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兵去
1998年,赵阳17岁。
这天,放学铃声刚响,赵阳拎起书包就往外跑。脚步太快,一整排桌子被他冲得叮咣响,有同学小声埋怨:“真没素质。”
闻声,赵阳停下脚步,回过头,恶狠狠地问道:“怎么着,不满意啊?”同学吓得不敢吱声。赵阳不屑地冷哼一声,吹着口哨走了。
校门外,几个梳着小平头、叼着烟卷的“小混混”早已等候多时,见他出来,赶紧围过来阳哥长、阳哥短地打招呼,赵阳挥挥手,骑上车,与他们一道扬长而去。
深夜11点,一身烟酒气的赵阳刚进家门,就见父母一脸愁容地坐在沙发上。他懒得理会,径直往自己房间走去。
“你站住!”
“又怎么了?”赵阳故意把“又”字拖得很长。
“你瞅瞅你身上还有没有一点儿学生样!”父亲怒不可遏,母亲则在一旁不停抹泪。
这种阵仗,赵阳早已见怪不怪,权当没听见,还大力摔上房门,将父亲的斥责声反锁在了门外。
临近国庆,赵阳又一次因与校外人员斗殴挂了彩,不得不在家静养。看着电视里正播放的阅兵仪式,赵阳像着了魔,不顾身上的疼痛,“噌”地从床上蹦了起来,大喊道:“老子要去当兵!”
“就你这样的,到了部队也得是逃兵。”父亲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母亲则为他担忧:“部队生活苦,你从小养尊处优,肯定适应不了。”父母的忠告,在极度叛逆的赵阳看来,像是强效助推剂,反倒让内心更坚定了。
1999年,中专毕业的赵阳填写了入伍申请表,踏上了开往河南的新兵专列。
在新兵连,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5公里越野,紧接着是一整天队列训练,赵阳很快从一个160斤的小胖子,累成了精壮小伙子。
起初他是想逃的,但还没等付诸实践,就被安排“下连”,被派往野战部队。在野战部队,赵阳终于找到了渴望已久的热血激情,靶场上豪爽的砰砰几枪,似乎没有比这更酷的事了。
不久,因表现突出,赵阳被任命为班长,这让他感到十分意外,甚至有些手足无措:“从小到大,我都被当成问题少年,从没想过原来我也可以做得很好,也能被认可。被叫班长的那种自豪感,和之前被一群小弟围着叫大哥,是完全不一样的。”
然而,赵阳的这种自豪感并没持续太久,在第一次全连比武中,他的班排名垫底。这下赵阳不干了,从那天起,每天早上,别的班还没起床,他就已经带着战友在操场上跑操;夜晚,他又和大家利用就寝前的时间练正步。此时的赵阳退去了一身痞气,身体里散发出的那份信念和担当藏都藏不住。
月底考核,赵阳的班各项成绩优异,被授予“尖刀班”称号,并一直保持到两年后他正式退伍。
“阳大拿”
转业回到沈阳后,赵阳通过了沈阳供电公司的招聘考试,经过一系列培训,被分配到开发区供电分公司从事配电生产工作。
刚进运行班组,赵阳每天跟着老师傅对辖区内的线路进行“望闻问切”,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方圆600多公里范围内的线路全部摸了一遍。赵阳时刻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干活儿一丝不苟。
久而久之,只要有线路问题,大家都愿意找他一起探讨,“阳大拿”的外号不胫而走。
2006年,沈阳市“百千万人才技能竞赛”鸣锣开赛。公司领导找到了单位里的几名青工,鼓励他们去历练、学习一番。
“我这水平哪够啊!”“咱就是新来的,还是踏踏实实先学走再学跑吧!”……一片退却声中,赵阳站了出来:“我报名!在部队的时候,首长就告诉我,输不丢人,不敢亮剑才丢人,我们年纪轻轻的,就算输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阳成了陀螺,按照自己制定的作息表严格执行“作战训练计划”,带着一股子冲劲走上了戰场。
接触电力工作的第一天,赵阳就对配电的基本功——打拉线,要求极致。在他心中,一个合格的打拉线就应该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比赛当天,实操的第一个科目就是打拉线。浏览完题目,不同于其他选手,赵阳闭上了眼睛,用他特有的方式迅速在脑海里构思。评委们看到其他选手早已动手制作,这个选手却在闭目养神,纷纷疑惑。
10分钟后,赵阳睁开了眼睛,随即拿起工具,一通龙飞凤舞,很快,一条完美的拉线制作成功了。
“这线做得简直太完美了!”评委们拍案叫绝,当即决定,将其收藏至供电公司培训中心作为教具展示,成为今后配电拉线制作的示范标准。
一战成名后赵阳更来劲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一发不可收。
2007年3月4日,令无数人记忆犹新的那场暴雪突降沈城,交通瘫痪,电力设施故障连连,城市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早上,赵阳收到单位通知,由于交通中断,当日无需到岗,工作暂由前天夜班人员负责。放下手机,赵阳还是出门了。
刚出楼门,一阵狂风刮过,打在脸上除了疼还是疼。雪已没到膝盖,走一步、拔一下腿、再走一步……原本半小时的路程,赵阳那天走了4个多小时。当他满脸通红地出现在单位时,同事傻了眼:“你,你,你咋来的?”
