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每组92例,将 92 例早期脑卒中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脑卒中;综合性康复训练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达 200 多万,发病率高达 1.2/10 万,现幸存卒中患者700多万,其中450多万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 75%。尽管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随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而显著降低,但其致残率仍然很高,尤其是脑卒中后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
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采用综合性康复训练治疗早期脑卒中患者92 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 2013 年 6 月至 2014 年2 月收住院脑卒中患者 92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46 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颅 CT 或 MRI 确诊,病程为 24 h ~1 周。92 例中,男 64 例,女 28 例,年龄 38 ~78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患者入院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康复治疗介入,根据患者的功能状态评价进行康复治疗,包括①正确体位摆放及体位变换:患侧卧位可以增加对患侧知觉的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侧上肢被拉长,利用上肢反射性抑制模式抑制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从而减少痉挛;而健侧卧位可以强化患侧伸肌优势。②被动活动关节:如肩胛带上提、下角向外旋转,肩关节侧方和前方屈曲、外展,内收、外旋,内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旋后;髋关节的屈伸、内外旋、内收、外展,屈膝,踝关节内翻、外翻、环转等,动作应轻柔,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活动顺序从近端到远端,每日活动 2 次,直到主动运动恢复。③翻身训练:Bobath 握手姿势向患侧摆动,健侧腿抬起并向患侧摆动,头和躯干翻转至患侧卧位;或交叉双手伸向健侧,头和躯干翻转,至健侧位。④床上活动:仰卧位时进行桥式运动,上肢伸直放于身体侧,双下肢屈髋屈膝,双足踏床,将臀部抬离床面,下肢保持稳定,持续 5 ~10 秒。能够完成双桥运动后可以进行单桥运动,患侧下肢屈髋屈膝位踏在床面,健侧下肢搭在患侧膝上,将臀部抬离床面,为站立位时很好地控制腰臀部位打基础。⑤坐位平衡:患者双足踏地或踏在支持台上,髋膝踝关节屈曲90°,双手置于膝上;很好地保持静态坐位平衡后,令患者双手交叉在一起,伸向前、后、左、右、上方和下方并伴有重心相应的移动。⑥下肢控制能力训练:双手抱膝左右轻轻摇晃身体控制下肢伸肌痉挛;患者仰卧位,患腿屈曲,治疗师握住患足于背屈外翻位,缓慢使患者下肢伸展,反复进行训练髋膝的屈曲及伸髋时的屈膝,可以避免步行时的偏瘫步态;患者仰卧屈髋屈膝,双足踏住床面,先将双膝分开呈外旋位,然后双膝并拢,练习夹腿,利用联合反应来诱发患腿的内收内旋。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可在训练中穿插进行,鼓励患者用患手完成日常活动,包括刷牙、洗脸、吃饭等,尽量独自完成,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
3.疗效判定标准:两组患者均于入院 1 个月、3 个月行采用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 t 检验,P <0. 05 为显著差异。
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 FMA 评分和 MBI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显著性(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和 3 个月 FMA 评分和 MBI 评分比较。
讨论 脑卒中早期,由于缺血性半暗带的病理过程———缺血、代谢性损伤、水肿、出血及压力的消退,功能上存在着迅速的初期恢復。这些可逆性损伤的神经元其功能恢复的时间相对较短,开始数周的功能改善因此所致。此后的神经功能改善发生的机制即为脑内结构与功能的重组,过程直接表现在大脑的可塑性上。本研究也证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 FMA 评分和 MBI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通过对患者的早期康复介入,运动功能训练,可以使大脑皮层功能进行重组,预防废用综合征,减少关节挛缩和变形等并发症,使患者尽快从床上的被动活动、助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为运动功能恢复创造条件。在康复过程中,患者的心理问题也很主要,由于患者突发脑卒中,躯体上的残疾和精神上的痛苦,患者很容易出现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焦虑、恐慌、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不配合康复治疗。通过心理治疗和心理疏导,可树立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信心,达到良好康复效果。
通过此次研究,表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具有明显的意义,它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为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早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波,赵磊.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89.
[2]王东升,梅蕊,朱红华. 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9):365.
