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依轮自猴年春晚开场献唱后,网上又爆出他跨界当导演,正在执导一部喜剧片的新闻。其实他还有另外两个头衔:收藏家和美食节目主持人。靠一手精湛的好厨艺,这个北京胡同草根男不仅娶到了当年美冠花城的名模西华,在太太的“精心打理”下,还使事业“四面开花”!
好厨艺打动名模芳心
1970年林依轮出生在北京南城胡同。满族人对吃都很讲究,让他最怀念的吃食,是奶奶做的老北京炸酱面。做炸酱是个费工夫的事情,要2小时左右,不然出不来那份老味道,远远地在胡同口就闻到了。那时他专挑炸酱里的肥肉,拌着菜码,端着面碗蹲在门前,一边吃一边看着过往的行人。“吃饱了便去放风筝,春天时在胡同里不用怎么跑,就能把风筝放得又高又远,从前门大街就能远远地看到我们的风筝在天上飘着。”
小时候林依轮最盼的就是过年。年三十前几天,凌晨两三点就要去市场排队抢带鱼,排在前面才能挑到个头大的。他还记得,奶奶把带鱼切成小块,放在火上慢慢煎,不一会儿四合院里就满院飘香。“她一边煎,我们一边偷吃,等她做好了,回头一看已经少了三分之一,急得她直嚷嚷,‘孩子们别吃!’但没用,就是打着也照吃不误。”每年林家的年夜饭都是全家总动员,涵盖东西南北各方口味。“我家是满族人,奶奶是山东人,大姑父是南方人,母亲老家是上海一带的。”
但在林依轮心目中,真正称得上美食家的是舅舅。他做的赛螃蟹,能把鸡蛋做出螃蟹的味道,光是这打蛋黄就要用上一个半小时,要打到碗翻过来,而筷子在蛋黄里掉不出来的境界才算大功告成。美食就更不用说了,爸爸做的糟溜鸡,妈妈做的蛋饺——在一个小勺子里,放些油,放入鸡蛋,蛋液摇匀之后,使这勺子四周的蛋液浓厚一些,最后放上准备好的肉馅,再放入高汤里煮。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这一道道饱含爱意的家常菜,满载着童年,满载着对家的深深情意,给林依轮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味记忆。
正是这讲究的成长环境,让林依轮对于美食有了独特的灵感。1988年,18岁的他带着800元钱和500斤粮票南下广州,在中唱公司唱歌。“那时候很穷,最开心的就是灯光大哥请吃饭,点一个白切鸡和苦瓜牛肉,就觉得真是人间美味。”
但总是蹭饭不是长久之计,林依轮便向妈妈求教如何做菜。电话费很贵,妈妈就写信过来,他按照信里的食谱试着做,没想到大家都觉得好吃。很快便常有朋友来聚餐,母亲教的那几个菜明显不够用了,他便开始买食谱回来仔细钻研,慢慢地竟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菜系。
刚到广州时,林依轮的歌唱事业并不顺利。唱片公司不让他们去歌厅唱歌,觉得这不是专业歌手该干的事,但一个月120元的工资哪里够生活。后来有朋友说那就出国吧,满地是黄金!20岁去南美的玻利维亚之前,他临时抱佛脚考了一个厨师证,想着万一出去没工作或许还能用得上。“结果到了那里真的没工作,满地也没有黄金。”正好城里第二大中餐厅招人,林依轮就揣着厨师证去了。刚开始不敢说自己会炒菜,人家那里全是大厨,他从砧板做起,只能在大厨下班后给他们炒几个菜,没想到他们还挺喜欢吃。
