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利用假期支教情况普遍,相应国家三支一扶、走进基层的号召,但是在大学生走入乡村走入课堂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素质、思想理论的水平以及对困难的准备程度以及影响等都在假期支教的现实问题上存在问号。探索假期支教现状,合理化规范化假期支教模式成为势在必行的工作。
关键词:假期支教模式分析;支教地区情况反应;三支一扶政策推进
一、调查背景
据2004年最新的统计数据反映,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有50%在西部,西部宁、云、川、陕、甘等地财政补贴县分别占本省总县数的90%、81%、51%、76%、69%。1993年,全国人均纯收入前10名的省市中,东部占9名,平均收入水平比西部高出近1倍。诸多的数字都向我们诉说着同一个问题:西部=贫困。因为贫困,投射到教育又会出现一组令人心酸的数据。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就高校学子假期活动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四个城市的一些高校中进行此次专项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1625个。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以上四个城市的高校学生都相应地存在着社会实践的现象。其中北京有21%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天津的比例为19%;上海的比例为26%;广州为28%。社会实践各类型学生所占比例是:22%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公司;4%的大学生选择暑期教师;19%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
二、调查情况
调查队主要前往上述的贵州黎平罗里乡与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的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教育部门、部分学校进行走访,以期获得当地有关大学生乡村教育志愿服务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整合调查有效调查问卷341份,按照不同大类进行判断式提问和里克特式量表提问的方式对当地的普通群众、当地教育部门主管单位负责人、支教当地教师学生、支教志愿者和相关研究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
同时,将对有关大学生乡村教育志愿服务各个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方进行意见采集,以形成一份样本适中的社会各群体对大学生乡村教育志愿服务现状思考的一份调查报告。最后,运用社会学、统计学等专业知识,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思考出大学生与乡村教育志愿服务的模式,并从中探讨如何优化当前的大学生乡村教育志愿服务模式,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模式的改进上。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组的实地访问、问卷等形式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其它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归纳出以下大学生支教活动受到指摘的四点主要原因:
(一)支教动机私心大于公益心
调查显示,如图表1所示,大学生支教受到批评、指责,甚至反对的原因中,40%的人认为是由于支教过程中,大学生参与支教的目的不一,不是仅仅出于公益或者是锻炼自身的目的,显得过于功利,动机不够纯正。
图表1大学生假期支教效益恶劣的原因来源:大学生假期支教调查问卷
大学生个人或者以团队的名义选择假期支教,其动因是多种多样的。在对问卷调查结果和实际访谈结果的统计中,归纳起来,大学生自身、社会大众以及受教学校和学生认为之所以选择假期支教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支教属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获得另外的学分或者学业加分;2、支教证书有利于申请出国留学、申请研究生、求职等自身发展;3、大学毕业生参与假期支教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能借助支教时机准备升学,或为将来考公务员等就业赚取优势。
(二)支教大学生如何“传道、授业、解惑”?
除了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动机不纯以外,28%(图表1)的人们还广泛地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支教大学生责任心不强。
1.不少支教大学生只追求在支教活动开始前期申请经费和其它支持,并没有进行严谨的策划和前期准备;2.即使在前期有详细、完备的策划,在支教开始后很多也没有严格按照策划做,而是临时备课、临时选择活动,无计划、安排,导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3.只注重在支教期间开展活动,不考虑受教学生和学校原本老师的假期安排,也不考虑学生长远的发展,对受教学生和学校不够负责任;4.很多大学生对开设的课程和活动并不精通,基本算是陪学生玩乐,教学效果不佳。
(三)许多支教大学生“入乡不能随俗”
受教学校一般是经济贫困、地处偏远山区、生活条件差、教育硬软件资源缺乏的地区,支教大学生中有一些不能忍受受教地区艰苦的生活环境,产生挑剔、厌倦的情绪,进而影响支教效果。
(四)大学生支教活动多而不精、新而不实
大学生支教活动开展至今,每年全国各大高校均有数以百千计大学生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名义申请参加支教活动,有的通过申请学校的支助,有的通过申请公益组织或者其它组织和团体的支助,以西南地区大学生假期支教活动的一个重要代表性的公益组织——“萤火助学”来看,每年参加“萤火助学”的大学生数量众多,就调查者的调查来看,2012年暑期,报名参加萤火助学的支教团队就有近100支,共计有1000多名大学生参加,并且年年递增。
如今,从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准备和策划中可看到,有诸多创新的活动和项目,但很多只是写在策划中,用于申请经费和其它支持的,实际开展中,并未运用和开展,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或者用处不大。(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管培俊《积极推行实习支教一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和农村教育水平》人民教育. 2005( 23) 10- 12
[2]王静.《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科教纵横,2009 [2].
