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遗址:聆昕生命的万年“回响”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_t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块碎骨片,开启“北京人”百年传奇;万年周口店,浓缩人类文明前世今生。
  这里,矗立着一座考古科研工作的丰碑:它是目前世界上同时期材料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之_。
  这里,深埋着解锁人类起源奥秘的密码:“北京人”的发现,将人类历史从距今大约10万年推前了几十万年。
  这里,是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曾感叹,周口店遗址如果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那中国就没有世界文化遗产。
  2018年是周口店遗址发现一百周年,让我们走进周口店,触碰历史、感触变迁,聆听这里的生命“回响”。
  “我们从未放弃寻找”
  周口店遗址坐落于北京城西南约50公里处的房山区周口店镇,背靠太行山脉,面临华北平原,曾是数十万年前的“北京人”、20万至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3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的地方。
  经过百年考古勘探,周口店遗址已经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人类化石200余件,石器10多万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遗迹和上百种动物化石,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环境学及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
  斗转星移,时光倒转一百年。
  1918年的华北平原寒气逼人,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来到周口店。此前,他从朋友处拿到了周口店鸡骨山上采出来的碎骨片,兴奋异常,寻踪而至,很快又挖掘到啮齿类动物化石。
  安特生在日记里写道:“我有一种预感,人类祖先的遗骸就躺在那里,现在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到它。”
  几年后,一枚似人似猿的牙齿,以及大批脊椎动物化石又陆续出土。1926年,在瑞典的实验室内,一颗来自北京房山周口店的人牙化石被修理出来。消息一经公布,世界第一次为之轰动。
  1929年12月2日,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主持发掘工作的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在猿人洞(第1地点)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1936年,中国考古学家贾兰坡又在周口店连续发现三个“北京人”头盖骨,世界再一次轰动。
  然而,周口店和当时中国其他地区一样,正经历战争的阴霾。
  “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房山,游击队和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据记载,龙骨山的三名发掘技工,被游击队员舍生忘死的抗日精神感动,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送水送饭,不料被日本人发现。严刑逼问下,三人坚贞不屈,咬紧牙关一字不答,惨遭日本侵略者杀害。
  1941年,日美关系恶化,“北京人”化石的安全成了人们忧虑的问题,当时专家决定,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护送至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待战争结束后再返还给中国。但随着珍珠港事件的爆发,转移途中,“北京人”頭骨化石原件遗失,至今未找到踪迹,成为一桩世界疑案。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展陈保管部主任宋冬勇表示,头盖骨的遗失成为周口店历史上也是古人类学历史上最大的遗憾。“但我们从未放弃寻找,只要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
  “龙骨精神”因他们而不朽
  作为第一个“北京人”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出土地,龙骨山猿人洞是周口店遗址挖掘保护的重点地区。
  猿人洞共计十余层,每一层相隔几万年至几十万年时间。尽管层与层之间上下距离不足两米,但往往两米之间的勘探,就足以耗去考古人员数十年的光阴。
  百年间,无数考古工作者的汗水永远地播洒在龙骨山,一部挖掘开发保护的历史蕴藏着代代相传的“龙骨精神”。
  裴文中与贾兰坡两位中国考古大师是周口店遗址挖掘保护的亲历者、见证者。
  裴文中,为研究“北京人,’历史献出了毕生精力的人。他发现的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战争中失踪后,裴文中终生没有放弃寻找。
  抗战期间,日军为追查头盖骨的下落,逮捕了裴文中,对其严刑逼供。裴文中保持民族气节,始终不透露头盖骨的任何隋节。
  新中国成立后,裴文中多次在报纸上刊登寻找头盖骨的启事。30余年后,裴文中见寻找无果,便组织人员再次对周口店龙骨山一带进行发掘,毕生致力于找寻人类“遗失的记忆”。
  贾兰坡,另一位亲手发掘出“北京人”头盖骨的人。贾兰坡最开始到达周口店时,古人类学和古脊椎动物学在中国刚刚起步,国内连—本哺乳动物教科书都没有,借来的一本1885年出版的《哺乳动物骨骼入门》成了大家的宝贝。
  贾兰坡读起书来很吃力,开始每天只能读半页、一页。他的英文底子不好,再加上书中专用名词太多,有些字典上还没有,只好边读边请教。
  学解剖学时,他的口袋里经常装着人手腕的骨头,没事就摸,分辨是哪块骨头,猜对了就放入另一侧的口袋,错了重新摸。最后竟能分辨出哪一块骨头是左手的哪一块是右手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已经与周口店“结缘一甲子”,上世纪50年代,贾兰坡先生负责第1地点挖掘工作时,吴新智还是一名研究生。老一辈考古学家的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从手握铁锤在坚硬的堆积物上“打眼放炮”到牵头组织周口店与古人类综合研究,吴新智始终奋战在考古第一线。