就这样,林依轮在餐厅里正式当上了厨师。“当地香港和台湾移民多,很爱吃我做的菜,饺子、烙饼、鱼香肉丝什么的,经常问那胖子在哪里。”因为当地肉多菜少,可劲儿吃肉的林依轮在半年时间里,迅速从130斤膨胀到190多斤。“当时出国,基本上就算是放弃唱歌了,但在当地华人圈里大家慢慢都知道我唱歌好听,很多人劝我,这么年轻怎么就放弃了呢!”最终,1991年林依轮又回到了广州。
后来唱片公司分给他一套24平方米的房子,林依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这间空空如也的房子里亲手砌了一间厨房。有趣的是,他追女友时采用的便是美食攻略。当时西华已是美冠花城的名模,他们经常一起演出。林依轮再三邀请西华去他住处玩,说要亲手做饭给她吃。请客那天早上,他带着西华去了农贸市场,他说这时的菜蔬是最新鲜的。10分钟就可以买完的几样菜,他硬是转悠了个把小时。
回到住处,林依轮哼着歌笑眯眯地开始收拾这些蔬菜。他认真得如同登台一般,白大褂,白围裙,脑袋上还戴了一顶高高的厨师帽。那天做了三道菜:水煮肉片、清炒土豆丝和丝瓜豆腐汤,西华觉得这是她吃到的最美味的盛宴。打那以后,林依轮就三天两头给她做饭吃。西华觉得,他在厨房的时候是最帅的:切菜、炒菜、放盐……每个动作都能深深地打动自己。她就是在厨房里真正爱上他的,有了嫁给小林子的冲动。
家庭“煮夫”成央视“明星大厨”
1994年,新时代公司给林依轮推出了《爱情鸟》专辑,他一举走红成了歌星。事业有成,又热爱做饭,这样的男人,纯属“稀有动物”。当他举着戒指向女友求婚时,西华一口答应了。
结婚后,林依轮前往北京发展,西华随他北上做了全职太太。虽然在外光鲜照人地唱来跳去,可只要他在家,保姆就轻松了,就连给地板打蜡这样的事儿,他也是自己动手。清洁、吸尘、上蜡、抛光……一个房间的地板起码得弄一个多小时。弄完了,他趴在地上把眼睛贴在地面看看还有哪里的蜡不够均匀。没有一点遗憾了,便笑眯眯的,仿佛干了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一旁的西华总会被逗得忍俊不禁。 因为西华持美国护照,这对夫妻三年生了俩儿子,叮当和大雄。西华一直以为丈夫以前对自己的照顾已经算是无微不至了,可在孕期和产后,才发现做一个女人是多么“高傲”:两次生孩子都赶上林依轮档期特别忙的时候,她都不知道他哪能挤出那么多时间来照顾自己:早中晚餐加宵夜一顿不少,外加上午茶下午点,天气好的时候还陪她去晒太阳,在小区散步……一个称职“月嫂”才能承担的工作,他硬是自己扛下来了。
从妻子安胎时的膳食搭配,到产后的汤水滋补,补血的、补气的、下奶的、滋阴的……全都是林依轮亲手烧煮煲炖。孙悦开玩笑说他除了不会生孩子,恐怕别的事儿都会做。
后来妻子就有了点发福的迹象,想瘦点儿,以前爱吃的饭菜也尽量浅尝辄止。看着桌上一大堆剩菜,林依轮皱起了眉头:“我来想想辙。”第二天,家里的餐桌就有了明显的变化。
早餐是一份全麦蔬果套餐。午餐缩减成了一道凉菜。晚餐会开荤,就着这道菜的主食是用大米、薏仁、黄豆、杏仁、鲜玉米粒煮成的粥。
那段时间,西华一直喝着他给配的专用饮料——荷叶茶。一日三餐都没少吃,胃里充实而温暖,吃了一个月竟瘦了2.5公斤!