[3]王泓.《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3]
关键词:假期支教模式分析;支教地区情况反应;三支一扶政策推进
一、调查背景
据2004年最新的统计数据反映,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有50%在西部,西部宁、云、川、陕、甘等地财政补贴县分别占本省总县数的90%、81%、51%、76%、69%。1993年,全国人均纯收入前10名的省市中,东部占9名,平均收入水平比西部高出近1倍。诸多的数字都向我们诉说着同一个问题:西部=贫困。因为贫困,投射到教育又会出现一组令人心酸的数据。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就高校学子假期活动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四个城市的一些高校中进行此次专项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1625个。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以上四个城市的高校学生都相应地存在着社会实践的现象。其中北京有21%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天津的比例为19%;上海的比例为26%;广州为28%。社会实践各类型学生所占比例是:22%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公司;4%的大学生选择暑期教师;19%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
二、调查情况
调查队主要前往上述的贵州黎平罗里乡与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的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教育部门、部分学校进行走访,以期获得当地有关大学生乡村教育志愿服务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整合调查有效调查问卷341份,按照不同大类进行判断式提问和里克特式量表提问的方式对当地的普通群众、当地教育部门主管单位负责人、支教当地教师学生、支教志愿者和相关研究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
同时,将对有关大学生乡村教育志愿服务各个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方进行意见采集,以形成一份样本适中的社会各群体对大学生乡村教育志愿服务现状思考的一份调查报告。最后,运用社会学、统计学等专业知识,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思考出大学生与乡村教育志愿服务的模式,并从中探讨如何优化当前的大学生乡村教育志愿服务模式,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模式的改进上。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组的实地访问、问卷等形式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其它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归纳出以下大学生支教活动受到指摘的四点主要原因:
(一)支教动机私心大于公益心
调查显示,如图表1所示,大学生支教受到批评、指责,甚至反对的原因中,40%的人认为是由于支教过程中,大学生参与支教的目的不一,不是仅仅出于公益或者是锻炼自身的目的,显得过于功利,动机不够纯正。
图表1大学生假期支教效益恶劣的原因来源:大学生假期支教调查问卷
大学生个人或者以团队的名义选择假期支教,其动因是多种多样的。在对问卷调查结果和实际访谈结果的统计中,归纳起来,大学生自身、社会大众以及受教学校和学生认为之所以选择假期支教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支教属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获得另外的学分或者学业加分;2、支教证书有利于申请出国留学、申请研究生、求职等自身发展;3、大学毕业生参与假期支教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能借助支教时机准备升学,或为将来考公务员等就业赚取优势。
(二)支教大学生如何“传道、授业、解惑”?
除了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动机不纯以外,28%(图表1)的人们还广泛地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支教大学生责任心不强。
1.不少支教大学生只追求在支教活动开始前期申请经费和其它支持,并没有进行严谨的策划和前期准备;2.即使在前期有详细、完备的策划,在支教开始后很多也没有严格按照策划做,而是临时备课、临时选择活动,无计划、安排,导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3.只注重在支教期间开展活动,不考虑受教学生和学校原本老师的假期安排,也不考虑学生长远的发展,对受教学生和学校不够负责任;4.很多大学生对开设的课程和活动并不精通,基本算是陪学生玩乐,教学效果不佳。
(三)许多支教大学生“入乡不能随俗”
受教学校一般是经济贫困、地处偏远山区、生活条件差、教育硬软件资源缺乏的地区,支教大学生中有一些不能忍受受教地区艰苦的生活环境,产生挑剔、厌倦的情绪,进而影响支教效果。
(四)大学生支教活动多而不精、新而不实
大学生支教活动开展至今,每年全国各大高校均有数以百千计大学生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名义申请参加支教活动,有的通过申请学校的支助,有的通过申请公益组织或者其它组织和团体的支助,以西南地区大学生假期支教活动的一个重要代表性的公益组织——“萤火助学”来看,每年参加“萤火助学”的大学生数量众多,就调查者的调查来看,2012年暑期,报名参加萤火助学的支教团队就有近100支,共计有1000多名大学生参加,并且年年递增。
如今,从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准备和策划中可看到,有诸多创新的活动和项目,但很多只是写在策划中,用于申请经费和其它支持的,实际开展中,并未运用和开展,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或者用处不大。(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管培俊《积极推行实习支教一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和农村教育水平》人民教育. 2005( 23) 10- 12
[2]王静.《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科教纵横,2009 [2].
[3]王泓.《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