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两弹一星”叶剑英和张爱萍心连心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萍身陷囹圄 叶剑英积极解救
  20世纪中期,原子弹、导弹等新式武器不断装备各国军队,极大地改变着战争的样式和进程。为适应新形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搞“两弹”的决策。根据中央的决策,中央军委于1955年着手研制原子弹和导弹。在筹备会议上中央军委成员的意见不完全一致,叶剑英极力支持毛泽东、周恩来的意见,主张搞“两弹”,逐步用于部队装备。此后,叶剑英就“两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等问题多次配合聂荣臻等向有关部门了解情况、作批示、发指示,就相关问题及时向毛泽东、周恩来报告、请示。
  1960年3月18日,经周恩来批准,国防部任命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兼国防科委副主任,担负“两弹一星”发射基地的组织领导工作。
  1965年5月,第三次原子弹试爆成功。受命担任现场总指挥以来的3次核爆炸都成功了,张爱萍心情十分激动。核爆试验成功的胜利,在国际上的影响是空前的。然而,1966年10月27日,张爱萍向中央军委汇报后准备返回发射现场时,得到的却是冷冷的回答:“还是老老实实地交代你的问题吧!”张爱萍的心阵阵剧痛,成功的喜悦随之尽扫。
  一直重视、支持“两弹一星”事业的叶剑英,对张爱萍为研发“两弹一星”的付出和贡献是清楚的,对张爱萍遭受的折磨和痛苦是关切的。接到张爱萍夫人李又兰通过王震转来的申诉信,他立即面交周恩来并汇报了张爱萍的情况。
  1972年3月31日,周恩来作出批示:“同意李又兰与张爱萍见面,如需治疗可送阜外医院。”在阜外医院接受关节炎治疗的张爱萍,不幸摔倒在水泥地上致左股颈骨折。周恩来接到院方报告,又指示“立即送张爱萍到301医院治疗”。
  虽然有周恩来“同意见面”的批示,但专案组还是不准家属探视行动十分艰难的张爱萍。心急如焚的李又兰再三要求,才获准探视一次。她探视时,竟有11人跟踪监视。专案组告诉李又兰:什么时间让你再来,听候通知。放心不下张爱萍的李又兰再次致信叶剑英,要求经常探视。
  接到求助信,叶剑英即批转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张才千:“请才千同志阅,拟同意。”张才千批转专案组:“请遵照叶副主席批示办。”不敢公开违抗叶帅“批示”的专案组,把李又兰要求的“经常探视”规定为“两周一次”。李又兰等探视张爱萍时,专案组依旧监视,还对探视人进行审讯。
  经受了5年监禁之苦,长期卧床的张爱萍多么需要亲人的爱抚和照顾呀!于是,张才千对李又兰的再次求助作出明确批示:“今后,家属探视可不限制次数,专案组也不要派人去陪同。”从此,禁锢被解除了,张爱萍可以天天在家人的陪伴下接受治疗。
  1972年11月22日,周恩来批准解除对张爱萍的监护。年底,张爱萍拄着双拐出院了。又经过精心治疗,他的腿伤有了明显的好转。
  张爱萍出山抓整顿被打倒
  叶剑英挺身而出实施保护
  1974年,张爱萍“亮相”国庆节招待会。
  一天,78岁高龄仍主持军委工作的叶剑英来到张爱萍临时住所看望,张不胜感动。叶剑英关切地询问了他的腿伤治疗情况后说:“宋时轮要你到军科院去,我们想让你回国防科委,你愿意去哪儿?”张爱萍说:“腿还在治疗中,暂时不工作为好。”叶剑英恳切地说:“不单是腿的缘故吧?这几年你受了不少委屈……你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现在成什么样子了?”稍停,叶帅又说:“还是出来工作吧,我们考虑国防科委更需要你。那里很乱,你们原来制订的计划基本上都没有实现。”张爱萍为难地说:“我去了也干不好……”最后,叶剑英说:“你再考虑考虑吧!”
