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消风饮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湿疹患者应用凉血解毒消风饮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临床辨证分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该方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94.8%。结论凉血解毒饮治疗湿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湿疹;中医药疗法;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0-0037-01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多形性皮疹,渗出倾向,对称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剧烈瘙痒为特征[1]。笔者应用自拟凉血解毒消风饮辨证和加味治疗湿疹16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68例来自2012—2014年圣约翰医院、云南中医学院门诊部及圣爱中医馆完成疗程者。男96例,女7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90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40 a。急性湿疹多属心脾湿热证64例,男30例,女34例,多为中青年患者。亚急性湿疹,多属肺脾湿热证共76例,男48例,女28例,多为中老年患者。慢性湿疹多属阴虚血热证,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居多。
2治疗方法
应用自拟凉血解毒消风饮为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养阴消风为治疗原则。药物组成:板蓝根20 g,生地黄20 g,牡丹皮10 g,赤芍药15 g,川黄连10 g,连翘20 g,白鲜皮20 g,白蒺藜20 g,苦参10 g,防风15 g,蝉蜕10 g,当归10 g,甘草10 g。辨证治疗。
2.1心脾湿热起病急。皮肤潮红灼热,丘疹、疱疹、糜烂、滋液、痂皮、脱屑并见,瘙痒剧烈。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结或溏黏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乃湿热毒盛,加栀子、金银花、炒黄柏、乌梅。
2.2肺脾湿热发病较缓慢。皮损以丘疹、丘疱疹为主,边界清晰,滋液渐少,糜烂结痂,皮疹色暗,剧烈瘙痒。身重乏力,腹胀纳少,大便溏黏不爽,舌质红嫩苔黄腻,脉沉数或细数。乃湿热俱盛,加土茯苓、薏苡仁、苍术、白芷、砂仁。重症加水牛角、掉毛草(雷公藤)。
2.3阴虚血燥久病不愈,阴血耗伤,皮损肥厚粗糙,干燥脱屑,或苔藓样变,多伴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瘙痒夜甚,剧痒难忍。口干不欲饮水,纳少,腹胀,便秘,舌红瘦苔薄白或舌红嫩无苔。当养血活血,加何首乌、玄参、百部、桃仁。重症加水牛角、掉毛草(雷公藤)。
用法与用量:每剂水煎3次混匀,得1200 mL。每日3次,每次200 mL,加热饭后服。10 d为1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湿疮的规定。临床治愈:皮损消褪;好转:皮损消褪30%以上;未愈:皮损消褪不足30%。
3.2治疗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心脾湿热证64例,临床治愈24例,占37.5%。好转35例,占54.7%,未愈5例,占7.8%,肺脾湿热证76例,临床治愈23例,占30.3%,好转45例,占59.2%,未愈8例,占10.5%。阴虚血热证经2个疗程治疗,临床治愈10例,占35.7%,好转15例,占53.5%,未愈3例,占10.8%。
4体会
3个证型治疗效果相近,但阴虚血热证经过2个疗程治疗。因为其平均年龄达63岁,且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胃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便秘等基础病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2组,用药必须兼顾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掉毛草(雷公藤)毒副作用大,但“由于雷公藤有类似激素作用而无其副作用”[2],用于重症湿疹可取得较好疗效。对中青年及女性一般不用。根据主要发病部位加引导药,头面加白芷、羌活,胸颈加升麻、黄芩,胁腹加郁金、茵陈蒿,腰背加独活、桑寄生,上肢加姜黄、桑枝,下肢加牛膝、炒黄柏,可提高疗效。
忌口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忌食牛、羊、鹅、鸭肉,鳝鱼、泥鳅及海鲜,大蒜、洋葱、蒜苗、蒜苔、韭菜、大葱、生姜、香菜、辣椒、花椒、酒等辛辣之物,臭豆腐、竹笋、蕨菜、芋头、芋头杆、芋头花、香椿等发物,桂圆、荔枝、菠萝、芒果、樱桃等水果,避免接触粉尘、花粉、柳絮及不良气味。以免影响疗效甚或将治疗效果毁于一旦而严重反病。
参考文献:
[1]阴赪宏,张松青,倪青.皮肤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39.
