时已是夜间21时。 Chris给我榨了一杯非常好喝的果汁就休息了。
住宿客栈地处Puyo市往东大约2小时路程的深山里,没有电话信号,水路多以山涧为主,山里只住着Chris和他的一位工人。住宿客栈有三间小木屋,一间有餐厅,二楼为Chris的住所,另两个小木屋均为家庭套房。
从木屋踏出门开始,就是环境极佳的原生林,东边山上两公里处,有一块空地可以俯瞰广袤的亚马逊平原。 我放好了行李之后,直接踏入了夜色中。
亚马逊丛林中的物种丰富程度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能够亲身进入雨林发现并观察这些物种,倘若放在几年前,于我必定是奢侈到无法形容的。
大多数昆虫都有着很强的趋光性,因为在远古时期,夜间活动的昆虫借助月光和星光进行导航,这些平行光波可以帮助它们保持直线行走与飞行。可人类出现后,灯光所释放的光波对昆虫来说不再是平行,而是形成了一个夹角,夹角中心便是光源本身。于是,为了保持和光波处于一个角度运动,逐渐接近光源,昆虫最后都会撞到灯泡上。
小木屋有一盏灯晚上一直开着,引得周边昆虫也都纷纷聚集过来。很快,我在位于雨林深处的小木屋门口发现了一只奇特的螽斯以及一些有趣的巨型昆虫。
巨大蟑螂(Blaberus giganteus)—其实第一次发现这种蟑螂,是我刚停好车,走上桥之前。 当时着实吓了我一跳。平时,我是比较讨厌蟑螂的。当然,平常见到的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都象征着肮脏的下水道和发霉地窖,自然遭厌恶。
可在雨林中发现的蟑螂又是另外一番情形,它们代表了自然和生機,所以再次在小木屋边上发现这种巨大的蟑螂时,我忍不住把它抓起来拍了一张照。不过要抓住它们,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巨大的体型自然意味着更大的力量。 为了捏住这个大家伙并且不让它抓疼自己,我还是费了一番功夫。
龙虾螽斯(Panoploscelis specularis)—这螽斯的块头可以说是巨无霸了,拿在手上极其有分量。 这一类群虽然长着巨大的身躯,却大多为草食性,虽然有一定的肉食性,但并未在野外观察到捕食行为。
这种螽斯有着非常奇特的一点:雌性也有和雄性一样的发生器。科学家怀疑,这类螽斯的声音不单单是作为雄性吸引雌性的手段了,而是一种交流载体。 亚马逊丛林,给了我前所未有的体验,在阳光难以穿透的丛林中,昆虫、两栖类、哺乳动物,共同演绎着生与死之间的较量。
甚至我自己,也得庆幸成为这雨林中的一部分,最起码我的鲜血也给吸血蝇、蚊子提供了大量能源。
在自然界,唯有生存下去,才能获得繁衍后代的前提,任何一种生物,都在努力争取生存下去的机会。奇妙的自然,亿万年的演化,让我们有幸见到生物的多姿多彩,千奇百怪的求生方式。
在各类方式中,部分生物拥有超强的繁殖能力,让其后代拥有巨大的幸存机会;部分生物有着世界上最可怕的毒性,这些毒性有些可以保护自己免于被掠食者捕杀,有些可以快速杀死猎物;有些生物有着极强适应能力,它们分布非常广,能够在很多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当我们看到蝗虫们成群结队、感叹蝮蛇拥有那死亡一吻、惊讶于打不死的小强时,却忽略了有一类动物或许没有强大的身体,没有匪夷所思的繁殖力,甚至只能依存于很小一块森林生存,但却拥有着最迷人的生存方式,比如伪装和拟态。
伪装和拟态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多假扮成另一种生物, 让自己和环境融为一体,对掠食者起到迷惑性的作用。在热带雨林中,存在大量拥有完美伪装和拟态的小动物。
螽斯,便是首当其冲的拟态高手。一部分螽斯有着宽大的前翅,前翅上的花纹根据种类和个体不一,千奇百怪,大多与周边环境中的叶子非常相似。 这类螽斯在野外时,会将后足伸直紧贴叶面,看起来就像一片立在另一片叶子上的树叶。有时,我发现了它们,即使用手去拽,它们也会牢牢抓住叶面,寂然不动。
