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若桥:我愿做大山里的那座“桥”

来源 :现代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兄弟姐妹晚上围着聊,白天跟着跑,齐心要给这深山,开一条阳关道。”这是山西省永和县阁底乡奇奇里村的村歌《我在奇奇里》的一句歌词。今年端午节,曾任奇奇里村驻村第一书记、现任阁底乡乡长的郭若桥,在直播间哼着这首歌,向屏幕前的网友推荐黄河畔的美景与美食。

文旅 扶贫


  发展地方文旅事业,是郭若桥自2015年驻村就一直坚持的事情。
  九曲黄河在奇奇里村西的崇山峻岭间游弋,盘旋出一个壮美的乾坤湾。早在2016年,时任奇奇里村驻村第一书记的郭若桥就邀请临汾市摄影家协会在阁底奇奇里村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魅力乾坤湾,多彩奇奇里”摄影采风活动,活动还请来了洪洞的威风锣鼓和蒲剧剧团前来演出,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来观看。

  今年10月6日,“生动黄河·乐享乾坤”音乐会在乾坤湾景区举办,数以万计的游客穿过郭若桥当年协调修建的那条路,在黄河畔里欣赏了一场听觉盛宴。

红枣书记


  除了推进文旅事业,郭若桥还一直在构思让老百姓脱贫的产业门路:如何将奇奇里村的优质红枣推销出去?
  由于缺水,村里种的玉米只有小腿高,恶劣的自然条件却十分适宜种枣树。然而,就是这个“红枣村”的枣,不是因为下雨导致红枣腐烂,就是苦于没有渠道卖枣。
  2015年冬,郭若桥带着村干部到临汾摆摊帮助村民销售红枣万余公斤,他在市区的繁华街道和小区门口摆地摊,一站就是一天,饿了就吃些自己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几口自带水。
  郭若桥认为,红枣是村里致富的希望。他拿出自己的精神文明奖金,为村里有困难的枣农提供帮助。
  为了帮村民卖红枣,从收枣、登记,到设计商标包装,再到装箱、运输,郭若桥亲力亲为。在推销红枣的同时,他还联合隰县的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策划了“枣想和你不分梨”活动,将奇奇里村的红枣和隰县的香梨放在一起推销,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打开了奇奇里村红枣的销售市场。
  郭若桥也因卖红枣出了名,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红枣书记”。
  “想在村里建一个红枣示范基地,将‘永和乾坤湾红枣’这个品牌做大做强。”郭若桥告诉记者。
  我身后就是我们美丽的乾坤湾,今天在黄河岸畔,我向大家推荐几款当地有名的农副产品。”端午节期间,永和县连续举办四场直播带游带货活动,郭若桥与县领导们组成的“带货团”走进直播间,向网友们推介永和的旅游资源、文旅产品和特色农副产品红枣、蜂蜜、槐花饼等。
  “这就打响了永和县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名气,也对发展‘田间定制、订单农业’,助力脱贫攻坚、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郭若桥介绍,端午带游带货直播活动在各个直播平台上累计完成特色农产品销售96.8万元。

大山里的那座“桥”


  郭若桥经常说,愿做大山里的那座“桥”,架在需要我的地方,深扎泥土,铺接美好。
  今年疫情期间,担任阁底乡乡长的郭若桥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排查,搭建了一座阻隔疫情的“桥”。“摸清全县返乡人员底数的基础上,建立了312(三卡一办法两督查)工作机制。”
  郭若桥介绍说,三卡是阁底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联系卡、阁底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提醒卡、阁底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警示卡,一办法是废弃口罩收集处置办法,两督查是重点监护对象跟踪监测督查、拉网式督查。
  “联系卡是以户为单位,由乡镇、村干部包联,实现全覆盖,无遗漏。”郭若桥介绍说,提醒卡是将疾病预防知识、文明卫生习惯、疫情防控政策、防护知识等内容,以“明白纸”形式发放到群众手中,一户一份。警示卡是在返乡重点监测人员居住地点悬挂警示卡,避免人员往来接触,动员广大群众配合支持,从源头上阻断疫情传播扩散途径一办法。
  这座“桥”,还连接了村子与外地的教育资源。郭若桥与太原、临汾等地的院校联合在村里成立教育、教学活动实践基地,利用每年寒暑假期,让学生们在奇奇里村开展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农村现状,了解基层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高校的大学生利用假期义务来村里教老百姓专业知识,教村里孩子们读书学习。