[2]杨桂仙.雷公藤治疗慢性肾炎和肾病52例报告[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6,17(2):10.
关键词:湿疹;中医药疗法;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0-0037-01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多形性皮疹,渗出倾向,对称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剧烈瘙痒为特征[1]。笔者应用自拟凉血解毒消风饮辨证和加味治疗湿疹16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68例来自2012—2014年圣约翰医院、云南中医学院门诊部及圣爱中医馆完成疗程者。男96例,女7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90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40 a。急性湿疹多属心脾湿热证64例,男30例,女34例,多为中青年患者。亚急性湿疹,多属肺脾湿热证共76例,男48例,女28例,多为中老年患者。慢性湿疹多属阴虚血热证,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居多。
2治疗方法
应用自拟凉血解毒消风饮为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养阴消风为治疗原则。药物组成:板蓝根20 g,生地黄20 g,牡丹皮10 g,赤芍药15 g,川黄连10 g,连翘20 g,白鲜皮20 g,白蒺藜20 g,苦参10 g,防风15 g,蝉蜕10 g,当归10 g,甘草10 g。辨证治疗。
2.1心脾湿热起病急。皮肤潮红灼热,丘疹、疱疹、糜烂、滋液、痂皮、脱屑并见,瘙痒剧烈。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结或溏黏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乃湿热毒盛,加栀子、金银花、炒黄柏、乌梅。
2.2肺脾湿热发病较缓慢。皮损以丘疹、丘疱疹为主,边界清晰,滋液渐少,糜烂结痂,皮疹色暗,剧烈瘙痒。身重乏力,腹胀纳少,大便溏黏不爽,舌质红嫩苔黄腻,脉沉数或细数。乃湿热俱盛,加土茯苓、薏苡仁、苍术、白芷、砂仁。重症加水牛角、掉毛草(雷公藤)。
2.3阴虚血燥久病不愈,阴血耗伤,皮损肥厚粗糙,干燥脱屑,或苔藓样变,多伴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瘙痒夜甚,剧痒难忍。口干不欲饮水,纳少,腹胀,便秘,舌红瘦苔薄白或舌红嫩无苔。当养血活血,加何首乌、玄参、百部、桃仁。重症加水牛角、掉毛草(雷公藤)。
用法与用量:每剂水煎3次混匀,得1200 mL。每日3次,每次200 mL,加热饭后服。10 d为1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湿疮的规定。临床治愈:皮损消褪;好转:皮损消褪30%以上;未愈:皮损消褪不足30%。
3.2治疗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心脾湿热证64例,临床治愈24例,占37.5%。好转35例,占54.7%,未愈5例,占7.8%,肺脾湿热证76例,临床治愈23例,占30.3%,好转45例,占59.2%,未愈8例,占10.5%。阴虚血热证经2个疗程治疗,临床治愈10例,占35.7%,好转15例,占53.5%,未愈3例,占10.8%。
4体会
3个证型治疗效果相近,但阴虚血热证经过2个疗程治疗。因为其平均年龄达63岁,且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胃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便秘等基础病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2组,用药必须兼顾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掉毛草(雷公藤)毒副作用大,但“由于雷公藤有类似激素作用而无其副作用”[2],用于重症湿疹可取得较好疗效。对中青年及女性一般不用。根据主要发病部位加引导药,头面加白芷、羌活,胸颈加升麻、黄芩,胁腹加郁金、茵陈蒿,腰背加独活、桑寄生,上肢加姜黄、桑枝,下肢加牛膝、炒黄柏,可提高疗效。
忌口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忌食牛、羊、鹅、鸭肉,鳝鱼、泥鳅及海鲜,大蒜、洋葱、蒜苗、蒜苔、韭菜、大葱、生姜、香菜、辣椒、花椒、酒等辛辣之物,臭豆腐、竹笋、蕨菜、芋头、芋头杆、芋头花、香椿等发物,桂圆、荔枝、菠萝、芒果、樱桃等水果,避免接触粉尘、花粉、柳絮及不良气味。以免影响疗效甚或将治疗效果毁于一旦而严重反病。
参考文献:
[1]阴赪宏,张松青,倪青.皮肤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39.
[2]杨桂仙.雷公藤治疗慢性肾炎和肾病52例报告[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6,1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