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引导学生探索“有创意地表达”——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为例

来源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bo59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结构化的六个学习任务群之一。教学时,一方面要感受、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创意表达;另一方面要汲取作品的创意表达经验,在语言运用实践中尝试。以属于该学习任务群的《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为例,展开引发提问、聚焦形象、关注形式、朗读表现等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有创意地表达”的一般过程,以提高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能力。
其他文献
维生素D3是一种脂溶性的类固醇激素,在平衡新陈代谢、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和健康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随着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技术的发展,利用微生物底盘细胞绿色高效合成维生素D3是解决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7-脱氢胆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7-DHC)是维生素D3的关键前体,7-DHC光异构化形成维生素D3。目前微生物合成7-DHC的方法存在细胞生长缓慢、代谢失衡、萜类等有
<正>2020年11月4~6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在湖州市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浙江省2020年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评审。本次教学活动评审围绕"单元整体教学"展开研究,共选择了"数与代数"领域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四个单元作为评审内容。因为疫情原因,为尽可能避免接触学生,因此本次教学活动评审没有现场借班上课,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框架梳理+1节关键课例"的说
期刊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使用智能终端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APP操作过程记录,对用户APP操作过程记录进行分析,可以获取到操作过程记录中用户的行为,从而获得用户的行为模式,以帮助开发人员有针对性地维护和改进APP软件。现有的用户行为分析偏向操作分析,缺少对用户操作的行为提取,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APP用户行为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
<正>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儿童时期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童年对环境中的人、事或物的体验,多半影响成长后的生活方式。"我校音乐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描摹童年履历"展开实践研究,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课堂教学对生命成长的意义。我们遵循音乐学科的特点,从儿童个体需要和智能特点出发,提炼了师生的"行为样式",以此来探寻"描摹童年的课程履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最佳路径。
期刊
生物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在减少温室效应,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以酿酒酵母构建的细胞工厂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木质纤维素是重要的潜在原料,具有低成本易获取的优势。但其中的木糖难以被酵母利用,影响了木质纤维素在乙醇生产中的综合利用。虽有报道结合定向进化构建了代谢木糖的酵母工程菌,但其利用效率较低,对酵母代谢木糖产乙醇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解析。为此本论文通过结合定向进化策略构建代
依据作业的部分功能,即诊断评估功能、辅学功能、巩固拓展功能,探讨如何以功能为指向,针对性地设计语文作业。从精准诊测学情、搭建学习支架、创设主题任务群三个方面入手,以谋求作业功能的最大化,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混合式教学是与当下“互联网+”时代最为契合的教学模式,也是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它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贯通,构建“预读—荐读—研读—延读”的阅读教学模式。采取线上学情调查,线下整体规划;线下推荐导读,线上媒介引读;线下品质阅读,线上精准测评;线下成果展示,线上交流分享等具体措施,激发阅读兴趣,发展思维品质、审美创造能力,引领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阅读建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指导学生对阅读进行建档管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建档实践中,学生不断反观作家作品,通过摘录美言佳句和对作品进行表格式登记等方式建立阅读档案,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引发学生“我想写”“我要写”“我能写”的欲望和冲动。通过对学生阅读现状的分析,在阐述阅读建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指导学生阅读建档的路径和方法。
在日趋激烈的学业和职业竞争下,家庭教育投资已成为社会热点。作为其中的领头羊,英语教育投资正在出现低龄化、高投入的趋势,一方面影响了家庭日常,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宏观经济、文化和社会变化。将家庭英语教育投资视为家长为提高儿童英语能力而采取的一种干预手段,探索家庭外语教育管理、家长语言信念以及家庭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绍兴城市中间阶层家庭为研究对象,将家庭英语教育投资纳入家庭语言政策研究的范畴,
雕塑是一门以材料为基础的学科,作品借材料而生。软雕塑不仅作为传统雕塑对于材料的拓展结果,也体现了创作者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文章沿着二十世纪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探寻软雕塑作品的源头,并将目光聚焦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软雕塑作品。本文将结合艺术家们的具体作品,从他们的创作目的、所选取的材料以及表现手法出发,讨论软雕塑的外在形式特征及其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反叛”精神和文化意义。第一章探讨了何为软雕塑?从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