有时西华看林依轮忙得不可开交,就自己尝试着去做几道小菜,让他也尝尝当甩手掌柜的滋味。小林子对吃是很挑剔的,通常只是闷着头吃。西华琢磨着,得弄出点新玩意儿。她独创的第一道菜是芦笋煎鲈鱼。那天吃完这道菜后,林依轮顺手拿起做装饰的一朵西兰花递给她:“恭喜你,你出师了!”这是西华第一次得到他的夸奖,觉得很受鼓舞,于是接着琢磨出了白菜蘑菇卷、青豆奶酪沙拉、大蒜橄榄拌蜇头……数十道新菜,每次在家推出,林依轮也都赞不绝口。
2005年的一天,西华与刘仪伟等朋友一起喝茶聊天。刘仪伟说:“我与太太去餐厅吃饭,都是你给我点菜,我给你点菜,而且点的菜都是对方喜欢吃的。”西华说:“你这算什么,我跟林依轮在家吃饭,都是我给他做菜,他给我做菜,而且做的菜都是对方喜欢吃的。”刘仪伟不作声了。
两天后,刘仪伟不请自来地说要尝尝这夫妻俩的厨艺。于是,林依轮和西华系上围裙,一起进了厨房。这一顿饭,让刘仪伟心悦诚服。临走时,刘仪伟说要向央视领导推荐林依轮担任《天天饮食》的主持人。
没多久,央视领导约见了林依轮,他这才知道,机遇的大门朝自己打开了。不久,央视一套名牌栏目《天天饮食》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歌手林依轮正式抡起大勺,成为该栏目的“掌门人”。他打出的新口号是:“吃出时尚,吃出健康。”
发布会一开始,林依轮便身系围裙登场,与高晓松等人大话厨房。“男人嘛,应该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新主持的脱口秀激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除了主持《天天饮食》外,林依轮在演艺事业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西华作为他的老板和经纪人,引导他走多元化发展之路。终于,林依轮以电影《爱情故事》男主角的身份出席了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受到了亚洲媒体和影迷的热情追捧。与此同时,他还赴美国纽约主演百老汇著名音乐剧《I Love You》,并在剧中扮演单身汉、父亲、杀人犯、牧师等16个不同的角色,在美国产生了极大的轰动。
感情做“盐”,烹出生活好滋味
到今年,林依轮已经在演艺圈里工作了23年。“过去要求自己必须每年出一张专辑,做得不好就跟自己较劲。”但现在,他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很多东西都拿得起放得下,“没有以前那么躁了。”这种变化,似乎是从孩子们相继降生后,才慢慢开始的。他变得恋家,家似乎是一个神奇的磁场,让他不由自主地想念。以至于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已经习惯了,工作一结束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
林依轮的家是个大家庭,三位老人,两个儿子,还有三条大型宠物犬,一家人其乐融融,每天最享受的时光就是聚在一起吃一餐饭。而他这个“文艺煮夫”当仁不让亲自张罗:给上国际学校的儿子们准备西餐,给老人们做家常菜,还不忘给岳母烹制鲜鱼。他把家里的阿姨都培养成了做菜高手。
林依轮的厨艺不仅得到了家人的认可,也越来越受圈内好友的追捧。甚至他所做的卤大肠,都已成为坊间传说。在他看来,为朋友在家下厨做菜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最能展现诚意和信任。曾经人最多的一次,有26个朋友在家吃饭。家里只能现搭桌子。每每听到朋友们由衷的赞叹,是林依轮最开心的事。“他们很惊讶,在我做的菜里怎么吃到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事实上,这便是用心的魔力。“每天到市场上挑选最好最新鲜的食材,用心亲手烹制每一道菜,真正用心做的菜怎么会不好吃?”
游历各国时,常常有顶级大厨把林依轮带到后厨,说要为他做一道全世界最好吃的菜。“那是什么菜呢?无一例外都是这些大厨们童年时妈妈或爸爸或奶奶做过的菜。对每一个人来说,世界上最好的美味就是妈妈的味道。”
林依轮在优酷生活频道主持的金牌美食栏目《创食计》,自2015年年初开播以来一直好评不断,无论是节目5分钟烹饪教学的创新表现形式,还是这位暖男星厨的精湛厨艺,每一期节目的播出都会引发一群吃货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西华和孩子们也是每期必看。
妻子西华说,他们的甜蜜婚姻是一个由“吃饭”贯穿起来的过程。从最早的丈夫做给她吃,到自己慢慢爱上下厨烹饪,做给他吃,是一个很长但又很快乐的过程。夫妻俩至今仍恩爱如初,这要归功于“做饭”。自从成为“煮妇”后,西华就觉得,“感情这东西,就像盐,没法直接拿来吃,非得找个载体,才能体现出它的味道。脱离了生活,空谈感情,就像空口去吃盐一样,怎么行?而在这个充满温暖的家庭里,做饭就是我们感情的最佳载体!”
