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途径探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的具体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节奏训练是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音乐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以及节奏感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知识,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学生形成音乐综合能力。因此,高校的音乐教师应该对节奏训练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就高校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有效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有效途径
  前言:节奏训练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节奏是构成音乐的关键因素,也是音乐的具体表现形式,无论音乐中是否有乐器的参与,节奏都与音乐密不可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联系才使得音乐能被人们所欣赏,从而带来艺术的享受。当前,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为高校音乐教师开展节奏训练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路径为学生开展节奏训练课程。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意义
  首先,节奏训练能帮助学生提升阅读乐谱的能力。乐谱是节奏的载体,学生在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离不开阅读乐谱,因此,学生在接受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也能掌握更多的读谱训练。其次,节奏训练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接触到大量的节奏,当学生能够扎实掌握节奏之后,就能对音乐产生基本的记忆,在打节拍的过程中能将音乐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再次,节奏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1]。节奏感是感知层面上的能力,学生在日常接受节奏训练的过程中,能逐渐对音乐产生敏感认知,长此以往,学生能在潜意识里形成习惯,从而增强对音乐的敏感度。最后,节奏训练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也是感受节奏的过程,学生受到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作品的熏陶之后,也能逐渐提升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能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音乐作品的美感。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有效路径
  (一)重视节奏基础能力教学
  高校音乐教师在日常开展节奏训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学生把握节奏的能力,这项教学内容是开展音乐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站在具体教学活动的角度来说,教师在节奏训练的前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节奏的把握程度,为学生选择一些节奏感较强的传统音乐以及现代音乐,并将这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作为主要的教学工具,使学生在掌握这些音乐作品之后,能够更加准确和完整的将音乐作品演绎出来。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在演绎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作品之中,使音乐深入内心,从而更好的把握音乐作品的节奏。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节奏感[2]。另外,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将教学的重心放在节奏较慢的作品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不同节奏的作品,使学生能接受到循序渐进的节奏训练。
  (二)巧妙利用节拍不平衡训练模式
  高校音乐教师在开展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科学的教学步骤开展教学活动。节拍不平衡训练模式的应用需要一定条件的前提,即學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节奏感,具备了较为扎实的节奏基础。当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把握节奏的能力,教师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并对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在音乐教学的第二个阶段,教师应该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将教学的中心转移到差异化节奏训练模式上,不再仅仅重视学生对节拍的把握程度,而是重视培养学生寻找节奏中不同点的能力,也就是节拍中的不平衡感。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将传统的节拍作为标准,培养学生将其与现代音乐作品中的节拍进行对比,从而总结二者之间的不同点[3]。学生通过感受不同的节拍交替变化能带来不一样的音乐感受和内心体验,从而形成能准确分辨节拍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节拍不平衡训练模式开展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掌握程度。每个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不一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对教学方式进行一些调整,从而保证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合自己的音乐教育。
  (三)积极开展音乐作品鉴赏活动
  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是高校音乐节奏训练课程的关键环节,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是节奏训练教学的基础目标。高校音乐教师应该能根据音乐教学的目标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更好的开展音乐作品鉴赏活动。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一些节奏比较复杂,具有一定分析难度的现代音乐作品,将这些作品作为主要的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掌握的音乐知识以及对节奏的把握进行音乐作品鉴赏,并能从不同的节奏变化中感受到创作者在作品中投入的情感以及作品中包含的精神内涵等。这个阶段是高校音乐节奏训练的高级阶段,能使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过程中将对节奏感的把握转换成为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另外,教师在为学生选择音乐鉴赏的作品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类型以及音乐作品的教学意义,为学生选择能提升节奏感知的音乐作品,而不是盲目的根据节奏的快慢进行选择。
  结论:综上所述,节奏训练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音乐知识体系以及音乐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的音乐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并通过重视节奏基础能力教学,巧妙利用节拍不平衡训练模式以及积极开展音乐作品鉴赏活动的方式来为学生开展节奏训练教学活动。通过本文对高校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有效路径展开的一系列探究,希望能为提高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效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木子,郝丽娟. 浅析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体系中多声部训练的有效途径[J]. 艺术教育,2016,(10):66-67.
  [2]李新.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J]. 新闻战线,2015,(09):175-176.
  [3]陈琛.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J]. 新闻战线,2015,(01):202-20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浅析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育环境中各个要素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对课程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 终身教育;教育环境;课程发展  一、终身教育观念的树立  一些未来教育研究专家指出,信息社会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持续性的个性化教育。这不仅仅是素质教育,而是一种因材施教的突出个性色彩的终身教育。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终身教育指的是“旨在重新组织现存教育制度并发展教育系统以外的整个教育潜力的一
期刊
【摘要】:作为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国际推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当代世界环境的变化和对外汉语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旨在为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问题;对策  1. 引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全
期刊
【摘要】:我国大众传媒业随着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我国大众传媒萌芽于上个世纪,先后历经了报刊业、电影业、电视广播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时期,其以自身独特的魅力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其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对大众传媒历来相当重视,要想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就必须要不断改革大众传媒的教育教学模式,笔
期刊
作曲家的创作必须依靠演唱者的诠释与表演,才能把乐谱上的音符变成具体的音乐。演唱者要用高度的演唱技巧,把自己对于歌曲的理解,独特地表现出来。由于演唱者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生活经历、思想高度及个性差异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不同,对作品的诠释与表演也就不同。演唱声乐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创造劳动,它更要求演唱者的歌唱能力是多方面的。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果与毕业音乐会曲目的设定和构想,来体现对民族
期刊
作品(六)
期刊
作品(二)
期刊
【摘要】:作为一门基础类的艺术学科,音乐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得到了人们更高的重视。当然,与之相伴的是音乐的教学模式,也被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性的大学音乐,相对传统音乐教学,更具综合性学科教学优势。因而,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音乐需求。必须做好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及改革,不论是教育形式还是教育内容,都要基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建设。本文,将展开对综合性高校音乐教育的具体意义论述,分析我国综合性的大
期刊
【摘要】:目的:巩固初学者对肝脏疾病超声诊断与鉴别的理论基础,总结出肝脏疾病的实用诊断与鉴别方法,以供超声科实习医生学习参考,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归纳超声科实习医生在工作所遇到的一些关于肝脏疾病诊断与鉴别的问题,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易误诊的肝脏疾病图像。结论:超声科实习医生对肝脏疾病认识能力及诊断水平有限,操作手法不熟练,难免会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但只要做到理论基
期刊
作品(五)
期刊
【摘要】:美学这一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提出来的。建筑美学是由建筑科学与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两者的联系为个别与一般之间,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建筑美学”是以研究建筑和环境美的规律以及本质为主要内容,研究的中心主体是审美经验,分析建筑各要素之间的审美联系,并且探索建筑艺术实践的方法。当代建筑美学与一般美学的研究趋势基本一致,自20世纪开始,西方美学研究开始转型,从传统的对“美”的
期刊