  一个月后,叶剑英邀请张爱萍来西山住处。一见面,叶剑英就说:“昨天(1974年11月15日——笔者)发射的返回式卫星,起飞20秒后就坠毁了。”“什么原因?”张爱萍关切地问。“说一根导线没接好。”“真是在胡闹!”张爱萍愤愤地说。
  已接替周恩来任中央专委会主任的叶剑英认为,卫星发射失败无异于打了败仗。他问张爱萍:“还记得当年你搞的《规划》吗?”“1969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张爱萍的回答果断而肯定。张接着说:“1965年10月运载火箭总体方案论证完成,除发射东方红卫星外,还应具备发射一系列科学探测卫星和应用卫星的能力。”听了他对《规划》的补充,叶剑英说:“还是你来抓(国防)科委的工作吧!小平同志认为你最适合。形势严峻啊,我们不能再耽误时间了……”许久没有说话的张爱萍没拒绝,也没表示同意,整个思绪沉浸在叶帅的焦急氛围中。值此,叶剑英以中央军委主持人身份说:“军委已决定,你任国防科委主任,恢复你军委副总参谋长职务。”张爱萍没再拒绝。
  1975年3月8日受命复任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没有到机关,而是先到了研制导弹的七机部蹲点。在科技人员、干部和群众参加的座谈会上,与会者向张爱萍反映:整个七机部是“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有人有事无法干”。他们说:“你1965年规划的‘八年四弹’,超过两年了,连影儿还没有一半呢!1974年3次洲际导弹试验,一发也没有打成功……”张爱萍问大家:卡脖子的环节在哪里?众人回答:七机部230厂。
  座谈会后第三天,张爱萍和他的小分队来到230厂及配套的13所,开展整顿。张爱萍在厂、所全体人员大会上说:“什么这个派、那个派,都得给我恢复生产。以前怎么样我不管,谁要再捣乱,就撵谁出去!不把武器拿出来,不为国家出力,看着美帝苏修讹诈我们,这样的人连爱国主义都没有,还喊什么革命?”“尽快把东西拿出来,这是专委会的决心,中央的决定。230厂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和核心,我从这里冲开突破口,以点制面,以点带面,全面整顿七机部……”张爱萍的讲话,震动了七机部。
  张爱萍在国防科委和七机部的全面整顿工作,得到了叶剑英、邓小平的有力支持。
  4月21日,七机部第一研究院东风5号(洲际导弹)和东风4号(另一型号洲际导弹)方案论证会召开。会议根据张爱萍“抢时间”的要求,确定1977年拿出东5、东4,1978年拿出潜地导弹,1980年拿出通讯卫星的计划。   会后,张爱萍同钱学森等将方案向中专委、中央军委、党中央作了汇报。随后,张爱萍在国防科委下属单位广泛动员,并强调: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科技队伍,绝不允许派性在这里生根、膨胀!任何组织和个人,无论官大官小,都不允许继续抱住派性这个僵尸!在“七一”前必须转过来,回到我们共同的共产党派来。
  经过整顿、动员,“抢时间,为1977年洲际导弹试制试射成功”,成为七机部的行动目标。
  1975年11月,毛泽东听信“四人帮”诬告,动摇了对邓小平的信任,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支持邓小平拨乱反正的张爱萍,不得不接受中央政治局组织的“帮促小组”的“批评帮助”。心思和精力仍在既定目标上的张爱萍,常常上午接受“帮促”,下午到卫星发射现场指挥室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白天受“帮促”,写“检查”,夜间与前沿阵地沟通。
  11月26日,张爱萍上报中央专委批准,下达了发射质量为1800千克、代号“尖兵”的返回式卫星。29日,卫星返回地面。“尖兵”成功发射和胜利归来,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美、苏之后第3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年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愈刮愈猛,愈演愈烈。累垮了的张爱萍住进了301医院。叶剑英接到医院报告,当即电话询问病情并告诉张爱萍:“你沉住气,他们不会把你怎么样。”叶剑英随即向301医院领导下达指示:“对张爱萍的病要精心治疗、护理,不许别人进院干扰治疗,没有我的批准张爱萍不能离开医院。”
  在叶剑英的关爱保护下,张爱萍躲过了一劫。
  叶剑英再举贤才 张爱萍又担大任
  “四人帮”被粉碎了,1977年3月9日,重新主持军委工作刚3天的叶剑英,请总政治部副主任徐立清动员张爱萍回国防科委主持工作,张未置可否。