关键词:早期脑卒中;综合性康复训练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达 200 多万,发病率高达 1.2/10 万,现幸存卒中患者700多万,其中450多万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 75%。尽管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随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而显著降低,但其致残率仍然很高,尤其是脑卒中后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
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采用综合性康复训练治疗早期脑卒中患者92 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 2013 年 6 月至 2014 年2 月收住院脑卒中患者 92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46 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颅 CT 或 MRI 确诊,病程为 24 h ~1 周。92 例中,男 64 例,女 28 例,年龄 38 ~78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患者入院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康复治疗介入,根据患者的功能状态评价进行康复治疗,包括①正确体位摆放及体位变换:患侧卧位可以增加对患侧知觉的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侧上肢被拉长,利用上肢反射性抑制模式抑制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从而减少痉挛;而健侧卧位可以强化患侧伸肌优势。②被动活动关节:如肩胛带上提、下角向外旋转,肩关节侧方和前方屈曲、外展,内收、外旋,内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旋后;髋关节的屈伸、内外旋、内收、外展,屈膝,踝关节内翻、外翻、环转等,动作应轻柔,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活动顺序从近端到远端,每日活动 2 次,直到主动运动恢复。③翻身训练:Bobath 握手姿势向患侧摆动,健侧腿抬起并向患侧摆动,头和躯干翻转至患侧卧位;或交叉双手伸向健侧,头和躯干翻转,至健侧位。④床上活动:仰卧位时进行桥式运动,上肢伸直放于身体侧,双下肢屈髋屈膝,双足踏床,将臀部抬离床面,下肢保持稳定,持续 5 ~10 秒。能够完成双桥运动后可以进行单桥运动,患侧下肢屈髋屈膝位踏在床面,健侧下肢搭在患侧膝上,将臀部抬离床面,为站立位时很好地控制腰臀部位打基础。⑤坐位平衡:患者双足踏地或踏在支持台上,髋膝踝关节屈曲90°,双手置于膝上;很好地保持静态坐位平衡后,令患者双手交叉在一起,伸向前、后、左、右、上方和下方并伴有重心相应的移动。⑥下肢控制能力训练:双手抱膝左右轻轻摇晃身体控制下肢伸肌痉挛;患者仰卧位,患腿屈曲,治疗师握住患足于背屈外翻位,缓慢使患者下肢伸展,反复进行训练髋膝的屈曲及伸髋时的屈膝,可以避免步行时的偏瘫步态;患者仰卧屈髋屈膝,双足踏住床面,先将双膝分开呈外旋位,然后双膝并拢,练习夹腿,利用联合反应来诱发患腿的内收内旋。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可在训练中穿插进行,鼓励患者用患手完成日常活动,包括刷牙、洗脸、吃饭等,尽量独自完成,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
3.疗效判定标准:两组患者均于入院 1 个月、3 个月行采用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 t 检验,P <0. 05 为显著差异。
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 FMA 评分和 MBI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显著性(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和 3 个月 FMA 评分和 MBI 评分比较。
讨论 脑卒中早期,由于缺血性半暗带的病理过程———缺血、代谢性损伤、水肿、出血及压力的消退,功能上存在着迅速的初期恢復。这些可逆性损伤的神经元其功能恢复的时间相对较短,开始数周的功能改善因此所致。此后的神经功能改善发生的机制即为脑内结构与功能的重组,过程直接表现在大脑的可塑性上。本研究也证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 FMA 评分和 MBI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通过对患者的早期康复介入,运动功能训练,可以使大脑皮层功能进行重组,预防废用综合征,减少关节挛缩和变形等并发症,使患者尽快从床上的被动活动、助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为运动功能恢复创造条件。在康复过程中,患者的心理问题也很主要,由于患者突发脑卒中,躯体上的残疾和精神上的痛苦,患者很容易出现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焦虑、恐慌、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不配合康复治疗。通过心理治疗和心理疏导,可树立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信心,达到良好康复效果。
通过此次研究,表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具有明显的意义,它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为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早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波,赵磊.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89.
[2]王东升,梅蕊,朱红华. 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