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艺术”的诉与说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s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第一次全面审视并呈现中国声音艺术创作成果与当下状态的历史性事件”——“中国声音艺术大展”随“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开幕。无独有偶,前阵子在大洋彼岸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刚结束一个名为《声音:当代维度》的展览,是MOMA有史以来所举办的第一个关于“声音艺术”的展览。声音艺术似乎在全球范围内由先锋走向亲民。此次在西岸选择了独特的展厅——上海浦江岸边四个巨大的中航油油罐。透过这些对展示场地别具匠心地设计举措,予人思考:我们如何去“听”那些围绕着我们的声音?
  声音艺术(Sound Art)通常用来指称关注声音与聆听的艺术分支,其根源部分来自20世纪古典音乐,部分来自于建筑、雕塑、装置等非音乐领域。
  此番“中国声音艺术大展”中有一件声音装置作品是史文华《未来主义扩音器》 ,7个自制的大型木板音箱,由木板,扩大机,喇叭与漏斗构成,作品是向 1913 年的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家鲁索罗的噪音装置与未来主义100周年致敬;还有杨嘉辉向艺术家费尔德曼(Morton Feldman)和约翰·凯奇(John Cage)合作的Radio Happenings致敬的作品《室乐》——由此回顾声音艺术发展的百年之路的同时,不禁让人质疑:这就是体现中国当代艺术水准的“声音艺术”吗?如果我们可以美其名曰以“致敬”,同样也可以走向这一词汇的反面:是否在重复西方几十年前就玩过的概念?
  我们还是先来回顾这百年之路。在声音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约翰·凯奇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的名字,他的《4分33秒》惊艳了整个艺术史。1952年8月的伍德斯托克小镇,约翰·凯奇在马维里克音乐厅请钢琴家大卫·都铎(David Tudor)上台在钢琴前坐下,而观众们坐在灯光下安静地等着……1分钟没有动静,2分钟没有动静,3分钟,人们开始骚动,左顾右盼,想知道到底怎么了,到了4分33秒,钢琴家站起来谢幕:“谢谢各位,刚才我已成功演奏了作品《4分33秒》。” 后来《4分33秒》被尊为行为艺术的先驱。然而于“声音艺术”而言,并不是只有“行为”那么简单,技术的发展是它的一个重要前提,没有技术就没有赖以创作的媒介,于是这个世界“嘈杂”了。或许正如未来主义的宣言:“古代生活是一片静谧。直到19世纪自动机械发明,创造出了‘噪音’,今日噪音已然统驭了人类的感官。数世纪以来,人类静悄悄地生活着……自然界基本上是寂静的,只有偶见的暴风雨、龙卷风,以及水流、瀑布、地震、雪崩等等天声地籁。”没错,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从田园诗意走向喧嚣工业的历程,再到今天充斥着爆炸信息乃至被这种过量讯息稀释了无数真相的时代,一如法国电影艺术大师德波(Guy Ernest Debord)所言的“景观社会”的时代。
  当然,如果声音艺术只是停留在技术和形式层面,它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早就死了。真正使之鲜活的内因是:现代自由意识的觉醒——重视独立创造、打破陈规、挑战习俗、崇尚创新的观念等等,这一伴随着现代艺术脚步而来的发展历程,同时扩展到音乐创作领域。从未来主义的隆隆机器声,到约翰·凯奇的《4分33秒》的失语;再到曾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德国行为艺术之父博伊斯(Joseph Beuys)的作品《均质渗透三脚钢琴》,这件博伊斯发表于1966年的作品的主角是一只被毛毡包裹的三角钢琴,博伊斯在展览现场同步进行了同名表演。博伊斯本人是这样解释的:“……琴声深陷毛毡包裹之中。一般情形下,钢琴的功能是发声,当钢琴不动便是寂静……在这里,钢琴转变为声音的储存所,经由毛毡而得以过滤声响。”这是一件以“寂静”为主题的作品,博伊斯再次玩起他擅长的“语意”游戏,“寂静”也是一种声音。