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您的作品“胡同系列”里有很多关于童年的画面,是有意识地去关注吗?
A:我刚开始接触摄影是在1979年,那时关注的题材比较杂乱,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受香港沙龙摄影的影响较大,会特别关注影调、美感,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拍了很多职务作品。
到了90年代初期,北京亚运会之后城市基础建设开始,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胡同拆迁,胡同变成了马路,窄马路变成了宽马路……那时我意识到要赶快把这些记录下来。而我是从小在胡同里长大,对那里的一人一物非常熟悉,所以拍摄时自然会更关注人,这些场景就是我曾经经历过的、这些人就是我曾经的邻居和朋友。
因为白天在家的多是老人和孩子,自然我的画面中就会有比较多的孩子们的画面。这些弹球、滚铁环儿等传统游戏在胡同里保留得比较好,我小时候,学校就在胡同里,体育课的一个项目就是滚铁环,每人发一个,绕着胡同跑一圈儿,中间还会跑回家喝个水!那时放学后也是满胡同地玩儿,直到家长喊回家吃饭。
之所以会拍下孩子们的画面,是因为其中好多画面就是我曾经的童年,也是因为这些瞬间触动了我记忆的神经。当然,也有很多精彩的瞬间没有拍下来,很可惜,现在再也没有了。
您提供和拍摄的这些老照片,可以看出有一些是进行了摆拍。80年代,您当时对于拍什么、怎么拍,以及摆拍和抓拍的关系有哪些想法,是怎么处理的?
A:刚开始接触摄影时,行业里摆拍的会多一些,因为要用于宣传,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为了追求完美。比如我拍过一个先进交警标兵工作者,为了拍他工作中做好事的画面,等了一天也没有等到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当时他找了一个附近卖冰棍的大妈配合他表演搀扶过马路,而为了画面效果,还来回了两次。
到了80年代中期,摄影界关于“摆与抓”的争论成为人们关注探讨的焦点,很激烈。在这种探讨中,人们关于如何拍摄纪实的意识也一点点苏醒。
还有就是,看了很多国外摄影家的作品很受启发,比如我看了马克·吕布在中国拍的作品后,突然觉得照片应该就这么拍才是真实生动的。后来慢慢形成一种意识:等待、抓取。
但是,抓拍说得容易,实践中却没那么简单。比如,拍胡同时,刚开始是孩子们对你感兴趣,一拿出相机来,孩子们就哗啦围过来,还特别热情地给你摆出各种姿势,那时拍的画面没法要。等到孩子们对你没了兴趣、投入到他们自己的状态中时,才有了我想要的精彩画面。
您那时用的什么器材?
A:刚接触摄影时,以120画幅的胶片相机居多。第一台是带测光表的禄莱双镜头反光相机,但那时总是特别羡慕人家用135相机的人,因为那时135画幅的相机特别少,最关键的是135相机可以换不同焦段的镜头。但现在回头来看这些老底片,还是120的底片画质好、精细、有保存价值,135的相对逊色些,精扫之后,两者画质明显的不一样。
那时使用的135胶片全是买来整盘的电影胶片,305米一盘,自己回来剪成1.45米一个,然后在暗盒里自己卷成胶卷,黑纸包上粘好。
很多画面的光效都很好,会经常用闪光灯等附件进行补光和营造效果吗?
A:最早用120的相机拍摄时,用海鸥107B闪光灯,一个电瓶连着两支灯,有时一着急手里出汗还会通电。现在很少用闪光灯了,弱光条件下数码相机的感光度都能较好地完成拍摄,追求原状态的影像是纪实摄影最需要的。
您是从何时开始收藏老照片的?
