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穷与炫富”讲评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5.6%的受访者坦言,在向外界谈及个人生活时,经常采用“哭穷”表达法。有很多人更是逢人必哭——“穷死了,生活悲惨啊!”而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公司白领、知识分子和公务员。
  与“哭穷”相反的,则是“炫富”。“烧钱男”、“雅阁女”、“赠车岳母”,各种惊世而出格的言论和举动,吸引着舆论的关注,也刺痛着公众的神经。
  事实上,“哭穷”与“炫富”,是一种表相的两个极端,按照蒋子龙的说法,“盖因心穷”而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则作文材料现实针对性很强,媒体经常爆料“哭穷”、“炫富”的现象,尤其是层出不穷的“炫富”更是刺痛着公众的神经。作为中学生,该怎样认识和对待此类现象,反映着认识问题,也反映着品质问题。因此,此题不仅检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写作能力,还考量着他们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此题三个段落三个关键词:“哭穷”、“炫富”、“心穷”。先给出两种貌似无关的社会普遍现象——“哭穷”、“炫富”,然后又将二者统一起来,揭示其共同性,即问题的本质——“心穷”,前后构成因果关系。
  经过这样的分析后,我们便明确了此则材料的指向:物质富有而精神贫穷。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信手拈来即来。至于观点的确立,则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切入。不过,“是什么”材料已基本指明——心穷;而“为什么”则需要予以分析:从材料看,“哭穷”者大多是公司白领、知识分子和公务员,这说明他们不是真的穷,不穷却“哭穷”,实际就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十分富有,这正是一些人对物质过分追求所导致的精神上的贫穷;“炫富”,富一代、富二代皆有,花样百出,惊世骇俗,钱多就“炫耀”,显示的则是穷极而暴发的具有严重小农意识的一些人的狭隘心胸和畸形心理,本质上也是精神贫穷的表现。明确了问题的实质,关键是如何做的问题,也就是重点谈“怎么样”,具体讲就是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把个人的际遇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至于行文,一般可按“引述材料”、“简要分析”、“点明观点”、“议论证明”、“结束全文”的思路来进行。
  [作文示范]
  [正文]
  时下,“哭穷”、“炫富”之风悄然刮起。《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55,6%的公司白领和公务员哭穷——“穷死了,生活悲惨啊!”甚至连赵本山也在哭穷:“演小品真不挣钱!”郭德纲说:“说相声一点也不赚钱。”……而各种惊世骇俗的“炫富”行为更是刺痛着公众的神经。菲律宾富女在钱堆“沐浴”,深圳16岁顶级富二代拥豪车带美女配侍从开私人飞机;“烧钱男”、“雅阁女”各种炫富行为争相上演……
  “哭穷”哭的真是生活的窘迫吗?“炫富”炫的是金钱的富足和生活的奢华吗?不,这一哭一炫正道出了蒋子龙的那句——“盖因心穷”!
  是啊,没了充实的心灵,小钱就“哭穷”,大钱就“炫富”,在这些人眼中,钱是他们唯一感到心灵温暖的东西。与那些富而骄,富而炫,富而无礼,不穷而怨,不穷而谄,不穷而哭的行为相比,穷却能独善其身,达却能兼济天下的人,则弥足珍贵。
  穷善其身,是一种姿态。是五柳先生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依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仍能“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穷善其身,是一种志趣。是庄子穷困中的豁达自然,濠梁边垂钓,钓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乐趣,仍有“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情操。穷善其身是一种志向。是王勃时运不济时仍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志向,处境虽穷困,亦能善其身。君子固穷,奏响了贫不怨,贫不谄,悠然自得的逍遥曲调。
  若说穷善其身是生活的一种态度,那达济天下便是精神的一种升华。
  比尔·盖茨25岁成为百万富翁,39岁便成世界首富,他拥有的财产富可敌国,连续13年位居福布斯富豪榜首,而他却没有私人司机,衣不求名牌食不求佳肴,为慈善事业捐出近300亿美元善款。2008年6月27日退出微软后,更是决定将全部家产捐出,成为世界上最慷慨的富人。
  王艺凯,浙西江山实验小学11岁的5年级学生。父亲王清云虽是私企老板,可这个富二代小孩,从2006年至今,却已捐出7万元的压岁钱给福利院老人。他说看到那些老奶奶们受苦,自己心里很不好受,自己的钱也花不完,就捐出来帮助别人,他这样做觉得很开心。很多富二代只知道吃喝玩乐,互相攀比,但像王艺凯这样的富二代,却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心,做出了达济天下的时代榜样。
