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字时代下,银发网民持续增长.具有先天传播优势的短视频不仅使得银发网民的内容消费行为服从商业逻辑,还为其提供了直接参与内容生产的渠道,从而有效地缩小了年龄层级间的“数字鸿沟”.银发网民在短视频消费的同时,由观看者转变为被凝视者,成为数字时代的符号载体.研析银发网民产消者的双重身份,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生产者、产品、用户之间的价值传播,推进数字经济的规模化、多元化发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时代下,银发网民持续增长.具有先天传播优势的短视频不仅使得银发网民的内容消费行为服从商业逻辑,还为其提供了直接参与内容生产的渠道,从而有效地缩小了年龄层级间的“数字鸿沟”.银发网民在短视频消费的同时,由观看者转变为被凝视者,成为数字时代的符号载体.研析银发网民产消者的双重身份,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生产者、产品、用户之间的价值传播,推进数字经济的规模化、多元化发展.
其他文献
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沟通的途径与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G、4G让移动社交产品、短视频、在线直播等媒介形态成为了可能,而5G则使得“万物互联”的时代加速来临.2019年,中国进入5G元年;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标志着我国媒体融合的探索进入到“深海”区域.研究5G时代媒介的形态、应用方式和发展策略,是当下传播理论界亟需解决的问题.唐俊博士撰写、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万物皆媒:5G时代传媒应用与发展路径》一书,从5G时
每年汛期,风急雨骤惊涛骇浪时,迎汛而上的不只是水利部防汛相关部门,中央主流媒体也时刻保持对汛情进展态势的密切关注.从汛情发布、热点解读再到深度评析,中央主流媒体对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全景式呈现.本文通过对2020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防汛抗洪报道的梳理,试图对媒体的报道策略、重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水旱灾害防御宣传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短视频进入了人们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塑造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主流价值观传播中,短视频应用可以满足网民个性化、视频化的表达意愿和信息获取需求,从而起到潜移默化、入脑入心的传播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如何借助短视频传播主流价值观、弘扬主旋律成为关键.央视网短视频栏目“快看”的探索经验值得总结.
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和编辑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由王小芬著的《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创新研究》一书从电视新闻剪辑的理论、电视新闻场面切换的方式、电视新闻声音的编辑、电视新闻稿件编辑等多个方面对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的创新策略进行了分析.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在理论层面系统掌握新闻编辑相关知识,还可以在实践层面提升电视新闻的编辑技能与专业素养.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在高校思政课中巧用新媒体技术,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思路拓展,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成长动力和知识期待.基于此,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理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发挥新媒体优势,实现其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深度融合和有效应用,这是当下推进高校思政教学的必然路径.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进而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思路,以期探索运用新媒体讲活高校思政课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近年来,随着VR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影创作的领域被极大拓宽.VR电影日益被观影者接受,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以及时空叙事受到挑战.本文以虚拟现实(VR)电影空间叙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现有VR电影作品,从观影者、叙事线索、时空权重的转移探讨VR电影空间叙事特征,并从视、听引导两个方面探析VR电影的叙事方法,同时进行优势与局限的分析权衡.
全媒体时代,面对泛娱乐化的冲击,传统人际交流与互动日益缺失,时代价值引领愈发乏力,如何利用受众喜闻乐见的音乐综艺来唤醒内在温情,在时代故事的多元呈现中引发深层共鸣,进而在满足受众多元化娱乐需求与个性化情感诉求的基础上实现舆论引导,践行主流媒体职能,成为业内外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被誉为“国内首档华语乐坛全明星KTV节目”的《流淌的歌声》,无疑交出了完美答卷,该节目获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第三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截至2020年底,该节目在B站上播放量高达290万次,评分为9.8分,在微博、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人类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镌刻着人类群体的思维、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烙印.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神话,是理解人类精神、智慧、思维以及社会发展历程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文化产业和电子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神话的语境得以扩展并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及意义.有关神话叙事的研究可以被纳入一个更大的叙述文化传统中,神话反映了人们对于先人生活秩序以及生活方式的想象,其话语建构源于人类在探索前行中,反映了人们对当下生活的困惑.神话研究是一种审视人类活动的反思性研
技术为虚拟现实的开发注入了动力,使受众的虚拟体验变得更加“真实”.尤其是虚拟现实在社交领域的发展,使受众不再仅仅依赖于视觉营造的沉浸感,而是依托于身体感官在虚拟世界的交互作用,实现了“虚拟现实之父”拉尼尔(Jaron Lanier)所说的“真正的人际交流”.本文在传播学视野下引入了具身(Embodiment)概念,来诠释虚拟技术与受众身体的融合,并重新审视了身体在虚拟现实构建的社交空间中所创造的新型在场方式和社交影响.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双语写作成为一种新的国家叙事模式.大部分双语叙事写作,往往只在汉语文写作、民族语文写作之间轮换、交替,要么以民族语文写作发表出版之后再翻译,要么以汉语写作发表出版.这种模式的双语写作,只是在两者之间交替进行.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海雀青松谱》却是两种语文同时写作同时出版的新模式,“在传统彝族史诗向当代叙事的转型中,这部\'新史诗\'的确是一次成功的创新”.《海雀青松谱》的作者王明贵在2021年又创作出版了《彝文格律诗新探:新泽西花园》,对彝语文、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