  求才心切的叶剑英又把张爱萍请到自己的住处,开门见山地说:“你怎么了你?请你都不干,这么不支持我的工作?”张爱萍为难地说:“不是我不支持你的工作,是我的心脏不太好——是被反击右倾翻案风 ‘劈’了的。”叶剑英辛酸地笑了笑说:“我了解你,只要你想干,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中央已准备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工作……”接着,叶剑英谈了国际形势和国防现代化问题,并特别指出:“未来战争将是空前的立体战、合同战、总体战,我们已经落后不止20年了!当今世界没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军队,没有核反击能力,就不能拥有和平。”他又说:“因为‘文革’,‘尖兵’2号拖了6年,就因为这个才让你回国防科委。”张爱萍听到叶剑英说研发洲际导弹,党和国家需要自己,便坚定地表示:愿回国防科委工作。叶剑英满意地笑着说:“这才是你张爱萍嘛,我知道你会出山的。”
  1977年9月16日,经华国锋批准,中央军委恢复张爱萍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主任的职务。
  张爱萍再次复出后,把研制洲际导弹作为国防科委和他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来抓。
  洲际导弹为何如此重要呢?张爱萍的长子、原第二炮兵副司令员张翔后来说:中国虽然在1964年爆炸原子弹成功,但是到了1970年代的中苏对抗中,中国在战略上仍处于劣势。表面看双方都有核武器,百万大军相互对峙,势均力敌。然而在核打击能力上中国只能够得上苏联的亚洲目标,中国所有的城市和战略目标则都在对方的核打击范围内,战略态势对中国十分不利。就是说,中国的原子弹,无法打到当时对中国安全威胁最大的苏联的要害地区。当时中国没有造出洲际导弹,急得毛泽东睡不着觉。
  研发洲际导弹的重任为什么由张爱萍承担呢?张翔说:叶剑英是杰出的军事战略家。他对战略核武器尤其是洲际导弹在两军对抗、在扭转中国被动战略态势方面举足轻重的作用看得十分清楚。叶帅对我父亲张爱萍的为人、在国防科技事业上的领导能力是了解的,所以他坚持让父亲再次出山,尽快拿出制敌命脉的洲际核导弹武器,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张翔说,事态的发展证实了叶剑英的判断与决策。1980年5月18日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成功。不到两年,勃列日涅夫发表公开讲话,主动向中国示好。随后,中苏的国家关系逐步回归正常轨道。正如邓小平所说:拿到了洲际导弹,中国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影响的大国。事实证明,20世纪80年代初,中、美、苏大三角的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就是因为中国拥有了洲际导弹等战略武器。
  叶剑英果敢决策定航向
  张爱萍回顾历史展宏图
  早在1965年,第二次核试验成功之后,决定上马洲际导弹时,张爱萍就向中专委主任周恩来提出研制远洋测量船的建议。周恩来要国防科委提出具体方案。张爱萍组织总参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械制造、导弹试验基地等10多个单位进行了论证。张爱萍和钱学森向周恩来汇报研制远洋测量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说:原子弹已爆炸成功,导弹技术也取得了突破,下一步就应该向洲际导弹技术进军了。可是,中国国土东西南北纵横最多5500千米,而洲际导弹的射程要在1万千米左右。我们搞洲际导弹,就要有海上测量船。该方案在中专委会议讨论时,有领导同志提出:你们的方案有把握吗?张爱萍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了一句:“我们当初对第一颗原子弹的预测是在1964年,它果然不就炸响了吗?”周恩来综合与会人员的意见,代表中专委宣布:批准国防科委的方案,加快研制海上测量船。
  “文革”初期,张爱萍陷入冤狱之中。
  1967年7月18日,在周恩来主持召开的中专委会议上,确定了制造远洋测量船项目,时称“718”工程。远洋测量船是集高、精、尖测量通讯技术于一体,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海上航天测控城”。当时承接工程的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工人信心百倍,竭尽全力地投入工作。可是,“文革”的动乱致使一些领导、专家惨遭迫害,有些承接单位陷入瘫痪状态,“718”工程有被颠覆的危险。
