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学生习作要么语言直白乏味,要么堆砌辞藻空而无物,难寻几篇语言生动又情景相生的好文章。究其原因是不了解语言文字艺术的本质即审美问题,也与中国的文化相关,其精髓在于“含蓄”。只有运用适当的语言技巧去表情达意,抒发感情,才能写出文章的优美意韵。
关键词:含蓄;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24-001
在写作时,很多学生苦于写不出生动的语言,有些学生自认为写得不错,却总也得不到高分。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能体会生动语言的魅力,更别说用语言的技巧去表情达意,抒发感情,写出优美意韵了。这就涉及到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审美问题,含蓄才是美。
古代文人认为:文学语言作品在表情达意时,不能直接点破,而必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之中。如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谈“含蓄”时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孙联奎在他的《诗品臆说》中解释时说:“纯用烘托,无一字道着正事,即‘不著一字’,非无字也。”此解释深得原文之精髓。本来“不著一字”,不是不要文字,而只是说不直接地抒发胸中之意,而以景物烘托之,这也就是“含蓄”。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作者情感在流露。重在“借”字和“抒”字。借景抒情主要形式有两种:
1.边写景边抒情,写景即抒情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赞叹之情。又比如孟郊中进士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正因为情是得意的情,所以处处是美丽的花。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正因为被贬谪,仕途坎坷,所以云横雪拥,景是障碍重生的景。
2.先写景后抒情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借景抒情的诗篇。作者在描绘景物之时,寄寓了自己喜爱西湖的感情,之后又不禁发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赞美。
二、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就是以景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侧重在“寓”字上,没有刻意的“借”意,只是在描写景物中自然地渗透了作者的情感。把握好寓情于景的写作技巧,有利于行为的表达和感情的渲染。
寓情于景的主要方式是用拟人。例如唐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尤其是“寂寞”“过”,作者用拟人,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又如司马光认为“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并举杜甫的《春望》为例子分析道:“……山河在,明無馀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而知矣。”清代的沈祥龙在他的《论词随笔》中谈到:“感时之作必借景以形之。如稼轩云‘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不言正意,而言外有无穷感慨。”稼轩这几句词见其《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表现痛惜、孤独、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但他却选择了一个画檐蛛网在春风中尽日飞舞,招惹飞絮的特写镜头,这就把诗人的情感置于景中了,情溶于景,情的意味就变得藏而不露,丰富而耐人寻味,所以叫“言外有无穷感慨”。
三、情景交融
从人物彼时彼地的思想情绪入手,使景物与人物自然贴切地结合在一起,即为“情景交融”。在写景的诗文中看不出作者的情感,但实际上有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情和景不分彼此,难以区分。景就是情,情就是景。主要形式有二:
1.先抒情后写景
如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在描写中抒情,此刻,诗人伫立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注视着那渐行渐远,以致于消失在茫茫水天相接之处的一片孤帆,他的心早已随船而去了,寄寓了诗人多少惜别之情啊!“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但又不是单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
2.一句中情景交错写(有景有情)
南宋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三种方式理解其要旨后,就要学会穿插运用,融合在一起写,这样语言就有了无穷意韵,就产生了生气,那时你就是语言的驾驭者。
示例:
狂风,暴雨,母亲。
急匆匆的脚步溅起一团团的泥水,带着那顶暖暖的伞飞到了我的身边。搂紧我肩膀的,是母亲担忧的目光;拥着我回家的,是母亲浓郁的爱的气息。伞罩在我头顶,透不进风,透不进雨,充溢了的是一种温馨——一种妈妈特有的味道。可是,可是!母亲瘦弱的身子却还在风雨中倔强地摇曳……许久,世界停止了喧哗,风雨停止了肆虐,淅淅沥沥的,是一点点的疼惜还是漫涌而出的感动。
情切切。雨怯怯。怎叫苍天愧垂颜?(作者:学生杨某)
总而言之,古代文人们强调作者在抒情写意之时首先必须“借物”,“寓情于景”,从而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同时,还要把景写得朦胧些、迷离些,若即若离,这样的文学语言作品才能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韵味。
