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化学实验教学理所当然成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丰富感性实验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除了要提高师生的认知水平外,还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演示电解CuCl2溶液时,将CuCl2溶液注入U型管,以石墨为电极进行电解实验,通过摄像探头实摄实放,从电视屏幕上可见到作为阳极的碳棒有气泡逸出,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说明放出的气体为氯气。作为阴极的碳棒有一层红色物质覆盖在它的表面,说明有铜析出。通过投影技术进行扩大,使验证性实验的验证更具科学性,这样既增强了可见度和动态感,变抽象的内容为直观现象,学生看得一清二楚,又增强了演示效果,同时,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模拟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电脑模拟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有些化学反应实验,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按常规演示难以完成或实现,但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示,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模拟疑难实验
中学化学中有许多疑难实验,这些实验虽给予不断的改进,但演示效果仍不理想,上课演示时成功率小,如木炭还原氧化铜等实验。若采用计算机模拟这些实验,可以达到仿真的效果,防止了演示时不必要的失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模拟污染严重或危险性大的实验
中学化学中有些实验虽然实验室能做,但污染严重、危险性大,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可以让学生在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学生只要在计算机前点击键盘,移动鼠标,就可以操作烧杯、试管等仪器,添加各种各样的试剂,完成分解、化合等各类反应。例如: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加入浓硫酸中,既加深了印象,又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还可避免事故的发生。
3.模拟实验时间长的实验
有些实验由于实验时间过长,无法在课堂上完成,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虚拟实验。如钢铁生锈实验及一些有机实验等。
4.克服不利实验条件的限制
例如对于有毒气体参与或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这些实验可利用教材配套的音像材料,还可以请电教组教师预先到现场拍照,摄录下来到时播放。在摄录时可以反映实验装置的全貌,也可以是某个部分的特写。有些时间较长的实验还可以通过音频编辑软件进行剪辑,在重要的操作步骤加上文字注释和说明,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仪观看,在播放过程中调节播放速度,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细节,对于没有看清的地方可以反复播放,这样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丰富的表现力,起到强化深化学生感受的作用。通过录像的放映,可使学生身临其境,较真实生动地表达有关的教学内容,避免了由教师一讲到底、单调枯燥的“一言堂”,也弥补了实践性教学内容理论化的缺陷。
三、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
1.放大实验现象
很多演示实验教师在讲台上做,只有前面部分学生能观察到,很多学生不容易观察到一些实验细节。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把实物放大,使原来看不清的实验现象清晰明显,这样既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又能加深他们对化学反应和实验操作的理解。
2.对实验进行分析对比
有些实验操作或现象需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得出规律,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和条理化。但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实验在课堂上演示,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设计好的实验对比演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3.化静态为动态
如:在电解水、工业制取氧气、石油炼制等化工生产过程的教学,可选用或制作相应的课件来辅助教学,利用课件来将分散、孤立的设备连接成完整的、系统的设备,将静态的生产流程变为动态的生产过程,将各个环节进行局部放大和反复演示,使学生看清楚、理解到各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整个生产的流程。
4.化抽象为直观
如:一些典型分子的构型如金刚石C(正八面体构型)、石墨C(细鳞片状)、P4(正四面体型)、C60(足球分子),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分子的结构只能用简单的球棒模型来示意,或靠学生的想象来理解。现在可选用或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这些分子的空间构型,让各种分子模型在三维空间中旋转,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来进行仔细观察,充分比较各类分子的结构特征,深化学生对这些抽象的分子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电教手段似一缕温馨的风,给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气息。现代教育技术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电脑多媒体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彩的演示效果等强大的功能,充分地展示了化学实验的魅力,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好这一现代教育技术,能大幅度地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率,使化学实验教学更加有声色,让学生更加热爱化学,使教师能更好地展现自我。
一、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丰富感性实验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除了要提高师生的认知水平外,还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演示电解CuCl2溶液时,将CuCl2溶液注入U型管,以石墨为电极进行电解实验,通过摄像探头实摄实放,从电视屏幕上可见到作为阳极的碳棒有气泡逸出,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说明放出的气体为氯气。作为阴极的碳棒有一层红色物质覆盖在它的表面,说明有铜析出。通过投影技术进行扩大,使验证性实验的验证更具科学性,这样既增强了可见度和动态感,变抽象的内容为直观现象,学生看得一清二楚,又增强了演示效果,同时,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模拟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电脑模拟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有些化学反应实验,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按常规演示难以完成或实现,但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示,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模拟疑难实验
中学化学中有许多疑难实验,这些实验虽给予不断的改进,但演示效果仍不理想,上课演示时成功率小,如木炭还原氧化铜等实验。若采用计算机模拟这些实验,可以达到仿真的效果,防止了演示时不必要的失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模拟污染严重或危险性大的实验
中学化学中有些实验虽然实验室能做,但污染严重、危险性大,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可以让学生在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学生只要在计算机前点击键盘,移动鼠标,就可以操作烧杯、试管等仪器,添加各种各样的试剂,完成分解、化合等各类反应。例如: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加入浓硫酸中,既加深了印象,又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还可避免事故的发生。
3.模拟实验时间长的实验
有些实验由于实验时间过长,无法在课堂上完成,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虚拟实验。如钢铁生锈实验及一些有机实验等。
4.克服不利实验条件的限制
例如对于有毒气体参与或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这些实验可利用教材配套的音像材料,还可以请电教组教师预先到现场拍照,摄录下来到时播放。在摄录时可以反映实验装置的全貌,也可以是某个部分的特写。有些时间较长的实验还可以通过音频编辑软件进行剪辑,在重要的操作步骤加上文字注释和说明,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仪观看,在播放过程中调节播放速度,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细节,对于没有看清的地方可以反复播放,这样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丰富的表现力,起到强化深化学生感受的作用。通过录像的放映,可使学生身临其境,较真实生动地表达有关的教学内容,避免了由教师一讲到底、单调枯燥的“一言堂”,也弥补了实践性教学内容理论化的缺陷。
三、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
1.放大实验现象
很多演示实验教师在讲台上做,只有前面部分学生能观察到,很多学生不容易观察到一些实验细节。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把实物放大,使原来看不清的实验现象清晰明显,这样既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又能加深他们对化学反应和实验操作的理解。
2.对实验进行分析对比
有些实验操作或现象需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得出规律,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和条理化。但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实验在课堂上演示,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设计好的实验对比演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3.化静态为动态
如:在电解水、工业制取氧气、石油炼制等化工生产过程的教学,可选用或制作相应的课件来辅助教学,利用课件来将分散、孤立的设备连接成完整的、系统的设备,将静态的生产流程变为动态的生产过程,将各个环节进行局部放大和反复演示,使学生看清楚、理解到各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整个生产的流程。
4.化抽象为直观
如:一些典型分子的构型如金刚石C(正八面体构型)、石墨C(细鳞片状)、P4(正四面体型)、C60(足球分子),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分子的结构只能用简单的球棒模型来示意,或靠学生的想象来理解。现在可选用或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这些分子的空间构型,让各种分子模型在三维空间中旋转,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来进行仔细观察,充分比较各类分子的结构特征,深化学生对这些抽象的分子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电教手段似一缕温馨的风,给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气息。现代教育技术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电脑多媒体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彩的演示效果等强大的功能,充分地展示了化学实验的魅力,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好这一现代教育技术,能大幅度地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率,使化学实验教学更加有声色,让学生更加热爱化学,使教师能更好地展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