也有一类螽斯,沿袭着另一条拟态路,干脆全身长出凸起,又叫扩展等类似地衣、苔藓类的凸起,让其不需时刻保持僵直姿态,完完全全与环境融为一体。
说起靠着拟态闻名的昆虫,决不能漏掉大名鼎鼎的竹节虫。 竹节虫,顾名思义就是像竹子一样的昆虫,有着非常纤细的躯干,当然也有粗粗的。 它们的身体上,有些覆盖着一层粗糙的外骨骼,看上去就和干枯的树枝一样,有一些光滑得就如植物的茎叶一般。
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螳螂。从5岁开始,我便迷上了这类生物。9岁时在一本画册上看到叶背螳后,这种长得像叶子一般的美物,就像是一把火,领着我一次次走向疯狂的探险之旅。
我想,自己应该是世上对叶背螳最痴迷的人,曾经疯了似地寻找网络上各种关于它的资料和信息,无论是Facebook、Instagram还是各种图片分享网站。2016年,我前往哥斯达黎加雨林,终于找到了叶背螳Choeradodis rhombicollis,菱颈叶螳。 通过野外观察与回家饲养繁殖,我累积了大量关于叶背螳生活习性的经验。此次深入亚马逊,主要就是想对Choeradodis stalii,这个号称最美叶背螳的斯氏叶背螳种类进行探索与发现。
第三次寻找叶背螳,我自认为已颇有经验,可是由于其强大的伪装能力,加上数量稀少,即使在亚马逊这样非常适合栖息的环境里,也非常难以寻找。住在山里十多年的Chris告诉我,他多年来也只看到过一次这样的螳螂。
从第一天到了木屋,每次出行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我都会特别注意那些适合于叶背螳的植物环境。不过说实话,经常放眼望去,感觉所有叶子都非常适合叶背螳栖息生存。这样的环境听上去甚是美丽,可越是这样的环境,越给我的搜寻造成了极大难度。
抵达后的第二天,我几乎是从睡醒后就开始了搜索,从早上9点到晚上6点,行走一天之后甚至开始有一点点气馁,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了地点。当天晚上,吃好晚饭我邀请Chris一起去山里寻找生物。
我们一边在丛林里穿梭一边聊天,路过一条小溪流时他开口说,每年雨季都有大概一个小时,这条小溪会变成洪水泛滥上来,水位甚至会淹过我们所处位置的头顶。
尽管Chris说洪水来临时水流不快,尤其是山里,水几乎是静止的,但我知道这样的大水足以赶跑在小溪流经处森林里的叶背螳,因为它们并不会上树,根本没有逃跑的机会,且螳螂的种群并不像其他昆虫能迅速在几个月之内重新覆盖露出水面的灌木丛。 因此,要搜寻叶背螳,必须在洪水的水位线之上进行。
接近午夜,我在一个很陡的斜坡上经过一大片丛林。这里的丛林,生长着大量的天南星科植物。就在一个拐角,我发现了一只斯氏叶背螳幼体。这是一只雌性若虫,从各方面看几乎都是完美的。它静静地站在叶子上,仿佛就像上天赐予我的一片翡翠。
看到它的一瞬间,我尖叫了出来,就像多年前第一次在凌晨4 点发现它们一样。
接下来的几天,我又陆陆续续找到了另外几只叶背螳。找到它们的地点,大概距离所住木屋约莫一个小时路程,每一次发现成体,我都会先带着它走回来,妥善安顿好后,再步行一小时回到之前的雨林继续探索。
叶背螳螂,也许常人看来只是一种类似树叶的昆虫而已。 但对我来说,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昆虫本身,它变成了一种信仰。 我愿意花费一个星期时间,独自一人住进丛林寻找它们,也会花大量功夫去学习和研究关于它们的一切。
很多时候,就算是静静看着这如绿叶般的美丽生物,也能让我感到心情愉悦。就像戴维在《看不见的森林》中所选的“坛城”一样,这叶背螳,也是我心中的“坛城”。
一叶一世界,这是亚马逊给我的最好馈赠。
独自一人走在漆黑的夜色中,若你问我是否害怕?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漆黑夜色背后的未知,还是独自一人的疲劳,都足以将一个正常人击垮。
