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新人教版三上第三单元),我编写一道练习题:“有一段长90米的篱笆,用它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长方形菜地,如果长是宽的4倍,那么所围成的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有几种围法?画出示意图并计算。”后来,当看到学生解题出现困难时,笔者感觉这个题目编得不恰当。为什么呢?是因为笔者所在的学校处于城市,班级学生均来自城市家庭,在他们的生活中,很难见到“篱笆”,即便是笔者,也只是以前生活工作在农村时才见到过,“菜地”对于学生也同样陌生,这道题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作图时出现困难,不仅仅是题目本身有难度,而是,这题目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后,我把这题改编如下:
“有一段长90米的隔离绳,用它围成一个一边靠墙长方形表演场地,如果长是宽的4倍,那么所围成的长方形场地的画积是多少平方米?有几种围法?画出示意图并计算。”并称之为“城市版”,先前的为“农村版”发在我的博客上,同时结合这两个题目谈了自己对教材的一些认识。
也许你要问,汪老师,你为什么今天会想到要编写出两种版本的应用题,是不是在玩什么新花招?其实不然,这也不是我要玩个什么新的花招,更没有取悦读者的想法,这样做,要表达的是我长时期以来,对“教材”资源的一种思考。
原先,我们把教材不叫教材,叫课本,意为这是教师“上课之本”,也是学生“学习之本”,可见其地位重要。教师在上课时,不能脱离教材,不能随意改变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前些年,如果进行课堂教学评比,有没有脱离教材,被一些专家当作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对教材赋予了新的内涵:教材,乃教学之素材。我感觉,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上的变化。正如一位特级教师所说的:教材就是提供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一个教学思路,你要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达到你的课堂教学目标,因此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把教材当作圣经来念。所以,我们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一定要明确这样的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教材,选用教材中学生能够理解的材料,改变教材中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
这就对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有新教材观。怎样才会有教材观呢?我认为,其中根本的是教师要有学生观,教师在任何时候心中要有学生,备课时,要想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是不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堂上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学生的基础不同,对教材中出现的内容理解也就会不一样,比如,我文章开头所编题目中的“篱笆”一词,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呢?如果不理解这个词,又怎么能够理解题目的意思,题目意义都不理解,又怎么能够正确解答呢?而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试想,学生没有生活经验,教师有什么办法?看来,要改变的,就是如何把教材中,对不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改编了。只要教师能够合理利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那这个版本问题就不存在了。可是,这对教师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也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比如,教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平方千米有多大,在“生活中的数学”中介绍到: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1平方千米。教材编者认为:这样介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了。实际情况呢?因为我校没有标准足球场,用这个例子,我感觉学生的脑中不容易形成1平方千米的概念。城市学生如此,农村孩子就更没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了,编者的编写意图目标基本无法达成。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也是教材的二次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认真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运用教材,克服教材地域差异,把因这种差异造成的教学损失降低到冰点。
最近笔者又去听了本市一位教师的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她在课堂上展示的教学素材源自课本(例题、练习题的题型、甚至数字都是一样的),但呈现给学生的都是学生生活中鲜活的内容:她把例题中的邮票用自己去海南的相片代替。按理说,邮票已经是很生活化的素材了,但是,只要我们切实考察一下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学生中问一问,就会发现,没有几个学生接触过邮票。对于现在城市学生而言,发个电子邮件可能是常有的事,但买张邮票寄信或是集邮,可是少而又少,而照片现在却是太常见了。这样看来,教师这一改,充分反应了她的教材观和学生观,真不愧名师的弟子,他们从导师那里不仅学到了驾驭课堂的能力,更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
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至于如何选用教材中素材,那就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所在地区的生活实际来灵活处理。如果用这样的教学设计参加教学比赛,我想,现在的评委可能不会再说,你脱离了教材,或许会给你评个“最佳版本改编奖”也未尝可知。
“有一段长90米的隔离绳,用它围成一个一边靠墙长方形表演场地,如果长是宽的4倍,那么所围成的长方形场地的画积是多少平方米?有几种围法?画出示意图并计算。”并称之为“城市版”,先前的为“农村版”发在我的博客上,同时结合这两个题目谈了自己对教材的一些认识。
也许你要问,汪老师,你为什么今天会想到要编写出两种版本的应用题,是不是在玩什么新花招?其实不然,这也不是我要玩个什么新的花招,更没有取悦读者的想法,这样做,要表达的是我长时期以来,对“教材”资源的一种思考。
原先,我们把教材不叫教材,叫课本,意为这是教师“上课之本”,也是学生“学习之本”,可见其地位重要。教师在上课时,不能脱离教材,不能随意改变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前些年,如果进行课堂教学评比,有没有脱离教材,被一些专家当作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对教材赋予了新的内涵:教材,乃教学之素材。我感觉,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上的变化。正如一位特级教师所说的:教材就是提供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一个教学思路,你要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达到你的课堂教学目标,因此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把教材当作圣经来念。所以,我们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一定要明确这样的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教材,选用教材中学生能够理解的材料,改变教材中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
这就对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有新教材观。怎样才会有教材观呢?我认为,其中根本的是教师要有学生观,教师在任何时候心中要有学生,备课时,要想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是不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堂上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学生的基础不同,对教材中出现的内容理解也就会不一样,比如,我文章开头所编题目中的“篱笆”一词,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呢?如果不理解这个词,又怎么能够理解题目的意思,题目意义都不理解,又怎么能够正确解答呢?而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试想,学生没有生活经验,教师有什么办法?看来,要改变的,就是如何把教材中,对不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改编了。只要教师能够合理利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那这个版本问题就不存在了。可是,这对教师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也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比如,教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平方千米有多大,在“生活中的数学”中介绍到: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1平方千米。教材编者认为:这样介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了。实际情况呢?因为我校没有标准足球场,用这个例子,我感觉学生的脑中不容易形成1平方千米的概念。城市学生如此,农村孩子就更没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了,编者的编写意图目标基本无法达成。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也是教材的二次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认真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运用教材,克服教材地域差异,把因这种差异造成的教学损失降低到冰点。
最近笔者又去听了本市一位教师的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她在课堂上展示的教学素材源自课本(例题、练习题的题型、甚至数字都是一样的),但呈现给学生的都是学生生活中鲜活的内容:她把例题中的邮票用自己去海南的相片代替。按理说,邮票已经是很生活化的素材了,但是,只要我们切实考察一下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学生中问一问,就会发现,没有几个学生接触过邮票。对于现在城市学生而言,发个电子邮件可能是常有的事,但买张邮票寄信或是集邮,可是少而又少,而照片现在却是太常见了。这样看来,教师这一改,充分反应了她的教材观和学生观,真不愧名师的弟子,他们从导师那里不仅学到了驾驭课堂的能力,更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
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至于如何选用教材中素材,那就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所在地区的生活实际来灵活处理。如果用这样的教学设计参加教学比赛,我想,现在的评委可能不会再说,你脱离了教材,或许会给你评个“最佳版本改编奖”也未尝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