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曾开玩笑地说:发明轿子的人一定是中国古代最懒的人,因为他连路都不想走。其实轿子并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它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了很多的演变以及经过了很多能工巧匠的改造之后,而慢慢发展起来的,最终在宋朝定型并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成为我国古代一种非常流行的交通工具。
也有人说轿子是一种没有车轮的车子,这是因为轿子是从由我国古代的马车演变而来的,把马车的车轮除去后,再由人力扛着车,这就是最早期原始的轿子。这种“扛着车法”在夏代初年就已经出现了。《史记》的《夏本纪》和《河渠书》中便提到大禹治水的时候奔走四方。曾一共使用过四种交通工具“路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撬,山行即桥。”桥就是轿,因桥和轿其间中空,两端着力,似乎也在说坐轿便和平常走路过桥一般平稳。
轿子最开始的称呼是“肩舆”,在唐宋时期才称为轿子。但从秦朝一直到晋朝,肩舆这个交通工具几乎没有多少文字记载,晋朝年间,“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曾听说吴郡大员外顾辟疆家有一座美得很的花园,但顾大员外天生小气,从来不请陌生人来自己的花园游览。王献之也不通知顾员外。坐在肩舆上,便叫人径直抬到顾员外的园子里。这也大概是肩舆最早出现的时候。到了唐朝,皇帝出门就一定要坐着肩舆了。肩舆渐渐成了帝王将相身份的象征。唐高宗李治可能是平时老婆武则天老是欺负他,所以在外面一定要大力宣扬自己的威风和派头,便特制了一种叫做“玉格大驾”的大型肩舆,坐上去稳如泰山。放一杯水在轿子上面也不会洒一点出来。
轿子的普及是在宋朝。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繁华的北宋京城汴梁大街上有许多轿子出游。这些轿子大多由两个人抬杠。轿子选材精良,以硬本为主,上面雕花纹飞龙,造型美观。样子和近代见到的轿子已经基本差不多了。宋朝也出现了轿夫这个专业工种,当时很多百姓就以抬轿为生。
可在北宋时儒学发达。觉得用人力来扛轿子有点不符合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终板关怀的理念,所以北宋时期还是有相当的一部分人对轿子比较排斥:比如在宋神宗时期大搞改革开放的政治家王安石,他就一定不肯坐轿子,还说:“从古至今,从来就是用畜生来拉车赶路的,如今变成了用人抬轿子,这成何体统呢?”
到了南宋时期,因为坐轿子实在是非常的方便,所以坐轿子出行蔚然成风,惹得当时的朱熹老夫子摇头大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此后明清两朝,轿子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第一选择:结婚时用花轿,大官们出行用八抬大轿,百姓们出行用小便轿。以至于到了“人人皆小肩舆(即轿子),无一骑马者”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
1896年,清朝光绪二十二年,李鸿章出访欧美,寻求强国之道。访问法国时。他专程去了法国克鲁索市的施耐德军工厂购买大炮。施耐德工厂属于法国第一大军工厂,仅次于德国克虏伯工厂,当时在世界的军工厂里排名第二。李鸿章大人来到工厂后,觉得法方安排的谈判、参观等诸事宜行动起来很不方便。便提出一项要求:一定要坐着轿子参观工厂和与厂家商量业务。
这可让法国人为了难。偌大的一个法兰西,怎么都找不到一顶中国制造的轿子。法国给李鸿章预备了一辆小轿车。可李大人不干,说坐在上面不舒服。一定要坐轿子才觉得踏实,法国人没有办法,又给他预备了一辆马车。李大人依然不坐。法国人急中生智,就拿出一张椅子。再用两根杆子绑好。做成了一个四人抬的“轿子”。李鸿章大人终于如愿以偿,欣然“上轿”。法国人在一旁倒是纳闷了。这中国的大官怎么轿车、马车都不肯坐。非要人抬着坐才舒服?