但同时,我也是开心、享受的。雨声、蛙鸣、虫语以及风吹拂过山林带过的声音,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作为一个童年时经常跑去山里捉虫的90后,不得不承认,繁重的学业剥夺了我接触自然的时间。
还好,我也是幸运的,如今可以有机会在亚马逊丛林中每天徒步8~10个小时,尤其还是在夜里。每一刻每一秒,周围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每一片叶子后面,都可能藏着一只我从未见过的精灵。
每日走到凌晨3点,回到驻扎的地方时,我感受到的是无穷的宁静和满足。很多时候,我甚至都不舍得睡去,因为想更真切地感受大自然的每一秒。这种对自然与生俱来的情感,我相信是每一位自然爱好者的共同心声。
次日中午,我便出发了。从地图看,接下来的行程将经过5704米海拔的Antisana山脚,一路向东,途径高海拔戈壁、高原云林(由于亚马逊盆地大量的蒸腾,在被风吹到安第斯山脉附近形成了一年几乎天天下雨的气候),最终抵达亚马逊平原。
世界最长山脉
接近8小时的驾驶行程,挑起了我的兴奋。其实,很多时候我都非常享受一个人的时光,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每一段路都充满期待。
上坡的过程与上折多山或海子山很像,壮美的云层和荒凉的戈壁仿佛不断向我诉说这片土地辉煌的过去。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长度接近9000公里,从巴拿马东部一直延伸到智利。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形特征之一,对南美洲甚至整个半球的气候产生了巨大影响。
沿着45号公路继续下山,山路边上是一条溪流,这便是亚马逊河的源头之一了。这条溪流奔腾而下,最后进入Napo流域,与其他溪流汇集成一条大河,最后在秘鲁和巴西国界处进入到亚马逊河。
渐渐地,气候开始湿润了起来,进入到了安第斯山脉囤积雨水的地段。这一段云雾缭绕,几乎终年下雨,植被生长极其茂密,并且是保存完好的原生林。作为我这样的自然爱好者,当然是按捺不住内心狂喜想马上下车进行一番搜索,可考虑到之后的行程还有大概5个小时,便只简单地在山路行走了一段。
7个小时后,我经过Tena、Puyo,来到了海拔为200~400米的低海拔雨林,停车后还需要步行40分钟,方可抵达住宿点。
超出想象的物种
住宿的区域远离任何一个地图上可见的大城市,Canelos是距离最近的村庄,村民依然过着最淳朴的生活,山路布满了石子和凹凸不平的坑,汽车开进来非常难走。
我把车停在一座长达100多米的吊桥边上,吊桥距离下面奔腾的河流大概有几十米高,接待我的是Christopher。我们一路聊着天,向着山里走去。
我们走走停停,到了小木屋时已是夜间21时。 Chris给我榨了一杯非常好喝的果汁就休息了。
住宿客栈地处Puyo市往东大约2小时路程的深山里,没有电话信号,水路多以山涧为主,山里只住着Chris和他的一位工人。住宿客栈有三间小木屋,一间有餐厅,二楼为Chris的住所,另两个小木屋均为家庭套房。
从木屋踏出门开始,就是环境极佳的原生林,东边山上两公里处,有一块空地可以俯瞰广袤的亚马逊平原。 我放好了行李之后,直接踏入了夜色中。
亚马逊丛林中的物种丰富程度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能够亲身进入雨林发现并观察这些物种,倘若放在几年前,于我必定是奢侈到无法形容的。
大多数昆虫都有着很强的趋光性,因为在远古时期,夜间活动的昆虫借助月光和星光进行导航,这些平行光波可以帮助它们保持直线行走与飞行。可人类出现后,灯光所释放的光波对昆虫来说不再是平行,而是形成了一个夹角,夹角中心便是光源本身。于是,为了保持和光波处于一个角度运动,逐渐接近光源,昆虫最后都会撞到灯泡上。
