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同友小说的空间、现实感和缝隙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因为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做诗歌的批评,很少做小说方面的研究,尽管也零星地写过几篇。这是我第一次读余同友的小说,包括发过来的五个中篇和四个短篇。读完之后我个人还是很认可余同友的小说的,我们评价小说可能有的是从当下中国小说背景和总体性来评价,我单纯是从个人的趣味出发,我确实比较喜欢余同友的这种类型的写作方式。余同友最早是写诗歌的,从写诗歌到写小说,这个转换很有代表性,这个里面提供了很多特殊性和有效性的信息以及写作经验,包括他的小说集里面有一个短篇小说《有诗为证》,我觉得就透露出一个人对诗歌的特殊原型的观照。余同友的小说包括中篇和短篇,我更喜欢他的中篇小说,尤其是《四脚朝天》这个作品,短篇里面我更喜欢《斗猫记》,我觉得这两个文本在余同友的小说里面更具有象征性。这个象征性我想谈三个方面:
  第一,一个作家的原点是通过什么来完成的?看余同友的小说,在他大多数的小说里都出现了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叫瓦庄,瓦庄有时候是放在历史里面,有时候是放在当下和历史互相观照的一个空间里来完成。但是瓦庄对于余同友来说,是一个精神策源地。它不仅是情感上的,还有道德方面的以及修辞层面的,它建立了一个作家的基础。不管我们是读诗歌还是读小说,很多的文本单个看确实成立,但是整体看就很零碎,并没有建立起一个非常完备的个人体系,我觉得余同友小说里面的瓦庄,从修辞到内蕴都非常重要。
  第二,刚才大家也谈到了中国小说家对现实题材的关注,更多是以一种城市时代的乡村化视角来叙事,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但是我觉得余同友的小说和流行的现实写作有一个差别,这个差别非常明显。不只小说,当下诗歌也对现实投注了更多的热情。我注意到余同友的几个小说里面涉及很多关于当下中国乡村以及城市的问题,而他处理这些事件只是作为一个侧面,甚至作为一个背面,最关键的是他的写法和处理方式都非常特别。从主题来说,他写到了乡村性格和父辈的表情,写到了科技AI、智能,也写到了养老问题,还有校园事件,甚至包括古老职业在当下时代的消失,如铁匠、木匠。但这个还不是他写作的关键,如果这只是他为了处理题材的写作,那并不是真正的写作,关键在于他的处理方式非常特别,就是他的细节经验。我在阅读的时候非常震撼。比如《四脚朝天》里面最经典的所谓的“烂好人”四脚朝天的动作,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生活里,他的这种动作和小说的细节与整体的象征性之间非常契合。包括《斗猫记》里出现的那只白猫,它有一种诡异感,但是又离不开真实。包括干部介绍信,这封介绍信穿越历史到今天,在一个科技时代所带来的恍惚感,我觉得非常重要。
  第三,更重要的一点,余同友的小说有一个缝隙。这个缝隙非常关键,这个缝隙关系到很多层面,比如说这个缝隙代表了写作的可能性,缝隙实际上代表了作家的抽离感或游离感。如果没有这个缝隙,小说就会完全是另外一种面貌。比如说这个缝隙指向了日常和偶然的关系,比如说《斗猫记》里出现的这只白猫,当我看到这些话的时候,让我浑身一惊。他说,“他再看看屋顶,那只白猫竟然像人一样盘腿而坐,冷冷地看着他”,当时我觉得这只猫也在看着我,看着我们每个人,就是日常和偶然的这条缝隙。此外,还包括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缝隙,包括现实和历史之间的缝隙,比如说干部介绍信、父亲虚拟的这样一个形象再现。我觉得这种缝隙的出现真正打通了一个小说家应该具备的才能。比如说,我们说到的真实可能是修辞意义上的真实,余同友的小说提供了日常的可能性和写作的可能性,当然这里面充满了寓言化的甚至荒诞感的游离色彩,这个非常关键。当然,他的小说语言非常成熟,这跟他的诗人身份是有关系的,比方说《斗猫记》里面有一句话,“在院子里站立了好一会儿,把浓霜都站淡了”,如果不是一个诗人,是写不出这样的情景的。
  我说的非常简单,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非常喜欢余同友的小说,我没有太好的建议,作为一个阅读者的感受是阅读这几篇小说的时间并不一样,有的小说读起来会很慢、很细,但是有的小说读起来很快,这样阅读时间的快和慢,代表了你的小说給读者或者批评者所提供阅读时间的长短和有效性。这是我个人的阅读感受,谢谢大家。
  (根据“全国知名文艺评论家看安徽”活动发言稿整理)
  责任编辑 夏 群
其他文献
很荣幸,本期我们约到了著名诗人梁小斌的新作。  在梁小斌40余年的创作中,我们发现,他对诗歌和现实的态度始终有一种惊人的连贯性,从早期的诗《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到后期的《少女军鼓队》,再到思想随笔集《独自成俑》等,都根植于对现实的独特发现,在他如炬的观察下,那些過于普通因而未加注意的事物奇迹般地显露了出来,诚如著名作家残雪所说的:“在我们的文学界,还没有其他作家能够像梁小斌这样,用心