我国古代的轿子,大体上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不上帘子或幔子的亮轿,又叫做凉轿或显轿,另外一种则是上帘子或幔子的暖轿,又叫做暗轿。抬轿的轿夫一般是二人到八人。民间几乎全是二人抬的便轿。而那些官员所乘坐的分为四抬、八抬,所以清朝大官的轿子又叫做“八抬大轿”。另外还有一些皇亲贵戚。他们所坐的轿子有多至十人的。甚至还有三十余人抬的超级大轿子。抬轿子讲究的是抬得稳,走得快。当时抬轿的轿夫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尤其是四人、八人抬的官轿。站在后面的轿夫基本看不到前方的情况,只能低着头看路面,要凭借着自己的经验而行。
现代除了结婚时百姓们偶尔还用一用大花轿之外,轿子这种曾在我国古代流传很久的交通工具几乎是看不到了。
编辑 姚 晟
也有人说轿子是一种没有车轮的车子,这是因为轿子是从由我国古代的马车演变而来的,把马车的车轮除去后,再由人力扛着车,这就是最早期原始的轿子。这种“扛着车法”在夏代初年就已经出现了。《史记》的《夏本纪》和《河渠书》中便提到大禹治水的时候奔走四方。曾一共使用过四种交通工具“路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撬,山行即桥。”桥就是轿,因桥和轿其间中空,两端着力,似乎也在说坐轿便和平常走路过桥一般平稳。
轿子最开始的称呼是“肩舆”,在唐宋时期才称为轿子。但从秦朝一直到晋朝,肩舆这个交通工具几乎没有多少文字记载,晋朝年间,“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曾听说吴郡大员外顾辟疆家有一座美得很的花园,但顾大员外天生小气,从来不请陌生人来自己的花园游览。王献之也不通知顾员外。坐在肩舆上,便叫人径直抬到顾员外的园子里。这也大概是肩舆最早出现的时候。到了唐朝,皇帝出门就一定要坐着肩舆了。肩舆渐渐成了帝王将相身份的象征。唐高宗李治可能是平时老婆武则天老是欺负他,所以在外面一定要大力宣扬自己的威风和派头,便特制了一种叫做“玉格大驾”的大型肩舆,坐上去稳如泰山。放一杯水在轿子上面也不会洒一点出来。
轿子的普及是在宋朝。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繁华的北宋京城汴梁大街上有许多轿子出游。这些轿子大多由两个人抬杠。轿子选材精良,以硬本为主,上面雕花纹飞龙,造型美观。样子和近代见到的轿子已经基本差不多了。宋朝也出现了轿夫这个专业工种,当时很多百姓就以抬轿为生。
可在北宋时儒学发达。觉得用人力来扛轿子有点不符合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终板关怀的理念,所以北宋时期还是有相当的一部分人对轿子比较排斥:比如在宋神宗时期大搞改革开放的政治家王安石,他就一定不肯坐轿子,还说:“从古至今,从来就是用畜生来拉车赶路的,如今变成了用人抬轿子,这成何体统呢?”
到了南宋时期,因为坐轿子实在是非常的方便,所以坐轿子出行蔚然成风,惹得当时的朱熹老夫子摇头大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此后明清两朝,轿子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第一选择:结婚时用花轿,大官们出行用八抬大轿,百姓们出行用小便轿。以至于到了“人人皆小肩舆(即轿子),无一骑马者”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
1896年,清朝光绪二十二年,李鸿章出访欧美,寻求强国之道。访问法国时。他专程去了法国克鲁索市的施耐德军工厂购买大炮。施耐德工厂属于法国第一大军工厂,仅次于德国克虏伯工厂,当时在世界的军工厂里排名第二。李鸿章大人来到工厂后,觉得法方安排的谈判、参观等诸事宜行动起来很不方便。便提出一项要求:一定要坐着轿子参观工厂和与厂家商量业务。
这可让法国人为了难。偌大的一个法兰西,怎么都找不到一顶中国制造的轿子。法国给李鸿章预备了一辆小轿车。可李大人不干,说坐在上面不舒服。一定要坐轿子才觉得踏实,法国人没有办法,又给他预备了一辆马车。李大人依然不坐。法国人急中生智,就拿出一张椅子。再用两根杆子绑好。做成了一个四人抬的“轿子”。李鸿章大人终于如愿以偿,欣然“上轿”。法国人在一旁倒是纳闷了。这中国的大官怎么轿车、马车都不肯坐。非要人抬着坐才舒服?
我国古代的轿子,大体上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不上帘子或幔子的亮轿,又叫做凉轿或显轿,另外一种则是上帘子或幔子的暖轿,又叫做暗轿。抬轿的轿夫一般是二人到八人。民间几乎全是二人抬的便轿。而那些官员所乘坐的分为四抬、八抬,所以清朝大官的轿子又叫做“八抬大轿”。另外还有一些皇亲贵戚。他们所坐的轿子有多至十人的。甚至还有三十余人抬的超级大轿子。抬轿子讲究的是抬得稳,走得快。当时抬轿的轿夫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尤其是四人、八人抬的官轿。站在后面的轿夫基本看不到前方的情况,只能低着头看路面,要凭借着自己的经验而行。
现代除了结婚时百姓们偶尔还用一用大花轿之外,轿子这种曾在我国古代流传很久的交通工具几乎是看不到了。
编辑 姚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