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航天动力新高度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li1989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26日,由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六院)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推举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腾空而起,直刺苍穹,火箭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这一飞,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入了绿色環保动力新时代,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高压补燃技术的国家,为我国后续进入空间领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然而,当翻开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历程的档案,追寻过往的点滴,会发现成功是那样来之不易,一路攻坚克难是那样艰苦卓绝。
  当年,张贵田院士提出要将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作为航天液体动力未来发展方向时,国内外都不看好。因为谁都知道,液氧煤油发动机可谓世界航天动力领域的珠穆朗瑪峰。
  “什么,要搞液氧煤油发动机?这不是在开玩笑吧!”“我国的基础研究这么薄弱,不管在设计上,还是在材料、工艺上都很难突破这些关键和核心技术,要研制出这样的发动机,肯定搞不出来!”
  当时,不仅国内质疑声四起,就连国外的权威专家也认为:即使中国能把发动机设计出来,也无法制造出来。正是顶着这样的压力,在一片质疑声中,六院迎难而上,组建了近千人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团队。
  攻关伊始,研制团队发现,实际攻关过程中的难度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新技术、国内尚属空白的新材料、无从借鉴的新工艺!从最初开展工作时薄弱的技术研究基础,到自行摸索消化,再到遭遇研制瓶颈,甚至一度几乎使研制攻关无法继续进行……
  在前所未有的新技术犹如难以攀登的绝壁横亘在研制团队面前,攻关团队知难而进,通过对我国基础工业技术水平和我院已有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基础分析,采取逐个突破的办法。先把关键技术分解成20个大项,再把每个大项细化成若干分项直至小项。
  在对国内当时连影子都没有的50余种新材料设想面前,六院与相关单位共同制订了40多项新材料的联合攻关协议。在全国各协作单位的配合下,一个个新材料的关键技术被突破,一个个新材料按时供应。同时,对这些材料的研制和应用研究,推动了我国新材料的发展。
  面对无从借鉴的新工艺,研制团队对130余项工艺预研和工艺课题进行攻关。这些课题项目涉及各种领域,是六院有史以来攻关课题最多、参与人员最广、难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工艺技术攻关。这些新工艺每一项都是一个“拦路虎”,每一项都是在攀登一个在常人看来不可能企及的制高点。
  经过持续攻关,研制团队终于攻克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涡轮泵联动试验等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于2000年通过了国家的正式立项。
  谈起那段攻关的艰难岁月,不论是科研人员还是生产试验人员,大家都十分感慨:
  “每一项课题的攻关,都像是在攀登耸入云天的悬崖峭壁;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像是在抢渡波涛汹涌的大江大河。但大家最刻骨铭心的还是发动机整机试验中,由于起动问题造成连续四次试车失利后的巨大压力。”
  众所周知,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是最考验可靠性的关键时段,因为它是最难控制的时段,也是出事最多的时段,以至于被称为“魔鬼八分钟”。液体火箭发动机也一样,起动和关机是最复杂、最难设计的动态过程,尤其是起动过程,在几秒甚至零点几秒内,发动机的转动件要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每秒几万转的高转速,燃烧组件要从环境温度达到三四千摄氏度的高温,在起动过程的百分之几秒、甚至千分之几秒内,如果任何一个环节设计不好都可能导致发动机故障甚至爆炸。
  在液氧煤油发动机整机研制初期,起动问题是摆在研制团队面前的第一道难关,也是最大的难关。
  2001年,液氧煤油发动机先后进行了四次整机试车,四次失败,其中,两次因起动不正常导致发动机爆炸,两次燃气系统烧毁……
  连续的失败,加上外界的各种质疑声,使研制团队情绪受挫,陷入迷茫,几乎击溃了整个团队的信心。那段时间,研制团队中有人晚上睡不着觉,有人睡着了就梦到试车失败时的冲天火光和滚滚浓烟。
  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研制团队群策群力提建议,并仿真模拟起动失败和爆炸的过程。经过近半年紧张艰苦的攻关,终于摸清了试车失败的根源和发生试车爆炸的不同机理。研制团队从设计人员提出的几种方案中,通过对各种方案和程序的组合进行仿真优化,选定了最理想的起动方案和起动程序。
  在随后的试车中,发动机起动平稳,工作正常,起动过程与仿真结果良好吻合,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终于制服了起动这只拦路虎,整个研制工作取得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2006年,成功实现整机600秒长程试验;
  2007年,首次突破万秒试车大关;
  2008年,首次飞行状态试车圆满成功;
  2010年,双机并联试车实现三战三捷;
  2012年,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专项研制,正式通过国防科工局现场验收。
  创新和成功的主旋律中,离不开奉献和拼搏的伴奏曲。
  十几年来,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中,有多少人为此呕心沥血,夜不能眠;又有多少人为此倾情奉献,无私无畏。
  “葛老师,您不是住院吗?怎么又上班啦!”同事看见早晨还躺在医院打吊针,这会儿奇迹般出现在办公室年近七旬的11所发动机老专家葛李虎,忍不住问。
  “这不是工作没干完嘛。”老葛轻描淡写地应一句,随即又埋头审图。由于图纸很大,桌子上铺不下,他就将图铺在地上,趴在地上审图。“联试意义重大,耽误不得啊!”