小木屋有一盏灯晚上一直开着,引得周边昆虫也都纷纷聚集过来。很快,我在位于雨林深处的小木屋门口发现了一只奇特的螽斯以及一些有趣的巨型昆虫。
巨大蟑螂(Blaberus giganteus)—其实第一次发现这种蟑螂,是我刚停好车,走上桥之前。 当时着实吓了我一跳。平时,我是比较讨厌蟑螂的。当然,平常见到的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都象征着肮脏的下水道和发霉地窖,自然遭厌恶。
可在雨林中发现的蟑螂又是另外一番情形,它们代表了自然和生機,所以再次在小木屋边上发现这种巨大的蟑螂时,我忍不住把它抓起来拍了一张照。不过要抓住它们,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巨大的体型自然意味着更大的力量。 为了捏住这个大家伙并且不让它抓疼自己,我还是费了一番功夫。
龙虾螽斯(Panoploscelis specularis)—这螽斯的块头可以说是巨无霸了,拿在手上极其有分量。 这一类群虽然长着巨大的身躯,却大多为草食性,虽然有一定的肉食性,但并未在野外观察到捕食行为。
这种螽斯有着非常奇特的一点:雌性也有和雄性一样的发生器。科学家怀疑,这类螽斯的声音不单单是作为雄性吸引雌性的手段了,而是一种交流载体。 亚马逊丛林,给了我前所未有的体验,在阳光难以穿透的丛林中,昆虫、两栖类、哺乳动物,共同演绎着生与死之间的较量。
甚至我自己,也得庆幸成为这雨林中的一部分,最起码我的鲜血也给吸血蝇、蚊子提供了大量能源。
最好的馈赠
在自然界,唯有生存下去,才能获得繁衍后代的前提,任何一种生物,都在努力争取生存下去的机会。奇妙的自然,亿万年的演化,让我们有幸见到生物的多姿多彩,千奇百怪的求生方式。
在各类方式中,部分生物拥有超强的繁殖能力,让其后代拥有巨大的幸存机会;部分生物有着世界上最可怕的毒性,这些毒性有些可以保护自己免于被掠食者捕杀,有些可以快速杀死猎物;有些生物有着极强适应能力,它们分布非常广,能够在很多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当我们看到蝗虫们成群结队、感叹蝮蛇拥有那死亡一吻、惊讶于打不死的小强时,却忽略了有一类动物或许没有强大的身体,没有匪夷所思的繁殖力,甚至只能依存于很小一块森林生存,但却拥有着最迷人的生存方式,比如伪装和拟态。
伪装和拟态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多假扮成另一种生物, 让自己和环境融为一体,对掠食者起到迷惑性的作用。在热带雨林中,存在大量拥有完美伪装和拟态的小动物。
螽斯,便是首当其冲的拟态高手。一部分螽斯有着宽大的前翅,前翅上的花纹根据种类和个体不一,千奇百怪,大多与周边环境中的叶子非常相似。 这类螽斯在野外时,会将后足伸直紧贴叶面,看起来就像一片立在另一片叶子上的树叶。有时,我发现了它们,即使用手去拽,它们也会牢牢抓住叶面,寂然不动。
也有一类螽斯,沿袭着另一条拟态路,干脆全身长出凸起,又叫扩展等类似地衣、苔藓类的凸起,让其不需时刻保持僵直姿态,完完全全与环境融为一体。
说起靠着拟态闻名的昆虫,决不能漏掉大名鼎鼎的竹节虫。 竹节虫,顾名思义就是像竹子一样的昆虫,有着非常纤细的躯干,当然也有粗粗的。 它们的身体上,有些覆盖着一层粗糙的外骨骼,看上去就和干枯的树枝一样,有一些光滑得就如植物的茎叶一般。
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螳螂。从5岁开始,我便迷上了这类生物。9岁时在一本画册上看到叶背螳后,这种长得像叶子一般的美物,就像是一把火,领着我一次次走向疯狂的探险之旅。
我想,自己应该是世上对叶背螳最痴迷的人,曾经疯了似地寻找网络上各种关于它的资料和信息,无论是Facebook、Instagram还是各种图片分享网站。2016年,我前往哥斯达黎加雨林,终于找到了叶背螳Choeradodis rhombicollis,菱颈叶螳。 通过野外观察与回家饲养繁殖,我累积了大量关于叶背螳生活习性的经验。此次深入亚马逊,主要就是想对Choeradodis stalii,这个号称最美叶背螳的斯氏叶背螳种类进行探索与发现。
