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凌晨五点半,闹铃声响起,搅醒清梦。睡意蒙,忆起今日家访,不敢怠慢,折身起床,妻儿熟睡。如在冬日,此时应该还是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老师齐聚学校,六点出发,兵分五路。我们一行四人驱车一百三十多里奔赴古云大张。一路颠簸,虽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清寂,但也车马不喧,行人稀少。
行至半路,阴云密布,风雨如晦。不久暴雨骤至,雨泻如注,一片迷蒙的世界,唯有哗哗的雨声如钟鼓齐鸣。
老舍笔下的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奔命,苦苦煎熬。我们迎头而来的也是暴雨。“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老舍先生笔下的暴雨穿越了时空,在我们头上肆虐。和祥子不同,我们有遮风挡雨的汽车。
抵达古云镇,大雨逐渐小了些,顾不上躲雨,我们四人穿梭于大街小巷,市井闾阎。
村庄错落,巷道纵横,学生留下的地址,语焉不详,只得问津于路人。
半晌,雨渐渐停歇,日出中空。烈日炙烤大地,红中透白,直射人眼,刚刚落到地面的雨水好像又被阳光挟裹着抛向了空中。黏黏的水汽在空中悬浮着,浸透衣服,浸入皮肤,几乎无法呼吸。一片压抑,如同裹进无涯的海洋,让人窒息。
下午七点,结束古云、大张镇的家访,回到莘县已经八点多,早已经是万家灯火,人影绰绰,携妻将子,外出纳凉,街头散步。匆匆吃完饭,推门进家,妻儿已睡熟。
(二)
家长和老师,如在两岸,聚少离多。如同两岸,只因为我们之间有一条莽莽苍苍的河,我们都很爱很爱这条河,以至于我们把自己站成了岸。
我们一起向河中泅去,潜身一汪碧波中。河中有萍,有藻,有徘徊的天光云影。所以我们共同经营这条河,希望它有朝一日可以奔流如海。
家访时,家长早早在家中等候,放弃工作,打扫庭院,茶水香烟,果蔬饮料,准备齐全。真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进门迎了又迎,离开送了又送。
问起孩子表现,喜上眉梢,和初中相比进步很多,懂得尊重,知道礼节,做作业,干家务,有条不紊。每个家长提到孩子都有说不完的话题,谈到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更是眉飞色舞,不过偶尔谦虚一下,但微笑都是发自内心。
每一位家长执意地挽留,希望我们能吃顿饭,喝口茶。我们感激地推辞了一位又一位家长,中午时分,一位家长苦苦挽留,拉住其中一位老师不放,不吃饭不让走。我们盛情难却,虽然领导一再强调不要留在学生家中吃饭,最后也只好留下。“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家长找来一个做教师的邻居一起吃饭,倒也气氛融洽。
虽然是两岸,但两岸总有相同的风,相同的雨,相同的水位,相同的目标。杨柳匀分两岸相等的柔媚,鸟传给两岸同样的啁啾,而春来草自绿,分给我们相似的暖。
蓦然发现,纵然被河道凿开,对峙,却不曾分离,我们同属一块大地。年年暑假时,我们会伸出手臂,在河底紧密地挽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家校联手,两岸相携。风正,帆悬,长风破浪,沧海可待。
(作者单位:山东莘县莘州中学)
凌晨五点半,闹铃声响起,搅醒清梦。睡意蒙,忆起今日家访,不敢怠慢,折身起床,妻儿熟睡。如在冬日,此时应该还是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老师齐聚学校,六点出发,兵分五路。我们一行四人驱车一百三十多里奔赴古云大张。一路颠簸,虽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清寂,但也车马不喧,行人稀少。
行至半路,阴云密布,风雨如晦。不久暴雨骤至,雨泻如注,一片迷蒙的世界,唯有哗哗的雨声如钟鼓齐鸣。
老舍笔下的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奔命,苦苦煎熬。我们迎头而来的也是暴雨。“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老舍先生笔下的暴雨穿越了时空,在我们头上肆虐。和祥子不同,我们有遮风挡雨的汽车。
抵达古云镇,大雨逐渐小了些,顾不上躲雨,我们四人穿梭于大街小巷,市井闾阎。
村庄错落,巷道纵横,学生留下的地址,语焉不详,只得问津于路人。
半晌,雨渐渐停歇,日出中空。烈日炙烤大地,红中透白,直射人眼,刚刚落到地面的雨水好像又被阳光挟裹着抛向了空中。黏黏的水汽在空中悬浮着,浸透衣服,浸入皮肤,几乎无法呼吸。一片压抑,如同裹进无涯的海洋,让人窒息。
下午七点,结束古云、大张镇的家访,回到莘县已经八点多,早已经是万家灯火,人影绰绰,携妻将子,外出纳凉,街头散步。匆匆吃完饭,推门进家,妻儿已睡熟。
(二)
家长和老师,如在两岸,聚少离多。如同两岸,只因为我们之间有一条莽莽苍苍的河,我们都很爱很爱这条河,以至于我们把自己站成了岸。
我们一起向河中泅去,潜身一汪碧波中。河中有萍,有藻,有徘徊的天光云影。所以我们共同经营这条河,希望它有朝一日可以奔流如海。
家访时,家长早早在家中等候,放弃工作,打扫庭院,茶水香烟,果蔬饮料,准备齐全。真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进门迎了又迎,离开送了又送。
问起孩子表现,喜上眉梢,和初中相比进步很多,懂得尊重,知道礼节,做作业,干家务,有条不紊。每个家长提到孩子都有说不完的话题,谈到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更是眉飞色舞,不过偶尔谦虚一下,但微笑都是发自内心。
每一位家长执意地挽留,希望我们能吃顿饭,喝口茶。我们感激地推辞了一位又一位家长,中午时分,一位家长苦苦挽留,拉住其中一位老师不放,不吃饭不让走。我们盛情难却,虽然领导一再强调不要留在学生家中吃饭,最后也只好留下。“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家长找来一个做教师的邻居一起吃饭,倒也气氛融洽。
虽然是两岸,但两岸总有相同的风,相同的雨,相同的水位,相同的目标。杨柳匀分两岸相等的柔媚,鸟传给两岸同样的啁啾,而春来草自绿,分给我们相似的暖。
蓦然发现,纵然被河道凿开,对峙,却不曾分离,我们同属一块大地。年年暑假时,我们会伸出手臂,在河底紧密地挽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家校联手,两岸相携。风正,帆悬,长风破浪,沧海可待。
(作者单位:山东莘县莘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