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人才选拔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与社会越来与重视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国画课。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通过国画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因此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好国画教学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根据多年来的国画教学经验,针对国画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一些措施。
关键词:国画 高职高专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a)-0163-01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国画课程。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学生具备各方面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要求与日俱增。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也是提升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国是一个沉淀着几千年文化的大国,国画的发展是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可以说中国画是中国几千年来艺术的象征之一,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发现高职高专学生尤其是艺术类的学生对国画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国画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的比较缓慢,成效不大,并没有达到教学的预期设想结果。为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应该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国画教学进行一些列改革,争取早日摘得素质教育的硕果。
1 当前我国国画教育现状
国画是我国优秀文化域中一个璀璨的恒星,历史上无数画家用国画记录了我国美丽的大好山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前进,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淡忘了这个神圣瑰丽的艺术珍宝。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开始重视国画课程的开展,试图通过国画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同时也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一个推动作用。尽管这样,在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国画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说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对国画课程的重视力度不够,很多院校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付出实质性的行动来开展国画教育。有一些院校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很难真正开展好这门课程。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没有一套成形系统化专业化的国画教学体系,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国画教学工作中往往发现不知道从何展开,本文主要针对后者提出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主要从国画的基础知识培养以及国画评论手法几个方面展开。
2 国画在教学上的应用
2.1 结合国画作品讲解国画的基础知识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开展国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向学生介绍国画的基础知识。然而国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因此它拥有庞大细化的知识体系。在教师备课的过程当中要搜集大量的信息,实践经验得出由于知识结构体系过于复杂,学生往往出现厌学的情绪,这就违背了这门课程开设的初衷。要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比如说在进行对中国画分类知识点的讲解时就可以结合作品进行描述。中国画一般氛围艺术手法与艺术分科。艺术艺术手法主要有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而一般的国画作品中艺术分科主要有任务,山水,花鸟三大分科。作为这类型内容的典型作品是《簪花仕女图》和《牡丹仕女图》。在分析工笔,写意和兼工时可以结合这两幅图的创作手法来进行讲解。
2.2 从创作手法上赏析
创作手法的赏析是欣赏国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能。在这部分知识点的讲解时往往要结合典型作品进行讲解。比如说从构图手法上分析可以选用《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是在进行构图手法的讲解时采用的经典例子。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采用的是散点透视法。通过对都城细致的描绘,将整座城池尽收眼底。作品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无论是城内的景象还是郊野的情景都能尽收眼底,甚至是桥上走路的行人的申请以及江面上航行的船舶都细致的描绘出来。观赏者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采用焦点透机的方法的话很难表现出这种效果。
2.3 创新式的欣赏手法
在欣赏国画时主要氛围两种。一种是对创作手法与技巧的分析,另外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就是从作品分析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国画欣赏的一个精髓。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国画课程的开展,应该采取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欣赏国画。国画欣赏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根据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进行评论,这也是最基础最浅显的欣赏手法,第二是在对艺术表现手法分析的基礎上,从作者的作画内容以及风格来分析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如果是工笔类或者写实类的作品就比较能直观的看出作画内容,从而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对于那些粗放的作画风格,尤其是在山水画中往往很难直观的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寓意。通过讲故事式的欣赏手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成作品赏析。
首先观看作品的画面,尤其是艺术创作手法分析出所要表达的情绪,是粗犷的还是深沉的。第二步可以结合对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境遇进一步的验证设想。第三步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国画审美经验,文化基础知识以及个人的阅历展开丰富的联想,与作者所创造出的意境达到完美的融合。比如说李成的《读碑窠石图》这一一副抽象类的作品。仅仅从作画的内容上很难分析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但是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我们知道李成是一个善于画烟林平远的景象,作品往往采用的是粗犷豪迈的情调但是却通过对比的创作手法表达出一种清旷萧疏的情景。通过对作者的了解粗略的奠定了作品的表达基调。再仔细观察作品,用工笔的手法描绘除了古林参天,荒草稀疏凄凉的意象。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联想完成作品的赏析。
3 结语
本文主要结合在教学过程当中总结出的经验,对高职高专院校所开设的国画教学课程提出了一些意见。国画是我国艺术领域的一块瑰宝,是中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当然由于这门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的比较晚,起步低,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仍然遇到许多问题,比如说学校资源问题,也是当前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各院校之间资源共享来弥补这个缺陷。素质教育的硕果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去灌溉,这个过程也许会很艰辛,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齐心协力,问题定能迎刃而解。我坚信国画教育在高职高专上的应用一定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赵占东.全景花鸟画系列[J].艺术市场,2010(1).
[2] 严欣荣.水墨山水[J].艺术市场,2010(1).
