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文化意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笔者认为渗透文化意识可增强学生对所学英语的理解,扫除交际和阅读中的障碍,同时可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我们的英语教学。
在基础语言教学中积极开展文化意识渗透,穿插异国文化知识,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英语教学者必须在英语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做好英语教学中的英语国家文化教学工作。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通過词汇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中国人和英国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自然词汇语用、语义等语言现象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词汇教学这方面,我们应针对性地展开联想,精心设计,做好文化渗透。如我们在讲到颜色时,green(绿色的),在英语中表示无经验的、不成熟的,green hand(新手),而汉语中无此意义;英语中的green 还表示嫉妒的,green-eyed,相当于汉语中的“红眼病”。Blue(蓝色的)可表示“忧伤”的意思,“She looks blue”(她看上去很忧伤),blue jokes(不适宜的玩笑)。Black tea(红茶),black stranger(完全陌生的人)。在如dog(狗),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而不能翻译成Every person has a happy day. Tea shop不能翻译成茶叶店,而是茶馆、小吃店。通过这样的渗透,学生会感到英语单词学习也有很多乐趣可循,学习积极性自然会大增。同时,做好文化教学,又可避免望文生义。
二、 精心设计对话教学,挖掘文化内涵,渗透文化意识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学习英语也一样。但是由于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不了解或了解不够,谈话中语用不当,使英语国家人士感到尴尬甚至反感,导致交际失败,打击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常按汉语的习俗来问候对方“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d your lunch?”“How old are you?”“How much is it?”这样的问候和问话涉及到了对方的私事(privacy),使对方感到很迷惑,甚至会引起误解和反感。再比如当听到对方表扬时,“Your clothes are so beautiful!”“You are looking very smart today!”中国人会说“哪里,过奖了”表示对赞扬极力否认。这都是由于不懂文化差异造成的。所以,英语教学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教学中做好文化渗透,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相应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知识,从而在交际中不犯或少犯错误,避免尴尬。
三、 认真做好阅读教学,拓展文化知识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无论题材还是体裁方面都很广泛,有很多涉及到英美国家文化方面的内容,我们应精心设计,抓好文化知识拓展,使文章中所涉及到的有关文化知识展现在学生眼前,以供研习。
四、 拓展文化习得途径
通过课外阅读、时文选读、China Daily、 21世纪等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提升文化意识。同时,结合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从真实的语用中习得英语语言文化,这既能增加课堂容量又能使课堂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模拟舞台。学生通过课堂的语言文化的学习,了解了英语国家文化习俗,解决了交际和阅读中碰到的困惑,从而,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一定会带着这些知识走向社会投入到跨文化交际中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坚定不移地做好文化渗透工作,提升课堂的文化氛围,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搞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为把他们培养成了解文化、懂文化、讲文化、传承文化的一代新人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职教中心
编辑 薛小琴
在基础语言教学中积极开展文化意识渗透,穿插异国文化知识,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英语教学者必须在英语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做好英语教学中的英语国家文化教学工作。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通過词汇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中国人和英国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自然词汇语用、语义等语言现象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词汇教学这方面,我们应针对性地展开联想,精心设计,做好文化渗透。如我们在讲到颜色时,green(绿色的),在英语中表示无经验的、不成熟的,green hand(新手),而汉语中无此意义;英语中的green 还表示嫉妒的,green-eyed,相当于汉语中的“红眼病”。Blue(蓝色的)可表示“忧伤”的意思,“She looks blue”(她看上去很忧伤),blue jokes(不适宜的玩笑)。Black tea(红茶),black stranger(完全陌生的人)。在如dog(狗),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而不能翻译成Every person has a happy day. Tea shop不能翻译成茶叶店,而是茶馆、小吃店。通过这样的渗透,学生会感到英语单词学习也有很多乐趣可循,学习积极性自然会大增。同时,做好文化教学,又可避免望文生义。
二、 精心设计对话教学,挖掘文化内涵,渗透文化意识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学习英语也一样。但是由于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不了解或了解不够,谈话中语用不当,使英语国家人士感到尴尬甚至反感,导致交际失败,打击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常按汉语的习俗来问候对方“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d your lunch?”“How old are you?”“How much is it?”这样的问候和问话涉及到了对方的私事(privacy),使对方感到很迷惑,甚至会引起误解和反感。再比如当听到对方表扬时,“Your clothes are so beautiful!”“You are looking very smart today!”中国人会说“哪里,过奖了”表示对赞扬极力否认。这都是由于不懂文化差异造成的。所以,英语教学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教学中做好文化渗透,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相应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知识,从而在交际中不犯或少犯错误,避免尴尬。
三、 认真做好阅读教学,拓展文化知识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无论题材还是体裁方面都很广泛,有很多涉及到英美国家文化方面的内容,我们应精心设计,抓好文化知识拓展,使文章中所涉及到的有关文化知识展现在学生眼前,以供研习。
四、 拓展文化习得途径
通过课外阅读、时文选读、China Daily、 21世纪等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提升文化意识。同时,结合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从真实的语用中习得英语语言文化,这既能增加课堂容量又能使课堂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模拟舞台。学生通过课堂的语言文化的学习,了解了英语国家文化习俗,解决了交际和阅读中碰到的困惑,从而,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一定会带着这些知识走向社会投入到跨文化交际中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坚定不移地做好文化渗透工作,提升课堂的文化氛围,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搞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为把他们培养成了解文化、懂文化、讲文化、传承文化的一代新人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职教中心
编辑 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