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zi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就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之一——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理想的实现,提出了四个入手点,阐述了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理想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应该建立在个人专业知识与个人实际能力、兴趣和职业激情的基础上,制订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关键词】职业理想;规划;原则;择业技能
  
  职业理想是求职者在特定社会条件基础上产生的职业取向,是人们对未来的工作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引入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机制,大学生可以在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进入人才市场选择职业。但求职择业并非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简单的选择与被选择关系,也不仅仅是一纸推荐书和靠一些面试技巧所完全左右的。如何被社会承认,被用人单位接纳,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理想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它应该建立在个人的专业知识与个人实际能力、兴趣和职业激情的基础上,需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做出自我评估,制订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及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所以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成才目标
  有哲人说:“成功的人生需要规划,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大学生若想选择四年之后的光明前途,就必须在四年中对自己精雕细刻。在刚刚进入大学时,就应考虑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分为内外,内职业生涯指从事一项职业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观念、能力、经验和内心感受的组合及变化过程,外职业生涯指从事一项职业的工作内容、条件、待遇、职务与职称、地点等因素的组合及变化过程。职业生涯早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了解、锻炼。大学生在校期间应重视内职业生涯发展。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燕梅女士强调: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生应该早做规划,在进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就要有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今后想从事哪一行业,到什么类型单位工作最理想,根据这样的定位,你才可以做充分准备,千万不能到离校的时候,才抱怨自己当初为什么进这所学校学这个专业,才感慨四年白白浪费了。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逐步加强自己从校园人到社会人转变的意识,哪怕开始的时候只是一种意识,在大学这个特殊阶段是必需的,这也是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的显著特点,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加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在为自身“硬件”扩充的同时,“软件”的升级是必不可少的。
  职业生涯规划关键是要弄明白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社会需求什么等几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是谁?”应该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优点、缺点一一列出来。第二个问题“我想要做什么?”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个心理趋向的检查。西方有一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同样道理,一个人如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通常什么也做不好。所以,建立一个具体的职业目标和专业方向,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是选择专业的前提条件。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和兴趣所在。俗话说得好,兴趣是人最初的动力。从事一项感兴趣的工作的本身就能给人以满足感,职业生涯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一代球王贝利以视足球为生命的执着成为世界瞩目的球星。浓厚的职业兴趣是一个人事业腾飞的引擎,而对其兴趣的无悔追求是事业成功的巨大推动力。第三个问题“我能做什么?”则是对自己能力与潜能的全面总结。一个人职业的定位最根本的还要归结于他(她)的能力,而职业发展的空间的大小则取决于自己的潜力。对于一个人的潜力的了解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如对事的兴趣、做事的韧力、临事的判断力以及知识结构是否全面、是否及时更新等。宇航员杨利伟、球星姚明等人所从事的职业可以说是众多年轻人的兴趣和梦想,但从事这些职业所必备的个性能力特征决定了不是只有兴趣就能做好的。因此,清楚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是选择专业的必备条件。因为不同能力优势的人适合学习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是不同的,如空间想象能力强的人适合从事机械制造、工程设计、建筑等工科类的专业和艺术类的专业,语言能力有优势的人适合从事语言文学、文艺创作、翻译等职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个性特征,有自己的长项和弱项,充分认识自己,就能恰当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第四个问题“社会需求什么?”是对环境支持或允许自己做什么的了解。在明确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专业领域和事业方向的同时,还应兼顾考虑社会的需求和未来发展前景等外在因素,这是专业选择能否成功的基本保证。职业规划不能缺乏对行业、职位详细的了解,要体验到真实的职业环境,目标不能脱离实际而过于理想化。由于社会人才需求、劳动力市场变化发展的不确定性,衡量社会需求以及发展前景不是简单的事情,因而在选择专业时,应综合权衡、统筹考虑,正确分析处理好专业冷与热、目前就业市场需求大与小,力争做到选择自己所爱、自己所长的同时,选择社会所需,理智地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当一个人热爱一种职业,并树立起对它的理想追求,那么,在他终于能够从事这项工作时,或许会保持一种较高的职业理想追求,因而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但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是被动地选择着自己的职业,或者是 由自己学习的专业限制了职业的选择,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的理想与职业发生矛盾。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就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第一,要把生活看作是一个劳动过程。当你确立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的未来时,就会使自 己的职业理想建立在一个客观的现实的基础上,就会努力创造条件,不断追求,使职业理想 不断升华,人生更显绚烂。第二,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这看似与职业理想关系不大,其实它是树立职业 理想的基本思想条件。当你从心底里建立起这两个热爱,你就会把个人的职业理想与祖国的 命运、父母的期盼、家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把个人的理想与平凡而伟大的职业联系在 一起,有了这样的职业理想就一定会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第三,要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职业理想,客观地看待社会发展条件是否允许实现个人职业理想。 其实一个人可能一生都在寻求职业理想的实现,只有当理想与现实达到一致时,你的职 业理想才能成为现实。
  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后,它的突出作用,首先表现在选择职业时,不以个人喜好为转移,不为个人得失和名利所诱惑,正确地作出职业选择,并全身心 地投入工作。其次是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创造性工作和特殊职业的职业道德的确立具有促进和 提高作用,如体育项目,教师、医务、职业军人、警察等职业,就需要极高的奉献和敬业精 神。因此,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前,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这将会对正确地选择职业、为今后建立 高尚的职业道德,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把握好择业原则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否掌握正确的职业岗位选择原则,不仅关系到个人是否能找到合适的职业岗位,而且影响到个人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理想的实现。在具体的职业选择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份与自己兴趣、爱好、能力相当的职业,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要实现这种理想却又不那么简单,因为就业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凭主观愿望就能解决好的。所以,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应注意遵从以下原则。