没有爱的食物是冰冷的,它只不过是食客嘴中味蕾的过客。所以林依轮认为:“只有融入爱意和温情去烹饪食物,品尝的人才会感受到你的用心良苦和情意深长。”美食是爱情的舌头,直抵内心深处,滋养着婚姻,也给爱情源源不断的营养。
有了妻子的关爱和大力支持,林依轮的干劲儿更足了,事业“四面开花”:参加多个国内最火的综艺节目,赢得一片喝彩;成为收藏界大咖;自猴年春晚开场献唱,又尝试幕后,跨界当导演。据悉,目前他执导的是一部喜剧题材的影片,将于今年年底在全国院线上映。
网友调侃,林依轮是在用实力诠释:“不想当厨师的歌手不是好导演!”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 http://weibo.com/bchaa
好厨艺打动名模芳心
1970年林依轮出生在北京南城胡同。满族人对吃都很讲究,让他最怀念的吃食,是奶奶做的老北京炸酱面。做炸酱是个费工夫的事情,要2小时左右,不然出不来那份老味道,远远地在胡同口就闻到了。那时他专挑炸酱里的肥肉,拌着菜码,端着面碗蹲在门前,一边吃一边看着过往的行人。“吃饱了便去放风筝,春天时在胡同里不用怎么跑,就能把风筝放得又高又远,从前门大街就能远远地看到我们的风筝在天上飘着。”
小时候林依轮最盼的就是过年。年三十前几天,凌晨两三点就要去市场排队抢带鱼,排在前面才能挑到个头大的。他还记得,奶奶把带鱼切成小块,放在火上慢慢煎,不一会儿四合院里就满院飘香。“她一边煎,我们一边偷吃,等她做好了,回头一看已经少了三分之一,急得她直嚷嚷,‘孩子们别吃!’但没用,就是打着也照吃不误。”每年林家的年夜饭都是全家总动员,涵盖东西南北各方口味。“我家是满族人,奶奶是山东人,大姑父是南方人,母亲老家是上海一带的。”
但在林依轮心目中,真正称得上美食家的是舅舅。他做的赛螃蟹,能把鸡蛋做出螃蟹的味道,光是这打蛋黄就要用上一个半小时,要打到碗翻过来,而筷子在蛋黄里掉不出来的境界才算大功告成。美食就更不用说了,爸爸做的糟溜鸡,妈妈做的蛋饺——在一个小勺子里,放些油,放入鸡蛋,蛋液摇匀之后,使这勺子四周的蛋液浓厚一些,最后放上准备好的肉馅,再放入高汤里煮。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这一道道饱含爱意的家常菜,满载着童年,满载着对家的深深情意,给林依轮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味记忆。
正是这讲究的成长环境,让林依轮对于美食有了独特的灵感。1988年,18岁的他带着800元钱和500斤粮票南下广州,在中唱公司唱歌。“那时候很穷,最开心的就是灯光大哥请吃饭,点一个白切鸡和苦瓜牛肉,就觉得真是人间美味。”
但总是蹭饭不是长久之计,林依轮便向妈妈求教如何做菜。电话费很贵,妈妈就写信过来,他按照信里的食谱试着做,没想到大家都觉得好吃。很快便常有朋友来聚餐,母亲教的那几个菜明显不够用了,他便开始买食谱回来仔细钻研,慢慢地竟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菜系。
刚到广州时,林依轮的歌唱事业并不顺利。唱片公司不让他们去歌厅唱歌,觉得这不是专业歌手该干的事,但一个月120元的工资哪里够生活。后来有朋友说那就出国吧,满地是黄金!20岁去南美的玻利维亚之前,他临时抱佛脚考了一个厨师证,想着万一出去没工作或许还能用得上。“结果到了那里真的没工作,满地也没有黄金。”正好城里第二大中餐厅招人,林依轮就揣着厨师证去了。刚开始不敢说自己会炒菜,人家那里全是大厨,他从砧板做起,只能在大厨下班后给他们炒几个菜,没想到他们还挺喜欢吃。
就这样,林依轮在餐厅里正式当上了厨师。“当地香港和台湾移民多,很爱吃我做的菜,饺子、烙饼、鱼香肉丝什么的,经常问那胖子在哪里。”因为当地肉多菜少,可劲儿吃肉的林依轮在半年时间里,迅速从130斤膨胀到190多斤。“当时出国,基本上就算是放弃唱歌了,但在当地华人圈里大家慢慢都知道我唱歌好听,很多人劝我,这么年轻怎么就放弃了呢!”最终,1991年林依轮又回到了广州。
