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盐酸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混合性血管瘤草莓状瘤102例,疗程较短,疗效基本满意,其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83.82%,总有效率为100%。文本简要介绍了治疗技术,探讨了盐酸平阳霉素治疗的作用原理和优点。认为盐酸平阳霉素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关键词】 盐酸平阳霉素 抗癌药物 血管瘤
据报道盐酸平阳霉素对血管瘤内皮细胞有抑制作用[1]。2003年6月至2005年8月,笔者用盐酸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头面部和躯干的混合性血管瘤草莓状瘤,有随访资料的10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2例(136个瘤体)。男性30例,女性72例,男女之比为1:2.4;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54岁,6岁以内75例,占73.53%;随访1-5个月38例,6-11个月37例,12-24个月27例;草莓状血管瘤58例(56.87%),混合性血管瘤44例(43.13%)。102例血管瘤中单发82例(80.39%),多发20例(19.61%)。瘤体部位:头面部85例(83.33%),四肢、躯干17例(16.67%)。
2 治疗方法
根据病史询问、临床体征检查和穿剌诊断,确诊后,并行胸透和血常规检查正常者进行治疗。取8mg/支的盐酸平阳霉素,用0.5%普鲁卡因注射液4-5ml(防止注射疼痛)溶解后,根据病变部位、瘤体大小,年龄、体质,酌情注射含盐酸平阳霉素的普鲁卡因药液1-5ml(含盐酸平阳霉素1.6-8mg)。小面积血管瘤,特别位于眼睑、唇红及表浅的瘤体用最小药量1.6 mg,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瘤体较大者一般每次注射最大剂量不超过8mg,可分点注入,注射一次未能消退者,每隔1w左右重复注射,总量不超过40mg。
注药后1-2d内局部可肿胀,无需特殊处理;术后如有发热疼痛则给予对症处理。
3 疗效标准和结果
治愈:皮肤颜色正常,瘤体完全消失,无功能障碍,经随访无复发。
基本治愈:皮肤颜色接近正常或有轻度色素沉着,瘤体基本消失,无功能障碍,但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或不对称,需随诊观察者。
好转:瘤体处颜色改变不明显,瘤体明显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失,需进一步治疗或需手术整形者。
治疗结果:本组102例,治愈72例(70.59%),基本治愈11例(10.78%),好转9例(8.823%)。按136个瘤体统计,治愈和基本治愈114个瘤体,为83.82%。
4 讨论
4.1盐酸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机理
1966年,Ru-Sh首先应用抗癌药物治疗血管瘤,报告动脉注射氮芥治疗大面积血管瘤1例。Hurritz于1986年应用环磷酰胺静脉注射治疗2例其它疗法失败的血管瘤[2]。抗癌药物虽可使血管瘤内皮细胞萎缩破坏,促使血管瘤退化。
盐酸平阳霉素是国产的新型应广谱抗癌药物,给药方式多,可静注、肌注、肿瘤内注射或动脉内注射,不良反应小,没有上述抗癌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适用本病治疗。
盐酸平阳霉素可迅速抑制内皮细胞增生。血管瘤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所致,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仍具有幼稚胚胎血管内皮的特征[3],瘤体内注射盐酸平阳霉素可迅速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促使血管瘤消退。可破坏血窦内皮,从而抑制血管瘤发展。
而蔓状血管瘤和葡萄酒色斑不具有幼稚胚胎血管内皮的特征,因此,注射治疗蔓状血管瘤、葡萄酒色斑疗效不满意。
同时,根据该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规律可知,其在体内分布在肾脏最高,肿瘤组织含量第二[3],因此可在瘤体局部形成高浓度利于治疗。
盐酸平阳霉素治疗其他疾病可导致“角化增厚”和组织纤维化等的不良反应,恰恰是治疗血管瘤所需要的药物作用。笔者观察的病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角化增厚和瘤体纤维化。
4.2 盐酸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优点
盐酸平阳霉素无免疫抑制作用,不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因此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比较安全。同时所用剂量范围一般在2-8mg,最高不大于40mg,最高量也不超过成人肿瘤治疗总量240mg的1/6,因此此剂量是安全的,不会引起肺纤维化变等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盐酸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具有疗程短、副作用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士忠.面颊部囊性淋巴管瘤,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2,1(2):33