此外,博伊斯还创作了不少与声音相关的雕塑,如《音乐盒》、《骨头留声机》、《无声板擦》等。与《寂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同为行为艺术家的伊夫·克莱因的作品《人体测量》,这是克莱因的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现场有古典乐手在演奏克莱因创作的曲子《单调交响曲》:与博伊斯消解声音的目的不同,克莱因将声音削弱成持续单音高音,乏味逼人到极致,能抽离现场观众的时间与主题意识,是一个有趣的实验。于是我们知道,声音艺术不只是“有声的”,它也可以是“无声的”。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中国首届声音艺术大展”中的大多作品过于沉溺形式和花样了,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致敬作品,还有诸如借鉴“气味图书馆”模式的《声剂斗柜》:每个抽屉为一个声音采样,分为飞机、火车、人身、水、风等9组;模拟世界各大城市十字路口红绿灯提示音的《第一公约》等等。当然艺术可以是有趣的、新鲜的,但若忽视内在的精神和意识主体而流于乏味、哗众取宠、朝生夕死,那么这种“有趣”和“新鲜”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声音艺术和其他所有20世纪出现的新潮艺术一样,也避免不了现当代艺术的一些矫揉造作的病状,比如虚张声势、自我陶醉,以及扩张过度。如今进入21世纪,当代的声音艺术创作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更多依赖高科技,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而较少一些“行为表现”和“现场演奏”。福楼拜曾经说过“望远镜愈进步,天上的星星就愈多”,一言道尽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恩惠。比如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的佼佼者、“模范夫妇组合”——八股歌,他们的作品即是借助科技来发展与受众的互动性,代表作有2006年的网络概念作品《搜索你的姓名》成为伦敦ICA收藏的第一件在线作品。
  在消费时代,声音艺术在去精英化的同时越来越多注重草根性,使其成为一个非常适合“消费”的商业艺术。从原先观者处于“欣赏”地位摇身一变进入“参与、分享”的主动性,然而这种“参与、分享”容易滑向另一个极端,那便是“自我陶醉”的过分多元化。今天,过度依赖技术手段与媒介的声音艺术,如何保持它作为艺术门类的独立性和价值?当然,我们可以不那么严肃,今天的声音艺术也能给我们带来某些惊喜,比如它在一定程度上又承担了“公共艺术”的职能,因为现在有一个新的趋势是结合大型商业广场和购物中心户外空间进行的声音表演。如今年3月在上海K11艺术购物中心开幕大展“真实、自由、美和金钱”,开幕式当晚,在室外由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表演的音视频作品《图形测试现场版》就达到了视、听与建筑的极佳融合。
  “中国声音艺术大展”在其官网最后提出了一个思考:“虽不承先也须启后:不同于世界任何国家的同行,中国的声音艺术家身处一个既尴尬又关键的地位:古代中国握有领先全球文明的声音美学、理论、制度、敏感度,而当下中国却是全球声音环境最聒噪的国家之一;出于生存与自卫,人们对声音的感知退到最低点。当下声音艺术在这个时间与空间的重要性、前瞻性、趣味性,也就在此。”——希望日后的“中国声音艺术大展”,能逐渐延续这份思考与责任感,能在形式的尝鲜之外真正走入内在结构的建设,那么“前瞻性”也就会真正体现它的价值。
其他文献
80后干锅教父  一个有着娃娃脸的“80后”年轻人,在餐饮行业尚未成熟之时走上了创业之路,面对着自己不熟悉的行业,没有资金的他以一个非餐饮人的身份创造了一种如此具有生命力的新餐饮形式——干锅。在众人的感慨下,我们也不难看出走出这样一条道路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过人的胆识。他就是香锅行业的创始人,有着“干锅第一人”美称的赵国。餐饮本就是为食客准备的,从饱腹之人到美食家,每个人一生都有太多次创造的机会和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