A:其实也谈不上收藏,只是习惯于保存过去的东西。从我搞摄影第一天开始的底片我都保存着。其余的有从我师傅那里传下来的,还有大扫除时发现的一些。这些照片都有时代的符号,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一幅好的历史照片胜过千言万语,是无言的历史佐证。
A:我刚开始接触摄影是在1979年,那时关注的题材比较杂乱,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受香港沙龙摄影的影响较大,会特别关注影调、美感,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拍了很多职务作品。
到了90年代初期,北京亚运会之后城市基础建设开始,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胡同拆迁,胡同变成了马路,窄马路变成了宽马路……那时我意识到要赶快把这些记录下来。而我是从小在胡同里长大,对那里的一人一物非常熟悉,所以拍摄时自然会更关注人,这些场景就是我曾经经历过的、这些人就是我曾经的邻居和朋友。
因为白天在家的多是老人和孩子,自然我的画面中就会有比较多的孩子们的画面。这些弹球、滚铁环儿等传统游戏在胡同里保留得比较好,我小时候,学校就在胡同里,体育课的一个项目就是滚铁环,每人发一个,绕着胡同跑一圈儿,中间还会跑回家喝个水!那时放学后也是满胡同地玩儿,直到家长喊回家吃饭。
之所以会拍下孩子们的画面,是因为其中好多画面就是我曾经的童年,也是因为这些瞬间触动了我记忆的神经。当然,也有很多精彩的瞬间没有拍下来,很可惜,现在再也没有了。
您提供和拍摄的这些老照片,可以看出有一些是进行了摆拍。80年代,您当时对于拍什么、怎么拍,以及摆拍和抓拍的关系有哪些想法,是怎么处理的?
A:刚开始接触摄影时,行业里摆拍的会多一些,因为要用于宣传,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为了追求完美。比如我拍过一个先进交警标兵工作者,为了拍他工作中做好事的画面,等了一天也没有等到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当时他找了一个附近卖冰棍的大妈配合他表演搀扶过马路,而为了画面效果,还来回了两次。
到了80年代中期,摄影界关于“摆与抓”的争论成为人们关注探讨的焦点,很激烈。在这种探讨中,人们关于如何拍摄纪实的意识也一点点苏醒。
还有就是,看了很多国外摄影家的作品很受启发,比如我看了马克·吕布在中国拍的作品后,突然觉得照片应该就这么拍才是真实生动的。后来慢慢形成一种意识:等待、抓取。
但是,抓拍说得容易,实践中却没那么简单。比如,拍胡同时,刚开始是孩子们对你感兴趣,一拿出相机来,孩子们就哗啦围过来,还特别热情地给你摆出各种姿势,那时拍的画面没法要。等到孩子们对你没了兴趣、投入到他们自己的状态中时,才有了我想要的精彩画面。
您那时用的什么器材?
A:刚接触摄影时,以120画幅的胶片相机居多。第一台是带测光表的禄莱双镜头反光相机,但那时总是特别羡慕人家用135相机的人,因为那时135画幅的相机特别少,最关键的是135相机可以换不同焦段的镜头。但现在回头来看这些老底片,还是120的底片画质好、精细、有保存价值,135的相对逊色些,精扫之后,两者画质明显的不一样。
那时使用的135胶片全是买来整盘的电影胶片,305米一盘,自己回来剪成1.45米一个,然后在暗盒里自己卷成胶卷,黑纸包上粘好。
很多画面的光效都很好,会经常用闪光灯等附件进行补光和营造效果吗?
A:最早用120的相机拍摄时,用海鸥107B闪光灯,一个电瓶连着两支灯,有时一着急手里出汗还会通电。现在很少用闪光灯了,弱光条件下数码相机的感光度都能较好地完成拍摄,追求原状态的影像是纪实摄影最需要的。
您是从何时开始收藏老照片的?
A:其实也谈不上收藏,只是习惯于保存过去的东西。从我搞摄影第一天开始的底片我都保存着。其余的有从我师傅那里传下来的,还有大扫除时发现的一些。这些照片都有时代的符号,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一幅好的历史照片胜过千言万语,是无言的历史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