  嘀嗒,嘀嗒……时针已指向凌晨两点,年过七旬的发动机老专家董锡鉴还在书桌前写着、画着,算着。为获取+准确的试验参数,多年来,他常常彻夜难眠,每每躺在床上,参数、图纸在脑海中挥不去,赶不走,索性起床。“一个完善的设计,就是产品成功的一半”,这个理念多年来让他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的道路上始终无法松口气。
  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转阶段的关键时期,因连续高强度的工作,新一代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刘红军腰椎病复发,疼得冷汗直流,被医生“勒令”不许下床。试验队出发到300多公里的山沟参加液氧煤油发动机重要节点的试车,到达的第二天,谁也没有想到:“刘总也火急火燎地赶来了”。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是躺着来的”。因无法直立太久,刘红军躺在担架上“进山沟”,躺着“上试验台”。他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而谈到发动机研制团队,刘红军异常自豪:“记得2006年的冬天,我带领参试队员在奔赴秦岭腹地试验区,一场大雪挡住了进山的道路,上百辆汽车将进山的道路完全堵死,从早晨9点到午夜11点30分,他们在冰天雪地的秦岭盘山道路上整整走了14个半小时,饥饿、寒冷不时侵袭着他们,但大家没有—个人叫苦喊累,到试验区的第二天清晨,大家又准时奔赴试验台投入一天紧张的工作之中。有样一支敬业奉献的团队,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当接下液氧煤油发动机主阀壳体螺纹孔的加工任務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时,7103厂25车间装配钳工杨峰才感到压力的巨大。新型号、新材料、新工艺,质量要求之高超乎想象,而时间要求之紧,让杨峰“如坐针毡”。经过潜心钻研,他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且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快、精、巧、好”的绝活绝技,为加快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进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天有不測风云。有一天,看到儿子连续加班加点,异常疲惫,母亲一早就给杨峰打电话:“儿子,今天争取早点回家,妈给你做好吃的!”。可意想不到的是父母在买菜的途中,遭遇严重车祸,父亲受伤,深爱他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他。
  抱着母亲的遗体,杨峰泣不成声。可慈祥的母亲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呼唤。处理完母亲的后事,杨峰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为了排遣对母亲的思念,他把全部身心用在工作上,平常每月加班80小时,母亲去世后的两个月里,他加班达200多小时。
  1999年,年过花甲的165所老专家雷茂长临危受命,挑起了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台总设计师的重担。他不顾年老体弱,从场地选址到方案设计,这一个个难啃的骨头,他都是和年轻人一道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地质资料,翻山越岭,几乎把终南山100公里的沟沟坎坎都转了个遍。选址确定后,他一头扎进了系统总体设计中,废寝忘食,勇克难关,紧跟国际航天试验技术前沿,力求设计方案挤身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一个经得起实战考验和历史检验的一流试车台。
  2005年1月5日,考台试车的当天,看过成千上万次发动机试车的试验专家雷茂长把试车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
  然而,这一次他并没有坐在测控楼里,而是站在试车台侧前方的山坡上观看试车,他这样做是为了观察和体验发动机试车过程中试车台与周围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
  试车成功结束,一切正常。当参试人员在测控楼内欢呼庆祝时,雷茂长却久久伫立在山坡上,老泪纵横,千斤重担落地了。
  征程如许,历历如新。
  如今,液氧煤油发动机已经先后成功推举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实现完美首飞,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又即将踏上征程,闪亮登场。让我们期待着中国新动力推举中国航天,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其他文献
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而言,其工作情况与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高职院校的教育一直将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环节,通过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帮助学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学生
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32份代表性烟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从3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8对多态性引物,并对32份烟草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93条DNA扩增片断带,其中,多态性
针对子长油田长_2油层结垢、堵塞极为严重现状,以余家坪区长_2油层酸化技术试验为基础,通过资料研究分析、优化酸化配方,形成了适合该区不同堵塞特点的系列解堵工艺技术。针
期刊
提高原蚕蛹期发蛾率,关键措施是做好种茧保护及削茧后的蛹期保护工作,文章着重探讨了原蚕在蔟中管理及蛹期保护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
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茧丝绸产业提质增效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0年,规模化集约化基地蚕茧产量占全国蚕茧产量的10%以上;基地种桑养蚕机
2017年,在国内消费及出口需求拉动下,茧丝绸业景气度持续回升。全国蚕茧收购量增价涨,蚕农收入创历史新高,茧丝价格保持上涨趋势,丝绸工业企业效益提升。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 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 2018 年 5月 -2020 年 4 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 112 例 2 型糖尿病
<正> 中唐青年诗人李贺,过去有“鬼才”之目,他的诗独具风格,被称为“天地间欠此体不得”的李长吉体,历代诗歌爱好者纷作评介。对他的艺术风格,或曰奇峭,或曰瑰谲,或曰怪丽……,其中以在李贺死后十五年,第一个为李贺诗集作序的杜牧说得最为形象。他说:“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垅,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
在国际新科技革命持续发酵、产业链重构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入“新常态”、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全面深化的新形势下,中航工业制动“十三五”的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航空军品升级换代需求旺盛,但竞争激烈,而我们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太慢;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呈疲弱态势在曲折中前行,全球产业重组和产业链布局调整步伐加快,影响到公司外贸、转包业务的增长;三是公司非航空民品处于产业链中低端,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销量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