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疑问一:乳房痛是不是患了乳癌?
乳房疼痛大多因月经来潮前激素过度分泌而造成的。月经来潮前有的女性的乳房变得很敏感,可有胀痛感,甚至轻轻一碰触也会感到刺痛。但月经一结束,这种疼痛也随之消失。
有些乳房的疼痛则与生理周期无关,例如乳管阻塞、发炎,或者乳房过大、胸罩尺寸不符,也会引起疼痛。有些人喝了含咖啡因的饮料、吃了太咸的食物、熬夜、压力大或经期不规则时,也会有乳房疼痛发生。
还有一种疼痛与乳房健康无关。当靠近中央胸骨的乳房疼痛时,应怀疑是不是因为姿势不良或过度使用手臂引起软骨、胸大肌或肌间膜受伤发炎引起的疼痛。恶性肿瘤需大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疼痛。
疑问二:乳房有肿块,触摸有疼痛感。该怎么办?
乳房疼痛加上触摸到肿块,常令女性胆战心惊。常见的良性纤维囊肿变化或纤维腺瘤触摸起来都像是肿块,其中纤维囊肿也会引起疼痛。它引起的疼痛多半位于乳房外侧接近腋下的地方。这些良性肿块发生的原因不明,推测是激素分泌不平衡或刺激过度所导致。此外,它们出现的位置可能不止一处,可以是多处或双侧乳房都有。
专家一再强调,俗称的纤维囊肿是一种良性的病理变化,并不是疾病。“纤维囊肿”泛指发生在乳腺和周围纤维结缔组织的变化。大一点的,触觉上就有个肿块。随着月经的来去,纤维囊肿忽大忽小,并且因拉扯附近的组织,引起疼痛。纤维囊肿可发生在各个年龄层的妇女身上,尤其是30~50岁的女性有85%—90%有此问题。服用雌激素的女性也会产生纤维囊肿,但通常在停药后2-3年会自动消退。目前没有根除纤维囊肿的方法,只能与它和平相处。如果疼痛难忍,可用空针抽吸去除,减轻压力和疼痛,但易复发。
疑问三:良性纤维腺瘤要不要开刀切除?
良性纤维腺瘤类似乳房组织,由腺体和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纤维囊肿是一包水,但纤维腺瘤里面是细胞”,专家认为,纤维腺瘤的形成,可能与分泌雌激素的卵巢功能旺盛有关。雌激素浓度过高时,会刺激乳腺局部产生过度反应,造成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纤维腺瘤通常不会滑动,摸起来不痛,且是圆滑、有明显边缘的肿块。它不会随生理周期的变化而变大变小。而大多数状况下,纤维腺瘤生长的速度很缓慢,多半直径不超过3厘米,在极少数状况下,乳房纤维腺瘤直径会超过3厘米;直径超过3厘米大小的有可能是叶状肉瘤或青少年型巨大纤维腺瘤,甚至里面长出癌细胞。纤维腺瘤好发于30~35岁的女性,但在50岁年纪以上的女性仍有可能得此病。约有10%的妇女有纤维腺瘤的困扰。此外,因为纤维腺瘤好发在卵巢功能旺盛、经期紊乱的女性身上,此类人在妊娠和哺乳期间,腺瘤还会再度增生或变大。
要不要开刀去除良性纤维腺瘤?要按医师对病人个别诊断而定。有的医师会建议直径2厘米以上的纤维腺瘤要手术拿掉,也有的医师判断标准是3厘米。除了担心过大的肿瘤引起乳房变形或有癌变的疑虑外,也顾及到病人手术后伤口的美观,等到肿块超过3厘米才开,瘢痕可能太大。在追踪期间如果肿瘤快速变大、形状改变或出现血管增生的情形,医师也会建议病人去除肿块并做切片检查。
疑问四:乳头有分泌物怎么办?