  1.符合社会需要的原则
  所谓符合社会需要的原则,是指一个人在选择职业岗位时,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为基准,去观察、认识问题,从而决定自己的职业岗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毕业生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切都由组织安排好这一被动的局面。但是,这种所谓的择业自主权仍然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并不是可以不顾社会需要,一味地追求“自我设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培养大学生的目的,就是要求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也都期望着合格的大学生为之去奋斗。从另一方面看,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需要本质上就是人类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个人需要的内容无论怎样多,个人需要的结构无论怎样复杂,它总是受现实社会的要求所制约。因为从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上看,所谓社会需要,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段在一定时期的奋斗目标。无数的人在各自的职业岗位上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的奋斗目标。人们正是通过不同的职业活动,即满足着社会的需要,也满足着个体的需要。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种种上述职业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职业岗位的产生,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社会上每一个职业岗位的出现,也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如:因开矿的需要,才有人从事矿业;因航海的需要,才有人从事造船业;因交通的需要,才有人制造车辆,等等。正是由于社会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职业活动,才有了职业岗位的选择。由此可见,没有社会的需要,就没有职业的职业分工,也就没有职业岗位的选择。因此,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把社会需要作为选择职业的出发点,把个人意愿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始终坚持职业岗位符合社会需要的原则,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服从社会需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2.分清主次的原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摆在毕业生面前的选择是多方面的。比如单位性质、工作地点、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发展方向等诸多的方面,不可能样样遂人的心愿,重要的是在择业过程中怎样权衡利弊,分清主次。
  从用人单位的情况来看,有的单位可能性质较好,比如科研、设计部门,既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也容易出成果,但也许其所在地域较偏僻,生活条件较差,有的单位可能生活条件较好,待遇也高,但工作劳动强度大,有风险;有的单位在大城市或沿海地区,文化条件较好,但专业不对口,英雄无用武之地;也有的单位虽然生活条件艰苦,基础条件差,但其发展前景广阔,而且有利于毕业生的成长和成才。风此种种,该怎样取舍,如何选择?事实上,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很少有单位是十全十美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应从是否有利于自己才智的发挥,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出发,分清主次,作出抉择,切不可因一味求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而失去良机。
  3.发挥个人素质优势的原则
  所谓发挥个人素质优势的原则,是指一个人在选择职业岗位时,综合自己的素质情况,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选择职业岗位,以利于今后在职业岗位上顺利地、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对于人的素质,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里所讲的个人素质,是指青年学生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个性心理品质素质等。择业的素质优势原则,还要求大学生客观地了解自己、估价自己。这是选择职业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所以,除了自己主观努力外,还需要老师、家长、同学及朋友的协助,多听听他们对自己兴趣、爱好、能力、性格、专业特点等的分析,以便比较客观地审视自己,有利于确定合适的职业。根据自己的素质优势情况选择适合发挥自己素质优势的职业岗位,不仅体现了人尽其才、学用一致的要求,而且体现了对职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
  4.有利于个人发展成才的原则
  每个人都希望成才,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成才的,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被社会时尚、利益因素等干扰,为了某一条件的满足,而忽视有利于成才的原则,从而影响了个人的发展。要成为人才,必须通过劳动创造,而劳动创造又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条件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没有主观的渴望与追求,客观条件再好,也不会被很好地利用。如果有了主观的渴望,但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也会使自己置于不利的环境之中。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只看眼前实惠,不看用人单位发展前景;不能只看暂时的困难,而不看用人单位的未来;不能只图生活安逸,而不顾对事业的追求。青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所以选择职业时,要站得高,看得远,放开视野,理清思路,把自己的命运紧紧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牢牢把握职业选择的主动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呼唤着千百万人才,而大学毕业生只有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才能铸造成祖国栋梁之才。
  四、要做择业基本技能的准备
  决定择业是否成功的因素很多,但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是很关键的因素。当前,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对大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大学生要想选择理想的职业,并有所作为,就必须在一入学时就自觉地把学习同今后的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上的要求。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人才成长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成才的基础,也是建立现代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因此,大学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建立合的知识结构,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
  2.注意综合能力的培养
  大学毕业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岗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知识不能和适应能力完全划等号,所以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争取更多地培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各类职业岗位对工作人员,除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外,还有以下几种要求:(1)创造能力。创造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所应具有的能力。只有那些思维敏锐、能在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面前充分地发挥其创造才能,以新颖的创造去解决问题的人,才称得上创造性人才。创造能力是现在高校对大学生重点培养的一种能力,也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2)社交能力。所谓社交能力就是指与他人传递思想感情与信息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通过交往,可以使自己的设想和创造得到实践的检验和认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是提高社交能力的基本途径。(3)实际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没有熟练的操作能力是难胜任的。大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应该多看、多想、多练。看的多,接触的多,才能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技巧和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成功地运用管理者的知识和能力影响机构的活动,并达到最佳的工作目标。现代科学技术已经综合化、社会化、科研规模日益扩大,协作趋势日益加强,这就有一个组织协调的问题。组织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项工作、一个单位工作好坏的重要因素。