  1972年4月的一个下午,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在西山主持召开军委办公会议,讨论“718”工程问题,当时未被“解放”的张爱萍没有出席这次会议。坐在会议桌首席的叶剑英不禁有些愤懑。美国、苏联的远洋测量船在公海上进行洲际导弹试验,而中国呢,决定研制远洋测量船已8年了,仍停留在纸上。心情沉重的叶剑英说:“周总理决定由我主持召开军委办公会议,讨论远洋测量船建造问题。先请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同志介绍造船情况。”   在叶剑英和与会者目光注视下,钱学森从专家角度汇报说:“远程洲际导弹射程远,不同于以往的导弹试验。虽然已进行了多次高弹道、低弹道短射程的飞行试验,但是如果不经过全射程试验,是不足以完全检验它的技术性能的。我们的导弹必须搞全程试验,没有远洋测量船是无法进行的……”没等钱学森把话讲完,持反对意见的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张春桥插话:“对造船,我说过我是大陆派!”叶剑英十分气愤,压下张的话说:“请钱学森同志把话讲完,再发表意见!”钱学森继续汇报:“搞全程试验,这是洲际导弹的必由之路……我们的导弹需要这样的船,我们的国家也需要这样的船,应该和必须建造这样的船!”
  钱学森的话音刚落,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抢先发言:“远洋测量船不是下马的问题,而是要加快建造。”“我们计委的意见,远洋测量船是上。尽管国家经济有困难,但是还有这个财力。”国家计委主任余秋里站起来面向大家,表示支持。与余秋里一样是独臂将军的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彭绍辉也站起来说:“我们总参是支持造船,支持搞洲际导弹的。”
  几位领导同志的发言,令张春桥处于孤立境地。他突然发难,问:“如果我们的船一出航,美帝、苏修跟着我们的船跑怎么办?”“有我们的护航舰队!”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坚定地回答。见发难没有成功,张春桥又心生一计说:“测量船要搞,放在上海是不是不合适?上海任务太重。船,我看不要在上海造了吧。”他话锋一转:“我还在想,是不是这个工程还要搞?”
  这时,大家的目光投向叶剑英。叶剑英走到世界地图前,向钱学森问明洲际导弹的降落海域后,严肃而激动地说:“从总理批准到如今,快8年了!难道还要再来个‘抗战’不成……中国正年轻,此时不造,更待何时!”说着,他走到海军副司令员、“718”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周希汉面前,掷地有声地说:“周希汉,你挺起腰杆干……不要弹出来了,船还没有出来。”周希汉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最后,会议决定坚持测量船的研制,第一期工程规模为5个型号6艘船,大部分在上海地区建造。
  中国的远洋测量船的研制,在叶剑英主持的这次军委办公会议上艰难地作出了郑重的决策。
  从历史中走出来的张爱萍清晰地认识到:抓东风5号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必须抓好远洋测量船的建造。
  洲际导弹全程试验成功
  叶剑英张爱萍热情庆贺
  1977年,洲际导弹已先后进行了陆上低弹道、高弹道和卫星弹道的成功试验,导弹的各部件正在测试中。如果此时建成了远洋测量船,便可安装导弹投入全程定型试验。然而,远洋测量船的船体刚完成,虽已下水但一切测控设备还在研制之中,甚至有的重要部件还杳无踪影。张爱萍认识到,要尽快把船建造出来!
  9月21日,张爱萍召集总参、总后、海军、空军、二炮及国家30多个部委、总局、中科院以及20多个省市与研制远洋测量船的相关人员,在上海共商攻克远洋测量船的方案。上午,他率领与会人员参观“远望”号远洋测量船建造基地,听取船厂负责人汇报后说:“远洋测量船是国防尖端项目,是全国大力协作的产物。党中央要求我们要有准备打仗的思想。我们的战略导弹,就是要打到敌人心脏去!”他强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也不允许将远点测量地球站建在别国的土地上。建造单位一定要把‘远望’号船造好,必须贯彻质量第一的思想,不合格的产品我们坚决不验收。”下午,张爱萍在开幕式大会上作工作报告,说:“我们的洲际导弹能不能按期全程试验,测量船是关键。党中央确定1980年发射洲际导弹,给我们的时限不到3年了,大家说怎么办?”看到与会者默不作声,他郑重宣布:“1979年12月31日24时前,各系统必须完成东5洲际导弹发射的一切准备。谁超过这个时限,对不起,我们只好学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了!”