未生育未哺乳的女性,乳头却流出乳液。先别怕,乳房分泌物很少与乳癌有关。但如果分泌物中带血色,恶性的机会会比较高。
造成乳房有分泌物的原因多半是乳房本身的疾病,如乳腺发炎、乳管扩张。也有些是身体其他部位的问题导致泌乳激素过度分泌,例如脑下垂体长瘤或肺癌所导致,而不是乳房本身的病变引起。乳房分泌物大部分出现在双侧乳房、多个乳管出口。
若分泌物只出现在单侧乳房,就要很小心,要考虑是否乳管中长恶性细胞。此时医师会建议做乳管的检查。虽然有专家一再强调,乳房的问题多半是良性,但女性碰触到一个个的肿块时,仍不免担心,会不会有一天良性肿块变脸,转而成为恶性肿瘤?其实,良性肿块较少转为恶性,但仍有一些数据让人不敢掉以轻心。例如少数纤维囊肿患者乳管和乳叶的细胞可能有典型或异常增生的现象。而美国癌症学会提出,乳腺表皮细胞异常增生的纤维囊肿患者,得癌症的机会是其他女性的4—5倍。到目前,良性肿瘤的病人得乳癌的概率会不会增加,报告结果并不统一。
虽然由良转恶较少见,但应考虑乳房长纤维囊肿或纤维腺瘤的女性,比其他女性的乳房是不是会多长些细胞,且细胞变化较快?极少数特殊的情况下,良性的瘤内会长出恶性的细胞,一般来说,4000—5000个病例中,有1—2位。良性乳房疾病原因不明也就无法预防。解决疑虑与担忧最好的方法就是按医师指示,定期追踪肿块的变化。女性也应该每月做自我检查,认识自己的乳房,了解自己的身体。注意一下旧的肿块有没有改变,有没有变大变硬,或是长出新的东西?如果感觉有变化就应警觉。触觉因人而异,建议在刚做完医师触诊或仪器诊断后的一星期内,仔细检查自己的乳房,记住那时的感觉,往后若是感觉不一样,就应在医师建议追踪的期限内,提早回医院检查。如肿块变硬、月经结束后肿块仍没消失,压下去也不会痛,就要小心。如果医师触诊后有怀疑,会进一步用影像诊断检查。若还无法确定,就会取出部分细胞或组织做病理学检查。要确定一个肿块是不是良性,经过上述这三类检查,诊断准确率可达95%~98%。
乳房疼痛大多因月经来潮前激素过度分泌而造成的。月经来潮前有的女性的乳房变得很敏感,可有胀痛感,甚至轻轻一碰触也会感到刺痛。但月经一结束,这种疼痛也随之消失。
有些乳房的疼痛则与生理周期无关,例如乳管阻塞、发炎,或者乳房过大、胸罩尺寸不符,也会引起疼痛。有些人喝了含咖啡因的饮料、吃了太咸的食物、熬夜、压力大或经期不规则时,也会有乳房疼痛发生。
还有一种疼痛与乳房健康无关。当靠近中央胸骨的乳房疼痛时,应怀疑是不是因为姿势不良或过度使用手臂引起软骨、胸大肌或肌间膜受伤发炎引起的疼痛。恶性肿瘤需大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疼痛。
疑问二:乳房有肿块,触摸有疼痛感。该怎么办?
乳房疼痛加上触摸到肿块,常令女性胆战心惊。常见的良性纤维囊肿变化或纤维腺瘤触摸起来都像是肿块,其中纤维囊肿也会引起疼痛。它引起的疼痛多半位于乳房外侧接近腋下的地方。这些良性肿块发生的原因不明,推测是激素分泌不平衡或刺激过度所导致。此外,它们出现的位置可能不止一处,可以是多处或双侧乳房都有。
专家一再强调,俗称的纤维囊肿是一种良性的病理变化,并不是疾病。“纤维囊肿”泛指发生在乳腺和周围纤维结缔组织的变化。大一点的,触觉上就有个肿块。随着月经的来去,纤维囊肿忽大忽小,并且因拉扯附近的组织,引起疼痛。纤维囊肿可发生在各个年龄层的妇女身上,尤其是30~50岁的女性有85%—90%有此问题。服用雌激素的女性也会产生纤维囊肿,但通常在停药后2-3年会自动消退。目前没有根除纤维囊肿的方法,只能与它和平相处。如果疼痛难忍,可用空针抽吸去除,减轻压力和疼痛,但易复发。
疑问三:良性纤维腺瘤要不要开刀切除?
