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祖鹏生活在浙江湖州,擅长画江南水乡风光。从他的作品里,我感觉得到他对这块土地有深深的眷恋,也正是这江南水乡,给予他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他凭借出色的艺术天分和格外的勤奋,终于成就为具有鲜明艺术个性和画风的中国画家。
观刘祖鹏的山水画,有种别开生面的感觉。他的以江南水乡为主题的水墨山水画风,不但在北方画家中找不到,就是在盛行此种水墨技法风格的浙江,好像也很独特。中国山水画历来有南北之分,从地域的不同所造成的人文特征看,形成某些差异显然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北京的气候全年大多时候很干燥,同样的宣纸在杭州使用其水墨晕润的效果,在北京则大异其趣。近些年来,运用宿墨、破墨和讲究用水的技法,追求空灵、简淡的意境和精致、雅逸的风格,在一部分江浙画家中蔚成风气,这和基本讲究厚重、质实的北方山水画,更加拉开了距离,使当代中国画更加流光溢彩。刘祖鹏凭借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水乡生活和眷恋的情怀、独特的体验,零距离地画出了这里的景观。这不但丰富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面貌,也令我们对水墨画艺术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刘祖鹏水墨画的独到之处,在于对场景风貌、况味意境烂熟于心,随手拈来俱成佳构。海宁王国维先生评南唐李煜的话,“粗头乱服,不掩国色”,即看上去不加修饰,却有大美内质。此评甚高。粗看刘祖鹏的画,可能对刘祖鹏那种笔法纷披、水墨淋漓而不经意的画风,一时不易完全理解和接受。就传统的山水画来讲,固然有许多形式规范,有各种皴法、笔法和墨法,就是现代注重写生、追求写实的作品,也是比较清晰地描述地貌景观、树石、屋宇等等,而刘祖鹏的水墨画就另辟蹊径、别开生面。基于多年的江南水乡生活记忆和体验,他努力再现水色天光中的独特情调和韵味,努力表达穿透迷蒙的初阳的温煦和期待,所以,他的画给人如梦如幻、空灵洒脱的感觉。
刘祖鹏水墨画给人的感觉,是时时可以看到的无论在水波的闪动或是树叶的迷离中的光感。中国画不可能没有光的因素,过去,由于线意识被强调了,明暗观念就淡了;后来,在明末清初龚贤的积墨山水画里,人们看到了光的存在;近代山水画中,更不乏注意光感因素的作品,如李可染的许多作品即是显例。而刘祖鹏画里的光影,如《水乡晨韵》《春融》《微雨中的德清下渚湖》都属此类。
光影造就了刘祖鹏的“印象水墨”,他用潇洒奔放的笔法,在宣纸上“若不经意”地挥洒,给人以东方文化中某些混沌恍惚、大象无形的朦胧境界。有评论家称他的画具有“诗意的朦胧”,是很贴切的。
近代中国画史上,浙江嘉兴出了一位大家蒲作英,兼工花鸟山水,他在艺术上的“潇洒”和“自在”,与他的超迈时俗的创作观深切相关。如今,在刘祖鹏的画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蒲作英的那种“随意”和奔放。刘祖鹏追求写意乃至印象感觉的水墨山水画的独特道路,虽然艰难却坚定不移,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不断地扩大题材范围,从水乡画到湿地,从山水画到花鸟,艺术的目标更为明确,笔墨更趋老辣厚重,痛快淋漓中走向成熟。就笔墨精神来讲,刘祖鹏的实践未尝不是一种探讨和发展。对于他在艺术上不愿“从众”、坚持自己的目标,我很欣赏和佩服。
刘祖鹏大多数作品画水,这与他对水的认识有关。老子有言“上善若水”,其义极为深刻。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泉,也是精神之极致。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传承了数千年,如水,抽刀而不断。苏东坡曾作《净因院画记》,把“山石竹木水波烟云”归为“无常形而有常理”之物,他对能画出“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的“活水”的画家孙知微大加赞赏。把水“画活”的确不易。刘祖鹏经过多年的笔墨探索,善于画水,我为他高兴。
刘祖鹏中年曾游历,从雪域高原蜿蜒顺流而下的诸水,一直画到湖河江海,如《上善若水》《黄河绝唱》等作品,画出了他目中之水,也画出了流经他生命的水,从涓涓细流到澎湃大潮,进入水波荡漾中宁静悠远的境界。
刘祖鹏也画花鸟,我见到的是鸭,生动活泼、悠游自在,渐有个人特色。鸭是水乡常见之物,多产于南方画家笔下。刘祖鹏画鸭意在动感、神态和组合结构,营造新颖的画面和意境,而不仅仅专注于鸭头鸭尾的解剖透视关系。在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获优秀奖的《沐春》,是以高视点透过树叶看水面游鸭,水光树影粼粼,鸭头鸭身斑斑点点,充满光影和动感,显然与他的水墨水乡的印象之作出于同一机杼。于此也可见艺术家可贵的“求异”精神。