  在自然条件艰苦的周口店龙骨山畔,一代代考古专家卧薪尝胆,不屈不挠,凭着对知识和真理不懈的追求,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这何尝不是一种“龙骨精神”。
  如今,贾兰坡就安葬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背后,距他发现三块“北京人”头盖骨的地方只有200米,他的同仁裴文中也安葬在这里。四周苍松翠柏环绕,抬头就能望见龙骨山的山顶,龙骨精神,因他们,而不朽,而延续。
  从“风雪侵蚀”走向“科学保护”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周口店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落后的文保意识,本世纪初以前,遗址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2002年,《参考消息》转载了一篇文章《落日黄沙周口店》,反映遗址管理保护上的问题,这成为周口店遗址发展的转折点。   此后,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市院共建”周口店遗址的协议,由北京市政府负责遗址保护范围内及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建设、管理及科普工作,中科院负责科研工作。市院共建,各司其职,周口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定文化自信。周口店遗址从“风雪侵蚀”走向“科学保护”的步伐更快了。
  如今,猿人洞披上了科技感十足、“盔甲”般的保护棚,并重新向公众开放;洞熊化石研究获进展,若干件洞熊类标本被识别确认,更为“北京人”生活年代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如今,在周口店遗址,文物保护正与文化产业相结合。走进猿人洞,墙壁上播放着裸眼3D影像,“北京人”栩栩如生地在洞口边点燃篝火。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还制作了动画片《龙骨山探秘》、4D影片《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如今,“北京人”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走出国门与全球分享人类共同的记忆。2018年3月,《北京猿人走进马来西亚》展览在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开幕。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先后与法国、印度尼西亚、西班牙等国的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互派代表交流学习,互换展览相互借鉴。
  触摸历史遗迹或许冰冷,但感受历史发展、探究历史脉络却始终薪火不灭。
  从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到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贾兰坡,再到如今与遗址日夜相伴、用先进技术保护遗址的新一代遗址发掘和保护工作者。他们倾尽毕生之力,撰写着无愧于整个人类的历史答卷。
  从战火连天遗失珍宝到和平年代潜心科考,从黄沙漫天保护“失策”到青山绿水科学“施策”,从封闭管理单纯保护到走向世界开放共享……周口店遗址正是我国文物保护开发工作蜕变与成长的缩影。
  在《北京周口店人类起源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共识》中,有这样一段话:探寻和理解人类起源与社会的演进路径,对于认知這个星球上人类生活、行为和体验的多样性与共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纵览人类发展史,周口店遗址不是人类记忆的“孤本”。人类不断追问“我们从何而来”,也在探索“我们要到哪里去”。持续不断推进人类遗址保护与开发工作,体现着人类对历史的守望、对科学的求真、对生命的敬仰。
  百年周口店,就是最好的例证!(资料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其他文献
科幻影片《星际穿越》曾引发全球关注,由于影片涉及大量物理学前沿理论,电影上映时,“看懂《星际穿越》必备科普常识”等链接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黑洞、虫洞、五维空间、弹弓效应、引力红移……让不少人通过一部热门电影得到了很多宇宙科学知识。罕为人知的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之_后来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同样风靡全球的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中,各种物理、化学、光学、力学、量子理论、医学、天文学、神经
期刊
不知从何时开始,很多刷屏的新媒体文章对于女性之美,只剩下“少女感”三个字,单调而乏味,而且透露出了_一种幼稚而偏执的审美观。  事实上,女性之美,从来都是丰富多彩的,尤其是在经典文学作品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诗经》是怎么多角度多层次地描绘女性之美吧。这些描绘让人体会到中文的博大精深,这样的美才是馥郁芬芳、充满高级感的美。  细致白描 热情铺陈  说起女性之美,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期刊
自从有了小孩,每逢假期直发愁。电视台的少儿频道,不是光头强砍树,就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之类……陶冶幼童性情的东西欠奉。往深处思索,不免悲哀,孩子们正是置身于这样的文化生态中而浑然不觉一一我们为什么生产不出优秀的动画片?大人的创造力到哪里去了?  夏天的一个周末,孩子又把电视拧开,调至少儿频道,又是光头强……简直欲哭无泪,苦口婆心道:这么粗浅的动画片,会把你智商看低……小朋友反问:那你说看什么呢?  
