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利跨国入股德国戴姆勒一举成了市场热议的焦点。有人在感慨吉利的本事,有人在追问钱从哪儿来?对于从事投资并购整合的人来说,我们更关注这场并购背后的意义。
为什么吉利要并购戴姆勒?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全球第一大豪华车生产商、第二大卡车生产商的戴姆勒又为什么会同意吉利的并购?
首先,吉利平台巨大,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经过十几年的积淀与跨越式发展,吉利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头名,旗下资产主要包括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沃尔沃汽车、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伦敦电动汽车,以及吉利集团战略投资的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服务平台曹操专车。2017年其营业额约2 700亿元人民币,全球纳税约346亿元,其中在中国境内的纳税约183亿元。
其次,吉利拥有过去在全球并购成功的经历及影响力。
过去,吉利汽车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并购,让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汽车行业都已经接受了这种以并购来壮大的事实。让它在短短的几年内,从过去草根的民营企业成长为全球前十的企业集团。把曾经那些大型的汽车企业集团全都甩到了后面,包括一汽、东风汽车、上海汽车、长安汽车等。尤其在并购沃尔沃之后,带领沃尔沃在华及全球业务不断增长,以及相继完成的宝腾、美国飞行汽车等海外并购,让吉利集团的整个品牌价值及影响力逐渐凸显。如果没有这些成功的并購案例,不管吉利做得有多好、规模再大,戴姆勒恐怕也不会同意吉利的入股,更别说成为单一大股东。
最后,传统汽车行业面对的危机和冲击。老品牌遇上新威胁,需要新的战略部署。
汽车行业的巨大变革正在展开,传统的大型汽车企业平台已经没有了新的、更好的增长空间,新兴的市场、新的汽车企业和资本都在崛起,对戴姆勒这样的老品牌其实是一个威胁,它们有可能会立刻缩水。在这种情况下,吉利背后巨大的中国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放眼整个中国,真正在国际上能有巨大影响力的汽车企业,只有吉利。
虽然只是持有9.69%的最大单一股东,但吉利在董事会中也有席位。
从吉利公布的信息来看,吉利这次并购并不是一次短期的投资,而是打算长期持有,是一次战略性的投资行为。在大众看来,这场并购只有9.69%的股份,并不是很多,但这与我们中国企业的收购理念不同。世界上很多大型企业集团的股权都很分散,不像中国的企业,并购的大股东动则就占比50%、60%甚至70%,实际上都是大股东在经营。而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不同,即使吉利只认购了戴姆勒9.69%的股份,也是戴姆勒具有表决权的大股东。
既然是一次战略投资,就一定会有战略动作。虽然目前还看不出吉利会有什么样的具体动作,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这肯定是一个优质的投资行为,所以从投资回报上来讲,它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管未来是利用它来融资,还是用做其他,这个投资本身就是盈利的。
第二,一定要考虑并购之后的协同性。并购之后,吉利一定会将戴姆勒旗下的品牌、产品跟中国市场相结合,这个结合不一定是奔驰、迈巴赫跟吉利结合,跟沃尔沃去整合,还可能是成立新能源汽车,或者是在其他零部件方面。单纯从并购投资的角度来讲,一定要考虑如何深度将戴姆勒跟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相整合,这方面在未来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其实在吉利秘密进行谈判的时候,我们也给吉利推荐过一些国际标的,但好几个月都没有反应。国内很多企业我们也有推荐,最后吉利都放弃了。正当我在思考为什么吉利会放弃时,就看到了吉利收购戴姆勒的消息。这时再回过头来看,在更大更有价值的标的面前,其他的自然就相形见绌了。
从吉利不停寻求并购标的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吉利一直有这样的需求,而且它们深知并购、整合带来的好处。在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国门,并在国际国内带来巨大争议的敏感时刻,吉利依然能够并购戴姆勒这样的优质标的,一方面是他们有成功并购和整合的经验,另一方面是对未来充满信心。
不过这里还存在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吉利并购戴姆勒到底是一个五年战略,还是十年战略甚至更长。如果是五年战略,吉利的并购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十年战略,这个交易需要打折扣;如果时间更长,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失败。
为什么呢?我们深知,现在的汽车产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从研究、设计、生产、技术、工艺、材料、功能、品牌、管理、营销以及全球化,都把第二次工业革命演绎到了极致。但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来得太快,超乎想象。用什么动力、什么新材料、什么驾驶技术、智能网联、生产模式、消费模式、盈利模式、经营管理等,都可能在十年之内被全面颠覆。
传统汽车制造的大集团模式完全可能被个性化、定制化,与城市城际各类交通形成内在的数字化产业生态链。也许吉利集团世界汽车的巨头梦想实现之日,就是全球汽车产业颠覆之时。那世界汽车巨头的梦想还有意义吗?