良性纤维腺瘤类似乳房组织,由腺体和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纤维囊肿是一包水,但纤维腺瘤里面是细胞”,专家认为,纤维腺瘤的形成,可能与分泌雌激素的卵巢功能旺盛有关。雌激素浓度过高时,会刺激乳腺局部产生过度反应,造成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纤维腺瘤通常不会滑动,摸起来不痛,且是圆滑、有明显边缘的肿块。它不会随生理周期的变化而变大变小。而大多数状况下,纤维腺瘤生长的速度很缓慢,多半直径不超过3厘米,在极少数状况下,乳房纤维腺瘤直径会超过3厘米;直径超过3厘米大小的有可能是叶状肉瘤或青少年型巨大纤维腺瘤,甚至里面长出癌细胞。纤维腺瘤好发于30~35岁的女性,但在50岁年纪以上的女性仍有可能得此病。约有10%的妇女有纤维腺瘤的困扰。此外,因为纤维腺瘤好发在卵巢功能旺盛、经期紊乱的女性身上,此类人在妊娠和哺乳期间,腺瘤还会再度增生或变大。
要不要开刀去除良性纤维腺瘤?要按医师对病人个别诊断而定。有的医师会建议直径2厘米以上的纤维腺瘤要手术拿掉,也有的医师判断标准是3厘米。除了担心过大的肿瘤引起乳房变形或有癌变的疑虑外,也顾及到病人手术后伤口的美观,等到肿块超过3厘米才开,瘢痕可能太大。在追踪期间如果肿瘤快速变大、形状改变或出现血管增生的情形,医师也会建议病人去除肿块并做切片检查。
疑问四:乳头有分泌物怎么办?
未生育未哺乳的女性,乳头却流出乳液。先别怕,乳房分泌物很少与乳癌有关。但如果分泌物中带血色,恶性的机会会比较高。
造成乳房有分泌物的原因多半是乳房本身的疾病,如乳腺发炎、乳管扩张。也有些是身体其他部位的问题导致泌乳激素过度分泌,例如脑下垂体长瘤或肺癌所导致,而不是乳房本身的病变引起。乳房分泌物大部分出现在双侧乳房、多个乳管出口。
若分泌物只出现在单侧乳房,就要很小心,要考虑是否乳管中长恶性细胞。此时医师会建议做乳管的检查。虽然有专家一再强调,乳房的问题多半是良性,但女性碰触到一个个的肿块时,仍不免担心,会不会有一天良性肿块变脸,转而成为恶性肿瘤?其实,良性肿块较少转为恶性,但仍有一些数据让人不敢掉以轻心。例如少数纤维囊肿患者乳管和乳叶的细胞可能有典型或异常增生的现象。而美国癌症学会提出,乳腺表皮细胞异常增生的纤维囊肿患者,得癌症的机会是其他女性的4—5倍。到目前,良性肿瘤的病人得乳癌的概率会不会增加,报告结果并不统一。
虽然由良转恶较少见,但应考虑乳房长纤维囊肿或纤维腺瘤的女性,比其他女性的乳房是不是会多长些细胞,且细胞变化较快?极少数特殊的情况下,良性的瘤内会长出恶性的细胞,一般来说,4000—5000个病例中,有1—2位。良性乳房疾病原因不明也就无法预防。解决疑虑与担忧最好的方法就是按医师指示,定期追踪肿块的变化。女性也应该每月做自我检查,认识自己的乳房,了解自己的身体。注意一下旧的肿块有没有改变,有没有变大变硬,或是长出新的东西?如果感觉有变化就应警觉。触觉因人而异,建议在刚做完医师触诊或仪器诊断后的一星期内,仔细检查自己的乳房,记住那时的感觉,往后若是感觉不一样,就应在医师建议追踪的期限内,提早回医院检查。如肿块变硬、月经结束后肿块仍没消失,压下去也不会痛,就要小心。如果医师触诊后有怀疑,会进一步用影像诊断检查。若还无法确定,就会取出部分细胞或组织做病理学检查。要确定一个肿块是不是良性,经过上述这三类检查,诊断准确率可达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