期刊
成为国家公务员是很多人的梦想,每年度的國考都会成为热门话题。早在1200年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国考之路也是走得非常艰辛。  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原籍下邦(今陕西渭南)的白居易参加了宣歙观察使崔衍举行的乡贡考试,试题是《射中正鹄赋》和《窗中列远岫诗》。白居易赢得了崔衍的赏识,被推举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从此开始了他的国考之路。  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二月,白居易在长安参加了中
期刊
48小时打印建造房屋  2018年,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公司建造的一幢32平方米的房屋引起了人们关注一一这座房屋的建造从开始到结束仅用了48小时。这家公司的秘密武器是“伏尔甘”3D打印机,它能够将混凝土—层层地建造成为房屋的基本结构。据悉,该公司用了9个月时间开发设计“伏尔甘”3D打印机,目标是仅用24小时打印出185平方米的房屋,从而真正实现个人定制房屋。  可以拯救世界的鞋子  鞋子会产生大量的
期刊
1837年12月24日,茜茜公主出生在巴伐利亚王国的慕尼黑,名叫伊麗莎白·阿玛丽·欧根妮,“茜茜”(Sisi)是她的昵称。父亲是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公爵,母亲是卢多维卡公主,她是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一世的第六个孩子。  16岁成了奥地利皇后  1853年,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已23岁,皇太后索菲是卢多维卡的姐姐,姐妹俩商议,让卢多维卡18岁的大女儿埃莱娜(昵称“妮妮”)与约瑟夫
期刊
道听途说  ●独特的漩涡:我回老家高铁就两站路,时长差不多二十几分钟,我却选择了开车,结果花了一天才到家。  ●幻想家:坐火车,想走到五米外的座位上,用了半小时,期间还逼我左脚踩右脚地站着。  ●云子维尼:我算是体会到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其实是:我在这头,行李在那头。  ●剪刀手:只买到站票,就买了个马扎,结果一路举着马扎到家了。  ●娓娓道来:好不容易挤上火车,突然发现脚底一凉,原来鞋被挤掉了
期刊
2019年1月1日,英国斯托諾韦,查尔斯王子同苏格兰首席部长妮古拉一斯特金出席纪念活动,悼念100年前因HMY lolaire游艇触礁而遇难的人们。
期刊
辞旧迎新之际,我又打开友人送的一本印花笔记簿。上面虔诚地记录了这两年里,我的新年愿望清单。  2017年,对于我们小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年份,因为女儿要参加高考。这是她人生当中打得最硬的一场仗吧,单枪匹马,过关斩将,我们作为父母也帮不了她,唯有做好后勤工作。于是,2017年元旦当天,我许下的心愿是:祝妈妈身体健康、宝贝考入名校、先生收入增加、我出第二本书,愿所有的家人平安喜乐。  结果呢,现实当然与愿
期刊
道听途说  ●以前的人都说想看出一个人的人品性格,要从牌桌上观察;现在只要给他一个网速很差的手机就做得到了。  ●上大学交学费后使用百度、微博、视频网站自己学习。  ●我初二语文试卷:记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儿子语文试卷:请以“对方撤回了一条消息”为开头续写作文。  ●当代成年人的发泄方式:换头像、删朋友圏(或三天可见)、换封面、改签名。  ●年轻的你看父母使用高科技产品时的感受,正是你父母看着你努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