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职教育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再次引起高职领域学者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状况是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以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应用型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江苏某省属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经过与全国常模各指标得分比较发现,2018年高职学生学习性投入的16个相关指标得分均超全国常模,“个性”优势特征相对突出,年级对比发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现象,不同专业、不同院系高职学生学习性投入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此,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方面仍然需要本着全面发展的视角,从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出发,系统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注重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着力落实“因材施教”,改善专业实践教学的支持性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高职学生;高质量发展;学习性投入;CCSS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34-0024-06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的实施更是将职业教育推向了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征途,职业教育改革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面对现代技术变革增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等挑战,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更加凸显其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议题。所谓高质量发展,是指我国职业教育从主要依靠扩大办学规模实现外延式高速增长真正转向依靠提质增效实现内涵式發展,以此推动高职院校在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双目标的引领下,建设一流的专业、培养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队伍、产出一流的应用成果。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处于内涵式发展阶段,探索构建高职院校的质量建设、质量评价、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机制是需要迫切关注的重点内容。学生作为关乎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生命群体,学习性投入理应成为探讨教育质量的重要主题。基于此,本研究重点聚焦高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深入了解高职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特征,反思当下高职院校在实践技能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内部保障的独特视角,从而有针对性地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研究基础与研究工具
(一)研究基础
学习性投入是基于学生参与的视角衍生而来的一个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开始受到关注。进入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泰勒提出了“任务时间”理论,他认为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的时间与其学习收获呈正相关。随后美国学者佩斯提出了“努力质量”理论,即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投入时间和努力程度的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还包括校园文化(美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汀托的“社会和学术整合”理论)、学生背景、师生互动(美国学者帕斯卡雷拉的“变化评价模型”理论)等[1]。1991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乔治·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经自身实践正式提出“学习性投入”的概念,认为学习性投入是指学生在有效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学生对学校在学习方面给予的支持力度的评价。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提升和个人的发展,既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学习投入,又离不开学校为学生创造的各种学习条件[2]。因此,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状况既是学生个体在学业和相关有效的教育活动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体现,也是学生对学校在学生学习方面支持力度的认可度的体现,是对学生学习努力、教师发展要求和院校环境支持等因素的全面反映,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效和院校表现的重要标志[3]。
随着对学习过程的重视,研究者们在学习性投入的实践探索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突破。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将学习性投入作为高校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其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其中最为普遍、影响最大的是以学习性投入理论为基础研发的“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学校投入有效教学的努力以及学生对学校提供支持度的看法等。随后,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等国陆续引进和使用该工具对大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调查。2007年,清华大学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课题研究团队引进了NSSE问卷,依据我国国情对其进行了调整,最终构建了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China College Student Survey,CCSS)问卷,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工具设计与抽样方式最为科学的高等教育学习性投入调查工具。除此之外,还有Schaufeli和他的研究团队根据学习活力、奉献度和专注力三个维度编制的UWES-S(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Student)学习投入量表,而“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ERU)主要是针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设计的,了解学生在上课、课后学习、社区服务、宗教活动、工作、睡眠等八个方面的时间分配情况。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NSSE项目的引入[4][5]和汉化版本的研发[6]与应用,随后,很多研究者运用该研究工具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开展国际国内比较[7][8]探究学习性投入与学业表现[9]、学习策略[10]、学习收获[11]、专业认同[12]、教师资源配置[13]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还有学者结合NSSE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方向、主体、实施、应用提出改进建议,如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丰富评估主体,鼓励高校个性化发展,发挥评估的社会效应[14],提倡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15]。