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是世界上最动人的乐章,富有情感的乐谱往往是最能拨动人心弦。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主角,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导演。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限于让学生获取知识,也需要让学生阐释作品的内涵,体会文字所传达的真、善、美,让学生获取情感教育。那么,如何让学生领悟笔者的情感,再引导学生结合切实体会诉说出来呢?笔者以《麻雀》教学为例,进行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课堂教学;领情;悟情;诉情
《麻雀》是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关于母爱的情感散文。文章篇幅简短,字里行间中却都透露出麻雀妈妈面对庞大的猎狗,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而奋不顾身的伟大母爱。
一、观其貌,领其情
文章中的每一个文字犹如跳动的乐符,只要认真地去揣摩,就能赋予它生命,使之活跃在心里。语文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观其貌,领其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教育,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动之以情,实现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共鸣。
如《麻雀》,这篇散文简短却富有丰富的情感,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没有直指伟大母爱的情感教育,它需要靠学生通过深刻的阅读去还原麻雀与猎狗当时的情景,揣摩事情,继而领会其中的情感。为此,在课堂教学开始时,笔者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身临其境。首先,在课前,播放背景音乐,营造一种在森林中,猎人和猎狗偶遇小麻雀掉落树下的氛围;接着,让角色扮演者根据文章中的事情发展顺序一步一步地踏入“舞台”,向学生展示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最后,让老麻雀舍身护儿的画面,停留在“舞台”上,这是一场无言的对峙。正如莎士比亚曾说:“无言的纯朴所表示的情感,才是最丰富的。”此时,笔者用“老麻雀和小麻雀是什么关系,老麻雀为什么会护着小麻雀”等语言文字去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力量?”从而使得学生领会其中的情感——“母爱”,是“母爱”让老麻雀不顾一切地去护住自己的孩子。
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领会了文章中的情感,还要通过文本中语言文字进行感悟。
二、探其文,悟其情
阅读文章内容,是了解文章情感最常见的方法。文章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和每一个句子的构成都是有其目的性的存在,学生在阅读时,必须认真细心地挖掘出最重要的词句,才能更快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
如《麻雀》中,学生在熟读课文后,会发现这几句看似平常,却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语句,如“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作者把柔弱的老麻雀比作坚硬的石头,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要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吗?”再如“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语句的不断深入,使得学生慢慢悟出:老麻雀明知自己是无法对抗庞大的猎狗的,所以即使绝望,它也义无反顾地飞奔而下,是因为有一种力量,一种强大的力量——母爱,让老麻雀不顾生命危险也要拯救自己的幼儿。爱,是无私的,而母爱却是更加伟大的,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情感无法企及的。
三、置其境,诉其情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与文章的情感产生共鸣后,就应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真实处境把心中的情感诉说出来。例如,在剖析《麻雀》的语言文字后,笔者采用了背景音乐、关于母爱诗歌朗诵和学生讲述与母亲的真实事件三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流露对母亲的情感。《妈妈的爱》作为整个流程的背景音乐,而诗歌选择了《母爱之光》。音乐 诗歌的课堂教学氛围被调动起来,使得整个课堂沉浸在母爱的情感氛围之中。这时候学生需要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只需要再轻轻地拨动一下学生的心弦,学生的情感就会一一诉说出来。訴情中,有位学生说道:“我永远忘不了因为母亲的责备,而离家出走,母亲像疯子一样满世界地寻找我,当在同学家看到安然无恙的我后,像孩子似的抱着我,无声地哭泣着。我突然就明白了无论母亲说的话有多么的重,但她爱自己孩子的心更重。”还有位女生说过:“我从来没有见过爸爸,不知道爸爸长什么样子,但是我却永远不会忘记我妈妈的样子。因为妈妈的世界里只有我,而我的世界里不能没有妈妈。”孩童的话是最真实的花朵,也是最真实的情感。德国著名哲学家狄德罗曾说:“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而母爱,就是世界上开得最灿烂的花朵。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置身其中,与教材中人物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富有真情实感,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质化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曹学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与学[J].天津教育,2007(5).