  衡量一个人的贫富,不是看他生活是否奢华,而是看他的心灵是否富足。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不是看他的身价高低,而是看他的精神有几分的真善美。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的财富有多少,而是看他为社会贡献了多少。
  想要改变心穷的现状,就要做到穷善其身达济天下。穷困时,不气不馁,不怨不谄,穷且益坚,奏响生活的积极曲调。富裕时不炫耀,不骄横,胸怀国家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能做到这样,每个人的内心就会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充实,少一分炫耀,多一分奉献,少一些刺痛神经的惊世言行,多一些传递爱心的时代正能量。穷善其身达济天下,社会将更和谐,明天将会更美好。
  [点评]
  文章在引述材料简要分析后,明确提出观点:穷善其身,达济天下,即“穷”、“达”时如何处世。主体部分作者分层举例论证,最后归结出衡量一个人贫富的标准不是看其生活奢俭、身价高低、财富多少,而是看其心灵盈虚、精神贵贱、贡献大小。有了衡量标准,穷善其身,达济天下观点的得出就水到渠成。最后,文章照应开头,指出:“想要改变心穷的现状,就要做到穷善其身达济天下”,并指出前景:“社会将更和谐,明天将更美好”。文章条理清楚,逻辑严密,举例恰当,引用得体。   [正文]
  《中国青年报》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上正存在着“炫富”和“哭穷”两种极端的现象。以“烧钱男”、“雅阁女”、“赠车岳母”为代表的炫富者以出格而又惊世的言论吸引着众人的关注,也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就连小孩也卷入其中——台湾一10岁女童买车赠偶像。“哭穷者”则以公司白领、知识分子和公务员为主,他们向社会表达的方式是“穷死了,生活悲惨啊”。哭穷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时尚。
  这一炫一哭,反映出人们对穷富的态度,也折射出浮躁虚夸年代人们的精神状态,人们似乎都成为了名和利的奴隶。究其本质,是这些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能以钱之多少论成败,于是便小钱哭穷,大钱炫富,在社会上为自己空虚的心灵注射点强心剂。看来要健康生活,就要为心灵脱贫。
  为心灵脱贫,要有正确的金钱观。乔·特莱茨克,生活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波利斯的一位波兰移民。生活中的他节衣缩食,经常去慈善机构吃救济粮,为了省钱就在报亭读报,因为这样他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酸老头,然而生活上“穷酸”的他却拥有十分富裕的精神世界,“9·11事件”以后,他毅然将自己的140万元存款全部捐给受灾民众。他对受灾人民“美好而慷慨的馈赠”使这笔财富的价值体现了出来,也为一个“穷酸者”赢回了人生的尊严。正确的金钱观让他的心灵如春天般芳香四溢。
  为心灵脱贫,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吴恒忠,重庆市潼南县花岩镇龙怀村一位年迈的机器修理工,在得知儿子车祸去世并留有19万元债务后,他把苦水都咽在了肚子里,良心告诉他,不能不还乡亲们的钱。坚强的他承包了52亩地,开始了他的还债之路。整整8年,在那个贫穷的小山村,他和老伴起早贪黑、省吃俭用,用血和汗向世人阐释着“信义为天”。他的身体虽然弯曲了,但他的价值观却为他树立了一尊高大的形象。正确的价值观让他的心灵如一泓清泉丰盈清澈。
  为心灵脱贫,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情怀。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他为官清廉,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是以天下为己任。在朝廷敢于直言纳谏,在地方关心民生疾苦,这使他经历了“三起三落”的人生大潮。他用自己清廉的一生向我们阐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意,警示后人天下为公,莫让名利遮望眼。慈爱豁达的处世情怀让他的心灵如佛祖般圣洁高尚。
  在喧嚣浮华、物欲横流的社会,要想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就要给心灵脱贫,让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根植心底,“不以钱喜,不以钱悲”,潇洒走人生。
  [点评]
  本文开头引述材料简要分析后明确提出观点:为心灵脱贫。怎么为心灵脱贫呢?主体部分分三个方面举例论证,要想心不穷,就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隋怀。文章条理清楚,举例恰当,充分论证了“怎么做”,比较深刻。
其他文献
哲理玄思类散文是高考常考的一种文体样式。该文体兼具了散文和议论文的共性,既有一定的说理性,又体现出一定的语言优美、表达生动、情理兼容的特色。哲理玄思类散文中思路题的考查,常常让考生捉摸不定。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首先要明确此类文章的文体特点。哲理玄思类的文章解题应将抽象的理论融入到具体的事例当中,作者的行文常常会从日常生活景物或者生活琐事写起,即事明理,即景述理。这种思考的过
