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拟对新形势下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论浅议,笔者结合在单位的工作经验,从固定资产增加、后续管理、处置进行分析,以便与广大会计人员进行交流,给广大读者启示。
【关键词】浅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隨着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给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固定资产的核算更是焕然一新,和过去比较难度也较高。下面浅议固定资产的增加、后续管理、处置,使广大会计工作者对该资产有一个整体的直观印象。
一、固定资产的概况
按照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固定资产的标准由过去500元和800元变为1000元和1500元,这主要是由于新形势下,资产价值有所提高。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特殊情况,比如单位外购一张课桌900元,按照固定资产的新标准显然达不到该标准,但在工作中一般应将其归为固定资产管理。因为该类资产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长期使用,符合固定资产一年的标准,所以应该归为固定资产。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对固定资产进行装修,对此企业固定资产作为长期待推费用处理。而行政事业单位则要根据实际工作将其记入固定资产范畴,因为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摊销规定,只能记入资产价值。
同时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图书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对于划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土地要作为无形资产,但外购外国的土地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而不是无形资产。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在新制度下,为了反映预算执行、财务状况,我国结合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规定,此次行政单位、事业单位、财政部门进行“双分录”核算,既反映预算收支,又反映财务状况,这是政府会计核算较大变化的部分,要引起广大会计工作者注意。举例:某事业单位2014年外购一台设备10000元,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请做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1)若采用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作账:
借:事业支出10000元
贷:财政补助收入10000元
(2)若反映财务状况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10000元
贷:财政补助收入10000元
显然二者处理各有特点,第1种只能反映预算收支,但不能反映财务状况,第2种能反映财务状况,但不能反映预算收支,对此财政部结合两种财务处理,运用“双分录”形式作账:
借:事业支出 10000元
贷:财政补助收入 10000元
借:固定资产 10000元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0000元
这样处理既能反映预算会计上收入、支出、结余,又反映了资产的财务状况,这是政府会计的一大突破。
下面通过举例说明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某事业单位通过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审批,建造一幢办公大楼,价款100万元,通过银行账户进行支付,请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当年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基建账处理: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0万元
借:交付使用资产 100万元
贷: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100万元大账处理: 借:在建工程 100万元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100万元
借:事业支出 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0万元
借:固定资产 100万元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00万元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100万元
贷:在建工程 100万元
此次账务处理采取双边并行的做法,即业务发生时先在基建账务中进行核算,原始凭证也保存在基建账中,而在月末时通过汇总本月发生的基建账的原始凭证,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经费账中再做一次。这种账务处理的做法,较之过去的账务处理有较大的改变,能够从基建的发生过程一直到结算,都能全面地反映业务全貌,遵循制度改革中的全面性原则。
但是对于未通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未立项的基建项目,则无需通过基建账务单独核算,只需要在正常的经费账中核算即可。
同时,广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注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单位在实施基建项目时,首先要按照招标投标程序办理,同时将该结果报送财政部门政府采购办备案相关资料,财政部门方进行资金支付。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
固定资产后续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大小修理、更新改造、折旧问题。对于固定资产的大小修理,按照费用化的原则进行处理,具体账务处理: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银行存款
财政应返还额度(用上年的结转结余资金支付)如果是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原则上是采用资本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先将固定资产的相关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同时将更新改造的相关支出全部记入“在建工程”,等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转入到“固定资产”。同时在更新改造期间,该固定资产停止计提折旧。
参考文献: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关键词】浅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隨着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给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固定资产的核算更是焕然一新,和过去比较难度也较高。下面浅议固定资产的增加、后续管理、处置,使广大会计工作者对该资产有一个整体的直观印象。
一、固定资产的概况
按照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固定资产的标准由过去500元和800元变为1000元和1500元,这主要是由于新形势下,资产价值有所提高。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特殊情况,比如单位外购一张课桌900元,按照固定资产的新标准显然达不到该标准,但在工作中一般应将其归为固定资产管理。因为该类资产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长期使用,符合固定资产一年的标准,所以应该归为固定资产。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对固定资产进行装修,对此企业固定资产作为长期待推费用处理。而行政事业单位则要根据实际工作将其记入固定资产范畴,因为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摊销规定,只能记入资产价值。
同时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图书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对于划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土地要作为无形资产,但外购外国的土地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而不是无形资产。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在新制度下,为了反映预算执行、财务状况,我国结合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规定,此次行政单位、事业单位、财政部门进行“双分录”核算,既反映预算收支,又反映财务状况,这是政府会计核算较大变化的部分,要引起广大会计工作者注意。举例:某事业单位2014年外购一台设备10000元,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请做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1)若采用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作账:
借:事业支出10000元
贷:财政补助收入10000元
(2)若反映财务状况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10000元
贷:财政补助收入10000元
显然二者处理各有特点,第1种只能反映预算收支,但不能反映财务状况,第2种能反映财务状况,但不能反映预算收支,对此财政部结合两种财务处理,运用“双分录”形式作账:
借:事业支出 10000元
贷:财政补助收入 10000元
借:固定资产 10000元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0000元
这样处理既能反映预算会计上收入、支出、结余,又反映了资产的财务状况,这是政府会计的一大突破。
下面通过举例说明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某事业单位通过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审批,建造一幢办公大楼,价款100万元,通过银行账户进行支付,请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当年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基建账处理: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0万元
借:交付使用资产 100万元
贷: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100万元大账处理: 借:在建工程 100万元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100万元
借:事业支出 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0万元
借:固定资产 100万元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00万元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100万元
贷:在建工程 100万元
此次账务处理采取双边并行的做法,即业务发生时先在基建账务中进行核算,原始凭证也保存在基建账中,而在月末时通过汇总本月发生的基建账的原始凭证,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经费账中再做一次。这种账务处理的做法,较之过去的账务处理有较大的改变,能够从基建的发生过程一直到结算,都能全面地反映业务全貌,遵循制度改革中的全面性原则。
但是对于未通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未立项的基建项目,则无需通过基建账务单独核算,只需要在正常的经费账中核算即可。
同时,广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注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单位在实施基建项目时,首先要按照招标投标程序办理,同时将该结果报送财政部门政府采购办备案相关资料,财政部门方进行资金支付。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
固定资产后续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大小修理、更新改造、折旧问题。对于固定资产的大小修理,按照费用化的原则进行处理,具体账务处理: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银行存款
财政应返还额度(用上年的结转结余资金支付)如果是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原则上是采用资本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先将固定资产的相关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同时将更新改造的相关支出全部记入“在建工程”,等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转入到“固定资产”。同时在更新改造期间,该固定资产停止计提折旧。
参考文献: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