第三次寻找叶背螳,我自认为已颇有经验,可是由于其强大的伪装能力,加上数量稀少,即使在亚马逊这样非常适合栖息的环境里,也非常难以寻找。住在山里十多年的Chris告诉我,他多年来也只看到过一次这样的螳螂。
从第一天到了木屋,每次出行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我都会特别注意那些适合于叶背螳的植物环境。不过说实话,经常放眼望去,感觉所有叶子都非常适合叶背螳栖息生存。这样的环境听上去甚是美丽,可越是这样的环境,越给我的搜寻造成了极大难度。
抵达后的第二天,我几乎是从睡醒后就开始了搜索,从早上9点到晚上6点,行走一天之后甚至开始有一点点气馁,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了地点。当天晚上,吃好晚饭我邀请Chris一起去山里寻找生物。
我们一边在丛林里穿梭一边聊天,路过一条小溪流时他开口说,每年雨季都有大概一个小时,这条小溪会变成洪水泛滥上来,水位甚至会淹过我们所处位置的头顶。
尽管Chris说洪水来临时水流不快,尤其是山里,水几乎是静止的,但我知道这样的大水足以赶跑在小溪流经处森林里的叶背螳,因为它们并不会上树,根本没有逃跑的机会,且螳螂的种群并不像其他昆虫能迅速在几个月之内重新覆盖露出水面的灌木丛。 因此,要搜寻叶背螳,必须在洪水的水位线之上进行。
接近午夜,我在一个很陡的斜坡上经过一大片丛林。这里的丛林,生长着大量的天南星科植物。就在一个拐角,我发现了一只斯氏叶背螳幼体。这是一只雌性若虫,从各方面看几乎都是完美的。它静静地站在叶子上,仿佛就像上天赐予我的一片翡翠。
看到它的一瞬间,我尖叫了出来,就像多年前第一次在凌晨4 点发现它们一样。
接下来的几天,我又陆陆续续找到了另外几只叶背螳。找到它们的地点,大概距离所住木屋约莫一个小时路程,每一次发现成体,我都会先带着它走回来,妥善安顿好后,再步行一小时回到之前的雨林继续探索。
叶背螳螂,也许常人看来只是一种类似树叶的昆虫而已。 但对我来说,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昆虫本身,它变成了一种信仰。 我愿意花费一个星期时间,独自一人住进丛林寻找它们,也会花大量功夫去学习和研究关于它们的一切。
很多时候,就算是静静看着这如绿叶般的美丽生物,也能让我感到心情愉悦。就像戴维在《看不见的森林》中所选的“坛城”一样,这叶背螳,也是我心中的“坛城”。
一叶一世界,这是亚马逊给我的最好馈赠。
感恩与享受
独自一人走在漆黑的夜色中,若你问我是否害怕?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漆黑夜色背后的未知,还是独自一人的疲劳,都足以将一个正常人击垮。
但同时,我也是开心、享受的。雨声、蛙鸣、虫语以及风吹拂过山林带过的声音,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作为一个童年时经常跑去山里捉虫的90后,不得不承认,繁重的学业剥夺了我接触自然的时间。
还好,我也是幸运的,如今可以有机会在亚马逊丛林中每天徒步8~10个小时,尤其还是在夜里。每一刻每一秒,周围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每一片叶子后面,都可能藏着一只我从未见过的精灵。
每日走到凌晨3点,回到驻扎的地方时,我感受到的是无穷的宁静和满足。很多时候,我甚至都不舍得睡去,因为想更真切地感受大自然的每一秒。这种对自然与生俱来的情感,我相信是每一位自然爱好者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