十年并购,全球布局,剑指300万辆产销……吉利在汽车出行领域通过外延式增长与品牌融合,在近几年突飞猛进。但吉利真正的野心,可能并不止于此。
老品牌遇上新威胁
为什么吉利要并购戴姆勒?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全球第一大豪华车生产商、第二大卡车生产商的戴姆勒又为什么会同意吉利的并购?
首先,吉利平台巨大,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经过十几年的积淀与跨越式发展,吉利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头名,旗下资产主要包括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沃尔沃汽车、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伦敦电动汽车,以及吉利集团战略投资的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服务平台曹操专车。2017年其营业额约2 700亿元人民币,全球纳税约346亿元,其中在中国境内的纳税约183亿元。
其次,吉利拥有过去在全球并购成功的经历及影响力。
过去,吉利汽车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并购,让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汽车行业都已经接受了这种以并购来壮大的事实。让它在短短的几年内,从过去草根的民营企业成长为全球前十的企业集团。把曾经那些大型的汽车企业集团全都甩到了后面,包括一汽、东风汽车、上海汽车、长安汽车等。尤其在并购沃尔沃之后,带领沃尔沃在华及全球业务不断增长,以及相继完成的宝腾、美国飞行汽车等海外并购,让吉利集团的整个品牌价值及影响力逐渐凸显。如果没有这些成功的并購案例,不管吉利做得有多好、规模再大,戴姆勒恐怕也不会同意吉利的入股,更别说成为单一大股东。
最后,传统汽车行业面对的危机和冲击。老品牌遇上新威胁,需要新的战略部署。
汽车行业的巨大变革正在展开,传统的大型汽车企业平台已经没有了新的、更好的增长空间,新兴的市场、新的汽车企业和资本都在崛起,对戴姆勒这样的老品牌其实是一个威胁,它们有可能会立刻缩水。在这种情况下,吉利背后巨大的中国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放眼整个中国,真正在国际上能有巨大影响力的汽车企业,只有吉利。
一次有价值的战略投资
虽然只是持有9.69%的最大单一股东,但吉利在董事会中也有席位。
从吉利公布的信息来看,吉利这次并购并不是一次短期的投资,而是打算长期持有,是一次战略性的投资行为。在大众看来,这场并购只有9.69%的股份,并不是很多,但这与我们中国企业的收购理念不同。世界上很多大型企业集团的股权都很分散,不像中国的企业,并购的大股东动则就占比50%、60%甚至70%,实际上都是大股东在经营。而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不同,即使吉利只认购了戴姆勒9.69%的股份,也是戴姆勒具有表决权的大股东。
既然是一次战略投资,就一定会有战略动作。虽然目前还看不出吉利会有什么样的具体动作,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这肯定是一个优质的投资行为,所以从投资回报上来讲,它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管未来是利用它来融资,还是用做其他,这个投资本身就是盈利的。
第二,一定要考虑并购之后的协同性。并购之后,吉利一定会将戴姆勒旗下的品牌、产品跟中国市场相结合,这个结合不一定是奔驰、迈巴赫跟吉利结合,跟沃尔沃去整合,还可能是成立新能源汽车,或者是在其他零部件方面。单纯从并购投资的角度来讲,一定要考虑如何深度将戴姆勒跟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相整合,这方面在未来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其实在吉利秘密进行谈判的时候,我们也给吉利推荐过一些国际标的,但好几个月都没有反应。国内很多企业我们也有推荐,最后吉利都放弃了。正当我在思考为什么吉利会放弃时,就看到了吉利收购戴姆勒的消息。这时再回过头来看,在更大更有价值的标的面前,其他的自然就相形见绌了。
从吉利不停寻求并购标的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吉利一直有这样的需求,而且它们深知并购、整合带来的好处。在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国门,并在国际国内带来巨大争议的敏感时刻,吉利依然能够并购戴姆勒这样的优质标的,一方面是他们有成功并购和整合的经验,另一方面是对未来充满信心。
不过这里还存在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吉利并购戴姆勒到底是一个五年战略,还是十年战略甚至更长。如果是五年战略,吉利的并购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十年战略,这个交易需要打折扣;如果时间更长,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失败。
为什么呢?我们深知,现在的汽车产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从研究、设计、生产、技术、工艺、材料、功能、品牌、管理、营销以及全球化,都把第二次工业革命演绎到了极致。但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来得太快,超乎想象。用什么动力、什么新材料、什么驾驶技术、智能网联、生产模式、消费模式、盈利模式、经营管理等,都可能在十年之内被全面颠覆。
传统汽车制造的大集团模式完全可能被个性化、定制化,与城市城际各类交通形成内在的数字化产业生态链。也许吉利集团世界汽车的巨头梦想实现之日,就是全球汽车产业颠覆之时。那世界汽车巨头的梦想还有意义吗?
吉利的产业纵横
十年并购,全球布局,剑指300万辆产销……吉利在汽车出行领域通过外延式增长与品牌融合,在近几年突飞猛进。但吉利真正的野心,可能并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