在一篇短文里求得深入且全面地讨论一位画家的生活和艺术是很难的,我只是想讲出个人的印象而已。在刘祖鹏的艺术里,我看重的是他的笔墨中“不与人同”“我有我法”的独到精神。如今,他不但走到了成熟,而且走到了自己的路上,因此,我对他会有更高的期待。
(本文图片由刘祖鹏提供)
观刘祖鹏的山水画,有种别开生面的感觉。他的以江南水乡为主题的水墨山水画风,不但在北方画家中找不到,就是在盛行此种水墨技法风格的浙江,好像也很独特。中国山水画历来有南北之分,从地域的不同所造成的人文特征看,形成某些差异显然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北京的气候全年大多时候很干燥,同样的宣纸在杭州使用其水墨晕润的效果,在北京则大异其趣。近些年来,运用宿墨、破墨和讲究用水的技法,追求空灵、简淡的意境和精致、雅逸的风格,在一部分江浙画家中蔚成风气,这和基本讲究厚重、质实的北方山水画,更加拉开了距离,使当代中国画更加流光溢彩。刘祖鹏凭借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水乡生活和眷恋的情怀、独特的体验,零距离地画出了这里的景观。这不但丰富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面貌,也令我们对水墨画艺术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刘祖鹏水墨画的独到之处,在于对场景风貌、况味意境烂熟于心,随手拈来俱成佳构。海宁王国维先生评南唐李煜的话,“粗头乱服,不掩国色”,即看上去不加修饰,却有大美内质。此评甚高。粗看刘祖鹏的画,可能对刘祖鹏那种笔法纷披、水墨淋漓而不经意的画风,一时不易完全理解和接受。就传统的山水画来讲,固然有许多形式规范,有各种皴法、笔法和墨法,就是现代注重写生、追求写实的作品,也是比较清晰地描述地貌景观、树石、屋宇等等,而刘祖鹏的水墨画就另辟蹊径、别开生面。基于多年的江南水乡生活记忆和体验,他努力再现水色天光中的独特情调和韵味,努力表达穿透迷蒙的初阳的温煦和期待,所以,他的画给人如梦如幻、空灵洒脱的感觉。
刘祖鹏水墨画给人的感觉,是时时可以看到的无论在水波的闪动或是树叶的迷离中的光感。中国画不可能没有光的因素,过去,由于线意识被强调了,明暗观念就淡了;后来,在明末清初龚贤的积墨山水画里,人们看到了光的存在;近代山水画中,更不乏注意光感因素的作品,如李可染的许多作品即是显例。而刘祖鹏画里的光影,如《水乡晨韵》《春融》《微雨中的德清下渚湖》都属此类。
光影造就了刘祖鹏的“印象水墨”,他用潇洒奔放的笔法,在宣纸上“若不经意”地挥洒,给人以东方文化中某些混沌恍惚、大象无形的朦胧境界。有评论家称他的画具有“诗意的朦胧”,是很贴切的。
近代中国画史上,浙江嘉兴出了一位大家蒲作英,兼工花鸟山水,他在艺术上的“潇洒”和“自在”,与他的超迈时俗的创作观深切相关。如今,在刘祖鹏的画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蒲作英的那种“随意”和奔放。刘祖鹏追求写意乃至印象感觉的水墨山水画的独特道路,虽然艰难却坚定不移,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不断地扩大题材范围,从水乡画到湿地,从山水画到花鸟,艺术的目标更为明确,笔墨更趋老辣厚重,痛快淋漓中走向成熟。就笔墨精神来讲,刘祖鹏的实践未尝不是一种探讨和发展。对于他在艺术上不愿“从众”、坚持自己的目标,我很欣赏和佩服。
刘祖鹏大多数作品画水,这与他对水的认识有关。老子有言“上善若水”,其义极为深刻。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泉,也是精神之极致。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传承了数千年,如水,抽刀而不断。苏东坡曾作《净因院画记》,把“山石竹木水波烟云”归为“无常形而有常理”之物,他对能画出“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的“活水”的画家孙知微大加赞赏。把水“画活”的确不易。刘祖鹏经过多年的笔墨探索,善于画水,我为他高兴。
刘祖鹏中年曾游历,从雪域高原蜿蜒顺流而下的诸水,一直画到湖河江海,如《上善若水》《黄河绝唱》等作品,画出了他目中之水,也画出了流经他生命的水,从涓涓细流到澎湃大潮,进入水波荡漾中宁静悠远的境界。
刘祖鹏也画花鸟,我见到的是鸭,生动活泼、悠游自在,渐有个人特色。鸭是水乡常见之物,多产于南方画家笔下。刘祖鹏画鸭意在动感、神态和组合结构,营造新颖的画面和意境,而不仅仅专注于鸭头鸭尾的解剖透视关系。在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获优秀奖的《沐春》,是以高视点透过树叶看水面游鸭,水光树影粼粼,鸭头鸭身斑斑点点,充满光影和动感,显然与他的水墨水乡的印象之作出于同一机杼。于此也可见艺术家可贵的“求异”精神。
在一篇短文里求得深入且全面地讨论一位画家的生活和艺术是很难的,我只是想讲出个人的印象而已。在刘祖鹏的艺术里,我看重的是他的笔墨中“不与人同”“我有我法”的独到精神。如今,他不但走到了成熟,而且走到了自己的路上,因此,我对他会有更高的期待。
(本文图片由刘祖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