  会后的两年多,张爱萍深入各系统督促检查,协调各环节的工作。到1979年底,东风5号洲际导弹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完全就绪,确认万事俱备后,以他和国防科委政委李耀文的名义发布《东风5号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动员令》,国防科委政治部发出《关于580政治工作指示》。并报请中央专委批准,确定于1980年5月18日进行东风5号洲际导弹第1发全程飞行试验。
  4月20日,驶向南太平洋的以“远望”号为首的远洋测量船混合编队,在上海黄浦江码头出发。为洲际导弹倾注心血的叶剑英和张爱萍前来送行,预祝试验成功。当完成试验测试任务的远洋测量船胜利归来时,叶剑英和张爱萍特意赶到吴淞口欢迎,高兴地同凯旋的英雄们合影,庆贺东风5号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与全体研制和参试人员共享胜利与幸福。
  (责编 兴柱)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全面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新要求,落实到从严治党的实践中,落实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理论新要求  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党中央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全会议题的一个“整体设计”。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分别就全面深化
期刊
作者简介:邓长春(1974-),男,重庆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本科,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网络。  摘要:2014年,计算机行业整体处于低迷态势,微型计算机产量和出口持续下滑,全行业效益增长放缓;产品结构不断调整,硬件移动化势头不减;重点企业转型整合,行业需要更多创新和突破。长期来看,计算机作为未来核心计算设备的功能不会改变,随着新技术的突破,计算机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批判了博古(秦邦宪)、李德的错误军事路线,取消了最高“三人团”的军事指挥权。随后,张闻天取代博古,成为党的总负责人。从权力顶峰跌落下来的博古,如何对待其人生中最艰难的考验呢?  关键时刻让大位  1935年1月5日,中央红军一部奋勇作战,夺取遵义。随后,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进驻遵义。  此前,为了统一全军的思想,博古与周恩来等商定,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全面总结第五
期刊
先遣小组成立  1959年5月的一天,我在外交部大饭厅吃午饭,同桌的有西亚非洲司一处温业湛副处长。听说温副处长要去闻名全球的炎热国家苏丹,在“火炉子”喀土穆选址建馆,我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要去那里“烤烤”了。听到我有点幸灾乐祸的话,温笑眯眯地说,是呀,第一次去非洲工作就赶上高温国家,接受“烤烤”的恐怕还不止我一个吧。温笑语中似有言外之意。果然,下午一上班,三处处长刘英仙找我谈话,说组织决定派你去苏
期刊
一个企业在创办之初,跟谁一起“玩儿”,“玩儿”过之后,哪些人可以继续跟你一起  “玩儿”,这个选人的过程,无疑是对自己一个很大的挑战。  很多人的失败,很多事无法再走下去,原因其实都是在人上,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还是个人,想要有所成就的时候,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做事是很关键的,所以,我们要和懂规则的人在一起。  有的人只喜欢获取,而不愿意奉献,可曾想过,当你只知获取而不知奉献的同时,你
[摘 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新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是党长期执政需要克服“四种危险”、迎接“四种考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内涵丰富,亮点纷呈,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主题。全面分析研究《准则》《条例》的突出亮点,对于严格遵守、深入贯彻《准则》《条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准则》《条例》的突出亮点体现为“四个结合”。  一、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习近平在关于《准则》《条例》的说明中指出:“党中央决定同时制定准则、修订条
期刊
最近,菲律宾工程师Aisa Mijeno研发出一款盐水LED灯,只需要一杯水和两茶匙盐,就可让LED灯照明八小时.
网络营销是一种适应于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全新企业营销方法和模式。随着社会科技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网络营销必将成为企业市场营销的主流模式。网络营销可以使企业更好
2013年2月23 ~ 24日,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第十一次会议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召开.这次会议由孟加拉国政策对话中心主办.中国云南省外事办公室、印度中国研究所和缅甸交通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