[3] 胡年得.青绿工笔六朝遗风[J].艺术市场,2010(1).
关键词:国画 高职高专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a)-0163-01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国画课程。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学生具备各方面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要求与日俱增。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也是提升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国是一个沉淀着几千年文化的大国,国画的发展是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可以说中国画是中国几千年来艺术的象征之一,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发现高职高专学生尤其是艺术类的学生对国画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国画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的比较缓慢,成效不大,并没有达到教学的预期设想结果。为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应该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国画教学进行一些列改革,争取早日摘得素质教育的硕果。
1 当前我国国画教育现状
国画是我国优秀文化域中一个璀璨的恒星,历史上无数画家用国画记录了我国美丽的大好山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前进,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淡忘了这个神圣瑰丽的艺术珍宝。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开始重视国画课程的开展,试图通过国画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同时也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一个推动作用。尽管这样,在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国画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说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对国画课程的重视力度不够,很多院校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付出实质性的行动来开展国画教育。有一些院校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很难真正开展好这门课程。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没有一套成形系统化专业化的国画教学体系,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国画教学工作中往往发现不知道从何展开,本文主要针对后者提出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主要从国画的基础知识培养以及国画评论手法几个方面展开。
2 国画在教学上的应用
2.1 结合国画作品讲解国画的基础知识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开展国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向学生介绍国画的基础知识。然而国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因此它拥有庞大细化的知识体系。在教师备课的过程当中要搜集大量的信息,实践经验得出由于知识结构体系过于复杂,学生往往出现厌学的情绪,这就违背了这门课程开设的初衷。要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比如说在进行对中国画分类知识点的讲解时就可以结合作品进行描述。中国画一般氛围艺术手法与艺术分科。艺术艺术手法主要有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而一般的国画作品中艺术分科主要有任务,山水,花鸟三大分科。作为这类型内容的典型作品是《簪花仕女图》和《牡丹仕女图》。在分析工笔,写意和兼工时可以结合这两幅图的创作手法来进行讲解。
2.2 从创作手法上赏析
创作手法的赏析是欣赏国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能。在这部分知识点的讲解时往往要结合典型作品进行讲解。比如说从构图手法上分析可以选用《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是在进行构图手法的讲解时采用的经典例子。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采用的是散点透视法。通过对都城细致的描绘,将整座城池尽收眼底。作品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无论是城内的景象还是郊野的情景都能尽收眼底,甚至是桥上走路的行人的申请以及江面上航行的船舶都细致的描绘出来。观赏者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采用焦点透机的方法的话很难表现出这种效果。
2.3 创新式的欣赏手法
在欣赏国画时主要氛围两种。一种是对创作手法与技巧的分析,另外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就是从作品分析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国画欣赏的一个精髓。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国画课程的开展,应该采取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欣赏国画。国画欣赏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根据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进行评论,这也是最基础最浅显的欣赏手法,第二是在对艺术表现手法分析的基礎上,从作者的作画内容以及风格来分析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如果是工笔类或者写实类的作品就比较能直观的看出作画内容,从而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对于那些粗放的作画风格,尤其是在山水画中往往很难直观的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寓意。通过讲故事式的欣赏手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成作品赏析。
首先观看作品的画面,尤其是艺术创作手法分析出所要表达的情绪,是粗犷的还是深沉的。第二步可以结合对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境遇进一步的验证设想。第三步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国画审美经验,文化基础知识以及个人的阅历展开丰富的联想,与作者所创造出的意境达到完美的融合。比如说李成的《读碑窠石图》这一一副抽象类的作品。仅仅从作画的内容上很难分析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但是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我们知道李成是一个善于画烟林平远的景象,作品往往采用的是粗犷豪迈的情调但是却通过对比的创作手法表达出一种清旷萧疏的情景。通过对作者的了解粗略的奠定了作品的表达基调。再仔细观察作品,用工笔的手法描绘除了古林参天,荒草稀疏凄凉的意象。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联想完成作品的赏析。
3 结语
本文主要结合在教学过程当中总结出的经验,对高职高专院校所开设的国画教学课程提出了一些意见。国画是我国艺术领域的一块瑰宝,是中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当然由于这门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的比较晚,起步低,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仍然遇到许多问题,比如说学校资源问题,也是当前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各院校之间资源共享来弥补这个缺陷。素质教育的硕果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去灌溉,这个过程也许会很艰辛,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齐心协力,问题定能迎刃而解。我坚信国画教育在高职高专上的应用一定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赵占东.全景花鸟画系列[J].艺术市场,2010(1).
[2] 严欣荣.水墨山水[J].艺术市场,2010(1).
[3] 胡年得.青绿工笔六朝遗风[J].艺术市场,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