在实践研究方面,则是以清华大学NSSE研究团队为主力,从2009年开始启动全国范围的NSSE-China调查,并发布相关学习性投入报告。基于此,学界涌现出众多关于学习性投入的实证研究,尤其是清华大学史静寰团队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高职类普通高校、应用型院校等常模,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生学习性投入诊断的和质量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本研究正是运用清华版调查工具,从内、外部全面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状况。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CCSS应用型院校问卷(黄色问卷)作为调查工具。CCSS是清华大学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研究团队在之前开发的NSSE-CHINA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本专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开发设计的、更具综合性的应用型问卷。该问卷“特别关注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实践应用性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视角来反映应用型院校实践技能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帮助学校发现和诊断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6]。自2013年开发出第一版黄色问卷以来,清华大学每年都会在调研的基础上对问卷的指标建构和具体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本次使用的2018版本是對前期版本的继续完善,各个维度的信度均较好,关联效度均在0.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问卷由6个一级指标构成,分别为课程教育、在岗实习、学生学习、收获与满意度、职业能力构建以及就业力(可雇佣性)。
三、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回收情况
2018年,全国共有7所应用型(含高职)院校参与了CCSS调查,共发放问卷17596份,回收15672份,回收率为89.07%。本研究以W职业学院(“双高校”之一)为调查对象,该校是一所典型的以智能制造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在1.4万名学生总体数据库中随机抽取1599名学生发放问卷,有效回收1599份,回收率100%。使用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2.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对筛查后的有效问卷进行汇总、整理,样本的描述性特征统计见表1。
从样本的性别分布来看,男生(67.7%)和女生(32.3%)的数量极度不平衡,这与高职院校的性质有很大相关性。本研究调查的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是理工科,所以男生的比例远远高于女生。从样本的年级分布来看,大一(55.7%)和大二(32.5%)学生的参与率要远远高于大三学生(11.8%),可以发现本研究在大三学生样本的收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从样本的专业分布来看,所抽取的样本比较符合工科高职院校的实际状况,虽然涉及9个专业,但是工科样本数明显较大,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专业在总样本中占比高达38.5%和30.5%。而文科样本数普遍较小,如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专业的占比分别为1.9%和2.6%。
(二)调查研究结果
1.学生学习满意度总体得分较高,但是对学校学习风气和氛围的满意度较为低迷
学生在校学习满意度既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办学活动的重要反馈,又是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通过学生的满意度评价来监测高职教育质量,对于高职教育从容面对大众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意义深远。研究发现,W职业学院学生在校满意度得分明显较高,两个子指标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在校满意度得分均值较为接近,分别为73.22和73.51,均存在显著差异,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p
关键词 高职院校;高职学生;高质量发展;学习性投入;CCSS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34-0024-06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的实施更是将职业教育推向了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征途,职业教育改革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面对现代技术变革增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等挑战,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更加凸显其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议题。所谓高质量发展,是指我国职业教育从主要依靠扩大办学规模实现外延式高速增长真正转向依靠提质增效实现内涵式發展,以此推动高职院校在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双目标的引领下,建设一流的专业、培养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队伍、产出一流的应用成果。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处于内涵式发展阶段,探索构建高职院校的质量建设、质量评价、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机制是需要迫切关注的重点内容。学生作为关乎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生命群体,学习性投入理应成为探讨教育质量的重要主题。基于此,本研究重点聚焦高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深入了解高职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特征,反思当下高职院校在实践技能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内部保障的独特视角,从而有针对性地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研究基础与研究工具
(一)研究基础
学习性投入是基于学生参与的视角衍生而来的一个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开始受到关注。进入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泰勒提出了“任务时间”理论,他认为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的时间与其学习收获呈正相关。随后美国学者佩斯提出了“努力质量”理论,即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投入时间和努力程度的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还包括校园文化(美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汀托的“社会和学术整合”理论)、学生背景、师生互动(美国学者帕斯卡雷拉的“变化评价模型”理论)等[1]。1991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乔治·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经自身实践正式提出“学习性投入”的概念,认为学习性投入是指学生在有效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学生对学校在学习方面给予的支持力度的评价。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提升和个人的发展,既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学习投入,又离不开学校为学生创造的各种学习条件[2]。因此,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状况既是学生个体在学业和相关有效的教育活动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体现,也是学生对学校在学生学习方面支持力度的认可度的体现,是对学生学习努力、教师发展要求和院校环境支持等因素的全面反映,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效和院校表现的重要标志[3]。