后来唱片公司分给他一套24平方米的房子,林依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这间空空如也的房子里亲手砌了一间厨房。有趣的是,他追女友时采用的便是美食攻略。当时西华已是美冠花城的名模,他们经常一起演出。林依轮再三邀请西华去他住处玩,说要亲手做饭给她吃。请客那天早上,他带着西华去了农贸市场,他说这时的菜蔬是最新鲜的。10分钟就可以买完的几样菜,他硬是转悠了个把小时。
回到住处,林依轮哼着歌笑眯眯地开始收拾这些蔬菜。他认真得如同登台一般,白大褂,白围裙,脑袋上还戴了一顶高高的厨师帽。那天做了三道菜:水煮肉片、清炒土豆丝和丝瓜豆腐汤,西华觉得这是她吃到的最美味的盛宴。打那以后,林依轮就三天两头给她做饭吃。西华觉得,他在厨房的时候是最帅的:切菜、炒菜、放盐……每个动作都能深深地打动自己。她就是在厨房里真正爱上他的,有了嫁给小林子的冲动。
家庭“煮夫”成央视“明星大厨”
1994年,新时代公司给林依轮推出了《爱情鸟》专辑,他一举走红成了歌星。事业有成,又热爱做饭,这样的男人,纯属“稀有动物”。当他举着戒指向女友求婚时,西华一口答应了。
结婚后,林依轮前往北京发展,西华随他北上做了全职太太。虽然在外光鲜照人地唱来跳去,可只要他在家,保姆就轻松了,就连给地板打蜡这样的事儿,他也是自己动手。清洁、吸尘、上蜡、抛光……一个房间的地板起码得弄一个多小时。弄完了,他趴在地上把眼睛贴在地面看看还有哪里的蜡不够均匀。没有一点遗憾了,便笑眯眯的,仿佛干了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一旁的西华总会被逗得忍俊不禁。 因为西华持美国护照,这对夫妻三年生了俩儿子,叮当和大雄。西华一直以为丈夫以前对自己的照顾已经算是无微不至了,可在孕期和产后,才发现做一个女人是多么“高傲”:两次生孩子都赶上林依轮档期特别忙的时候,她都不知道他哪能挤出那么多时间来照顾自己:早中晚餐加宵夜一顿不少,外加上午茶下午点,天气好的时候还陪她去晒太阳,在小区散步……一个称职“月嫂”才能承担的工作,他硬是自己扛下来了。
从妻子安胎时的膳食搭配,到产后的汤水滋补,补血的、补气的、下奶的、滋阴的……全都是林依轮亲手烧煮煲炖。孙悦开玩笑说他除了不会生孩子,恐怕别的事儿都会做。
后来妻子就有了点发福的迹象,想瘦点儿,以前爱吃的饭菜也尽量浅尝辄止。看着桌上一大堆剩菜,林依轮皱起了眉头:“我来想想辙。”第二天,家里的餐桌就有了明显的变化。
早餐是一份全麦蔬果套餐。午餐缩减成了一道凉菜。晚餐会开荤,就着这道菜的主食是用大米、薏仁、黄豆、杏仁、鲜玉米粒煮成的粥。
那段时间,西华一直喝着他给配的专用饮料——荷叶茶。一日三餐都没少吃,胃里充实而温暖,吃了一个月竟瘦了2.5公斤!
有时西华看林依轮忙得不可开交,就自己尝试着去做几道小菜,让他也尝尝当甩手掌柜的滋味。小林子对吃是很挑剔的,通常只是闷着头吃。西华琢磨着,得弄出点新玩意儿。她独创的第一道菜是芦笋煎鲈鱼。那天吃完这道菜后,林依轮顺手拿起做装饰的一朵西兰花递给她:“恭喜你,你出师了!”这是西华第一次得到他的夸奖,觉得很受鼓舞,于是接着琢磨出了白菜蘑菇卷、青豆奶酪沙拉、大蒜橄榄拌蜇头……数十道新菜,每次在家推出,林依轮也都赞不绝口。
2005年的一天,西华与刘仪伟等朋友一起喝茶聊天。刘仪伟说:“我与太太去餐厅吃饭,都是你给我点菜,我给你点菜,而且点的菜都是对方喜欢吃的。”西华说:“你这算什么,我跟林依轮在家吃饭,都是我给他做菜,他给我做菜,而且做的菜都是对方喜欢吃的。”刘仪伟不作声了。
两天后,刘仪伟不请自来地说要尝尝这夫妻俩的厨艺。于是,林依轮和西华系上围裙,一起进了厨房。这一顿饭,让刘仪伟心悦诚服。临走时,刘仪伟说要向央视领导推荐林依轮担任《天天饮食》的主持人。
没多久,央视领导约见了林依轮,他这才知道,机遇的大门朝自己打开了。不久,央视一套名牌栏目《天天饮食》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歌手林依轮正式抡起大勺,成为该栏目的“掌门人”。他打出的新口号是:“吃出时尚,吃出健康。”