[2]HurritzCH,et al.Clinical and laboratory observa-tions of yclophosphamide therapy in linfethreatening vascular tumors.J Pediatr,1986,109:360
[3]郑勤田等.血管瘤的组织学及超徽结构研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3,11:7
【关键词】 盐酸平阳霉素 抗癌药物 血管瘤
据报道盐酸平阳霉素对血管瘤内皮细胞有抑制作用[1]。2003年6月至2005年8月,笔者用盐酸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头面部和躯干的混合性血管瘤草莓状瘤,有随访资料的10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2例(136个瘤体)。男性30例,女性72例,男女之比为1:2.4;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54岁,6岁以内75例,占73.53%;随访1-5个月38例,6-11个月37例,12-24个月27例;草莓状血管瘤58例(56.87%),混合性血管瘤44例(43.13%)。102例血管瘤中单发82例(80.39%),多发20例(19.61%)。瘤体部位:头面部85例(83.33%),四肢、躯干17例(16.67%)。
2 治疗方法
根据病史询问、临床体征检查和穿剌诊断,确诊后,并行胸透和血常规检查正常者进行治疗。取8mg/支的盐酸平阳霉素,用0.5%普鲁卡因注射液4-5ml(防止注射疼痛)溶解后,根据病变部位、瘤体大小,年龄、体质,酌情注射含盐酸平阳霉素的普鲁卡因药液1-5ml(含盐酸平阳霉素1.6-8mg)。小面积血管瘤,特别位于眼睑、唇红及表浅的瘤体用最小药量1.6 mg,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瘤体较大者一般每次注射最大剂量不超过8mg,可分点注入,注射一次未能消退者,每隔1w左右重复注射,总量不超过40mg。
注药后1-2d内局部可肿胀,无需特殊处理;术后如有发热疼痛则给予对症处理。
3 疗效标准和结果
治愈:皮肤颜色正常,瘤体完全消失,无功能障碍,经随访无复发。
基本治愈:皮肤颜色接近正常或有轻度色素沉着,瘤体基本消失,无功能障碍,但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或不对称,需随诊观察者。
好转:瘤体处颜色改变不明显,瘤体明显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失,需进一步治疗或需手术整形者。
治疗结果:本组102例,治愈72例(70.59%),基本治愈11例(10.78%),好转9例(8.823%)。按136个瘤体统计,治愈和基本治愈114个瘤体,为83.82%。
4 讨论
4.1盐酸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机理
1966年,Ru-Sh首先应用抗癌药物治疗血管瘤,报告动脉注射氮芥治疗大面积血管瘤1例。Hurritz于1986年应用环磷酰胺静脉注射治疗2例其它疗法失败的血管瘤[2]。抗癌药物虽可使血管瘤内皮细胞萎缩破坏,促使血管瘤退化。
盐酸平阳霉素是国产的新型应广谱抗癌药物,给药方式多,可静注、肌注、肿瘤内注射或动脉内注射,不良反应小,没有上述抗癌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适用本病治疗。
盐酸平阳霉素可迅速抑制内皮细胞增生。血管瘤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所致,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仍具有幼稚胚胎血管内皮的特征[3],瘤体内注射盐酸平阳霉素可迅速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促使血管瘤消退。可破坏血窦内皮,从而抑制血管瘤发展。
而蔓状血管瘤和葡萄酒色斑不具有幼稚胚胎血管内皮的特征,因此,注射治疗蔓状血管瘤、葡萄酒色斑疗效不满意。
同时,根据该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规律可知,其在体内分布在肾脏最高,肿瘤组织含量第二[3],因此可在瘤体局部形成高浓度利于治疗。
盐酸平阳霉素治疗其他疾病可导致“角化增厚”和组织纤维化等的不良反应,恰恰是治疗血管瘤所需要的药物作用。笔者观察的病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角化增厚和瘤体纤维化。
4.2 盐酸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优点
盐酸平阳霉素无免疫抑制作用,不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因此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比较安全。同时所用剂量范围一般在2-8mg,最高不大于40mg,最高量也不超过成人肿瘤治疗总量240mg的1/6,因此此剂量是安全的,不会引起肺纤维化变等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盐酸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具有疗程短、副作用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士忠.面颊部囊性淋巴管瘤,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2,1(2):33
[2]HurritzCH,et al.Clinical and laboratory observa-tions of yclophosphamide therapy in linfethreatening vascular tumors.J Pediatr,1986,109:360
[3]郑勤田等.血管瘤的组织学及超徽结构研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