期刊
在天生桥下的水蒲桃树林里流连半个小时,我忽然就找不见韦薇了。这妮子,像只梅花鹿一样隐去了。  去年在桂林刚认识韦薇的时候我就说她是鹿,有着一双梅花鹿的椭圆形的大眼睛,走过的漓江风景都能在她的眼里看到。她听了咯咯咯地笑,说我有眼力,因为她真的跟鹿有缘。  在桂林那次采风活动上,当她说来自鹿寨县的时候,我竟然脱口而出:“你是一只梅花鹿!”把她惊到了,她偏着脑袋问我:“真的?”看她执着而天真的神情,尤其
期刊
枇杷记  五月,麦风熏熏然一吹,南方山里的枇杷一夜间由青涩而老熟。枇杷的革质叶子气沉色冷,风中摇摆相擦索索作金属声,似铁绰板叮当相击,果实金黄浑圆,如铜琵琶嘈嘈切切错杂弹拨,叫人想起苏学士的豪放词,又叫人联想到山谷里的十万埋伏。枇杷好吃,果肉肥嫩,香软鲜甜,还带微妙的一点酸,足以让舌尖恋恋惦记。日啖枇杷三五七八颗,可以消残酒,可以醒梦寐,可以熨帖人的腹肠。  山中枇杷随处有,山弯河畔里巷人家街市拐
期刊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鲁迅  就像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没错,我已经死了。如果我还活着,现在,我应该是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了。谁都知道人死不能复生,人死了,就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了,再也等不来那些我们梦寐以求的美好的东西了。可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对于一些人来讲,死亡只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只有我们死了,更多的人才能活下来。  事隔多年,人们最终证实了那一天是1938年10月20日
期刊
很早以前,男人就发现女人随身携带的包里有一把羊角梳,记忆中从来都是如此,几乎一次都没落下过。  至于最早啥时候发现这羊角梳的,男人也记不大清楚,似乎是经人介绍第一次见面时就看到了,又似乎是第一次約会看电影时瞥见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结婚当晚真真切切看到女人从包里拿出来梳理了头发。此后,几乎天天都能见到女人拿着这羊角梳梳理头发,梳理好了又放回自己的包里,似乎并不想与男人共享这把梳子。  一开始,男人并
期刊
天界这几天感觉自己满嘴都是牙齿,胃口大开,一顿要吃二三斤肉。青菜他不想吃,觉得味道大,涩,一股土腥味,更重要的是青菜太面,没嚼劲。他现在的牙齿对什么都满不在乎,他现在吃的都是牛蹄子,牛板筋,就是一根牛骨头,他也可以把它嚼成骨头渣子。  什么难啃,他就千万百计找来啃。有一天晚上他肚子饿了,他发现家里什么吃的也没有,他现在是经常半夜饿得肚子生疼,家里人想不明白,天界白天吞到肚子里的几斤肉究竟到哪去了,
期刊
老城改造,地下挖出许多古代残瓷碎片。  残瓷碎片虽然不完整,但它们大多数是古代的真品,一般的古玩爱好者都比较青睐,他们在把玩的同时能揣度它完整时的模样,揣度出缺损的图案。  如同面对断臂维纳斯。  老杜和姜本松是此中高手,他们只要瞄一眼,还能断出产生的年代、烧制的窑口,根据稀缺程度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  后来,更多的古玩爱好者加入这个淘宝大军,但此时老城改造接近尾声,珍稀的瓷片越来越少。  老杜和
期刊
我的爷爷一直认为他在逆生长,尤其在八十岁以后,对这种感觉更加深信不疑。  这天,天气很好,阳光温和地从窗子外面倾泻进来,我和往常一样,在电脑前忙乎。我爺爷兴冲冲走了进来,说他长了一颗新牙。我赶紧搬了一把椅子让爷爷坐下来,爷爷张着嘴让我看,我仔细看了看,爷爷的牙齿已经稀稀拉拉剩下没几颗,看着哪一颗都不像是新长出来的。为了不影响爷爷的好心情,我故意笑嘻嘻地说,真的呢,爷爷你这太厉害了,快九十了还能长新
期刊
洪集编撰镇志,要我写篇文章,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责任。浏览初稿,很多往事浮现在眼前,倍感亲切。  我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参军离开洪集的,此后一直在外工作,始终关注着家乡的情况。八十年代初的一年,皖西發生严重内涝,我出差在外,躺在火车硬卧上铺,听广播报道提到了霍邱南部灾情,我无声地哭了一场。就是那次洪灾,时任洪集公社书记的我父亲,几天内头发掉光(俗称“鬼剃头”),成了不折不扣的秃瓢。待大水消退,灾
期刊
我们这里的山冈上长着一种低矮的树,每年立夏,家家户户都会去采来它的嫩叶,把它捣成汁,可以煮出喷喷香的乌米饭来,我们叫它为乌饭树。孩子们尤其喜欢吃乌米饭。大人说,吃了乌米饭,头发乌黑发亮,臭虫不咬,蚊子不叮。要是有人不信,大人会说,你看,乌婆婆七十多岁了,头发还那么黑,那么密,跟大姑娘小媳妇一样。  对了,人家的院子是花园、菜园,住我家对面的乌婆婆,院子里却长满了别人家没有的乌饭树。听人说,这是乌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