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和意见》中,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倡导将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培育纳入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创新创业能力。针对护理专业,强化创新创业培育,能够显著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为社会培育高素质护理人才。文章基于此,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护理专业中的培养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护理专业教学 创新创业能力 学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5-201-02
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促进我国创新发展的双引擎之一,自从2015年3月份被提出后,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各个高校关注的重点。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后,国际之间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国家的创新创业能力,直接反映着其核心竞争力,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需求也出现了显著变化,在高等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转化、应用知识成果,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这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益,在推动经济发展、振兴国家上,也有积极价值。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技能操作能力、专业知识的培育,还要锻炼其创新精神,促进多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培育出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护理人才。
一、护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在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当前还缺乏统一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大的自主性,除了公共课程外,更加侧重于专业课程教学,在护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目标培育、师资队伍以及课程评价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在当前的护理专业中,课程主线是专业课程,尽管也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其中,但是,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规划还缺乏系统性,这一课程的地位普遍较低,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没有将理论、实践之间充分结合起来。还有部分学校利用创新创业竞赛或者实践活动替代理论内容,过于关注實践,忽视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在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上,主要集中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几个方面,课程安排不够规范、系统。
2.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在我国传统的思想理念中,就业上强调“稳定”,而创新创业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我国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创业的比例并不高,在美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达到了29%,而我国这一比例仅有2.9%。在双创背景下,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各个学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在课程内容中,带有过多的功利性,即便开设这门课程,其内容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专业学习中,对创新创业内容的重视度不够,目标也不太明确。
3.课程内容脱离护理专业。有的学校在护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上,还是在采用一盘棋式的大讲座形式,缺乏针对性,与专业的契合度不够,在实际学习中,学生无法将专业知识与创业内容相结合。在教材上,也大多是采用通用教材,缺乏专业特色,另外,护理专业大学生本身学习时间宝贵,仅有两年的在校学习时间,对于创新创业也是心有力余而力不足。
4.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储备相关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实践经验。当前,护理专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专业性普遍不高,一般都是由辅导员、兼职教师来担任,教师由于缺乏专业背景,对创新创业的研究不够深入,直接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5.护理教学模式落后。在我国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来,护理专业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进展,也更加侧重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各个院校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结合,然而,在护理教学模式上,还有待创新。具体来看,多数院校在护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上,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制定出成熟、稳定的教育体系,护理专业学生还是更加侧重于模拟病房学习,与临床工作的接触不多,校企合作不够紧密,无法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护理专业中的培养
1.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为了促进护理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需要构建出多层次、多元化的保障体系。首先,成立组织机构,在学校内部成立创新创业护理人才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协调好教务处、办公室工作小组、科研处、教师、辅导员之间的关系,为师生提供包括技能培训、项目引导、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在内的个性化服务,做到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让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够落实到实处;其次,在校园内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坚持以创新铸造校园之魂,营造出追求创新、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新媒体等开展阵地式宣传,发挥出班会、广播、宣传手册、展板的作用,引进知名人士来校讲座,开展创新创业宣传活动,利用品牌效应,让学生认可创新创业工作,为护理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的结合注入精神动力;最后,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既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良好的创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遵循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构建一支“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双轨制双创教师队伍,强化教师队伍的培养,邀请企业家、成功创业人士、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人员、法律专家等参与进来,通过专兼职教师队伍来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构建一支能讲会做的专业师资队伍。对于校内导师,要强化培训,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演练等方式来夯实教师的综合能力,并通过与医院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丰富教师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