[2]罗琳.有“情”的语文课堂[J].学前教育,2014(10).
责任编辑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课堂教学;领情;悟情;诉情
《麻雀》是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关于母爱的情感散文。文章篇幅简短,字里行间中却都透露出麻雀妈妈面对庞大的猎狗,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而奋不顾身的伟大母爱。
一、观其貌,领其情
文章中的每一个文字犹如跳动的乐符,只要认真地去揣摩,就能赋予它生命,使之活跃在心里。语文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观其貌,领其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教育,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动之以情,实现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共鸣。
如《麻雀》,这篇散文简短却富有丰富的情感,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没有直指伟大母爱的情感教育,它需要靠学生通过深刻的阅读去还原麻雀与猎狗当时的情景,揣摩事情,继而领会其中的情感。为此,在课堂教学开始时,笔者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身临其境。首先,在课前,播放背景音乐,营造一种在森林中,猎人和猎狗偶遇小麻雀掉落树下的氛围;接着,让角色扮演者根据文章中的事情发展顺序一步一步地踏入“舞台”,向学生展示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最后,让老麻雀舍身护儿的画面,停留在“舞台”上,这是一场无言的对峙。正如莎士比亚曾说:“无言的纯朴所表示的情感,才是最丰富的。”此时,笔者用“老麻雀和小麻雀是什么关系,老麻雀为什么会护着小麻雀”等语言文字去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力量?”从而使得学生领会其中的情感——“母爱”,是“母爱”让老麻雀不顾一切地去护住自己的孩子。
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领会了文章中的情感,还要通过文本中语言文字进行感悟。
二、探其文,悟其情
阅读文章内容,是了解文章情感最常见的方法。文章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和每一个句子的构成都是有其目的性的存在,学生在阅读时,必须认真细心地挖掘出最重要的词句,才能更快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
如《麻雀》中,学生在熟读课文后,会发现这几句看似平常,却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语句,如“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作者把柔弱的老麻雀比作坚硬的石头,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要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吗?”再如“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语句的不断深入,使得学生慢慢悟出:老麻雀明知自己是无法对抗庞大的猎狗的,所以即使绝望,它也义无反顾地飞奔而下,是因为有一种力量,一种强大的力量——母爱,让老麻雀不顾生命危险也要拯救自己的幼儿。爱,是无私的,而母爱却是更加伟大的,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情感无法企及的。
三、置其境,诉其情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与文章的情感产生共鸣后,就应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真实处境把心中的情感诉说出来。例如,在剖析《麻雀》的语言文字后,笔者采用了背景音乐、关于母爱诗歌朗诵和学生讲述与母亲的真实事件三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流露对母亲的情感。《妈妈的爱》作为整个流程的背景音乐,而诗歌选择了《母爱之光》。音乐 诗歌的课堂教学氛围被调动起来,使得整个课堂沉浸在母爱的情感氛围之中。这时候学生需要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只需要再轻轻地拨动一下学生的心弦,学生的情感就会一一诉说出来。訴情中,有位学生说道:“我永远忘不了因为母亲的责备,而离家出走,母亲像疯子一样满世界地寻找我,当在同学家看到安然无恙的我后,像孩子似的抱着我,无声地哭泣着。我突然就明白了无论母亲说的话有多么的重,但她爱自己孩子的心更重。”还有位女生说过:“我从来没有见过爸爸,不知道爸爸长什么样子,但是我却永远不会忘记我妈妈的样子。因为妈妈的世界里只有我,而我的世界里不能没有妈妈。”孩童的话是最真实的花朵,也是最真实的情感。德国著名哲学家狄德罗曾说:“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而母爱,就是世界上开得最灿烂的花朵。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置身其中,与教材中人物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富有真情实感,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质化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曹学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与学[J].天津教育,2007(5).
[2]罗琳.有“情”的语文课堂[J].学前教育,2014(10).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