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髋臼顶、耻骨上、下支骨盆三处截骨术矫正髋臼发育不良的耻骨上支截骨角度和耻骨下支截骨长度,为临床截骨矫形,达到理想股骨头覆盖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选取15具成人湿性骨盆标本(30侧髋关节),随机分成A组、B组,每组15侧髋关节;再将其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组5侧髋关节。将髋臼CE角打磨成0°,制作髋臼发育不良模型,再按Salter截骨将髂骨截断。A、B两组分别在耻骨上支中点由内上向外下与矢状面成30°和45°截断,各亚组依次将耻骨下支在耻骨联合以远分别截去1.0 cm 、1.5 cm、2.0 cm骨块。截骨后将髋臼向前外及下方旋转,并用克氏针固定髂骨截骨端。测量A、B各亚组耻骨上支断端的接触面积,摄X线片,测量各亚组的CE角、Sharp角、臼头指数等几项数据。所得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A组各亚组耻骨上支的接触面积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内3个亚组间的CE角、Sharp角以及臼头指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间的各亚组的CE角、Sharp角以及AH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髋臼顶及耻骨上、下支骨盆三处截骨术中,在耻骨上支中点由内上向外下与矢状面成45°截骨条件下,耻骨下支截除2.0 cm骨块,能够达到最佳的耻骨上支断端接触面积和实现股骨头满意覆盖的CE角、Sharp角及臼头指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