“走来的呗,还能飞来不成?赶紧的,下个单子是哪儿,我去。”说罢,不等同事回过神,赵阳便抢过任务单,扛上工具,头也不回地出发了,只留一帮人在后面大喊:“赵阳啊赵阳,你小子可真行!”
赵班长
一转眼,赵阳已经在一线干了12年,从巡线员到技术员,他一直风风火火。现在,赵阳又一次成了班长,和在部队时一样,除了努力钻研业务,他还想着如何在班组中带出更多优秀人才。
“我恐高,进班组第一天就要爬杆,给我吓得腿都抽筋了。”青工屠剑飞,回忆起刚入职时的情景,仍一脸羞涩。
看到屠剑飞站在杆下迟迟不肯往上爬,赵阳气得上去给了他一脚,“大小伙子,有啥可怕的,走,你先爬,我在你后面,摔下来我给你垫背。”屠剑飞见状,只得咬着牙往上爬。
“你爬的挺快啊,这会儿感觉咋样,还怕不?”杆上,赵阳问。
“怕,怕你踹我,我可不得快点儿。”屠剑飞打趣道。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赵阳将一个个青工带成了业务骨干。
20年前,赵阳怀着一腔热血走进军营大门,20年后,即将步入不惑之年,他被调入沈河供电分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走进了人生的另一扇大门。
这扇门关闭了誓要成为行业标杆的少年轻狂,隔离了那些奔走在暴雪天的青春冲动,不知不觉地敲开了赵阳心灵深处的另一条缝隙,在那里,他必须忍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丢得起面子、负得了责任……
赵阳拿奖拿到手软,成了业内公认的技术专家,回想年轻时,为了得到认可,他把自己逼成了完美主义者,拼了命地跟自己较劲。现在,退去青涩后,他看上去更加沉稳,也更加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当你实现了几乎所有职业追求后,就会有些迷茫。是放飞自我,还是对自己狠一点儿,再定一个新追求?我选择跟自己较劲儿,对自己狠,我要把沈河局带成沈阳供电的标杆单位。”
1998年,赵阳17岁。
这天,放学铃声刚响,赵阳拎起书包就往外跑。脚步太快,一整排桌子被他冲得叮咣响,有同学小声埋怨:“真没素质。”
闻声,赵阳停下脚步,回过头,恶狠狠地问道:“怎么着,不满意啊?”同学吓得不敢吱声。赵阳不屑地冷哼一声,吹着口哨走了。
校门外,几个梳着小平头、叼着烟卷的“小混混”早已等候多时,见他出来,赶紧围过来阳哥长、阳哥短地打招呼,赵阳挥挥手,骑上车,与他们一道扬长而去。
深夜11点,一身烟酒气的赵阳刚进家门,就见父母一脸愁容地坐在沙发上。他懒得理会,径直往自己房间走去。
“你站住!”
“又怎么了?”赵阳故意把“又”字拖得很长。
“你瞅瞅你身上还有没有一点儿学生样!”父亲怒不可遏,母亲则在一旁不停抹泪。
这种阵仗,赵阳早已见怪不怪,权当没听见,还大力摔上房门,将父亲的斥责声反锁在了门外。
临近国庆,赵阳又一次因与校外人员斗殴挂了彩,不得不在家静养。看着电视里正播放的阅兵仪式,赵阳像着了魔,不顾身上的疼痛,“噌”地从床上蹦了起来,大喊道:“老子要去当兵!”