随着对学习过程的重视,研究者们在学习性投入的实践探索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突破。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将学习性投入作为高校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其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其中最为普遍、影响最大的是以学习性投入理论为基础研发的“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学校投入有效教学的努力以及学生对学校提供支持度的看法等。随后,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等国陆续引进和使用该工具对大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调查。2007年,清华大学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课题研究团队引进了NSSE问卷,依据我国国情对其进行了调整,最终构建了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China College Student Survey,CCSS)问卷,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工具设计与抽样方式最为科学的高等教育学习性投入调查工具。除此之外,还有Schaufeli和他的研究团队根据学习活力、奉献度和专注力三个维度编制的UWES-S(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Student)学习投入量表,而“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ERU)主要是针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设计的,了解学生在上课、课后学习、社区服务、宗教活动、工作、睡眠等八个方面的时间分配情况。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NSSE项目的引入[4][5]和汉化版本的研发[6]与应用,随后,很多研究者运用该研究工具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开展国际国内比较[7][8]探究学习性投入与学业表现[9]、学习策略[10]、学习收获[11]、专业认同[12]、教师资源配置[13]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还有学者结合NSSE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方向、主体、实施、应用提出改进建议,如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丰富评估主体,鼓励高校个性化发展,发挥评估的社会效应[14],提倡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15]。在实践研究方面,则是以清华大学NSSE研究团队为主力,从2009年开始启动全国范围的NSSE-China调查,并发布相关学习性投入报告。基于此,学界涌现出众多关于学习性投入的实证研究,尤其是清华大学史静寰团队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高职类普通高校、应用型院校等常模,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生学习性投入诊断的和质量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本研究正是运用清华版调查工具,从内、外部全面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状况。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CCSS应用型院校问卷(黄色问卷)作为调查工具。CCSS是清华大学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研究团队在之前开发的NSSE-CHINA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本专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开发设计的、更具综合性的应用型问卷。该问卷“特别关注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实践应用性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视角来反映应用型院校实践技能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帮助学校发现和诊断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6]。自2013年开发出第一版黄色问卷以来,清华大学每年都会在调研的基础上对问卷的指标建构和具体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本次使用的2018版本是對前期版本的继续完善,各个维度的信度均较好,关联效度均在0.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问卷由6个一级指标构成,分别为课程教育、在岗实习、学生学习、收获与满意度、职业能力构建以及就业力(可雇佣性)。
三、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回收情况
2018年,全国共有7所应用型(含高职)院校参与了CCSS调查,共发放问卷17596份,回收15672份,回收率为89.07%。本研究以W职业学院(“双高校”之一)为调查对象,该校是一所典型的以智能制造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在1.4万名学生总体数据库中随机抽取1599名学生发放问卷,有效回收1599份,回收率100%。使用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2.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对筛查后的有效问卷进行汇总、整理,样本的描述性特征统计见表1。
从样本的性别分布来看,男生(67.7%)和女生(32.3%)的数量极度不平衡,这与高职院校的性质有很大相关性。本研究调查的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是理工科,所以男生的比例远远高于女生。从样本的年级分布来看,大一(55.7%)和大二(32.5%)学生的参与率要远远高于大三学生(11.8%),可以发现本研究在大三学生样本的收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从样本的专业分布来看,所抽取的样本比较符合工科高职院校的实际状况,虽然涉及9个专业,但是工科样本数明显较大,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专业在总样本中占比高达38.5%和30.5%。而文科样本数普遍较小,如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专业的占比分别为1.9%和2.6%。
(二)调查研究结果
1.学生学习满意度总体得分较高,但是对学校学习风气和氛围的满意度较为低迷
学生在校学习满意度既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办学活动的重要反馈,又是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通过学生的满意度评价来监测高职教育质量,对于高职教育从容面对大众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意义深远。研究发现,W职业学院学生在校满意度得分明显较高,两个子指标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在校满意度得分均值较为接近,分别为73.22和73.51,均存在显著差异,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