  这座桥,还是连接着村民的心。为了让村民用上自来水,经郭若桥的多方沟通,2016年春季,一条通向村民家中的自来水管道开始铺设,奇奇里村爬沟过坎去挑水的历史即将结束。村里没有路灯,郭若桥就和村干部们一起努力,通过多方筹款,给村里新装了45盏太阳能路灯,完成了奇奇里村的“亮化工程”,用真心赢得了村里人的信任。
  有一次,郭若桥在一个老乡家的炕头上和大家聊天,因为疲劳,聊着聊着他就睡着了,老乡怕自己打呼噜影响他休息,轻轻地给他盖上被子后,悄悄到邻居家借宿了。
  有位村民担心他的脚出汗起泡,便做了双布鞋悄悄地放到他的窗台上,一针一线,手工纳的鞋底密密实实、通风透气,郭若桥一直珍藏着舍不得穿。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近日,在阁底乡举办的“声动黄河·乐享乾坤”音乐会上,歌手唱起这首《我的祖国》。坐在台下的郭若桥听到这段歌词,这些年在奇奇里村、在阁底乡的工作往事,在脑子里打转,泪水在眼睛里打转,“特别感谢全村732个村民,是他们让我坚定信心留了下来”。
其他文献
2020年,“你爆了吗?”成为年轻人之间打招呼的最新方式。光是今年下半年,“爆雷”的长租公寓超过20家,公司有大有小,散落在全国各地。在这背后,一批年轻人在被房东“贴条”、断水断电的惊魂未定中,一边搬家,一边维权。  不用和房东打交道、免去高额中介费的长租公寓受到年轻人热捧,本应为年轻人提供便利的新型租房模式却漏洞频出,为了在这座城市有个“家”,选择长租公寓的年轻人反而陷入了更深的烦恼。在“爆雷”
当新丝路时尚专列从北京西站启动,在华北平原上奔驰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T台秀也悄然揭开帷幕,52位美丽的选手们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身着由著名设计师叶谦设计的服装“永不过时的黑白经典系列”,以車厢内的通道为舞台,迈开款款步伐,一时谋杀了摄影记者们菲林无数。  在许多火车乘客们的记忆里,仅有80厘米的狭窄列车通道似乎是叫卖零食水果的小推车的专属,然而模特佳人们婀娜的身姿出现在车厢内,立马让它华丽变身,成为
在开往新住所的时候,搬家师傅开始聊天。  他干这行有六年了,我是他今天的第三单。  这六年里,他给很多年轻人搬过家,见证过无数不同的北漂故事。  他们所有的生活细节,被打包进大大小小的箱子里,装进车里,塞得满满当当。  这是一个北漂的全部家当,也是他们人生的一个段落。  他和我说起这些的时候,我正忙着在各种手机软件上更新地址。在删掉旧地址的那一刻,像是丢掉了什么,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北京的年轻
P a r t 1  很多人说,电影《超时空同居》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物质还是爱情的选择题,确实如此,但好像也不只如此。  在电影的开头,2018年的谷小焦(佟丽娅饰)为了回到过去的家,在房产中心不断相亲,谁能买下她童年的那栋别墅,她就嫁给谁。  那个人可以是中年油腻秃顶男,可以是猥琐又丧偶的暴发户,可以是任何一个人,但即便如此,她也始终不能得偿所愿。  而在2008年的时空中,陆鸣(雷佳音饰)是个有
“不惜代价,阻止科尼!”这个口号以奇快的速度在5天内被传播了8000万次。“2012世界末日”或属无稽之谈,“2012科尼末日”却让人期待——约瑟夫·科尼,一个在非洲国家横行和杀戮了20年、却无名到几乎隐形的世界头号通缉犯,也许是时候去认真反思他的罪行了。  “一定要阻止科尼”  3月上旬,一段名叫《KONY 2012》(译为《科尼2012》)的纪录片成为社交网站有史以来传播最快的视频。视频中的主
日本的小说《人间失格》里,主人公说过这么一段话:“我的不幸,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小说的主角大庭叶藏,敏感、怯懦又软弱,“是个碰到棉花都会受伤的胆小鬼”,习惯去讨好他人,以此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与生命价值。但他却在挣扎与痛苦中,跌跌撞撞、四处碰壁,最后以自杀的形式结束生命,要把“不合格的”自己,从这个世间抹去。而这部小说的作者太宰治本人
一提到90后,大家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朋克养生”、“佛系青年”、“精致猪猪女孩”,“宅男宅女”等标签。90后作为新一代消费大军,无形中养成了各种生活习惯,他们一边熬着最深的夜一边用养生壶泡枸杞银耳,一边大口吃川式火锅一边用榨汁机榨果蔬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发布过一份《2019新青年生活趋势白皮书》,显示这届年轻人受互联网的影响,既是火锅党,也是资深外卖党,只有30%的人喜欢下厨且偶尔在家做饭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公元1100年,遇赦的苏东坡即将离岛北归,感慨万千的他写下了这首《别海南黎民表》,表达了他对这个流放之地的无限留恋和对友人的难舍之情,他甚至发自肺腑地将海南儋州称作自己的故乡。  而这一年,距离苏东坡被贬海南已有三年。  花甲之年被贬海南  海南,这座崛起的热带岛屿,每年迎接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
按道理说,武汉该算我的半个故乡,我在那里度过大学时代。我却很少替它写过文章。这似乎不太公平。自己所受的教育,连这最起码的回报都未能做到。我并不是没有感到内心的疚愧。每每提起笔,却又犹豫了:该写点什么呢?  难道大名鼎鼎的武汉真没什么可写的吗?似乎也不该如此。  或许我对自己生活过的武汉有小小的偏见了:这是一座商业气息浓重的城市。有一句俗话已说滥了: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武汉作为湖北的省会,当地人
吃饭刷手机、走路刷手机、上厕所刷手机……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少人玩手机甚至到了“见缝插针”的程度,身边没有手机就无所适从,晚上睡觉也要把手机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出现了“手机上瘾”的现象。你过度依赖手机吗?这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 com),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4%的受访者感到如今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