  3.做好特殊技能的准备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用人单位在对毕业生的挑选上也和以往有了明显的不同,对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格外青睐。大学生在一入学时,就要加强这些方面素质的培养。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已经为许多人掌握并应用,但由于小语种人才相对缺乏,在就业市场上日益显示出了供求矛盾,如除掌握英语之外还能够熟练掌握小语种就会特别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另外还可以通过取得一些资格证书增加自己未来就业的“筹码”,比如学会计、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可考ACCA,学一些文科类非热门专业的大学生可争取取得助理物流师和物流师证书,学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争取获得软件工程师资格,还有一些用人单位比较关注的如公务员资格证、律师资格证、外语口译证书及ISO9000内审员资格证等。拥有这些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已成为当今毕业生求职择业相当有利的条件。
  求职择业与实现职业理想的过程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大学生只有全面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拥有真才实学,才能获得理想的职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
  孙磊(1979—),男,200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科员,助理研究员。
  刘溪潺(1979—),女,200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经济学专业,现供职于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高校服务部。
其他文献
【摘要】专升本函授教育是铁路公安民警提升学历层次的主要方式和手段。目前,在专升本函授教育中存在诸多影响面授教学效果最大化的问题:面授时间短与授课内容多存在矛盾;民警提高学历与提升业务技能的双重需求较难到满足;铁路公安机关函授站的管理存在瑕疵等。提升专升本函授教育的面授教学效果须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合理安排面授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面授;建立教师与学员间的课堂互动和课后联系制度;充分借助
期刊
【摘要】图书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得到发展,就必须构建核心竞争力。本文以本馆为例,通过近十年的整合图书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本馆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改革后一系列措施进行归纳,通过改革使本馆发展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本馆;核心竞争力    1.本馆发展简介  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是2002年6月在原西安统计学院图书馆和陕西经贸学院图书馆基础上合并而成。全馆在岗职工79人,其中
期刊
【摘要】女性缠足之风由来甚久,小脚女人是封建男权主义的附属。缠足不仅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损害极大,而且使女性牢牢牵制在这封建夫权制家庭中,没有所谓的自由与追求。近代以来,屡次禁缠足,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村许多妇女宁可忍受缠足的痛苦并承受惩罚都不愿放足。虽然不缠足运动受到一些阻挠,但是它的成效也是可见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沿海的一些大都市出现了颠覆传统女性形象、崇尚自由与追求自我的摩登女郎。与小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再三强调了精神文明的地位,以及它的主要内容。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邓小平又开创性的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精神文明。他认为人才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需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栋梁。  【关键词】文化;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人才    一、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任务与指导方针  精神文明的最早提出是在1979年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上,叶剑英提出的,他
期刊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国家极为关注的问题,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诸多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式、结构、流向、流量、流速、返乡,直接影响工农、城乡关系,影响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影响到社会和谐安定的大局。秦皇岛在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事业的不断推进,网络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了在互联网时代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本文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总结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学院“党员之家”网站建设的实践经验,探索网络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具体途径和有效性,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的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党员之家;基层党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要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要与本科生在“抢”工作的比赛中获胜,必须打出自己的牌子——拥有过硬的技能,树立诚信的牌子,确立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个性。  【关键词】就业;要素;品牌;竞争    一种产品,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硬的品牌。中国的海尔、瑞士的劳力士、法国的夏奈尔、德国的宝马、芬兰的诺基亚、美国的可口可乐、日本的索尼等
期刊
对于20世纪前50年的美国社会,更多的是停留于黄金时代的福特轿车、大垄断公司,经济危机时期的股市、失业人群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蓝鹰计划、田纳西工程等,然而,这样的美国印象过于宏观,过于粗线条。但是,也正是在这50年中,美国由一个边缘国家走向世界的中心;在这50年中,美国发生了剧变,为后来确定了一套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准则。那个时代的美国人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又与今天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却很少能
期刊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是一个殛待回应的重要现实课题。对贵州省在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就业压力和社会适应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社会适应    一、问题的提出  据统计,2011年将有65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已成为亟待回应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国外理论界注重对就业压力与
期刊
【摘要】良好的性格对大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和未来事业的成就关系重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性格决定命运”。不同的性格不仅主导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地位高低。本文对江汉大学08级在校新生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学院、性别、专业之间的差异分析,并对培养大学生健全的职业性格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职业测评;职业性格;性格培养    职业测评,一般也称为职业素质测评,是一种了解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