2.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护理专业与创新创业内容的结合上,需要树立“以专业带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理念,改变以往传统、错误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在人才培育方案上,将创新创业内容纳入人才培育目标中,用教学改革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发展。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其关注当前形势,激发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让学生成为兼具综合能力和医学素养的复合型护理毕业生。同时,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来制定人才培育方案,在课程开设上,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将创新创业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中,基于学生的具体学情、学习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将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程,让创新创业可以贯穿到整个护理专业教学的培育过程,并开设与护理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可以真正从中受益,感受创新创业带来的体验。同时,发挥出网络教育的重要作用,与兄弟院校建立合作机制,通过慕课、微课、精品课程等实现优秀资源的共享,并定期开设创业模拟竞赛、创新创业竞赛、校企合作活动,促进理论、实践之间的深度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在护理专业与创新创业内容的结合上,要充分凸显出护理专业的特色,基于“全面放开二胎背景”与“老龄化社会到来”的特殊时期,根据社区护理、老年护理、新生儿护理等需求来增设创新创业内容,让创业能够与专业深度结合。例如,可以从新生儿常见病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母婴护理等层面出发,制定创业计划,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渠道来进行创业,应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 3.创新护理内容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来应用教学方法。例如,推行案例教学模式,针对各个护理专业知识点来为学生讲解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带领学生创造、主动地分析案例。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育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其创业热情和创业精神。在教学内容上,除了传授与护理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的内容外,还可以举行丰富的实践活动内容,如实践性较强的创业竞赛、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学习活动等等,通过该种方式,拓展学生的眼光,使之不局限在教材内容上,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和把控,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实习场所和教学实践平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深度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锻炼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4.构建客观的护理专业评价方法。护理专业学生需要通过全国护士资格证统一考试,方可获得职业资质,在传统的评价上,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理论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育,该种评价方式无法凸显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要求,需要构建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在教学评价上,将护理核心教学能力作为重点,利用调查、自评、他评、结构化考核测试等评价方式,构建出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创新思维、人际沟通能力、互动能力、自我专业成长几个目标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打分,促进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结合,实现护理专业知识、创新创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强调人文教育、综合素质和创新理念的平衡发展,以培育能力、素质、知识协调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三、结语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护理专业教学融合,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在具体的教育渠道上,需要构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出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培育的引导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构建出公正、客观的护理教学评价体系,从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多个层面来对学生评价。并为学生搭建全新的创业平台,培育其创新创业意识,通过该种方式,能够有效锻炼护理人员的进取心、事业心、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这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大有裨益。
[项目名称:基于智慧型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研究(2019D027)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第四批支柱工程(项目编号:2019.33号)]
参考文献:
[1] 张凤利,黄赤兵.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7(2):10-13.
[2] 王智璇,彭林珍,罗家洪,等.某职业学院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8(1):43-46.
[3] 刘永俊.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科教导刊,2020(13):174-175.
[4] 李士婷.我国“医养融合"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20(12):234-235.
(作者單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责编:玉山)
关键词:护理专业教学 创新创业能力 学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5-201-02
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促进我国创新发展的双引擎之一,自从2015年3月份被提出后,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各个高校关注的重点。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后,国际之间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国家的创新创业能力,直接反映着其核心竞争力,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需求也出现了显著变化,在高等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转化、应用知识成果,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这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益,在推动经济发展、振兴国家上,也有积极价值。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技能操作能力、专业知识的培育,还要锻炼其创新精神,促进多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培育出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护理人才。
一、护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在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当前还缺乏统一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大的自主性,除了公共课程外,更加侧重于专业课程教学,在护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目标培育、师资队伍以及课程评价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在当前的护理专业中,课程主线是专业课程,尽管也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其中,但是,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规划还缺乏系统性,这一课程的地位普遍较低,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没有将理论、实践之间充分结合起来。还有部分学校利用创新创业竞赛或者实践活动替代理论内容,过于关注實践,忽视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在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上,主要集中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几个方面,课程安排不够规范、系统。
2.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在我国传统的思想理念中,就业上强调“稳定”,而创新创业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我国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创业的比例并不高,在美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达到了29%,而我国这一比例仅有2.9%。在双创背景下,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各个学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在课程内容中,带有过多的功利性,即便开设这门课程,其内容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专业学习中,对创新创业内容的重视度不够,目标也不太明确。
3.课程内容脱离护理专业。有的学校在护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上,还是在采用一盘棋式的大讲座形式,缺乏针对性,与专业的契合度不够,在实际学习中,学生无法将专业知识与创业内容相结合。在教材上,也大多是采用通用教材,缺乏专业特色,另外,护理专业大学生本身学习时间宝贵,仅有两年的在校学习时间,对于创新创业也是心有力余而力不足。
