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校学生多数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不理想。那么,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教学中巧用各式各样的生活实例,使抽 象的数学具体化,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灵活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好的教学导入就是教师精心点亮的“指路明灯”,引领学生登 堂入室。荷兰教育家弗赖登提出“现实原则”,即数学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 现象”,精选“生活素材”。例如,讲集合概念的新课引入时,举全校班级,全班同学,一 个星期的七天的名称,各种蔬菜水果等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集合的定义。在讲“组合” 新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栋教学楼共有四层,每上下层之间各有两个楼梯 可走,同学们天天都在走,有没有留意过从一楼走到我们所在的四楼有几种走法?”学生们 兴趣盎然,很多人拿起笔画了起来,很快就有了答案,我继续提问,“如果是50层、100层 又有几种走法?”虽然画图不能解决问题,有没有更简单的公式呢?结合身边的实例导入新 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同时学生 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
(二)加强操作,培养能力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 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在讲排列的概念及公式时,我请四位同学上前面,其中三位同学站 排,第四位同学做统计,为了计数方便,给三位同学各发了有A、B、C的标识,然后三位同 学任意站排,每排一次,第四位同学统计下他们的位置,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看有没有重 复和漏掉的情况,然后根据统计的结果推导公式。又如在讲不等式时,引入生活中为什么“ 糖水加糖甜更甜”呢? 转化为数学问题,拿出准备好的茶杯,倒入适量开水,放入一些糖 ,搅匀,请一名学生尝一尝,让学生说出感觉(甜),然后再加入一些糖,请同一名同学再 尝,再说出(更甜),用不等式表示出这两个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观察感受生活中 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同时也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认知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创设实 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例如数列的应用,教学“利息”, 首先让学生了解家里与银行有哪些业务往来,其次让学生到银行、信用社、邮局去调查当前 的年利率和利息税的计算方法,比较各银行的贷款利率,解决问题①假如你存1000元的压岁 钱,一年后本息和为多少?②假如家里要买房贷款10万,哪家银行更合算?使学生从一开始 对银行存款毫无所知到粗略了解银行存款和利息计算。又如函数应用,举超市优惠形式的例 子,说购买茶壶、茶杯可以优惠,有两种优惠,一是买一茶壶赠一杯子,二是打九折,但购 买茶壶需3只以上(茶壶20元/个,茶杯5元/个),这两种优惠有区别吗?到底哪 种个便宜呢?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有价值的,所以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注重生活实际,把数学回归生活同时,在数学运用于生活 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
(四)结合专业,拉近距离
与普高相比,职高多出了专业课,相对文化课的兴趣程度而言,职高学生对专业课还是比较 重视的,职高学生学习数学如果看不到数学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他们学习数学就没有动力 ,因此引入各专业课案例,并渗透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思想,结合 专业特点,开展“数学在机械中的应用”“数学在数控技术的应用”的专题讲座。实践证明 ,把数学的应用于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使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实 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是学习专业课的工具书。
总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创设课堂情境,把数学知识 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使数学教学 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数学的学习变得更生动,有趣、易懂,使学生学会把数学知识运用 于生活,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一)创设情境,灵活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好的教学导入就是教师精心点亮的“指路明灯”,引领学生登 堂入室。荷兰教育家弗赖登提出“现实原则”,即数学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 现象”,精选“生活素材”。例如,讲集合概念的新课引入时,举全校班级,全班同学,一 个星期的七天的名称,各种蔬菜水果等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集合的定义。在讲“组合” 新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栋教学楼共有四层,每上下层之间各有两个楼梯 可走,同学们天天都在走,有没有留意过从一楼走到我们所在的四楼有几种走法?”学生们 兴趣盎然,很多人拿起笔画了起来,很快就有了答案,我继续提问,“如果是50层、100层 又有几种走法?”虽然画图不能解决问题,有没有更简单的公式呢?结合身边的实例导入新 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同时学生 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
(二)加强操作,培养能力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 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在讲排列的概念及公式时,我请四位同学上前面,其中三位同学站 排,第四位同学做统计,为了计数方便,给三位同学各发了有A、B、C的标识,然后三位同 学任意站排,每排一次,第四位同学统计下他们的位置,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看有没有重 复和漏掉的情况,然后根据统计的结果推导公式。又如在讲不等式时,引入生活中为什么“ 糖水加糖甜更甜”呢? 转化为数学问题,拿出准备好的茶杯,倒入适量开水,放入一些糖 ,搅匀,请一名学生尝一尝,让学生说出感觉(甜),然后再加入一些糖,请同一名同学再 尝,再说出(更甜),用不等式表示出这两个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观察感受生活中 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同时也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认知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创设实 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例如数列的应用,教学“利息”, 首先让学生了解家里与银行有哪些业务往来,其次让学生到银行、信用社、邮局去调查当前 的年利率和利息税的计算方法,比较各银行的贷款利率,解决问题①假如你存1000元的压岁 钱,一年后本息和为多少?②假如家里要买房贷款10万,哪家银行更合算?使学生从一开始 对银行存款毫无所知到粗略了解银行存款和利息计算。又如函数应用,举超市优惠形式的例 子,说购买茶壶、茶杯可以优惠,有两种优惠,一是买一茶壶赠一杯子,二是打九折,但购 买茶壶需3只以上(茶壶20元/个,茶杯5元/个),这两种优惠有区别吗?到底哪 种个便宜呢?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有价值的,所以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注重生活实际,把数学回归生活同时,在数学运用于生活 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
(四)结合专业,拉近距离
与普高相比,职高多出了专业课,相对文化课的兴趣程度而言,职高学生对专业课还是比较 重视的,职高学生学习数学如果看不到数学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他们学习数学就没有动力 ,因此引入各专业课案例,并渗透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思想,结合 专业特点,开展“数学在机械中的应用”“数学在数控技术的应用”的专题讲座。实践证明 ,把数学的应用于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使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实 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是学习专业课的工具书。
总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创设课堂情境,把数学知识 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使数学教学 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数学的学习变得更生动,有趣、易懂,使学生学会把数学知识运用 于生活,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