关键词:含蓄;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24-001
在写作时,很多学生苦于写不出生动的语言,有些学生自认为写得不错,却总也得不到高分。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能体会生动语言的魅力,更别说用语言的技巧去表情达意,抒发感情,写出优美意韵了。这就涉及到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审美问题,含蓄才是美。
古代文人认为:文学语言作品在表情达意时,不能直接点破,而必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之中。如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谈“含蓄”时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孙联奎在他的《诗品臆说》中解释时说:“纯用烘托,无一字道着正事,即‘不著一字’,非无字也。”此解释深得原文之精髓。本来“不著一字”,不是不要文字,而只是说不直接地抒发胸中之意,而以景物烘托之,这也就是“含蓄”。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作者情感在流露。重在“借”字和“抒”字。借景抒情主要形式有两种:
1.边写景边抒情,写景即抒情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赞叹之情。又比如孟郊中进士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正因为情是得意的情,所以处处是美丽的花。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正因为被贬谪,仕途坎坷,所以云横雪拥,景是障碍重生的景。
2.先写景后抒情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借景抒情的诗篇。作者在描绘景物之时,寄寓了自己喜爱西湖的感情,之后又不禁发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赞美。
二、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就是以景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侧重在“寓”字上,没有刻意的“借”意,只是在描写景物中自然地渗透了作者的情感。把握好寓情于景的写作技巧,有利于行为的表达和感情的渲染。
寓情于景的主要方式是用拟人。例如唐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尤其是“寂寞”“过”,作者用拟人,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又如司马光认为“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并举杜甫的《春望》为例子分析道:“……山河在,明無馀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而知矣。”清代的沈祥龙在他的《论词随笔》中谈到:“感时之作必借景以形之。如稼轩云‘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不言正意,而言外有无穷感慨。”稼轩这几句词见其《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表现痛惜、孤独、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但他却选择了一个画檐蛛网在春风中尽日飞舞,招惹飞絮的特写镜头,这就把诗人的情感置于景中了,情溶于景,情的意味就变得藏而不露,丰富而耐人寻味,所以叫“言外有无穷感慨”。
三、情景交融
从人物彼时彼地的思想情绪入手,使景物与人物自然贴切地结合在一起,即为“情景交融”。在写景的诗文中看不出作者的情感,但实际上有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情和景不分彼此,难以区分。景就是情,情就是景。主要形式有二:
1.先抒情后写景
如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在描写中抒情,此刻,诗人伫立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注视着那渐行渐远,以致于消失在茫茫水天相接之处的一片孤帆,他的心早已随船而去了,寄寓了诗人多少惜别之情啊!“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但又不是单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
2.一句中情景交错写(有景有情)
南宋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三种方式理解其要旨后,就要学会穿插运用,融合在一起写,这样语言就有了无穷意韵,就产生了生气,那时你就是语言的驾驭者。
示例:
狂风,暴雨,母亲。
急匆匆的脚步溅起一团团的泥水,带着那顶暖暖的伞飞到了我的身边。搂紧我肩膀的,是母亲担忧的目光;拥着我回家的,是母亲浓郁的爱的气息。伞罩在我头顶,透不进风,透不进雨,充溢了的是一种温馨——一种妈妈特有的味道。可是,可是!母亲瘦弱的身子却还在风雨中倔强地摇曳……许久,世界停止了喧哗,风雨停止了肆虐,淅淅沥沥的,是一点点的疼惜还是漫涌而出的感动。
情切切。雨怯怯。怎叫苍天愧垂颜?(作者:学生杨某)
总而言之,古代文人们强调作者在抒情写意之时首先必须“借物”,“寓情于景”,从而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同时,还要把景写得朦胧些、迷离些,若即若离,这样的文学语言作品才能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