4.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储备相关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实践经验。当前,护理专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专业性普遍不高,一般都是由辅导员、兼职教师来担任,教师由于缺乏专业背景,对创新创业的研究不够深入,直接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5.护理教学模式落后。在我国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来,护理专业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进展,也更加侧重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各个院校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结合,然而,在护理教学模式上,还有待创新。具体来看,多数院校在护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上,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制定出成熟、稳定的教育体系,护理专业学生还是更加侧重于模拟病房学习,与临床工作的接触不多,校企合作不够紧密,无法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护理专业中的培养
1.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为了促进护理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需要构建出多层次、多元化的保障体系。首先,成立组织机构,在学校内部成立创新创业护理人才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协调好教务处、办公室工作小组、科研处、教师、辅导员之间的关系,为师生提供包括技能培训、项目引导、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在内的个性化服务,做到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让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够落实到实处;其次,在校园内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坚持以创新铸造校园之魂,营造出追求创新、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新媒体等开展阵地式宣传,发挥出班会、广播、宣传手册、展板的作用,引进知名人士来校讲座,开展创新创业宣传活动,利用品牌效应,让学生认可创新创业工作,为护理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的结合注入精神动力;最后,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既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良好的创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遵循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构建一支“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双轨制双创教师队伍,强化教师队伍的培养,邀请企业家、成功创业人士、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人员、法律专家等参与进来,通过专兼职教师队伍来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构建一支能讲会做的专业师资队伍。对于校内导师,要强化培训,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演练等方式来夯实教师的综合能力,并通过与医院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丰富教师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
2.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护理专业与创新创业内容的结合上,需要树立“以专业带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理念,改变以往传统、错误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在人才培育方案上,将创新创业内容纳入人才培育目标中,用教学改革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发展。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其关注当前形势,激发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让学生成为兼具综合能力和医学素养的复合型护理毕业生。同时,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来制定人才培育方案,在课程开设上,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将创新创业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中,基于学生的具体学情、学习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将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程,让创新创业可以贯穿到整个护理专业教学的培育过程,并开设与护理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可以真正从中受益,感受创新创业带来的体验。同时,发挥出网络教育的重要作用,与兄弟院校建立合作机制,通过慕课、微课、精品课程等实现优秀资源的共享,并定期开设创业模拟竞赛、创新创业竞赛、校企合作活动,促进理论、实践之间的深度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在护理专业与创新创业内容的结合上,要充分凸显出护理专业的特色,基于“全面放开二胎背景”与“老龄化社会到来”的特殊时期,根据社区护理、老年护理、新生儿护理等需求来增设创新创业内容,让创业能够与专业深度结合。例如,可以从新生儿常见病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母婴护理等层面出发,制定创业计划,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渠道来进行创业,应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 3.创新护理内容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来应用教学方法。例如,推行案例教学模式,针对各个护理专业知识点来为学生讲解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带领学生创造、主动地分析案例。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育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其创业热情和创业精神。在教学内容上,除了传授与护理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的内容外,还可以举行丰富的实践活动内容,如实践性较强的创业竞赛、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学习活动等等,通过该种方式,拓展学生的眼光,使之不局限在教材内容上,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和把控,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实习场所和教学实践平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深度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锻炼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4.构建客观的护理专业评价方法。护理专业学生需要通过全国护士资格证统一考试,方可获得职业资质,在传统的评价上,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理论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育,该种评价方式无法凸显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要求,需要构建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在教学评价上,将护理核心教学能力作为重点,利用调查、自评、他评、结构化考核测试等评价方式,构建出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创新思维、人际沟通能力、互动能力、自我专业成长几个目标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打分,促进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结合,实现护理专业知识、创新创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强调人文教育、综合素质和创新理念的平衡发展,以培育能力、素质、知识协调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三、结语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护理专业教学融合,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在具体的教育渠道上,需要构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出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培育的引导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构建出公正、客观的护理教学评价体系,从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多个层面来对学生评价。并为学生搭建全新的创业平台,培育其创新创业意识,通过该种方式,能够有效锻炼护理人员的进取心、事业心、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这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大有裨益。
[项目名称:基于智慧型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研究(2019D027)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第四批支柱工程(项目编号:2019.33号)]
参考文献:
[1] 张凤利,黄赤兵.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7(2):10-13.
[2] 王智璇,彭林珍,罗家洪,等.某职业学院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8(1):43-46.
[3] 刘永俊.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科教导刊,2020(13):174-175.
[4] 李士婷.我国“医养融合"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20(12):234-235.
(作者單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责编: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