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旨在解析巨噬细胞RAW264.7在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时其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为进一步揭示巨噬细胞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免疫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6、24、72 h,收集RAW264.7细胞,提取总RNA,构建cDNA文库,利用RNA sequencing技术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表明,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与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6、24、72 h后,和PBS对照组相比,PSC处理组分别有848、37
【机 构】
:
省部共建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83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解析巨噬细胞RAW264.7在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时其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为进一步揭示巨噬细胞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免疫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6、24、72 h,收集RAW264.7细胞,提取总RNA,构建cDNA文库,利用RNA sequencing技术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表明,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与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6、24、72 h后,和PBS对照组相比,PSC处理组分别有848、3745和7009个基因的表达出现显著差异变化,其中上调的基因分别为415、1159和2237个,下调的基因分别为433、2586和4772个.对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当巨噬细胞RAW264.7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共培养6h时,共有31个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出现显著变化,其中15个基因出现显著上调,16个出现显著下调.当巨噬细胞RAW264.7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共培养24 h时,共有111个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出现显著变化,其中34个基因出现显著上调,78个出现显著下调.当巨噬细胞RAW264.7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共培养72 h时,共有212个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出现显著变化,其中50个基因出现显著上调,162个出现显著下调.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包括富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LRRCs、G蛋白偶联受体GPCRs、C型凝集素受体CLRs、清道夫受体SRs等,同时还有一些模式识别受体PRR下游信号分子以及一些PRR下游效应分子.同时分析结果显示,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与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6、24 h时,其Th1型的免疫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编码基因,诸如Tnfrsf1a、Ifnar1的Tnfrsf12a等,它们的表达显著上调;而72 h时,其Th2型免疫反应相关细胞因子编码基因,诸如IL4和IL6等,它们的表达显著上调.同时研究随机选取了部分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qRT-PCR验证,结果表明其表达趋势与RNA-seq结果一致.本研究系统解析了巨噬细胞RAW264.7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不同时间段其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谱特性,初步筛选了巨噬细胞RAW264.7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固有免疫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解析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巨噬细胞RAW264.7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时发挥作用以及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8月我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患者81例,比较发生POCD与未发生POCD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术前平均动脉压、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脑梗死)、术前1周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颈内动脉狭窄程度、ASA分级、认知功能障碍评分,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手术时间、颈动脉阻断时间、阻断期MAP、术中输液量、尿量、出血量、术后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单因素和
目的 了解我院2019~2020年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NTM配套试剂,对我院2019~2020年送检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NTM 114株,主要包括胞内分枝杆菌、龟/脓肿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和鸟分枝杆菌;感染年龄集中在51~70岁;仅RIB、FOX、AMK、MOX和CLR耐药率低于30.0%.结论 NTM耐药程度严重,耐药谱差异大,对传统抗结核药物已基本失效,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目的 分析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PTA)治疗内瘘血栓性闭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医联体单位2020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因内瘘血栓性闭塞患者14例,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9例和人工血管5例.行超声引导下经PTA治疗,观察术后血流通畅性及内瘘通畅持续性.结果 14例血透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0%,术后5天内均可正常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3个月和6个月通畅率分别为100.0%和88.9%,人工血管3个月和6个月通畅率分别为60.0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情况及耐药趋势,为ICU的CRAB防控和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16~2019年ICU患者CRAB感染与耐药情况.结果 4年间ICU的CRAB总检出率均>90%,其中综合ICU的CRAB检出率最高(>95%),综合ICU患者CRAB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2.81%),远高于专科ICU.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分离出的179株CRAB中,定植92株,占比最高(51.40%),综合ICU的CRAB院内感染和社
目的 探讨第1袋红细胞(RBC)悬液与第1单位冷沉淀(CP)输注时间间隔对重症创伤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中心血站2019年1月~2020年11月重症创伤性失血患者113例临床资料,依据不同冷沉淀输注时间分成两组,A组(56例)和B组(57例).对比两组止血成功率、病死率、24h输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输注前、输注3h、6h凝血四项指标变化[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结果 B组病死率为1.75%(1/57)低于A
旨在探讨STAT6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布鲁氏菌胞内生存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布鲁氏菌光滑株S2308(S2308)和粗糙型疫苗株RB51(RB51)侵染巨噬细胞.利用qRT-PCR检测M1型巨噬细胞标志因子p65、NOS2和IL-1β,M2型巨噬细胞标志因子STAT6、ARG1、IL-10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标记分子CD86和M2型标记分子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STAT6蛋白及抑制剂AS对蛋白的抑制作用;ELISA检测M1型细胞因子TNF-α、IL-12和M2型
随着危重疾病患者存活率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聚焦于重症幸存者的预后,因此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在重症患者中,因原发性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引起的肌无力发病率低于0.5%[1].最为常见的肌无力主要是继发于危重疾病本身,尚缺乏明确病因.ICU-AW主要针对临床表现作出解释,然而根据病因不同可以将 ICU-AW 分为3类:危重症多发性神经病(Critical illness polyneuropathy,CIP)、危重症肌病(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CIM)、
牛A群轮状病毒(BRVA)、牛冠状病毒(BCo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诺瓦病毒(BNoV)和牛纽布病毒(BNeV)是引起犊牛腹泻的常见病毒,且临床上多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本试验的目的 是建立可以同时检测上述5种病毒的多重PCR方法.通过设计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检测BRVA、BCoV、BVDV、BNoV和BNeV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只特异性检出目标病毒,而对牛星状病毒、牛嵴病毒、牛细小病毒、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沙门菌和空肠弯曲杆菌等腹泻病原均无扩增,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
本研究旨在利用Flp-FRT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建立副猪嗜血杆菌(Glaesserella p arasuis)的无抗性标记基因敲除方法,为G.parasuis的毒力因子、致病机制和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提供有力的遗传操作工具.首先利用λ噬菌体cI857/PRM/PR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调控Flp重组酶的表达,实现抗性突变体中抗性基因的消除;然后将Flp表达质粒电转化引入G.parasuis CF7066,再自然转化介导同源重组的自杀性质粒获得有抗性标记的基因缺失突变株,调节Flp酶表达并筛选无抗突变株,提高培养温度
目的 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CO2激光术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疼痛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8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案将纳入病例分为CO2激光组和等离子射频消融组.CO2激光组患者行CO2激光手术,等离子射频消融组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后6个月内每月进行复查,6个月后每隔2~3个月复查1次,记录复查结果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天的疼痛情况,根据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主观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