发布会一开始,林依轮便身系围裙登场,与高晓松等人大话厨房。“男人嘛,应该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新主持的脱口秀激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除了主持《天天饮食》外,林依轮在演艺事业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西华作为他的老板和经纪人,引导他走多元化发展之路。终于,林依轮以电影《爱情故事》男主角的身份出席了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受到了亚洲媒体和影迷的热情追捧。与此同时,他还赴美国纽约主演百老汇著名音乐剧《I Love You》,并在剧中扮演单身汉、父亲、杀人犯、牧师等16个不同的角色,在美国产生了极大的轰动。
感情做“盐”,烹出生活好滋味
到今年,林依轮已经在演艺圈里工作了23年。“过去要求自己必须每年出一张专辑,做得不好就跟自己较劲。”但现在,他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很多东西都拿得起放得下,“没有以前那么躁了。”这种变化,似乎是从孩子们相继降生后,才慢慢开始的。他变得恋家,家似乎是一个神奇的磁场,让他不由自主地想念。以至于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已经习惯了,工作一结束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
林依轮的家是个大家庭,三位老人,两个儿子,还有三条大型宠物犬,一家人其乐融融,每天最享受的时光就是聚在一起吃一餐饭。而他这个“文艺煮夫”当仁不让亲自张罗:给上国际学校的儿子们准备西餐,给老人们做家常菜,还不忘给岳母烹制鲜鱼。他把家里的阿姨都培养成了做菜高手。
林依轮的厨艺不仅得到了家人的认可,也越来越受圈内好友的追捧。甚至他所做的卤大肠,都已成为坊间传说。在他看来,为朋友在家下厨做菜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最能展现诚意和信任。曾经人最多的一次,有26个朋友在家吃饭。家里只能现搭桌子。每每听到朋友们由衷的赞叹,是林依轮最开心的事。“他们很惊讶,在我做的菜里怎么吃到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事实上,这便是用心的魔力。“每天到市场上挑选最好最新鲜的食材,用心亲手烹制每一道菜,真正用心做的菜怎么会不好吃?”
游历各国时,常常有顶级大厨把林依轮带到后厨,说要为他做一道全世界最好吃的菜。“那是什么菜呢?无一例外都是这些大厨们童年时妈妈或爸爸或奶奶做过的菜。对每一个人来说,世界上最好的美味就是妈妈的味道。”
林依轮在优酷生活频道主持的金牌美食栏目《创食计》,自2015年年初开播以来一直好评不断,无论是节目5分钟烹饪教学的创新表现形式,还是这位暖男星厨的精湛厨艺,每一期节目的播出都会引发一群吃货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西华和孩子们也是每期必看。
妻子西华说,他们的甜蜜婚姻是一个由“吃饭”贯穿起来的过程。从最早的丈夫做给她吃,到自己慢慢爱上下厨烹饪,做给他吃,是一个很长但又很快乐的过程。夫妻俩至今仍恩爱如初,这要归功于“做饭”。自从成为“煮妇”后,西华就觉得,“感情这东西,就像盐,没法直接拿来吃,非得找个载体,才能体现出它的味道。脱离了生活,空谈感情,就像空口去吃盐一样,怎么行?而在这个充满温暖的家庭里,做饭就是我们感情的最佳载体!”
没有爱的食物是冰冷的,它只不过是食客嘴中味蕾的过客。所以林依轮认为:“只有融入爱意和温情去烹饪食物,品尝的人才会感受到你的用心良苦和情意深长。”美食是爱情的舌头,直抵内心深处,滋养着婚姻,也给爱情源源不断的营养。
有了妻子的关爱和大力支持,林依轮的干劲儿更足了,事业“四面开花”:参加多个国内最火的综艺节目,赢得一片喝彩;成为收藏界大咖;自猴年春晚开场献唱,又尝试幕后,跨界当导演。据悉,目前他执导的是一部喜剧题材的影片,将于今年年底在全国院线上映。
网友调侃,林依轮是在用实力诠释:“不想当厨师的歌手不是好导演!”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 http://weibo.com/bch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