期刊
叙述性作文材料一般包含一则或几则短小的寓言性故事。故事中通常蕴含某个人生哲理。如何读透故事,如何准确地悟出其蕴含的道理,成为叙事性材料作文审题的关键。  对材料粗枝大叶地阅读,对内容一知半解地理解,是考生阅读作文材料的通病,遑论深究材料的内涵和倾向。考生习惯于到材料中找自以为重要的片言只语,然后信马由缰地迁移。材料内容的整体性和情感的指向性得不到重视,内涵的深刻性与现实的针对性也得不到关注。如此审
期刊
近年来,对于文言文特殊句式这一考点,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选择题),而是糅合在句子翻译题中进行考查,如果我们忽略了特殊句式,往往会在翻译中出现“黑障”,进而失分。下面结合2014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出现的特殊句式试作分析,并提出一些备考策略。  一、特殊句式类析  2014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出现的特殊句式有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四大类型以及疑问句。在这四大类型中,省略句考查得最多,也最全面
期刊
对于古代诗文阅读“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一般包含两点:一是辨析文句意义;二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2014年之前,江苏《考试说明》对“辨析文句意义”的表述是“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其他省市的表述基本相似。对于该考点表述的变化,我们首先要注意它表明了《考试说明》修订者试图以更为学科化的语言界定语文科目的考查内容,其次要注意它暗藏了考查题型多样化的意图。因为“辨析文句意义”作为逻辑前提存在,并不必
期刊
[作文题](2013~2014学年度江西省赣州六校期末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世人皆知钱钟书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夫人杨绛比钱钟书出名更早。杨绛有篇散文名为“隐身衣”,文中直抒她和钱钟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希望借此安心治学。《杨绛文集》出版时,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地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
期刊
[作文题](江苏省南通第一次调研测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1.关于材料的理解  “各美其美”中第一个“美”,可以理解成“追求、尊重、坚守、赞美、弘扬、张扬”等;“其”,自己的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央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出台一纸带有诗意的规划: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句“记得住乡愁”,温柔了人心,激发了无数人的情感共鸣。乡愁是什么?有人说,是鸡鸣狗叫,是麻花辫“小芳”……还有人说,乡愁是小桥流水,是乡里乡亲,是夜不闭户……诚然,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贫瘠变得富裕,夜不闭户不
期刊
[作文题](安徽省黄山市2014届八校联考)  阅读下面内容,根据要求作文。  题壁  [宋]无名氏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满炉煨糈拙,慢腾腾地暖烘烘。  [注]争似:犹怎似。柑拙:树根疙瘩。  上面的诗歌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此诗大意是一团乱蓬蓬的茅草,突然烧着,红红火火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路途遥远,山路非常难行,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显得举步维艰,气喘如牛。他走走停停,不断往前遥望,希望目的地赶快出现在眼前。就在他的前方,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年纪不超过10岁,背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她喘得很厉害,也一直在流汗,可是她的双手还是紧紧呵护着背
期刊
[作文题]  请以“求好之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70分)  要求:①立意和角度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或套作。  [写作指导]  “求好之心”,是偏正短语,“心”是中心词,“求好”是定语,是修饰、限制词。  心,即想法、愿望、欲念等。  求,即追求、寻找、努力获得、使……变得更……、使……符合……、使……超越……等。  好,即外形漂亮、过程完美、结果丰硕;别人评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