“就你这样的,到了部队也得是逃兵。”父亲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母亲则为他担忧:“部队生活苦,你从小养尊处优,肯定适应不了。”父母的忠告,在极度叛逆的赵阳看来,像是强效助推剂,反倒让内心更坚定了。
1999年,中专毕业的赵阳填写了入伍申请表,踏上了开往河南的新兵专列。
在新兵连,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5公里越野,紧接着是一整天队列训练,赵阳很快从一个160斤的小胖子,累成了精壮小伙子。
起初他是想逃的,但还没等付诸实践,就被安排“下连”,被派往野战部队。在野战部队,赵阳终于找到了渴望已久的热血激情,靶场上豪爽的砰砰几枪,似乎没有比这更酷的事了。
不久,因表现突出,赵阳被任命为班长,这让他感到十分意外,甚至有些手足无措:“从小到大,我都被当成问题少年,从没想过原来我也可以做得很好,也能被认可。被叫班长的那种自豪感,和之前被一群小弟围着叫大哥,是完全不一样的。”
然而,赵阳的这种自豪感并没持续太久,在第一次全连比武中,他的班排名垫底。这下赵阳不干了,从那天起,每天早上,别的班还没起床,他就已经带着战友在操场上跑操;夜晚,他又和大家利用就寝前的时间练正步。此时的赵阳退去了一身痞气,身体里散发出的那份信念和担当藏都藏不住。
月底考核,赵阳的班各项成绩优异,被授予“尖刀班”称号,并一直保持到两年后他正式退伍。
“阳大拿”
转业回到沈阳后,赵阳通过了沈阳供电公司的招聘考试,经过一系列培训,被分配到开发区供电分公司从事配电生产工作。
刚进运行班组,赵阳每天跟着老师傅对辖区内的线路进行“望闻问切”,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方圆600多公里范围内的线路全部摸了一遍。赵阳时刻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干活儿一丝不苟。
久而久之,只要有线路问题,大家都愿意找他一起探讨,“阳大拿”的外号不胫而走。
2006年,沈阳市“百千万人才技能竞赛”鸣锣开赛。公司领导找到了单位里的几名青工,鼓励他们去历练、学习一番。
“我这水平哪够啊!”“咱就是新来的,还是踏踏实实先学走再学跑吧!”……一片退却声中,赵阳站了出来:“我报名!在部队的时候,首长就告诉我,输不丢人,不敢亮剑才丢人,我们年纪轻轻的,就算输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阳成了陀螺,按照自己制定的作息表严格执行“作战训练计划”,带着一股子冲劲走上了戰场。
接触电力工作的第一天,赵阳就对配电的基本功——打拉线,要求极致。在他心中,一个合格的打拉线就应该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比赛当天,实操的第一个科目就是打拉线。浏览完题目,不同于其他选手,赵阳闭上了眼睛,用他特有的方式迅速在脑海里构思。评委们看到其他选手早已动手制作,这个选手却在闭目养神,纷纷疑惑。
10分钟后,赵阳睁开了眼睛,随即拿起工具,一通龙飞凤舞,很快,一条完美的拉线制作成功了。
“这线做得简直太完美了!”评委们拍案叫绝,当即决定,将其收藏至供电公司培训中心作为教具展示,成为今后配电拉线制作的示范标准。
一战成名后赵阳更来劲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一发不可收。
2007年3月4日,令无数人记忆犹新的那场暴雪突降沈城,交通瘫痪,电力设施故障连连,城市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早上,赵阳收到单位通知,由于交通中断,当日无需到岗,工作暂由前天夜班人员负责。放下手机,赵阳还是出门了。
刚出楼门,一阵狂风刮过,打在脸上除了疼还是疼。雪已没到膝盖,走一步、拔一下腿、再走一步……原本半小时的路程,赵阳那天走了4个多小时。当他满脸通红地出现在单位时,同事傻了眼:“你,你,你咋来的?”
“走来的呗,还能飞来不成?赶紧的,下个单子是哪儿,我去。”说罢,不等同事回过神,赵阳便抢过任务单,扛上工具,头也不回地出发了,只留一帮人在后面大喊:“赵阳啊赵阳,你小子可真行!”
赵班长
一转眼,赵阳已经在一线干了12年,从巡线员到技术员,他一直风风火火。现在,赵阳又一次成了班长,和在部队时一样,除了努力钻研业务,他还想着如何在班组中带出更多优秀人才。
“我恐高,进班组第一天就要爬杆,给我吓得腿都抽筋了。”青工屠剑飞,回忆起刚入职时的情景,仍一脸羞涩。
看到屠剑飞站在杆下迟迟不肯往上爬,赵阳气得上去给了他一脚,“大小伙子,有啥可怕的,走,你先爬,我在你后面,摔下来我给你垫背。”屠剑飞见状,只得咬着牙往上爬。
“你爬的挺快啊,这会儿感觉咋样,还怕不?”杆上,赵阳问。
“怕,怕你踹我,我可不得快点儿。”屠剑飞打趣道。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赵阳将一个个青工带成了业务骨干。
20年前,赵阳怀着一腔热血走进军营大门,20年后,即将步入不惑之年,他被调入沈河供电分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走进了人生的另一扇大门。
这扇门关闭了誓要成为行业标杆的少年轻狂,隔离了那些奔走在暴雪天的青春冲动,不知不觉地敲开了赵阳心灵深处的另一条缝隙,在那里,他必须忍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丢得起面子、负得了责任……
赵阳拿奖拿到手软,成了业内公认的技术专家,回想年轻时,为了得到认可,他把自己逼成了完美主义者,拼了命地跟自己较劲。现在,退去青涩后,他看上去更加沉稳,也更加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当你实现了几乎所有职业追求后,就会有些迷茫。是放飞自我,还是对自己狠一点儿,再定一个新追求?我选择跟自己较劲儿,对自己狠,我要把沈河局带成沈阳供电的标杆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